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题 雾霾天气真烦人,绿色发展来解决。 防治雾霾最重要,你我行动才有效
对。
雾霾天气频出现,表明我国环境已面临严重形势,我们一定要落实保护环境的国策,加大防治污染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条件;
现阶段,我国一切工作的重心是经济建设,只有坚持这一中心,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为各项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重要保障;
保护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到突出位置来抓,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不能把保护环境同经济发展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不能走先治理后发展的老路
面对雾霾,结合实际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献计献策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2)履行政治职能,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加强环境监测和环保执法。(3)履行经济职能,制定和落实相关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履行文化建设职能,进行绿色、环保理念的教育和宣传。(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防治污染, 优化生态环境。 治理雾霾必须全民参与 “我们每个人都讨厌雾霾,但每个人同时又是雾霾的制造者。 “治理雾霾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事儿,必须全民参与。”治理雾霾和节能减排息息相关,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要养成节约的生活习惯,尽量购买节能家电,减少家用电器的使用;体现在企业生产上,要提升和改进生产技术,少耗能源,多用清洁能源;体现在交通上,就是要少开车,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提高汽车排放标准和燃油标准等。 严控小汽车增长速度 统计显示,建筑扬尘、土壤尘及道路扬尘等占郑州市PM2.5的28%,机动车尾气排放占36%;源炭及生物质燃烧源、二次大气污染物约为21%;来自区域传输的约为15%。 “由此可见,小汽车大规模的增长是造成雾霾天气加重的主因之一。 制定重污染天气情况下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启动的条件、程序和政府部门的责任分工。如建立空气质量污染预测预报模型,及时对公众发布污染现状;在雾霾天气期间,对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停产、限产措施。 雾霾天气出行可戴美国进口普卫欣,京*东有。
雾霾怎么治理 浅析雾霾治理之道
雾霾怎么治理:倡导清洁能源
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研究与生产,提倡广大工厂使用太阳能等低碳、绿色能源技术,加大对清洁能源、低碳技术的资金投入,促使相关部门研究出适合工业生产及城市发展的新型能源,全面推进低碳、循环的经济发展方向及机制。将距离市区较近的重工企业搬迁至人口、车辆较少的郊区“>郊区”>郊区“>郊区,大量倡导重工企业使用脱硝、脱硫及除尘的设备设施。将冬季供暖传统的燃煤措施向燃烧天然气转换,并倡导餐饮行业尽量减少燃煤,多使用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等。对于雾霾天气较为严重的城市地区,应当积极开展关于控制煤炭消费的试点,定期监管煤质及锅炉排放,加大对工厂排放废气污染的监督及管理力度,取缔传统的燃煤锅炉,大力推广清洁能源。
雾霾怎么治理:倡导绿色出行
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减少城市中机动车的数量,在根本上减少机动车尾气数量,对减少雾霾、维护人群身体健康、提高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绿色出行方式可以选择自行车、轻轨、公交车、电动汽车及地铁等。对上路的机动车进行路查路检尾气排放工作,大力研究尾气过滤器,并将过滤器安装在汽车上,定期对尾气排放量进行检查,实行定量收费。对社会车辆、公务用车等制定单双号行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机动车数量及尾气。
雾霾怎么治理:加大控制扬尘污染的力度
政府必须加大控制扬尘污染的力度,加强对城市违法行为的相关检查及执法力度,如露天焚烧、小煤炉及露天烧烤等。在高速公路收费处安装高效转轮式洗轮机,对进入城市外来车辆的底盘和轮胎等进行清洗,减少泥土。加强对城市绿化面积的扩大,全面推进道路绿化、居室绿化、立体绿化及屋顶绿化等。在重污染空气期间制定应急预案,并在重污染天气连续出现2天后及时启动预案,加强治理。预案包括限制排放废气较多的企业生产及排放、拆迁作业和建筑作业阶段性停工、道路及时洒水和清扫等。
雾霾怎么治理:加强空气监测
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地区空气的日常监测,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制定相关的工作机制,对地区居民健康出行提供建议,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研究及合作,加强空气污染的预报及预警工作。
雾霾怎么治理: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加大典型示范活动的建立,增强示范效应,是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意识大大提高,倡导全社会形成文明、节约、绿色环保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建立政务微博新媒体沟通渠道,健全环境信访舆情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实行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督促企业主动公开环境信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学校和其他社会团体作用,通过典型示范、专题活动、展览展示、岗位创建、合理化建议等多种形式,带动各行各业关注、支持和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符合我国的什么发展策略
重拳治理雾霾与大气污染水污染这些是李克强说的,我们大长沙也在用九九矿安的多功能抑尘车在街道上治理扬尘治理雾霾,这也是我们对环境保护做出的努力,这项变革其实都是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绿色发展道路,经济与环境平衡点才是我们发展的基本原则。
雾霾对环境的影响的研究记录
雾霾,雾和霾的统称。但是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霾,是指大量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悬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空气普遍混浊的现象。相对湿度小于80%,呈黄色、橙灰色。组成非常复杂,大部分有害物质是细颗粒物(PM2.5)。主要成分为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含碳颗粒、重金、地壳物质等。
雾霾天气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雾霾会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哮喘发作,诱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等。特别是小孩呼吸道鼻、气管、支气管黏膜柔嫩,且肺泡数量较少,更易受到呼吸道病毒的感染。人长时间处于雾霾天气中,可引起气管炎、喉炎、肺炎、哮喘、鼻炎、眼结膜炎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对幼儿、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体质均有一定的影响。雾霾天气空气质量差,抵抗力较差的糖尿病患者极有可能出现肺部及气管感染而加重病情。北京十年来肺癌增加了60%,应该说空气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利用1951—2005年中国大陆743个地面气象站资料分析中国大陆霾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霾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从1956年到1980年中国霾日都比较少,仅四川盆地和新疆南部超过50天;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霾日明显增加,到21世纪大陆东部大部分地区几乎都超过100天,其中大城市区域超过150天,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就中国大陆而言,12和1月霾天气日数明显偏多。2个月霾日数的总和达到了全年的30%;9月霾天气日数最少,约占全年的5%。中国东部一些经济和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霾的天数逐渐增加,经济和工业水平相对滞后的,霾日在减少。
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无法对气象条件进行有效干预,解决雾霾污染问题只能依靠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也就是要全方位地控制各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行为,不断减少各种细颗粒物及其前体污染物的排放量。雾霾发生意味着严重的空气污染,而空气是人类须臾难离的生存条件,为避免人们在发生污染时被迫接受污浊的空气,就必须防患于未然,将预防雾霾发生作为首要任务,尽力避免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发生细颗粒物浓度急剧升高的现象。雾霾污染不是一个单纯的环境问题,它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在环境领域的反映,是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的集中爆发,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消除其产生的根源,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改变消费习惯。
怎么能防治雾霾呢?我觉得应将能源利用作为防治雾霾的重点。能源的使用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目前绝大多数能源是通过燃烧各种化石燃料的方式获取的,在这个过程中排出了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这就对保护环境极为不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余下全文>>
英国人对伦敦雾霾的治理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伦敦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雾霾问题的城市之一。20世纪50年代,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让“雾都”之名举世皆知。现在伦敦已经基本抛掉了“雾都”的帽子,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一、伦敦雾霾的发展历程
19世纪,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和工业中心的伦敦进入工业急速发展期,大量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的消耗量不断增加,使得伦敦大气污染愈演愈烈,工厂产生大量废气,形成了极浓的灰黄色烟雾,伦敦的空气污染形势渐趋严峻。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的100多年间,伦敦在冬季发生过多起空气污染案例,最早的记录甚至可追溯到1813年。随后的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1892年和1952年等年份又多次发生大气污染事件,其中1952年12月的一次严重大气污染事件最为典型 。
1952年12月4日至9日,大范围高浓度的雾霾笼罩伦敦。据史料记载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其中,48岁以上人群死亡率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人群的死亡率为平时的2倍。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增加。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这起事件总共造成12000人死亡。这就是后来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空气污染不仅损害人体健康,而且严重地腐蚀了建筑物,还使土壤贫瘠,水质恶化,鸟类远辟他乡,并影响植物生长。
形成伦敦烟雾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烧煤的工厂排放的大量浓烟、汽车排放的机油废气和从欧洲大陆飘过来的污染云,都令伦敦的空气质量变得很差。当年的伦敦,工业排污量非常大,每天都有1000吨的浓烟从烟囱中飘出来,排放2000吨二氧化碳(CO2)、140吨盐酸和14吨氟化物。更为严重的是,燃煤粉尘中含有三氧化二铁成分,可以催化另一种来自燃煤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进而与吸附在粉尘表面的水化合生成硫酸雾滴,混合了水蒸气之后,就形成了800吨的硫酸。家庭烧煤也加剧了大气污染。在集中供暖时代之前,寒冬的伦敦,数以万计的家庭只能烧煤取暖。由于战后经济困难,政府将优质煤出口国外,而伦敦人则烧劣质煤,污染更为严重。当空气不流通的时候,这些污染严重的黄烟就被“困在伦敦上空”,便形成了浓雾。这些硫酸雾滴吸入呼吸系统后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使体弱者发病甚至死亡。伦敦烟雾事件的间接原因是开始于12月4日的逆温层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物蓄积。
随后的1956年、1957年和1962年等伦敦又连续发生了多达十二次严重的烟雾事件。20世纪70年代中期,伦敦的“雾日”逐年减少,1980年则进一步下降。目前,伦敦有毒烟雾已销声匿迹,并成为全球的生态之城。
二、伦敦雾霾的治理过程
1952年伦敦的严重烟雾事件,促使英国人民开始深刻反思。英国政府开始“重典治霾”,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治理效果。1953年以来伦敦60多年的烟雾治理,按照其空气质量的改善趋势可划分成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1953-1960)。英国政府1953年成立了由比佛爵士领导的比佛委员会(the Beaver Committee),专门调查烟雾事件的成因并制定应对方案。在比佛委员会的推动下,1956年英国出台专门针对空气污染的《清洁空气法》。该法提出禁止黑烟排放、升高烟囱高度、建立无烟区等措施,并且在控制机动车数量、调整能源结构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同时,清洁空气委员会(Clean Air Council)成立,负责监督空气污染的改善情况,并从对空气污染治理有经验、有学识或有责任的人那里获取空气污染治理建议。具体的管......余下全文>>
德国1952年雾霾,怎么治理的
当时的德国正处于战后恢复期,发展经济才是第一要务,没有因此重视本国的污染问题,或者说,也不想重视。
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德国还没有任何一部关于限制排放的法律,也没有雾霾报警机制,民众对环境污染的威胁缺乏深刻认识。1971年,大气污染治理首次纳入联邦德国的政府环保计划。1973年,德国电视一台播放了由沃尔夫冈·彼得森(Wolfgang Petersen)执导,沃尔夫冈·蒙恩(Wolfgang Menge)编剧的电视片《雾霾》(Smog),再现了1962年雾霾危机的恐怖场景,播放后在德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有人说,真正让德国人醒来的还是这场看似科幻电影的纪录片。
1974年,德国第一部《联邦污染防治法》(Bundes-Immissionsschutzgesetz)正式生效,SO2、H2S和NO2开始执行更严格的污染限值。该法律经过多次修改和补充已成为德国最重要的法律之一。
在85年雾霾危机后,德国绿党及大部分环保团体发表声明称“雾霾危机”是环境、能源和交通政策多年疏忽的结果。不过,推进环保依然举步维艰,就举个例子来说,在北威州时任卫生部长的社民党成员Friedhelm Farthmann (SPD)积极推进雾霾法令,却遭到各地市长和工商协会的指责,声称他的做法“严重损害了鲁尔区的声誉”并且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闻到了吗?雾霾里飘的同样是钱的味道。
除了鲁尔区之外,德国首都柏林也一度是雾霾的重灾区,80年代西柏林的雾霾警报数度响起:1980年两次1级警报;1981年1次一级警报;1987年1次二级警报。两德统一后,柏林最后一次响起雾霾警报是在1991年,只达到了预警级别,从此以后,德国再也没有响起雾霾警报。上世纪90年代末,德国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各联邦州也相继废除了雾霾法令。2007年,曾经一度困扰德国的SO2浓度下降到8µg/m3。据德国环保部2015年数据显示,德国2014年境内全部观测站所测算的细颗粒物的年平均值均低于欧盟40µg/m3的限值。
解决大气霾污染问题的最佳途径有哪些
伦敦治理雾霾的先例对我国的雾霾整治的借鉴作用
首先:政府采取立法手段来约束工业及居民行为。伦敦烟雾事件使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法律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同时,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在冬季则采取集中供暖,用系统化的方式减少取暖时的燃料使用总量。1968年,上一个《清洁空气法案》到期,新的《清洁空气法案》出台,新法案又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1974年英国政府颁布实施了《控制公害法》。该法全面、系统地规定了对空气、土地、河流、湖泊、海洋等方面的保护以及对噪音的控制条款。政府颁布的关于控制大气污染的法令还有《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汽车使用条例》和《能源法》等。上述各种法令、通告的颁布,对控制伦敦的大气污染和保护城市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法治理污染已成为英国政府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政府发布的各种相应的法律、通告,为成功控制大气污染奠定了基础。这些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到了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5天。
其次:政府大力通过发展公共交通设施,及对私家车的高压控制,来减少私家车数量。上世纪80年代后,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数量持续增加的汽车取代燃煤成为英国大气的主要污染源。这些物质在阳光中的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产生以臭氧为主的多种二次污染物,就是所谓的“光化学烟雾”。对于这一趋势,英国自1993年起要求所有出售的新车必须加装催化器,以减少氮氧化物污染。1995年英国通过了《环境法》,要求制定一个治理污染的全国战略。根据英国国内、欧盟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设立了必须在2005年前实现的污染控制定量目标,要求工业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减少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多种常见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时,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数量也是配套的手段。伦敦有着强大的公共交通系统。有140多年历史的地铁是大多伦敦人出行首选,密如蛛网的线路覆盖整个伦敦。除了地下铁,还有城市火车、港区轻轨和几百条公交线路分流路面人群。发达的公众交通以及政府对非公交系统用车的高压手段,让公众更乐意选择地铁或公交系统出行。英国一直致力于控制市区内的汽车数量,在2003年更是用收取交通堵塞费的手段限制私家车进入市区。到2008年2月,伦敦针对大排量汽车的进城费已升至25英镑/天,折合人民币350元/天。这大笔收入都花在了公共交通上面。对拥堵费制度虽然抱怨挺多,但事实是收费地区交通拥堵程度减少了30%。伦敦正计划在今后20年里,把伦敦的私车流量减少9%。
其次: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对标准线下的集体或个人处以重罚。1973年《欧共体环境行动计划》法案,欧共体委员会建立了一项程序,要求成员国在设定的截止日期前就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不能超过的水平达成一致。英国关于空气质量的第一项指南于1980年产生,当时仅涵盖了烟尘和二氧化硫。1995年《环境法》首次要求政府制订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政府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此时的新标准已经涵盖了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多种常见污染物。欧盟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不然将面临4.5亿美元的巨......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