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包括营业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筹资预算,各项预算的有机组合构成企业总预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全面预算。预算管理可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全方位地调动企业各个层面员工的积极性,是会计将企业内部的管理灵活运用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是促使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力抓手。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综合的、全面的管理,显现了预算管理对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抓手作用,真正体现了企业管理以财务为中心、财务管理以预算为主线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二是培养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全面预算管理培养的正是企业预的能力和算的能力。企业通过对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全面预算和控制,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佳配置,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增强企业活力,锻造一支懂经营、会管理、能创新的干部职工队伍,使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得到了有力提升。 三是养成良好风气的有效途径。先预、再算、后花,这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规范意识的体现。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通过狠抓预算执行力,倡导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的良好风气,真正把外在约束变成内在动力,使控制成本、厉行节约成为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成为培育企业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当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理解有偏颇。 烟草行业实行预算管理以来,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工作力度也越来越大,但仍然没有完全摆脱预算管理就是财务预算的思维模式,甚至不少同志认为抓预算管理就是财务抠门。尤其是有些领导干部对预算工作不理解,有抵触心理,认为预算管理对经营活动造成了影响和阻碍,从而利用职权影响力打压了预算工作的有力开展,最后往往是重预算而轻管理,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 2、专业性太强,编制不科学。 在以往预算编制中,财务部门将各类预算指标完全以会计科目为指标,照搬照套逐级下发到各企业,导致绝大多数人员面对多张预算报表不知所措,于是只能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闭门造车,唯恐数字不大、金额不够,结果是指标填写混乱,预算编制宽余,从而导致预算执行者利用信息不对称,将预算的标准放松,使预算成了数字游戏。还有些单位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干脆还是由财务部门大包大揽,编制如此不科学,脱离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影响了公司内部的资源配置,从而影响业绩评价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3、执行力不够,刚性作用不强。预算刚性是指通过硬约束,使员工明确知道预算目标是什么,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粗放型的预算管理中,单位一年要花多少钱,员工不知道,领导不知道,就连财务科长心里也没数,想用就用,哪要用就用,花到哪算哪,花多少算多少。而且,如果财务部门未能履行把关控制的工作职责,未能做到如果没有预算,则拒绝该项目入账,甚至有时候,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靠行政长官式、命令指挥式随意更改、任意变通,那么预算再科学合理、再细化量化,也无异于纸上谈兵,导致预算与执行两张皮。 4、信息化手段滞后,预算工作效率不高。预算管理是一个包括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考核与激励的可操作的管理控制系统。由于没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支撑,不能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实时监控,手工状态下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存在很多局限性,如预算编制耗时长、成本高,预算编制难以实现各部门的有效参与和数据共享,预算执行、控制与编制脱节等,导致预算工作效率不高。 三、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1、务必高度重视。 企业领导和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首先,企业领导应带头遵守预算管理......余下全文>>
如何加强预算管理?
预算包括营业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筹资预算,各项预算的有机组合构成企业总预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全面预算。预算管理可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全方位地调动企业各个层面员工的积极性,是会计将企业内部的管理灵活运用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是促使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坚实的基础。
预算是行为计划的量化,这种量化有助于管理者协调、贯彻计划,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
1.制定计划,预算有助于管理者通过计划具体的行为来确定可行的目标,同时能使管理者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形;
2.促进合作与交流,总预算能协调组织的活动,使得管理者全盘考虑整个价值链之间的相互联系,预算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手段,能触及到企业的各个角落;
3.有助于业绩评价,通过预算管理各项目标的预测、组织实施,能促进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保证企业各项目标的不断提高和优化,是体现企业业绩的一种好的管理模式;
4.激励员工。预算的过程会促进管理者及全体员工面向未来,促进发展,有助于增强预见性,避免盲目行为,激励员工完成企业的目标。 正是由于预算管理具备以上优势,它才能在大企业中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好的效果。企业预算管理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评与激励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预算管理的特点 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全面”二字,它具有全额、全程、全员的特点。
企业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时缺乏明确的战略指导,在没有战略指导的前提下进行预算管理,年度预算指标与企业目标之间缺乏直接明确的联系,使各责任部门无法看到自身行为对企业目标的影响与作用,很容易出现目标置换问题,即责任部门预算目标取代企业总体目标和部门局部效益的提高,从而忽略了企业的总体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自身缺陷也是造成预算管理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全面预算管理过分强调财务指标重要性,而忽视作为企业长期价值驱动因素的非财务指标,比如顾客满意度、技术领先等指标的重要性;过分强调财务资本对维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忽视人力资本、顾客资本等非财务资本对获取企业核心竞争力及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过分强调企业内部因素重要性,忽视外部因素影响,其结果必然导致预算目标与企业战略严重脱钩,极易诱使企业过分追求短期经营效益而忽视长期经营效益,进而违背预算管理的本意。
企业战略预算管理正是企业为了谋求长期、相对平稳的发展,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确立企业任务与经营目标,并就企业内外部资源利用、产品投资组合、增长机会选择、生长环境适应及不断提高投资收益率、市场占有率、销售增长率等问题进行谋划和决策,然后依靠企业内部力量将这些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的动态决策过程。显然,要改变目前预算管理的不足,惟有考虑战略问题,实施战略预算管理。
战略预算管理是外向性的预算管理。战略预算管理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要求将价值链分析融入预算管理中,对与预算编制与控制相关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销售、配送、售后服务等各价值链环节进行分析,即把企业预算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这一点在目前国内的企业预算实务方面比较欠缺。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认同全面预算应以市场为基础编制,但在实际编制预算时仍主要以生产为导向,在此基础上做出的生产与销售决策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就受到很大限制。
战略预算管理是全局性的预算管理。战略预算管理以企业全局为对象,要求企业预算根据总体发展战略来制定......余下全文>>
如何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一、 全面预算的内容及取得的成效:
目前市、县公司全面预算包含经营预算、资本支出预算、财务预算三个方面,就是对公司一个年度内的总体经营收入、重点业务收入及重点业务发展、网络建设资金的投放、要实现的财务目标(利润、EBITDA收入)的总体安排,并以文件的形式正式下达,作为考核各级公司或经营单元的目标。各级公司为实现全面预算目标而采取的相关管理措施、开展的管理活动,即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各项预算指标的完成好坏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考核的主体公司预算管理能力的高低。
电信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以来,各级公司通过建立预算管理的组织、实行责任预算管理、落实预算的四级穿透、开展划小核算单元工作、加强对预算执行的过程管控、偏差分析与纠正、执行结果的考核等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工作,使公司的管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起到了支撑市场经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果的作用。表现在市场份额得到了提高,网络通信能力得到优化,企业的效益指标得到改善,员工分享了企业价值提升带来的收入增长。
二、前期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现阶段形势客观上对预算管理的要求:
(一)全面预算的“全面”管理有待改进。
(二)预算的过程管控工作有待加强。
(三)预算的编制科学性有待提高。
(四)进一步推进划小核算单元工作
三、 进一步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全面”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投资活动、财务活动对经营活动的支撑,及经营活动对财务目标实现的保障,经营活动取得的现金流量对投资活动所需要的现金流的保障都有待改进。也就是说经营活动要发展有效用户,主推高价值业务,经营高价值客户资产,一价值提升、增量收入为目标,保障自由现金流为正。另一方面全员、全过程的预算管理活动有待改进;具体来说就是全面预算管理不仅仅是公司的预算管理委员会或领导班子(县公司一般不设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牵头部门及各归口部门的事务,费用的使用部门、甚至公司的员工都应该有预算意识,要讲究效益、会算投资、产出的帐,才会有效使用公司的各项资源,有效发展高值用户。
(二)预算的过程管控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好对预算执行的事中控制、偏差分析与缺口弥补的保障工作。从近几年县公司的预算执行情况开看,年底的月份都在忙着拼盘:收入缺口的拼盘与实现路径的寻找,业务发展的冲刺、大干、大尺度激励,休息日及晚场现场营销的吆喝,付现成本或工程成本的突击报账或者因指标有压力不能报账、递延到下年度,这些现象都说明全面预算的平时管理工作没有抓紧,也就是说预算的意识还没有真正走进人们的头脑。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县公司的业务、财务数据有市公司支撑,要求市公司相关部门及时、准确地反馈县公司的经营与财务信息,更好滴支撑县公司的管理工作。
(三) 预算的编制,既然是编制就一个依据,这个依据一是基础数据,二是编制的指导模型,基础数据包括两个方面:现实的数据和历史的数据。在不考虑预算模型和历史数据的条件下,从现实因素考虑,影响一个营业部的业务发展预算的参数有所在地的人口总数与季节性流动情况(指外出)、经济环境、现有业务的渗透率等等。所以在编制业务发展预算时就不能仅仅根据系统里的数据核定各个营业部的年度发展目标,而应该遵循从下到上、从上到下的沟通原则,既要符合上面的模型也要符合下面的实际。从近几年营业部的考核结果看,好的连续好,人员变动以后也是好;差的连续差,人员变动以后仍是差,这种情况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通过对预算的四级穿透,使资源配置下沉,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让营业部的责、权、利统一,调动基层经营单元的积极性、创......余下全文>>
如何加强预算管理,在促进企业效
预算包括营业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筹资预算,各项预算的有机组合构成企业总预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全面预算。预算管理可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全方位地调动企业各个层面员工的积极性,是会计将企业内部的管理灵活运用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是促使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坚实的基础。
预算是行为计划的量化,这种量化有助于管理者协调、贯彻计划,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
1.制定计划,预算有助于管理者通过计划具体的行为来确定可行的目标,同时能使管理者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形;
2.促进合作与交流,总预算能协调组织的活动,使得管理者全盘考虑整个价值链之间的相互联系,预算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手段,能触及到企业的各个角落;
3.有助于业绩评价,通过预算管理各项目标的预测、组织实施,能促进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保证企业各项目标的不断提高和优化,是体现企业业绩的一种好的管理模式;
4.激励员工。预算的过程会促进管理者及全体员工面向未来,促进发展,有助于增强预见性,避免盲目行为,激励员工完成企业的目标。 正是由于预算管理具备以上优势,它才能在大企业中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好的效果。企业预算管理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评与激励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预算管理的特点 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全面”二字,它具有全额、全程、全员的特点。
企业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时缺乏明确的战略指导,在没有战略指导的前提下进行预算管理,年度预算指标与企业目标之间缺乏直接明确的联系,使各责任部门无法看到自身行为对企业目标的影响与作用,很容易出现目标置换问题,即责任部门预算目标取代企业总体目标和部门局部效益的提高,从而忽略了企业的总体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自身缺陷也是造成预算管理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全面预算管理过分强调财务指标重要性,而忽视作为企业长期价值驱动因素的非财务指标,比如顾客满意度、技术领先等指标的重要性;过分强调财务资本对维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忽视人力资本、顾客资本等非财务资本对获取企业核心竞争力及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过分强调企业内部因素重要性,忽视外部因素影响,其结果必然导致预算目标与企业战略严重脱钩,极易诱使企业过分追求短期经营效益而忽视长期经营效益,进而违背预算管理的本意。
企业战略预算管理正是企业为了谋求长期、相对平稳的发展,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确立企业任务与经营目标,并就企业内外部资源利用、产品投资组合、增长机会选择、生长环境适应及不断提高投资收益率、市场占有率、销售增长率等问题进行谋划和决策,然后依靠企业内部力量将这些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的动态决策过程。显然,要改变目前预算管理的不足,惟有考虑战略问题,实施战略预算管理。
战略预算管理是外向性的预算管理。战略预算管理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要求将价值链分析融入预算管理中,对与预算编制与控制相关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销售、配送、售后服务等各价值链环节进行分析,即把企业预算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这一点在目前国内的企业预算实务方面比较欠缺。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认同全面预算应以市场为基础编制,但在实际编制预算时仍主要以生产为导向,在此基础上做出的生产与销售决策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就受到很大限制。
战略预算管理是全局性的预算管理。战略预算管理以企业全局为对象,要求企业预算根据总体发展战略......余下全文>>
优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15分
第一章 战略规划、全面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第一节 战略规划、全面预算与绩效管理关系图
战略规划、全面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关系可以用以下的模型进行表述:
图一:战略规划、全面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关系模型
图一的战略规划、全面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关系模型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企业首先应具备明确的战略规划,即公司发展战略与年度战略行动计划;
2. 根据战略规划,公司和部门编制各自的年度运作计划,运作计划中至少应该涵盖战略要求、资源投入、业务活动安排等多方面内容,这一切都有助于生成公司关键绩效指标和部门非财务类的关键绩效指标;
3. 根据年度运作计划,各业务部门编制收入预算、成本费用预算和投资预算,管理与业务支持部门编制费用预算,同时生成各部门财务类关键绩效指标。财务总部在汇总各部门运作计划和预算后,形成公司损益预算、现金流量预算和资产负债预算;
4. 企业各级管理层利用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监控及决策之用。其中,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定期的财务分析与评估结果;
5. 在经营目标执行的过程中,管理者可以借助于各种层次、不同频度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来监控经营进度,并通过高效的管理评估机制迅速采取相应的行动方案,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若有必要,甚至可以对原有的全面预算体系和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做出必要的调整,使之更好地适应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和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需要,实现公司既定的战略目标。
在图一中,企业的战略、预算和绩效三者真正形成闭环,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只有通过三者的高效互动,企业才可能达成其既定的战略目标。而在此过程中,预算正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全面预算是公司战略规划的细化及量化体现,另一方面,全面预算也是形成公司及部门关键绩效指标的主要来源,是公司整个绩效管理的基础和依据。通过提高运作计划与预算的效率,并建立相应的绩效管理,就能使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更好地体现公司战略规划的要求,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节 全面预算的概念、目的及作用
1. 全面预算的概念
全面预算是关于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或一个既定期间内)各项业务活动、财务表现等方面的总体预测。它包括运作计划(如公司与部门的年度运作计划等)和预算(如收入预算、费用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损益预算、现金流量预算、资产负债预算等)。
全面预算是一种管理工具,也是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全面预算通过合理分配企业人、财、物等战略资源协助企业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并与相应的绩效管理配合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控制费用支出,并预测资金需求和利润。
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与调整涉及公司的所有部门及主要人员,包括公司所有的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
2. 全面预算的目的及作用
全面预算是对企业战略规划的一种正式、量化的表述形式。在遵循企业战略目标的前提下概括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及达成战略目标的可行步骤。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及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预算与战略管理:
全面预算能够细化公司战略规划和年度运作计划,它是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有利于战略规划与年度运作计划的监控执行。
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将有助于公司上下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加深部门及员工对公司战略的理解。
全面预算也为公司的全体员工设立了一定的行为标准,明确了工作努力的方向,促使其行为符......余下全文>>
提高预算执行力的措施有哪些
一、健全和完善现有制度,形成周全缜密的制度体系
1.清理修改各项制度
首先,要对以往建立的各种制度进行认真的清理,对那些已经过时,不起作用的制度要予以废除;对交叉重叠相互矛盾的制度要重新整合;对“真空”、新兴领域要研究制定相关制度,填补制度建设的空白。其次是要将有缺陷、有漏洞的制度修改完善。三是要将这些制度汇编成册,人手一份。同时要做好执行制度的宣传、准备工作,使全体员工知晓制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促使员工在工作中能严格按制度执行。
2.明晰业务流程,提炼核心内容
谭小芳老师认为:在制定制度时,必须制定严谨的制度执行措施,使原则性的制度措施、原则性的要求、抽象的条文更加明确具体,以便有效地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同时,在庞大的业务工作网络中,提炼出几个核心内容,明晰每一个业务流程,如营销系列、物流系列、专卖系列、管理系列等,再根据这些核心内容的实际情况,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用流程来推动制度执行者的工作,让制度执行者通过该流程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于部门而言,谁是主导部门,谁是参与部门,谁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应该具有什么权限,这些内容都必须在描述关键业务流程时体现出来,这等于给执行者的各部门在业务流程中的职责和职能进行定位。定位明确,执行者和各部门才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业务流程才能顺畅运行。
3.要细化各项配套制度
首先要为每一个岗位制定科学、具体、精细的岗位说明书,明确每一岗位的岗位名称、任职条件、工作项目、工作依据、工作权限、工作标准、工作责任、责任追究等内容,将每一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责任细化,并尽可能做到量化。其次是要细化各项配套制度工作,必须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和内涵,明确各岗位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工作程序,以确保环环相扣,使之形成一整套监督措施和管理办法,相互配套,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同时,还应当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借鉴国外大企业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创新和完善,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达到制度的创新。
二、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重视团队精神塑造
仅建立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合理的工作流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实现管理方式上的变革,即对管理者的角色要重新定位。从以前纯粹的管理监督、宏观指导等角色,向信息沟通(包括对上级和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人际关系协调,引导内部成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等角色的转换。其核心就是通过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重视团队精神的塑造,把企业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等转化为全体员工贯彻执行制度的自律、自主、自觉的行动。这不仅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也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关键措施。
首先,增强员工忠诚度。一是管理者对员工要诚实守信。履行对员工的每一个承诺,不能对员工开空头支票。二是要关心员工,爱惜员工。通过对员工的关怀,让员工充分发挥其工作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三要开展典范教育,培养员工奉献精神。树立一些典型并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让奉献者有回报,以此来激励员工,培养员工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四是培养员工“坚决服从”的意识。坚决服从不是被动的、抵制的服从,而是主动的,善意的服从。公司应多途径、多方式灌输“服从”思想,允许员工提出修改制度的建议,但制度一旦确定并开始实施,就应不折不扣地坚决执行,企业内任何人违反制度都严格按制度执行,决不搞下不为例,以此来增强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
另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团队精神建设。引导员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理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用统一的目标来凝聚人心,将每个员工的目标统一到行业发展的大目标上......余下全文>>
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方法也比较多的
如何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得有效性
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有效性的措施研究
一、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化企业重要的管理工具,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将企业内部的所有经济活动纳入到预算体系之中,以预算管理的形式对企业内部的资源在企业管理的更高层面进行合理分配,并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及资金使用进行规划安排,因而可以起到强化内部控制管理,促进企业内部沟通协调的作用,对于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全面预算管理涵盖范围广、覆盖业务流程多、控制管理内容复杂,因而对企业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完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不仅是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需要,对于优化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体系都是大有裨益。
二、全面预算管理职能分析
(1)经营管理的规划职能
在企业内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为了完成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而对企业的人、财、物等相关资源的统筹调度安排,通过按照企业的短期经营目标以及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编制全面预算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开展经营管理活动,进而形成对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的规划指导功能,最终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企业内部的沟通协调职能
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并不是仅仅针对企业内部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是某一个环节的管理,而是涉及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因此,通过强化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加强企业内部之间的沟通联系,以企业的经营管理为目标,调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系统配合,提高企业各个部门的协调运转效率。
(3)强化控制管理职能
通过以全面预算管理指导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形成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以及事后考核分析功能。即在全面预算的编制阶段,从有利于企业经营发展的宏观角度,对企业内部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全面预算的执行阶段,通过及时地进行执行差异性分析,对各项管理活动的进展进行调度;在事后分析阶段,重点通过执行效果,总结各项措施的落实效果与成效,并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改进与完善。
(4)绩效评价职能
全面预算管理可以通过对预算管理中的各项数据作为评价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工作业绩的客观标准,尤其是通过预算计划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对比分析,准确地掌握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完成情况,进而为部门以及岗位绩效考核管理提供全面的参考,这对于完善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建设非常有利。
三、制约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有效性的问题分析
(1)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上,编制方法较为单一,甚至是长期采用单一的增量预算编制方法,造成了全面预算计划的编制与实际情况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全面预算计划的可操作性较差,一些支出项目及支出额度非常不合理,并且有可能造成成本支出费用的极大浪费。
(2)全面预算管理执行控制管理不到位
当前在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由于信息沟通渠道的不畅通。因此,在全面预算计划的具体执行过程中,一些部门甚至不了解全面预算计划执行的重点内容。其次,预算控制管理的措施还不够全面,未能真正的发挥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过程动态管理,一些预算计划流于形式,没有实效性。
(3)全面预算计划的分析和反馈不足
当前,在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方面,一些企业的预算管理部门忽视了对于全面预算计划的差异性分析,造成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其次,现阶段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没有相应的反馈机制,因而造成了预算的执行管理滞后,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有效性的措施分析
(1)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编制水平......余下全文>>
如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作用
第一步:这个要看公司总经理对预算管理是否认同,认同后是否想执行,最好是说服老板推动全面预算管理。
第二步:编好预算,参考历史数据,按平价增长水平,预算一定要稍微高点。
第三步:配备好考核激励措施,达成70%、80%、90%、依次的激励,还有过程激励等(这里的达成包括规模达成、费用管控、利润达成、税收达成等)
如何加强高校预算管理
学校预算是以资金量形式表现出来的事业计划,直接反映着学校发展目标,科学、合理的预算是学校年度内资金来源和各方面支出的合理统筹,是资金运动的倾向性与协调性的有机统一,是学校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是一定时期内事业发展的保障。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学校年度财务预算的作用与地位越来越被学校领导所重视,因此就如何提高学校预算管理水平,逐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等具体问题,笔者从预算编制、执行管理、财务决算三个方面作了一些探讨,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初浅的看法。
一、 如何编制预算。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学校要统筹预算内外的财力,将所有预算内外收支、政府性基金收支、事业收入收支和其他收入收支等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计划性在众多要加大投入的情况下,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急,有所不急。制定好预算计划,严格按学校当年的计划确定预算编制的原则,分出必须保证的项目,重点投入的项目,压缩支出的项目,低线维持的项目。根据当年资金的总来源进行分割,编制预算。讲究科学性支出预算要本着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留缺口、优先保障学校日常工作正常运转需要,合理安排支出内容的原则编制。真正实行财权与事权有机统一,寻求合理的预算定额。强化实用性预算编制的习惯做法是按会计制度规定的款、项、目、节来操作,面对一个学校服务社会化及扩大办学自主权等情况的变化,财务部门的预算应双项制,即编制按部门与按会计制度相统一的一套完整预算,在具体执行中不断完善办学成本核算条件。注重时效性为收集资料,进行机关的论证提供充分的时间保证,预算编制时间可提前到上年年初进行。同时建议每年年底通过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定一年的预算。力求系统性逐步建立以部门预算为基础的预算管理体系,部门预算的核心就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统筹安排各项预算,这样对学校来讲,可以根据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统筹安排各项支出,同时也可以避免多头强调编报预算,多头请示汇报工作,减少学校的事务性工作和重复劳动,对财务部门来讲,可以全面了解学校财务开支情况,有效地进行监督,并可以避免财政部门内部由于多头管理形成的扯皮现象,防止学校多头要钱,预算相挤占等现象的发生。只有科学规范地编制好了学校的预算,学校的一切工作才能纳入到正常的管理轨道上来 ,也才能确保学校的专项项目建设与学校总体规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预算执行的管理 财务预算执行如何关系到学校年度工作完成的好坏,影响学校事业发展和规划。为此,必须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强化预算约束力。一方面,核算中心根据学校的年度预算对学校的进出资金和每项结算业务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监督,同时,按时对学校财务收支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反馈学校。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组织收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收入资金及时足额入账,并且在组织收入的过程中,监督各项收入来源是否正当,是否合理、合法,是否有截留、坐支、挪用或拖欠行为。1、充分发挥计算机数据共事的控制功能,建立一套系统的预算收入,预算支出指控账是非常必要的,每年积累一套按会计科目收支账目,一套按项目控制支出账目,一套按职能部门管理收支账目,这样不仅能实时掌握预算的执行进度,而且可以积累统一口径的详细历史资料。2、建立有效的资金控制机制,加大预算内外收入管理,确保学校收入资金全部到位和超计划到位,并遵循收进资金要快,回出资金要慢的慎重原则精心操作,充分运作闲置资金,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使用效益,并使其不断增值,这一项也是财务部门责无旁贷的工作。3、积极加强预算支出的过程管理,财务人员要走出办公室,参与学校基建项目,设备采......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