止于至善的理解

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是:精益求精,达到最完美的地步

〖出处〗《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整句话的意思是:

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参考资料:www.dfg.cn/...ua.htm

成于精勤,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阐释:

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为达到完美的境界。止于至善,是一种对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要求师生追求学识之完善,人格之良善,言行之美善,以“善”的至高、至真境界引领自己日日求新,点滴求进,不断增长才干,丰盈人生智慧,德业双修,学无止境。

成于精勤:语出《后汉书·冯勤传》中说:“以图议军粮,在事精勤,遂见亲识。”精勤,意为专心勤勉。成于精勤,就是说事情的成功来自于专心勤勉。要求学校做到精于管理、精于服务,勤于沟通,勤于落实;要求教师精于专业,精于教学,勤于学习,勤于合作;要求学生勤于学习,勤于思考,精于用心,精于行动。学校上下精勤一心,和融共进,将学校的精致管理、勤勉之心发扬光大,成就学校的博容气象,成就教师和学生的人生伟业。

这一校训,源于新时期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志在教育至高境界,师生以此为训,精勤不倦,追求人生的卓越品质。

大家关于《大学》中‘知其所止”,“止于至善”是怎样理解的?

“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缘自《大学》里的经典论句。意思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么地方,方可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要达到这“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努力方向。对此,《大学》曾有这样的回答:“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交,止于信。”可见,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知其所止”,方可“止于至善”。那么,弄清“我们是谁?我们应该干什么、如何至善?”就显得尤为重要。

止于至善意思

〖解释〗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宋代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解释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牵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亲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其意为:修身育人,都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动摇。 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谈谈你对止于至善的认识

止:达到;至:最,极。

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简单来说,就是对于修身治国的以完美为核心要义的至高追求。

原文出自《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宋儒朱熹注为“大人之学”,是与小学(礼、乐、射、御、书、数,称六艺)相对的修身之学,属于“道”的层面。(《大学章句集注》:“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怎样才能做到止于至善

自己要使自己达到完善完美的状态,首先要有知识,有知识就要研究万事万物,做到有正思维,正言,正向思想,才能明白对人与事情的态度。然后就使自己达到接近完美的状态。这就叫止于至善。

如何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 能的!

如何理解 大学 中的 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就是善良是避免犯罪的基础

止于至善的论述

首先要明了“止于至善”本身的含义。“止于至善”,孔颖达释为“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礼记正义》)朱熹释“止”为“必止于是而不迁”,一定要达到这个境界而不再改变,释“至善”为“事理当然之极”(《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事情的最高原则,即最高的善。王阳明释“至善”为“性”,即本性,人类的本生是纯善无恶的,“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传习录上·语录一》)至善之性是人类的固有本性,所以“止”就是一种对本性的复归,“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同上)历史的解释虽然表达有异,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是要通过道德修养而达到并保持人类最高的善。 其次应该结合《大学》三纲来理解“止于至善”。“止于止善”境界如何达到?这就涉及到成就完善道德的方法和阶段等问题,《大学》提出了三纲八目。首先是“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两纲是达到止于至善境界的方法,也是两个不同的阶段。“明明德”,指个人达到道德的觉悟,前一个“明”是动词,明了、达到之意,“明德”是指人们都具有的至善的道德本性,“明德”之“明”,表示纯净无染的、圆满的,是对善的描述。个人达到道德的觉悟之后,还要推己及人,帮助、教育他人,使其也成为有道德的人,这就叫“亲民”。“亲”有“亲属”、“爱”、“接近”等义,因为爱他人,而想推己及人,这就是“恕”道。所以孔颖达释“亲民”为“亲爱于民”(《礼记正义》)。朱熹释“亲民”为“新民”,“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四书集注·大学章句》)这种解释融入了佛教的如来藏思想。王阳明不同意朱熹之释,认为如果说是“新民”,应该是“自新之民”,不需要人他的教诲而能自觉。而“亲民”则含有“教养”的含义,“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传习录上·语录一》)强调恢复“亲民”的本义。王阳明的解释比较符合《大学》的本义。《礼记》中关于大学之道的另一段话,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明明德”和“亲民”的意义,突出教育的作用,认为古代教育,首先是对个人的培养,必须通过九年的时间,达到大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礼记·学记》)“知类”指掌握普遍的规律性、本质、本体,“通达”指知识运用的普遍性,触类旁通,无所障碍,“不反”指不退转,大成境界的稳固性,不会再返回到未受教育或低层教育的境地。这是“明明德”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以仁爱之心教化他人,“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同上)化导民众,使近者悦而远者来。这是讲的“亲民”之道。经过明明德和亲民两个阶段,就会达到至善的境界。作为校训,从简洁的要求出发,只要强调最高阶段或者结果之“止于至善”即可,作为过程、阶段的“明明德”、“亲民”,其意义已含摄于其中。 第三应该结合八目来理解“止于至善”。八目为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济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这八目的核心在于修身,而基础在于格物。依朱熹的解释,格、致、诚、正作为修身的方法,属于明明德的内容,而齐、治、平作为修身的功用,是新民(亲民)的内容(《四书集注·大学章句》)。因此,八目是对三纲之“明德”纲和“亲民”纲的进一步说明,最后要达到的境界仍然是“止于至善”纲。这里分为两条道路,内圣之路和外王之路。内圣是格至诚正之路,外王是修齐治平之路。这两条路的起点是“格物”,传统的解释,郑玄释曰:“格,来也;物,犹事也。”(《礼记注》)基本......余下全文>>

海纳百川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海纳百川好理解,水往地处流,无所不容,终汇聚成海。

止于至善,意思就是不断追求自己的境界提升,精益求精,让自己随时保持在“至善”这个位置,谓之止。其实至善是不存在的,没有最完美,所以就要不断地追求提升自己。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