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绩效审计
绩效型审计,从它产生以来,经过各国的实践,至今已形成了一系列概念.绩效审计在各国的做法不同,因此有多种定义.本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试对绩效审计的基本概念做如下表述:“绩效审计就是审计人员采用现代技术方法,客观、系统地对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项目、活动和功能就其实现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程度进行独立的评价,提出改进意见,改善公共责任,为有关方面决策提供信息.”
从这一表述可以看出,绩效审计是基本概念.同时引出了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次级概念.因为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是绩效审计的三个要素.下面将对这三个概念加以解释,以把握绩效审计的基本轮廓.来源:会计师事务所 (一)经济性(Ecnomy)是指以最低的资源耗费 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出,也就是节省的程度.
(二)效率性(Efficiency)是指产出(如产品、服务)与投入的关系.具体说就是从对一个部门或一个项目的资源投入,力争取得最大的产出,或确保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取得一定数量的产出.如果以较少的投入取得一定数量的产出,或以一定数量的投入能获得更多的产出,就可以说一项经济活动效率是高的.
(三)效果性(Effectiveness)是指既定的目标实现的程度或一项活动预期的影响与实际影响之间的关系.如完成预算目标、政策或计划目标的情况(实际产出与目标的关系).审计的任务是检查预期目标是否达到.它不考虑为达到预期目标所投入的资源情况.当然,既经济而又有效率地取得预期效果是可能的.
绩效审计引自英国国家审计署的解释,绩效审计有两个主要目标:
一、是对主要收支项目和资源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向议会提出独立的资料、保证和建议;
二、确定提高效益的途径,帮助被审计机构采取必要的措施改进控制系统.
据此,笔者理解绩效审计其定义就是:要达到绩效审计目标的审计工作就是绩效审计.
因此,绩效审计必须围绕三要素进行.这三个要素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称绩效审计 (经济性、效率和效益)是现金价值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的同义词.根据该组织的审计标准,它包括:
(l)审计被审单位管理活动的经济性;
(2)审计被审单位的人力、财务及其它资源的利用效率;
(3)审计其业绩效益,并根据预期影响,审计其活动的真实影响.
绩效审计是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1978年制订《内部审计标准》之后,正式向世界各国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专业人士推行的.但在此之前,许多国家都早巳实行了.由于绩效审计有着与传统财务审计明显不同的效果,纷纷引起许多国家竟相效尤,所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才总结各国的做法和经验,制订统一的标准予以推广.
二:绩效审计的程序和方法是什么?
绩效审计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绩效审计方法是指在审计工作中为了实现绩效审计目标而采用的工作模式、程序、措施和手段的总称,它包括绩效审计工作组织实施的方法、审计取证方法和审计工作质量与成果的考核方法等。从狭义上说,绩效审计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为绩效审计方法模式(框架),一为绩效审计具体方法。
绩效审计方法模式(简称绩效审计模式),是指进行绩效审计的总思路,它揭示绩效审计的主要方向、重点和大的审计范围,体现的是绩效审计的战略或全局思维。常见的绩效审计方法模式主要有5种,即:结果为导向(重点)的审计模式、控制系统为导向(重点)的审计模式、问题为导向(重点)的审计模式、责任机制为导向(重点)的审计模式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的审计模式。
绩效审计的具体方法,是指进行绩效审计具体项目所采用的审计方法或步骤,体现的是绩效审计的局部思维和具体审计策略,主要包括审计证据的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绩效审计中,常用的审计证据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主要有6种,即:审阅法、观察法、访谈法、抽样和案例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
绩效审计的方法模式,前面我们已经进行过介绍,下面主要介绍绩效审计的具体方法。审阅法
审阅法是通过对书面文件资料进行审查、阅读而取得证据的一种方法。绩效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查阅被审计单位的报表、账册、财务收支计划、内部管理制度、重要会议记录、文件合同,调阅相关的审计档案、统计资料等。对文件资料的审阅和研究,有助于审计人员掌握有用的信息和数据,但必须紧密围绕审计目标,并需要对所用文件的可靠性作出适当评估。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实地观察来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主要应用于调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内部控制制度的遵循情况和财产物资的管理等方面。运用这种方法,审计人员可以获得实物和行为的亲历证据,判断被审计单位行为的规范性和实物的真实性。为了增强证据的可信度与说明力,在实地观察中可以同时采用录音、录像、拍照等方式来取得审计证据。访谈法
访谈法是通过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访谈而取得证据的一种方法。访谈有多种方式,可以通过电话进行访谈,可以面对面进行访谈,也可以通过信函、网络的方式进行访谈。这种访谈可以一对一地进行,也可以一对多、多对多地召开座谈会的形式进行。访谈的对象既可以是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和干部职工,也可以是被审计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监管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运用这种方法,审计人员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收集信息,拓宽审计思路,发现重点关注领域。但应注意的是,访谈获取的证据一般不能作为事实性证据的唯一证据,就是说,访谈获取的证据还需要经过审计人员的进一步证实。抽样和案例研究法
在绩效审计中,由于审计资源有限,审计人员经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来获取审计证据。抽样调查法通过从总体中选取一定量的样本,根据对选取样本的调查来推断总体情况,获取有关被审计事项的信息。运用抽样调查方法,通常可以获取被审计事项的一般性总体信息(即一般性统计数据)。为了获取更多的深层信息,一般需要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对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补充。通过将一般统计数据与深入的案例研究相结合,审计人员可以获取充分的抽样推断信息,从而可以得出比较准确的审计结论。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是对两类或多类经济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推导出相应回归方程,然后以此回归方程来推算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变化规律。回归分析法的实质是从观察数据中找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观察数据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时间序列数据;二......余下全文>>
三:绩效审计属于审计中的什么类型的审计
绩效审计的定义: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及其各隶属部门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及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的审计。突出了绩效审计是以3E为核心的,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绩效审计从它的产生发展到现在已有四五十年历史,且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政府审计是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四:绩效审计的目标
审计目标是审计活动的既定方向和要达到的预定结果,也是审计理论联系审计实践的桥梁。审计目标是审计与外部环境的纽带,它直接反映社会环境的需求,影响和制约审计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对审计目标提出调整要求,进而引起审计实践的变革。同时,审计目标对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也有直接影响,有什么样的审计目标就有什么样的审计责任。许多国家把绩效审计的目标定位在:评价并改善政府项目、中央政府和有关机构的运作,为政府和议会提供相关信息,包括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审计评价以及与被审计单位及其管理和政策有关的审计建议。我国绩效审计的审计目标可以分解为三个:1.对被审计单位是否经济、高效或有效执行有关政策进行独立审计检查。2.对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对象实现既定目标的程度和所造成的各种影响进行报告,为决策机构提供相关的评价意见。3.发现并分析审计对象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方面存在问题的迹象或绩效不佳的领域,以帮助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
五:绩效审计的简介
根据该组织的审计标准,它包括:(l)审计被审单位管理活动的经济性;(2)审计被审单位的人力、财务及其它资源的利用效率;(3)审计其业绩效益,并根据预期影响,审计其活动的真实影响。
六:绩效审计主要审查和评价哪些内容
(一)存在问题。相对于西方国家绩效审计发展史,我国绩效审计起步较晚。在1991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在开展财务审计同时,逐步向检查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和效益审计方面延伸”,这也是我国部门首次提出绩效审计的概念。从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开展来看,我国绩效审计发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对绩效审计的认识不到位。包括在内、审计界自身以及社会各方对绩效审计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有人认为绩效的评价应当由单位的业务主管部门或相关专业技术部门来评价,有人认为当前审计的重点还是在真实性和合法性上,甚至有人认为审计是依法审计,就是审计事项是不是违法,不违法就不应该做什么绩效评价等等;
2.绩效审计的独立性体现不够。绩效审计要充分评价资金的效益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但我国的绩效审计往往不能站在独立超越的立场上,对上述内容的阐述不够全面和深入,从而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进而制约了绩效审计的开展;
3.审计转型发展不快。当前审计仍处在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处于查错防弊、发挥“免疫功能”的阶段上,绩效审计很难短时间成为主流;
4.我国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执法水平有待改进。法律监督不够给力,政务公开不够透明,真正适用于绩效审计的准则尚未建立,取得立法支持是目前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当务之急;
5.的法制理念和审计观念存在不足。对经济管理在很多方面仍停留在计划经济的“统一要求,令行禁止”的指导思想上,比较重视政策执行过程控制和对财经法规的遵守,不太重视绩效的管理和认责,同时,审计机关更多强调的是过程控制,坚持查错防弊,处理处罚,强调自己的执法,从而深陷在合法合规性审计上。
另外,财政预算的科学性、法制化和透明度不高,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完善,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等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制约了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
七: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有哪几种来源
绩效评价指标强调的是从哪些方面对工作产出进行评价,而评价标准注重的是在各项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 的水平。指标解决的是评估什么的问题,而标准解决的是要求被评估者做到什么水准,完成多少以及达到什么程度的问题。绩效评价标准是对绩效
八: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到底是什么关系
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到底是什么关系的问题,前者是比较单一的审计、而后者是相对全面的工作,他们之间都是依据审计法规为准则,都不脱离审计监督的圈子。
九:什么是政府绩效审计
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政务公开的趋势下,对政府绩效的评估已经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已经开展绩效审计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起步较晚,迫切需要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含义
绩效评估以授权或委托的形式让独立的机构或个人来进行就是绩效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济性、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其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独立性的监督活动。
二、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兴起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除了对其真实、合规、合法性进行审查外,还对其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评价,这说明绩效审计的观念在我国已经开始萌芽、成长。
投资审计于2001年至2002年分别组织对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审计和民航“一金一费”审计调查及重点机场项目审计,从中积极探索绩效审计的路子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外资审计对国际赠援款项目开展绩效审计也已积累了数年的经验。接受世界银行赠款的某两个项目是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要求,对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企业或生产线实行配额生产、减转产或关闭措施,涉及全国十多个省市的有关企业,并做出审计评价。
三、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绩效审计尚没有明确适用的绩效标准
在政府绩效审计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指导审计活动、衡量审计事实、鉴定经济效益质量的标准,这就是绩效标准。绩效标准是管理部门或审计人员对实际效果进行衡量或评价的鉴定要点,是衡量经济效益优劣的尺度,是审计人员分析、评价并出具审计意见的依据。1999年6月1日,财政部等联合印发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以及同年6月29日财政部印发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解释》(后均经修订),可以看成是绩效审计的配套法规。除此之外,目前尚无绩效审计的具体规定,审计人员还没有一个公认可接受的适用于各种情况的审计标准可供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对绩效的评价无据可依,无疑会影响绩效审计的质量和审计结论的可信度。
(二)政府审计中不能全面实施绩效审计
目前的政府绩效审计中,更多的是针对基本建设投资、金融业务进行的,而对于主要的公共部门,即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开支、专项资金,现在还很少开展绩效审计,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是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最早的领域,但最近一些年来,随着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现代企业制度以及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得以逐步改革和完善,注重企业绩效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自觉行为,这些企业的绩效似乎已不再是政府审计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有向内部审计倾斜的趋势。然而,目前在国有企业中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对外投资的绩效问题,许多不良资产是由于投资决策失误、管理不善、或化公为私导致的。另外,随着政府采购工作的兴起,对政府采购活动的审计已经开展了好几年,目前主要关注的仍是真实和合规,对于整个采购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则考虑不多。三)相关部门对绩效审计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我国审计界,对绩效审计的认知还局限于一个比较小的范围,有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只是对这个名词有一些初步印象,至于它的实际内容是什么、具体该如何操作,还知之甚少。从目前仅有的一些文献资料来看,大多数还停留在对国外有关情况的介绍上。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绩效审计是西......余下全文>>
十:绩效审计的程序
我国政府审计程序通常包括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四个阶段,绩效审计也同样要经过这四个阶段。 除了上级审计机关授权项目或政府、人大等部门的指令项目,大部分审计项目都是由审计机关自主确定的。在选择绩效审计项目时一般应考虑三个问题:被审计项目或单位的影响面大不大? 被审计项目或单位的风险也即发生问题的可能性大不大? 预期的审计结果可能引起政府决策层重视的价值是不是大于审计成本? 如果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那么这种项目就可以排除在选择范围以外。原因是它的重要性不高,有限的审计资源应该分配在更为重要的领域。 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审前调查、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制发审计通知书等。绩效审计方案的构成内容与一般政府审计项目大体相同,比如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审计程序、时间安排和人员分工等。与其它审计项目相比,绩效审计特别强调以下两点:(1)在编制审计方案之前,应充分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基本情况,比如相关法规、协议、工作目标或项目目标、内控制度,单位或项目的产出情况包括产品或服务、社会影响等。(2)关键工作是建立具体审计目标和绩效标准。对于总体审计目标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要进行分解,把它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分目标。建立绩效标准是关键,也是一个难点。审计目标和绩效标准都应该具体、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审计人员在审计证据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了审计结论,按照准则的要求编写绩效审计报告。在报告形成之前,审计人员要与被审计单位充分交换意见,落实审计发现。该阶段的具体步骤与一般政府审计项目相同,大致是撰写初稿、征求意见、修改、正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