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振动功率谱密度

随机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怎么转换为加速度

如果你研究的是某机械系统的随机振动,关注的是某点处振动加速度,以重力加速度(g)为量纲。假如你已经得到了该点加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曲线,那么它的横坐标应当是频率(可以是Hz频率、也可以是圆频率)。功率谱密度函数曲线的纵坐标是(g²/Hz)。功率谱曲线下的面积就是关注点随机加速度的总方差(量纲为:g²):

σ² = ∫ Φ(f)df................(1)

Φ(f)........功率谱密度函数;

σ² .............随机加速度的总方差;

由(1), 可看出: dσ²/df = Φ(f)...................(2)

因此可以把功率谱 Φ(f) 看成为“方差的密度”。综上可以看出加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和加速度本身之间的关系了。

随机振动1-100hz,功率谱密度为0.001g^2/hz

依题意,该随机振动在 1-100Hz 频带范围内,功率谱为常数,实属有限频带内的白噪声。

该频带内随机振动的总方差为:0.1 (g²),标准差作为:0.3162 (g)

假定该随机振动符合正态分布,且均值为0

那么振动加速度A的绝对值 |A|<1g 的概率:P{|A|<1 g} 大约为:99.73%。

依此可以描述该随机振动的水平。. . . . . .

随机振动1-100hz,功率谱密度为0.001g^2/hz,设备受的力有多大

给出的功率谱的量纲是加速度的平方,因为不是设备受力的功率谱,

无法直接分析设备受力的大小。题中又没有给出设备何处的加速度,

如果给出设备的力学模型和结构参数,有可能导出设备受力与设备

某处加速度功率谱之间的关系。由此可根据加速度的功率谱算出受力

的功率谱,进而对受力做统计分析。

什么是随机振动的功率谱密度

功率谱密度是与相关函数之间满足傅立叶变换,是反映了信号的功率在频域随频率w的分布,因此,其又称为功率谱密度。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函数应看作是每一个可能实现的功率谱的统计平均。

简单说就是:某个随机过程从统计的角度看其功率在各个频率点上分布情况,之所以不简单的用傅立叶变换变到频率域是因为:随机过程在每一个时刻都可能有一个不同的实现,就是说在每个时刻都表现为互不相同的时间函数,因此不能简单的用傅立叶变换变到频率域。

关于振动试验的一些问题?功率谱密度,RMS等

rms是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振动平均值,即有效值。如75-250Hz的振动水平8MPa,,振动应力值多以峰值或一定频率范围的有效值表示。

如何求ANSYS随机振动的功率谱密度

0.04,0.0,10一个是功率谱密度值一个是频率。*basemotion*correlation这个是宣言加载点

在盖房子上顶梁的时候 为什么都要用红布串着钱 绑在中梁上?

这是一时一地的风俗.

各地习俗不完全一样的.

用红布是辟邪,让家人平安.

系钱的用意不清楚.下面摘篇文章供参考

《神秘莫测的上梁披红 》

民间传统建房习俗中,最重要的一项仪式是“上梁礼”,迄今在一些农村地区中仍见流传。其过程大体是:屋架主体建成后,择一吉日,通常是上午太阳往上升时进行。先将主梁(即“栋”,亦称中梁、正梁或大梁)放在屋架的脊桁位下,梁中端系以红布,或裹上红绫,或贴上写有“福禄”、“吉喜”一类字样的红纸,这叫“披红”;梁的两端,各挂一个装有粽子、馒头、糕点等物的红布包裹。届时,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均来祝贺送礼,这叫“踩当门”。然后,主人请工匠喝酒,考究一些的还要点香烛,祭鲁班。接着,请一位能说会道的工匠诵“上梁文”或唱“上梁歌”,这叫“祝吉”;同时燃放鞭炮。

鞭炮与祝吉声中,两位工匠以保持水平的姿态,从两端将大梁抬起,踩着梯子拾级登高,梁上挂着的包裹亦随之升高,这叫“上粮”。待工匠把梁木安放在中柱顶端的衔口内,又燃放鞭炮以示结束。旋用火把将所有木料、墙壁等“照”一遍,以驱邪气,这叫“照梁”。再把两只包裹内的粽子、糕点、馒头等物往上抛撒,由众人抢拾,这叫“接粮”,亦名“滚梁”。所有这些动作完成后,时已当午,众人退出新屋,让太阳照晒屋架,这叫“晒梁”。最后便是举行酒宴,主人、工匠与来宾互相敬酒,待尽兴热闹以后才散。

在上梁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披红”,即给梁木系红布,裹红绫,或贴红纸。为什么要这样做,其中有何意义,民俗学界所说各异。

民间传说,此乃工匠的祖师爷鲁班所首创。据说,有两个工匠替人盖房,因一时粗心,把主梁的料下短了半尺。等上梁时,怎么也没法放稳妥。正万分焦急之时,来了一位老师傅,他拿起锯子,把大梁锯成两截,再往山墙上一搁,不长不短,正好!为了把中间的破绽掩盖住,老师傅把身上的红布兜脱下来,往梁中间一挂。红布被风一吹,新上的梁显得格外喜气洋洋。两人忙跑下梯子向老师傅道谢,却找不到人影。原来,他就是鲁班。从此,工匠们盖房时,都要在梁上披红,同时焚香祭祀,用意是感谢祖师爷临急襄助的恩德,以及祈求祖师爷保佑上梁操作过程的顺利实施。

另有一说,上梁披红是为梁木挂彩上供。其来历也有一个传说:

从前有个叫武良新的穷秀才上京应试未中,而所带盘缠也全部花完。正当他疲惫不堪、饥渴难耐,靠在一棵七八搂粗的大杨树上打盹时,迷迷糊糊中,听见有人叫唤,睁眼一看,是个姑娘。姑娘邀穷秀才回家用饭休息。从此,两人相依为命,结为夫妻。第二年开春,皇帝起造宫殿,需要一根大梁,而监造官看中了穷秀才倚着打盹的大杨树,但不管用什么方法,也无法将大杨树砍倒。皇帝于是悬赏:谁能砍倒大杨树,就招他做驸马。姑娘告诉丈夫说,她有一个砍倒大杨树的秘诀:“要把杨树砍,等到三月三。时辰不能错,鸡叫头一遍。”原来,姑娘就是大杨树的化身,因见穷秀才孤苦可怜,与之结缡,帮他过日子。岂知丈夫记住秘诀后,转起了坏念头。三月初二那天,他出门后,直奔城里,将写着圣旨的黄榜一把扯掉,次日鸡鸣头遍时,指挥工匠把大杨树砍倒了。穷秀才随监造官去了京师;大杨树也被做成了大梁。可到上梁时,却怎么也抬不上去。皇帝梦见有仙女相告:“要想大梁架上去,良新人皮披梁架。”遂以此为借口,处死穷秀才,剥其皮披在大梁上。果然,大梁顺顺当当地架好了。从此,人们盖房立木时有了以红绫披梁的习俗。据说,用红绫之义,是为了见红求吉,取其祥瑞(徐华龙、吴菊芬编《中国民间风俗传说》,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以上均为民间的口耳相传,学者们则别有解释。如陶思炎先生认为,上梁披红实际上与木精树怪的古老观念联系在一起......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