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破窑记》是谁的作品,写的是什么事?

《破窑记》 元·王实甫作。写富家女刘月娥因掷彩球择婿时选中穷秀才吕蒙正,被父亲赶到破窑居住,最后吕蒙正中状元,刘月娥父女和好。全剧共四折,剧情是:刘员外之女月娥在彩楼上抛绣球择婿,偏偏看中穷秀才吕蒙正,并且坚持要嫁给他,刘员外劝说无效,一怒之下将她赶至吕蒙正破窑中居住。吕蒙正在白马寺中赶斋,刘员外让长老不必接济他,又想带月娥回家,月娥不肯。吕蒙正自觉羞辱,与好友寇准进京应举。十年后,他中状元回家乡任县令,为试探月娥,先让媒婆谎称自己己死,劝月娥另嫁,月娥严词拒绝;后又假装不曾得官,月娥也没有嫌弃他,他这才讲出实情。白马寺中,吕蒙正夫妇前往烧香,刘员外认婿,表明自己羞辱吕蒙正正是为激他上进,免得迷恋富贵,父女终于和好。恰巧寇准做官因采访贤士也至此,众人团圆。《破窑记》全名《吕蒙正风雪破窑记》,流传版本有: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脉望馆钞校内府本、《孤本无明杂剧》本。

解签大全吕蒙正赴考移步出门见大宾,千山万水觅知音。回家相对饮春酒,旦暮风轻送前程。

北宋名相吕蒙正(944-1011年),字圣功。洛阳人,幼贫苦。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擢(选拔)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升州,不数年迁(升)为翰林学士拜左谏议大夫参加政事。遇事敢言。太宗、真宗两朝,他曾三居相位。后累封至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加司空、太子太师,封蔡国公。真宗景德2年辞归洛阳,六十八岁卒,赠中书令,諡文穆。事略见《宋史 吕蒙正传》。元杂剧和戏文均有《吕蒙正风雪破窑记》。明传奇有《彩楼记》。中国地方剧种多有此剧码。潮剧传统剧码《吕蒙正》也演此故事。

l吕蒙正参加考试,刚出门就遇上大贵人。走遍千山和万水寻找知音。回答家里相对而饮酒,心情舒畅,早晚春风轻拂,送你登上大好前程。这是好签,预祝成功!

我国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是什么?

王实甫,元代杂剧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 生平和创作王实甫生平事迹资料缺乏。钟嗣成《录鬼簿》将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周德清《中原音韵》在称赞关汉卿、郑光祖和白朴、马致远“一新制作”的同时,也称赞了《西厢记》的曲文,并说“诸公已矣,后学莫及”。由此可以推知,王实甫活动的年代可能与关汉卿等相去不远。他的主要创作活动当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 《北宫词纪》所收署名王实甫的散曲〔商调·集贤宾〕《退隐》中写道:“想着那红尘黄阁昔年羞,到如今白发青衫此地游”,“人事远,老怀幽,志难酬,知机的王粲;梦无凭,见景的庄周”,“怕狼虎恶图谋,遇事休开口,逢人只点头,见香饵莫吞钩,高抄起经纶大手”,可知王实甫早年曾经为官,宦途不无坎坷,晚年退隐。曲中又有“且喜的身登中寿”,“百年期六分甘到手”,可以推断他至少活到60岁。这首散曲又见于《雍熙乐府》,未署名。因此,学术界对它的作者是谁有不同看法。 《中原音韵》曾把《西厢记》第1本第3折的曲文作为“定格”的范例标举。元末明初贾仲明的〔凌波仙〕吊曲说王实甫“作词章钉风韵羡,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誉王实甫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可见,他的作品在元代和元明之际很为人所推重,《西厢记》其时已被称为杂剧之冠。 王实甫所作杂剧,名目可考者共13种。今存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和《四大王歌舞丽春堂》3种。《韩采云丝竹芙蓉亭》和《苏小卿月夜贩茶船》都有佚曲。其余仅存名目而见于《录鬼簿》著录者有《东海郡于公高门》、《孝父母明达卖子》、《曹子建七步成章》、《才子佳人多月亭》、《赵光普进梅谏》、《诗酒丽春园》、《陆绩怀橘》、《双蕖怨》、《娇红记》9种。对王实甫曲目,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或认为《娇红记》非出王手,或认为《诗酒丽春园》亦非王作,还有人认为今存《破窑记》是关汉卿的作品,但都非定论。明清时代还有王实甫作《月明和尚度柳翠》和《襄阳府调狗掉刀》的著录和传闻,均不可靠。此外,自明代开始,出现《西厢记》是王实甫作关汉卿续或关作王续等说法,也都不可信。 王实甫还有少量散曲流传:有小令1首,套曲3种(其中有一残套),散见于《中原音韵》、《雍熙乐府》、《北宫词纪》和《九宫大成》等书中。其中,小令〔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较有特色,词采旖旎,情思委婉,与《西厢记》的曲词风格相近。 《西厢记》在王实甫现存的3种杂剧中,5本21折的《西厢记》不仅是他的代表作,而且是元代杂剧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水浒传第十回火烧草料场之前写出了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是如何刻画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见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是《水浒传》中最精采的回目之一。文章的整个故事情节以林冲的主要性格特征为线索,表现了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有力地突出了“逼上梁山”的主题思想。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准确地理解题意,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我以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题意,颇为值得体味、探究。现将对这一题意的种种理解及我的浅陋之见集说如下: 一、省略说。我有幸观摩了上海一位特级教师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这位教师是用设问解题的:“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解释一下课题呢?”学生说:“林教头风雪之夜投宿山神庙”,老师表示肯定。在这位特级教师看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是“林教头(在)风雪(之夜)(投宿)山神庙”的省略。应该肯定,这句补全的话,确是文章所叙故事情节的高度概括。然而,值得商榷的是,纵观古今汉语的语法规范,类似这种省略了句子的主要成分——谓语的用例确实鲜见。对于文章标题的用语,诚然不必苟求合乎语法规范,但如此理解这一题意,充其量,只是把作者的命题看作故事情节的浓缩而已。 二、名词说。许多人认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由三个名词“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缀连而成的。其最有力的佐证,便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名词说认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与马致远的名句在语言表达和意境创造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标题,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是“林教头”,故事发生的环境是“风雪”之夜,人物活动的处所是“山神庙”。三个名词连用,构成了一幅有人有物、有景有情的画面,创造了一种凄凉、悲壮的诗的意境。按名词说,原题可改换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据笔者所知,许多中学语文教师乃至高校文科教师,都是“名词说”的赞同者,并依此进行教学的。但只要翻阅一下《水浒传》第十回的回目,就会对“名词说”产生怀疑。《水浒传》第十回的全题是一个对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下句“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是一个主谓句”作为对句,即使不求工对,上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也应为主谓句;同时,从语感看,上句中也必须有一个动词。 三、动词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标题,如果是一个主谓句,就应该有谓语动词,而这个谓语动词,就必定是与下句的“火烧”相对应的“风雪”一词。《阅读与欣赏》(广西大学出刊·92年12期)所载《<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题意试解》一文,把“风雪”作为动词来理解,我以为这一见解是颇有见地的。《试解》一文把“风雪”用作动词。理解为“愤怒地雪耻”。“雪”本有动词的义项,作“洗刷”讲。这样,“风”就被看作是“雪”的修饰语。这样理解的独到之处,在于突出了林冲由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的思想飞跃,领略了作者命题的苦心,在于突出林冲性格的逆变。然而,把“风雪”看作动词,应该怎样理解其内蕴才更为妥贴呢?《水浒传》第十回原文有这样一段情节:林冲用尖刀先后把差拨、富安、陆谦的头都割下来,插了尖刀,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金圣叹对此是这样评点的:“三个人头,安放得好,又算示众,又算祭赛,又算结煞。”据此,我以为,在林冲看来,陆谦等人干了丧天害理之事,竟然在山神庙前津津乐道,是对山神的亵渎;也是他自己在山神庙这块净土杀人(尽管是该杀该剐的恶人)后,祈求山神谅解他对神灵的不敬。深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题意应是:林教头愤怒地报仇雪耻、疾风般地洗刷下被亵渎的山神庙。动词说不仅在语言形式上把“林教头风雪......余下全文>>

黄梅戏歌曲冯素珍唱的“刘翠屏苦度了一十六春”的刘翠屏是谁?

刘翠屏是一个名门闺秀,后来嫁给穷酸秀才吕蒙正,再后来吕蒙正中状元了。着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吕蒙正常往木兰寺求斋为生。一日,寺僧故意于开斋后才敲钟,使蒙正赶斋落空,懊丧而归。吕行至寒窑门外,见雪地有男女足迹,疑妻刘翠屏不贞,乃盘问足迹由来。翠屏不明说其母命老院公和丫环送来银米之事,吕颇为恼怒,后翠屏说明原委,误会方冰释。

挤的成语有哪些

挤眉弄眼 [jǐ méi nòng yǎn]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用眼睛、眉毛示意。

贬义

出 处

元·王实甫《吕蒙正风雪破窑记》第一折:“挤眉弄眼;俐齿伶牙;攀高接贵;顺水推船。”

例 句趁教师转身在黑板上演算数学题的机会,他俩~,暗示下课后赶紧抢占乒乓球台,一决胜负。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指手划脚 做眉做眼 弄眉挤眼 龇牙咧嘴

王实普的生平?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生平简介

王实甫,(1260年-1316年)。天一阁本《录鬼簿》称他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诸本《录鬼簿》都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可能由金入元。据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序》,可知王实甫于泰定元年(1324)前已去世。明贾仲明增补《录鬼簿》,有《凌波仙》词吊王实甫:“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颩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谋智。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风月营”、“莺花寨”、“翠红乡”,都代指元代官妓聚居的教坊、行院或上演杂剧的勾栏。显然,王实甫是熟悉这些官妓生活的,因此擅长于写“儿女风情”一类的戏。明陈所闻《北宫词纪》收《商调集贤宾·退隐》套曲,署为王实甫作,其中有“百年期六分甘到手,数支干周遍又从头”,可知其六十岁时已退隐不仕。但曲中又有“红尘黄阁昔年羞”、“高抄起经纶大手”,则其又曾在京城任高官,似与杂剧作家王实甫并非一人。

王实甫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状元一半在封建时代能当什么官

一旦殿试第一,马上就由吏部考试任其官位,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从此也就步入了凶险难卜的仕途,开始了宦海沉浮荣辱的漫漫人生。

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 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中国古代社会,从庶民百姓到 达官显贵,无一不坚定地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的直接功利目的就是入仕。自孔老夫子起,“学而优则仕”成了亘古 不变的知识分子的奋斗之路。因而,苦读寒窗数十年,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以文入仕,为的就是跻身宦臣,光宗耀祖。状元及第,不但是天下读书人的毕生追求,而且在百姓心目中也具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 仰头看”的巨大殊荣。一旦殿试第一,马上就由吏部考试任其官位,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从此也就步入了凶险难卜的仕途,开始了宦海沉浮荣辱的漫漫人生。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老其一生,终于登上了显赫的高位。如唐代,姓名可考的状元147人,事迹可考者29人,其中就 有5位宰相、8位尚书一级的官员(含次官)。而清代,114名状元中,官位累至一品尚书层次的达20人之多。可以说,在官场努力升职,成为状元这一群体实 现人生价值的至上追求。

一介书生,考取状元实在不易。全国无数读书人,经过乡试、省试,最后到殿试夺魁,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宋代大文豪苏洵就曾发过“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的感慨。特别到了清代,考到白发满头仍然是个“童生” 的不乏其人。四五十岁中进士,人们并不觉得他年龄有多大,“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就是这一历史文化现象的生动写照。如宋代共产生了118个 状元,据《中国状元全传》载,其中生卒年可考者51人,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37人,占72.5%,最小的18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2人。清代共 有状元114人,生卒年可考者54人,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19人,占35%,最小的21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5人,最大的62岁。状元之路绝不 易于巴蜀之道。

唐代,进士科考试主要是三场,其后各代基本沿用下来。 一场是贴经,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填空。主考官从诸子经书中选取一行,然后把其中的三个字贴盖住,让考生读出被贴的字是哪几个,其用意不过是考考生的背功,测 试一下考生对经书的熟练程度。第二场考诗赋,每个考生作诗一首、赋一首,这一场极为重要。如唐开元二年(714年)赋试的试题叫《旗赋》,且规定必须以 “风日云野,军国清肃”八字为韵。当朝状元李昂写了一篇27句327个字的赋,全文洋洋洒洒,文辞雄劲,用韵准确,在录取的27名进士中,名列第一。第三 场考试策,就时务出个题目,让考生回答自己的见解,目的是想看看考生对治国方略的独到见解,以为国家选择治国平天下的英才。这三场考试都实行淘汰制,每场 皆定去留。只要一场考不好,状元梦随之破灭。宋仁宗后,又对科考进行了修改,按策亥赋、贴经、墨义的次序,让参试者并试四场,综合平衡后再定夺。考生考完 后,由“读卷大臣”排出前十名,呈送皇上,最终由皇上根据个人评判圈定谁为“第一甲第一名”。所以说,能中状元者大多都是当朝才子。他们天资聪慧,勤奋好 学,或有良好的文化氛围,或有独特的天赋异质,往往具有众人称颂的绝代才华。如明代状元杨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十......余下全文>>

以“穷尽处”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穷尽处

必须得承认,我只是是一个平凡甚至平庸的人,尽管有些时候也曾误以为颇有可自得。而事实上,在苍茫的人世,卑微感无力感常常袭上心头,让我时时感到那种阿Q式的幻灭。似乎热闹总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和阿Q幻想革命却始终只是革命的局外人的处境没有什么两样珐有人会说,你没有什么特别不好的地方,这般悲哀的感觉是否有些矫情?然而我反躬自问,则并非矫情,事实上我悲哀得很真诚,但并不意味着我之立身处世一定消极。我的常含悲情,也许是基于个人的境遇,但也许更是基于对人之普遍处境者的一种大悲哀的觉解。因了这种觉解,我便常常处之于“穷尽处”。这可能并非通俗意义上的困难挫折之类,而更多的是基于反思而产生的感受,一经反思人们就会发现生活有许多局限,发现“人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发现人在很多事情上其实无能为力。

在碌碌琐事中抬头看到自己的渺小,于茫茫尘世中眺望却举目苍茫,这一种遗世独立的孤绝体验,我认为对于人生的意义来说却是积极有益的。孤绝穷尽之境,对于一个健康的灵魂来说,它导向的不是沦落和毁灭,而是锻造和提升。从人生穷尽处走出来的,将是一个大写的人。孤绝穷尽,可以锻造一个人倔强刚毅坚忍不拔的个性;可以真正拓展一个人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使人学会在人生的更高处俯瞰和眺望,获得通达的智慧,而更生对平凡岁月宽仁的爱。

宋元以来的讲唱文学对此境遇有着经典的演绎。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宋时宰相吕蒙正早年寒微艰辛,“十谒朱门九不开,满身风雪又归来。入门懒睹妻儿面,拨尽寒炉一夜灰。”这种孤绝穷尽之境终未能阻绝他奋斗的步伐,吕蒙正终究成为了古代出身寒微而矢志进取的士人们的偶像。又如《林冲夜奔》,林冲夜奔梁山时“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按龙泉血泪洒征袍,恨天涯一身流落”等凄婉的唱词将英雄末路演绎到了极致。种种绝境终于逼出一位最为个性鲜明的英雄。绝境之于锻造人的坚毅勇敢,大抵如此。

此外,还有一种对孤绝穷尽之境较为豁达通透的态度。比如晚年穷愁潦倒地秦观,写过一首绝笔词《好事近》:“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据说此词写罢羽化登仙而去。且不管此说真假,我却颇为欣赏此词的豁达通透,在人生的局促无聊中捡拾触处而生的风景,在穷尽处仍然洋溢着生命恬淡的喜悦。我以为这是穷尽孤绝之境给予坚强者的智慧。

穷尽处,是那夜半钟声敲打一个书生的无眠;穷尽处,是那漫天风雪未曾淹没一个渔夫倔强的身形;穷尽处,是那风雨如磐的暗夜无法遮住一个民族寻找光明的眼睛。

我在穷尽处,心情长长长长长消,在一段悲慨的心灵之旅之后,我重归于平静而更生了热爱和信念,明天会更好。

中国自从科举考试以来总共出了多少状元?

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 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 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中国古代社会,从庶民百姓到 达官显贵,无一不坚定地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的直接功利目的就是入仕。自孔老夫子起,“学而优则仕”成了亘古 不变的知识分子的奋斗之路。因而,苦读寒窗数十年,为的就 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以文入仕,为的就是跻身宦臣,光宗耀祖。状元及第,不但是天下读书人的毕生追求,而且在百姓心目中也具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 仰头看”的巨大殊荣。一旦殿试第一,马上就由吏部考试任其官位,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从此也就步入了凶险难卜的仕 途,开始了宦海沉浮荣辱的漫漫人生。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老其一生,终于登上了显赫的高位。如唐代,姓名可考的状元147人,事迹可考者29人,其中就 有5位宰相、8位尚书一级的官员(含次官)。而清代,114名状元中,官位累至一品尚书层次的达20人之多。可以说,在官场努力升职,成为状元这一群体实 现人生价值的至上追求。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殿试大金(长19.26米,高0.825米,满、汉文合壁,年月日及骑缝年押"皇帝之宝"印)

一介书生,考取状元实在不易。全国无数读书人,经过乡 试、省试,最后到殿试夺魁,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宋代大文豪苏洵就曾发过“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的感慨。特别到了清代,考到白发满头仍然是个“童生” 的不乏其人。四五十岁中进士,人们并不觉得他年龄有多大,“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就是这一历史文化现象的生动写照。如宋代共产生了118个 状元,据《中国状元全传》载,其中生卒年可考者51人,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37人,占72.5百分号,最小的18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2人。清代共 有状元114人,生卒年可考者54人,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19人,占35百分号,最小的21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5人,最大的62岁。状元之路绝不 易于巴蜀之道。

唐代,进士科考试主要是三场,其后各代基本沿用下来。 一场是贴经,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填空。主考官从诸子经书中选取一行,然后把其中的三个字贴盖住,让考生读出被贴的字是哪几个,其用意不过是考考生的背功,测 试一下考生对经书的熟练程度。第二场考诗赋,每个考生作诗一首、赋一首,这一场极为重要。如唐开元二年(714年)赋试的试题叫《旗赋》,且规定必须以 “风日云野,军国清肃”八字为韵。当朝状元李昂写了一篇27句327个字的赋,全文洋洋洒洒,文辞雄劲,用韵准确,在录取的27名进士中,名列第一。第三 场考试策,就时务出个题目,让考生回答自己的见解,目的是想看看考生对治国方略的独到见解,以为国家选择治国平天下的英才。这三场考试都实行淘汰制,每场 皆定去留。只要一场考不好,状元梦随之破灭。宋仁宗后,又对科考进行了修改,按策、赋、贴经、墨义的次序,让参试者并试四场,综合平衡后再定夺。考生考完 后,由“读卷大臣”排出前十名,呈送皇上,最终由皇上根据个人评判圈定谁为“第一甲第一名”。所以说,能中状元者大多都是当朝才子。他们天资聪慧,勤奋好 学,或有良好的文......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