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法读后感

谈谈学习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感想

学习蒙台梭利感想 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近百年来一直对世界幼儿教育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蒙台梭利透过在 “儿童之家”的观察与发现,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她说:“在探索儿童心灵世界的这件事上,成人切记不要用自己的角度,或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成人以自我为中心,去观察与儿童心灵有关的所有因素,只会增加对儿童的误解。”

一、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相同之处

1、“以人为本”的儿童观蒙台梭利强调儿童是和成人截然不同的独立个体。成人必须重新看待孩子,发现孩子存在的价值,而不是任意将自我意识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抹灭了儿童的人格意识。

蒙台梭利以科学观察、验证的精神,发现了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 -- 儿童具有自我学习,使自己趋于完善的潜能,也就是说孩子致力改善他自己。然而由于成人不适当的引导或环境的影响,孩子会出现偏差行为,如不整洁、不顺从、怠惰、贪婪、自我中心等等,因此蒙台梭利强调环境和成人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不能看见孩子的本来面目,将无法协助孩子正常地发展。培养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自然规律,培养孩子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切顺着孩子的自然规律发展,注重孩子的想法。蒙台梭利教育认为儿童作为精神实体,通过真实生活和秩序寻求自身完美发展,儿童天生具有“吸收性心智”,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能自己教自己。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有敏感期的。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发展阶段应该为儿童提供不同的教育。纲要中有明确规定要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旗帜鲜明地倡导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个体差异,因人实教,努力使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儿童是积极的,是自我内部成长的主人,他们渴求知识,充满好奇,愿意和别人交往、交流。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儿童都是能干的,充满着潜力与能量,但是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又存在着差异,作为教师要学会等待,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

2、环境的设置

儿童是永恒的求知者,他们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各种信息,并将他们纳入自身。因此,蒙台梭利认为要给孩子创设一个有准备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引起学习兴趣的环境中,儿童会有目的地、自由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并产生自己的想法。这与纲要中为幼儿创设发展支持性的环境不谋而合。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儿童发展条件,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所以,教师不仅应对儿童环境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而且应该具有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我们不仅要为孩子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还要为他们创设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和支持的精神心理环境,要把环境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以促进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健康发展。

3、教师的角色转换

蒙台梭利主张3~7岁儿童的教育不是以填鸭式的灌输知识为主,而是以活动为主,儿童在教师的指导、关心、鼓励、启发、诱导和帮助下专心致志于自我活动,从活动中获得实际知识和经验,从而促进儿童身心的协调发展。值得庆幸的是新纲要中也规定教师应该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和幼儿交往,把握教育时机,积极引导幼儿大胆探讨。教师作为观察者和指导者的任务与工作,与传统的教育相比,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原来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和课堂气氛,儿童的精神解放了,他们的“内在潜力”得以充分展......余下全文>>

对蒙台梭利教育法有什么看法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他生命的发展是走向独立。通过具体的练习如生活基本能力练习、五官感觉练习、智能练习(语言、数学、科学)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蒙氏教室是一个小社会的雏形,孩子在其中学会尊重别人,接受别人,学习如何分享自己学会的知识技巧,学会如何领导别人。蒙氏教室提供了培养儿童情感智商的环境。

蒙台梭利课程,包括感觉、动作、肢能、语言和道德发展等,使个体成为一个身心统整合一的人。“自由”与“纪律”合一,“个性”与“群体”兼顾。启发幼儿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困难,适应新的环境,达到自我构建和心智发展。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遵守儿童的敏感期,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能力,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关于如何设计一个帮助儿童能够良好发展的环境,蒙氏说的最具体的就是:“儿童之家”。我们现在就简单扼要地介绍给中国的母亲们。

1、它必须像个家

蒙氏说:“所谓‘儿童之家’是指能够供给孩子发展机会的环境(注:不要误会为孤儿收容所),这种学校并没有一定的规格,可以按经济情况与客观环境而定。”

“不过它必须像个家。”也就是说,不能光是一两间同样大小的教室,必须有几个房间,有庭院,院子里有遮风避雨的设备……孩子可以在户外活动,让他们放些自己喜爱并能自己照顾的小花小草、小动物和小摆设。

“家”中的主要房间是智力活动的“工作室”。另外,再配上较小的浴室、餐厅、会客室、健身房、休息室等让孩子活动和生活的空间。

当然,像台北这寸土寸金的地方,生活居住空间狭小,不是每个父母都拥有如此庭院式的房子,所以只要是你能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气氛,为他安排一间“工作室”,陈设些经你慎选的益智玩具(最好不要是市面上的电动玩具)以及他的“工作”成绩;另外的一间是专用的卧室兼起居室。并且要常常带他到野外去踏青,以补没有院子的不足,这样也就是一个很好的蒙台梭利教育环境了。

2、以幼儿为中心

“家”中设备的主要特色就是,一切以孩子为主。不但教具内容要适合孩子智力发展的阶段,所有的硬体设备也都以孩子的高度为标准,因为在儿童之家内,一切事务都由孩子们自己动手来完成。

3、从最简单的说起:

食:吃饭的桌、椅、匙、抹布、手布……等,都应适合孩子的尺寸,你只要设想:从孩子一上饭桌,到吃饭完后下桌的中间会经过哪些手续?而哪些是过程中所需用的物品?以及它们的大小、轻重等等,都必须是适合孩子使用的。

衣:是否已为他安排了一个高度适中的衣柜,让他可以轻易地打开,将自己的衣物放入、挂好……

住:假如家中有六、七个月大的婴儿,你是否能为他安排一大片可供他爬的空间(或客厅改造,卧房改造),至于到婴儿会走以后,客厅、卧室都应特别设计,随孩子的成长而准备、改变……。

行:除了为他安排了各类适用的小鞋外,是否在门外安排了一个空间,可让他把自己的鞋子放整齐……。为什么要以孩子为中心设计环境呢?因为我们的安排,不是只看见近程目标(适合他活动),而是为了培养他能够一切自己动手,不会依赖他人的“独立”性格。 我想说一句不客气的话,现在大部分的妈妈往往太小看了自己的孩子,以为她二岁半的“宝贝”什么都不会,其实,他不但会自己擦鼻涕、折衣服、脱鞋子,还会打扫环境呢!

关键就在你是否大胆而耐心地给他机会“自己做”,并成功地引导他“去做”,“如何做”。

4、布置要安全、美观、有秩序

至于所有的硬体安排,必须要注意到安全性,例如:你给......余下全文>>

蒙台梭利教育法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一、有吸收力的心理——转变我们的儿童观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心理不同于成人的心理,成人通过运用心理来获得知识,然而儿童吸收知识直接进人其心理生活①。我们接受印象并将其存储于大脑之中,但我们自己依然与其保持分离,然而婴儿却要经历一个转化过程,印象不仅进入其心理而且形成其心理,儿童创造了自己的“心理肌肉”用于所发现的周围事物②。也就是说,儿童能够吸收文化,吸收语言,吸收知识。儿童的心理、儿童的语言等并没有遗传的行为模式可以遵循,而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吸收来实现的。儿童通过吸收在周围发现的一切,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吸收性心理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母亲带来的只是婴儿的身体,是婴儿创造了人的心理,是儿童吸收了周围世界的材料并将其塑造为未来的人。从“吸收”到“形成”,这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3岁以前,幼儿的学习基本以无意识为主,儿童对一切外界刺激的吸收只能是无意识的,他们不具备接受能力,但这时期的他们具有吸收的能力而无须任何直接的教学。他们面临的不是如何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形成的问题。他通过活动完成其先前无意识吸收的心理,同时形成有意识的吸收心理。儿童通过吸收逐渐建构起他的心理直到具有了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启示:“儿童具有一种依靠自己而能够吸收的心理,这一发现给教育界带来了一场革命”③,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儿童观。1.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儿童是具有巨大创作能力的生命,而不是一种弱小的生物。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是吸收性心理的作用。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是我们今天教育面临的挑战,是我们今天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的幼儿园教育自50年代学习苏联以来,形成了教师直接灌输为主,教师是幼儿一切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教育传统,长期以来忽视儿童的需要和发展,这与当今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显得格格不入。研究表明我国幼儿教师在教学技能上不输给任何国家的同行,但在教育观儿童观方面确有相当大的差异④。我们的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待儿童的态度依然是说教的、灌输的和干预的,成人在爱护孩子、帮助孩子、教育孩子的外衣下隐藏着一种不正确的儿童观,即认为孩子是无知无能的,必须由自己对幼儿进行教导,让幼儿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正是这种轻视幼儿能力、否定幼儿能力的观点导致了家长和老师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强加给幼儿,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用成人的尺度去评价幼儿。相应地,这种成人中心的教育观使幼儿的正常发展受到了压抑和歪曲,妨碍了儿童内在生命的发展和内在生命力的展现。2.重视儿童的活动。“吸收”是儿童心理成长的主要途径,儿童不是主要通过观看与模仿而成长,他们更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活动与真切的生活经历而吸收周围的一切,听讲不能造就一个人,只有实际工作和经验才能引导一个人走向成熟,观看顶多只能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象,亲历才能达到吸收的效果。因此,幼儿教育要尽多地采用活动教学的方式。我国幼儿园教学方式在这一点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一再强调应考虑儿童的个性特征,让儿童通过亲身体验习得知识。 二、自由教育——对传统教育的挑战自由教育是蒙台梭利改革儿童教育的最基本的原理。她认为,要建立一种合乎科学的教育,其基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使儿童从妨碍其身心发展的障碍中解放出来,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的表现⑤。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都能得到自由的发展,这里的自由是指使人从妨碍其身心和谐发展的障碍中解放出来的自由,是使儿童的天性得到自然表现的自由,绝非放任无规则的活动,而真正的纪律只能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之上,当儿童能自由从事活动并按照自己内部需要发展的速度和节奏......余下全文>>

学完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感想

http://blog.sina.com.cn/szpgyhome

如何蒙台梭利教育法来教育幼儿论文800字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蒙台梭利教育法与普通教学有什么区别

蒙式教育法简介 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近百年来,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一直对世界幼儿教育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 一、 蒙式教育的十大特点: 1、以儿童为中心。 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 2、“不教的教育”。 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以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育内容,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 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 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的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混龄教育。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屏除单一奖惩制度。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式的教学成果。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二、自由—蒙式教育法的基础。 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蒙台梭利称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又被称为“自由研究的教育。”因此,把握“自由”的内涵,是了解蒙式教育法本质的前提。 (1)、关于自由。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儿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爱的活动。生命力的自发性受到压抑的孩子绝不会展现他们的原来本性,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已失去生命的本质。这样教师就无法观察到孩子的实际情形。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孩子,先要给孩子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研究。 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地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事实上,放纵孩子绝对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2)、关于纪律。蒙台梭利认为纪律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如像哑巴那样的安静,像瘫痪的人那样的一动不动,不能算是有纪律的。积极的纪律包括一种高尚的教育原则,它和由强制而产生的“不动”是完全不同的。 她说:纪律的培养不能靠宣传和说教,也不能靠指责错误,而是在自然的活动中发展起来。重要的是使儿童在活动中理解纪律,由理解而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区别对和错。因此,真正的自由也包括思考和理解能力。一个有纪律的人应当是主动的,在需要遵守规则时能自己控制自己,而不是靠屈服于别人。在蒙台梭利学校的活动室内,允许儿童自由地活动、交谈、交换位置,甚至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移动桌椅。在教室里的儿童有目的、自愿的活动,每个人忙于做自己的工作,安静地走来走去,有秩......余下全文>>

如何全面认识和把握蒙台梭利教育法

蒙台梭利教育认为所有孩子都具有人类倾向、吸收性心智、敏感期和四大发展阶段这四个发展普遍特征,但每个孩子的特征有不同表现时间和状态,老师需要观察和尊重每个孩子在每个时刻独特的天性和需要,精心营造有准备的环境,提供给孩子合适的教具、工作和活动,让不同年龄的孩子自由选择其喜爱的“工作”并投入其中,在发展孩子兴趣的同时,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和责任感;让孩子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持续工作,培养意志力和专注力;让孩子能够尽最大努力地工作并取得成功,使孩子获得深刻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帮助孩子建立内在坚实的自律、自尊和自信,使得孩子能够跟随自己的内在指引,获得深刻的幸福成就感,帮助每个儿童实现独立、充分的发展,并培养其尊重与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的品格。

蒙台梭利教学中,老师是孩子的引导者和帮助者,为孩子准备完备的环境,通过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和动作发展,给孩子示范合适的工作,帮助孩子独立并成功地操作。老师通过环境中的规则帮助孩子建立内在规则。

蒙台梭利老师是环境中最重要的角色。老师要准备完备的环境,并未孩子与环境的连接建立桥梁;老师也是孩子“如何为人”的角色模范。在环境中蒙台梭利老师为孩子准备合适的环境,并及时移除环境中阻碍孩子发展的因素,设置并维护清晰的限制和规则,同时根据孩子的特征向孩子示范操作合适的工作,引导孩子参与到环境的活动中去。

蒙台梭利博士将蒙台梭利教师称为“启导员”,是儿童学习的引导者,最重要的工作是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环境中蕴含的秩序和意义是,为了给予儿童一种存在性的体验和影响。

其次,教育者为儿童安排的是一种参与式课程,即通过一套精心设计的“工作材料”让儿童在动手操作中产生兴趣,并进行创造性游戏,使儿童通过内在的、不可遏制的活动动机主动学习。

再次,教育者必须始终关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对儿童发展的“敏感期”保持高度的警醒,并提供有效的指导。最后,蒙台梭利提倡一种自然的内在奖励原则,她认为赋予儿童自由的活动权利就是对儿童的奖励,因此,她主张取消外在的形式上的奖励和惩罚。

可见,蒙台梭利对幼儿园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一,教师必须受过专门训练,系统接受多学科(如心理学、人类学、医学、教育学等)的基础知识,掌握教育的基本原则,熟悉工作材料的操作方法,学会观察儿童的内在生命和真实生活,洞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并及时把握儿童潜能萌发的契机及其发展的敏感期,等等。第二,教师的人格与个性品质更为重要,他们必须机警、稳重、有耐心、充满爱心、态度谦虚,绝不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儿童思考,既不做儿童的统治者,也不做儿童的仆人,只需做一个“指引者”。

她认为,“儿童是一个充满渴望的观察者,特别易于为成人的行动所吸引,并想要模仿成人。关注儿童是成人的使命,他们是儿童行为的灵感之源,是一本打开的书,儿童可以从中学习如何生活。但是,一个适合的指导者必须常常冷静地、慢慢地行动,以便儿童能以自己的特殊方式清楚地观察成人的动作。”

因此,以儿童为中心的蒙台梭利教育绝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作为,与传统的幼儿教育相比,蒙台梭利教育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减弱了,而是加强了。

蒙台梭利博士对儿童教育的贡献,持续受到各国的尊崇,特别是受到许多科学家和国家元首的肯定。这些人中有:亚历山大·贝尔、爱迪生、佛洛伊德父女、意大利女皇玛葛丽塔、甘地、威尔逊总统的女儿等。她曾被三次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1949年第八届国际蒙台梭利会议在意大利举行。1950年6月,已届80岁高龄的蒙台梭利博士出席了联合国教科文大会并受到热烈欢迎,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干事贾米·托里斯·博德(Jaime Torress Bode......余下全文>>

如何合理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对儿童来说语言能力的发展极其重要。玛利亚·蒙台梭利女士创建了一套独特的儿童教育实践方法,在儿童语言教育方面也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方法体系。然而,虽然蒙台梭利教育法已风靡中国近20年,但其对儿童语言教育的宝贵经验却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甚至被许多人误解。本文拟深入分析误解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讨论蒙台梭利儿童语言教育思想对我国儿童语言教育的启示意义。

一、对蒙台梭利儿童语言教育思想的误解

我国的儿童语言教育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目前已形成了以口语发展为中心,开展听、说、读、写训练,对识字教学、语言文学及语言文化教育等内容加以整合,九各领域相互渗透,在认知和交往过程中全面发展儿童语言能力的语言教育观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是: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而蒙台梭利关于儿童语言教育的观点可理解为:按照儿童的语言发展敏感期和个体差异需求,为儿童创设良好的、有准备的语言学习环境,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逐步发展儿童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可以说,我国的儿童语言教育观与蒙台梭利的儿童语言教育思想是基本一致的,语言能力的发展都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方面,语言教育内容也都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略有不同的是,我国的儿童语言教育观从宏观角度出发,侧重文化理解、思维发展与儿童语言的相互作用:而蒙台梭利的儿童语言教育思想则从微观角度出发,关注生理、心理因素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关注个体差异和环境准备。

在幼儿园实践层面,相较于数学教育、感官教育受到热烈追捧,蒙台梭利的儿童语言教育思想在我国并未引起广泛关注。部分教师对蒙台梭利儿童语言教育思想存在误解。

1 认为蒙台梭利儿童语言教育思想以英语教育为背景,引入中国会水土不服

不可否认,蒙台梭利的儿童语言教育思想具有地域特征,以英语教育为背景。英语和汉语在语音、语汇、语法乃至文化内涵等方面差异悬殊,适用于英语教育的方法是否可运用到汉语教育中来,一直有争议。此外,蒙台梭利教育法对教学操作步骤一板一眼的严格规定也让许多教师感到过于机械。因此,许多教师认为蒙台梭利的儿童语言教育思想引入中国会水土不服,既难以满足幼儿的需要,又难以适应汉语的语言环境。

与上述教师的观点不同,笔者认为,虽然蒙台梭利儿童语言教育的常用教具在数量上不一定能很好地满足当代幼儿语言学习的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蒙台梭利的儿童语言教育思想对我们没有借鉴意义。蒙台梭利教育法之所以能始终保有强大的生命力,真正的原因在于蒙台梭利强调对儿童的观察研究,强调要基于儿童的兴趣、需求和生命发展规律探寻科学教育方法的思想精髓。

2 认为蒙台梭利儿童语言教育的全部内容就是几套教具和几张作业纸

蒙台梭利儿童语言教育法有教具辅助,主要是金属嵌板、砂纸字母板、可移动的字母表和语法盒,还包括作业纸等材料。常用的教学手段包括命名游戏、视觉和概念分类及配对。国内目前开展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师资培训也大多以教授教具操作为主,理论教育课时较少,看重教具操作而忽视理论学习的现象较为普遍。加之蒙台梭利本人并未在着作中对其儿童语言教育思想进行系统论述,导致一些教师和家长误以为蒙台梭利儿童语言教育的全部内容就只是几套教具和几张作业纸而已。这种误解导致在教育实践中产生“教具成了蒙台梭利教育的中心。儿童则在教师的教导下成了教具的奴隶”的现象。

......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