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整改情况汇报

一:如何抓好脱贫攻坚整改成果的运用

一、高度重视,思想、行动上高度统一,树立服从意识;

二、措施精准,条理清晰,对照问题清单销号,不留空白和死角;

三、形成合力,镇干和村干、包保责任人和帮扶责任人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打赢脱贫攻坚战。

四、精准帮扶活动日的开展,要以“正常化、常态化、受欢迎、有实效”为目标,每次确定一到两个主题,集中开展走访活动;

五、脱贫攻坚“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迎检工作,对照着实施方案和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抓好落实整改;

六、干部走访过程中,切实了解贫困户存在的困难,将政策讲透、讲实,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增强贫困户的生活信心,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工作中按照什么原则

一是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不仅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还多次率先垂范,亲自深入一线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开展。4月17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参加完省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动员会后,第二天立马分别带队到自己所联系的贫困村和结对帮扶对象进行走访,对脱贫攻坚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自查自纠,提出整改意见。4月20日,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工作,会上研究通过了《新邵县脱贫攻坚“春季行动”突出问题集中整改暨“夏季攻”实施方案》。4月22日-23日,全县所有县级干部利用双休日带队到所联系的贫困村进行走访,现场解剖,查摆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要求乡镇和驻村工作队全面落实整改措施。

二是提前部署。年初,制定出台了《关于成立新邵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的通知》《新邵县2017年-2019年脱贫攻坚实施意见》、《新邵县2017年-2019年驻村帮扶工作方案》、《新邵县发展产业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新邵县2017年脱贫攻坚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等9个指导性文件,在全县成立23个工作推进小组和15个战区,将全县的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到人,为全县未来三年的脱贫攻坚工作确定了方向、任务、措施、目标。并将脱贫攻坚全年工作任务分解为“春季行动”、“夏季攻势”、“秋季突围”和“冬季总攻”四个主题,每个季度一个主题。在“春季行动”中,开展了万名干部结对帮扶大走访活动。4月7日-14日,县委、县政府又组织60余人对15个乡镇、23个工作推进小组、134个帮扶责任单位、115个县直驻村帮扶工作队进行了一季度督查考核,全面查摆脱贫攻坚中的突出问题。

三是行动迅速。省市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动员会议召开后,4月21日,我县马上组织召开全县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动员会议。会议开到全县副科级以上单位主要负责人,15个乡镇全体班子成员及扶贫办主任,134个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23个县工作推进小组正、副组长,127个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及队员以及贫困村支部书记,共1000余人。会上,传达了省、市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动员会议精神,通报了全县一季度脱贫攻坚绩效考核情况。并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查摆、分析突出问题,全面动员、督战落实整改,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会议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专项行动,6月份进行回头看。

当天下午,又马上开展脱贫攻坚业务培训,对15个乡镇的分管领导、扶贫办主任、扶贫专干,驻村帮扶责任单位分管领导,127个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及队员共计500余人集中进行了业务培训,重点就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贫困户基础数据和档案管理、精准识贫脱贫程序、发展扶贫产业、扶贫资金使用与管理进行了培训。会上要求全县上下认真学习,把握政策,切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正视问题,强化措施,确保整改工作取得成效;转变作风,落实责任,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4月22-23日,我县酿溪镇、雀塘镇、严塘镇已召开全体镇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员会议,其他乡镇在4月24日召开脱贫攻坚集中整改会议进行具体部暑安排。

四是措施严格。针对脱贫攻坚第一季度考核中存在的领导重视不够、对象识别不准、脱贫质量不高、帮扶工作不实、资金管理不严、工作推进不平衡等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制定了精准识贫、精准退出、精准帮扶、政策落实、资金使用清理、扶贫领域违法违规专项清理等“六个专项行动”。要求严肃追责问责,对全县这次查摆出来的问题,凡够得上处理条件的,一律按照有关规定坚决处理到位,对今后整改不力、整改成效不突......余下全文>>

三:关于"重精准,补短缺,促攻坚"专项整改措施有哪些

一、高度重视,思想、行动上高度统一,树立服从意识;

二、措施精准,条理清晰,对照问题清单销号,不留空白和死角;

三、形成合力,镇干和村干、包保责任人和帮扶责任人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打赢脱贫攻坚战。

四、精准帮扶活动日的开展,要以“正常化、常态化、受欢迎、有实效”为目标,每次确定一到两个主题,集中开展走访活动;

五、脱贫攻坚“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迎检工作,对照着实施方案和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抓好落实整改;

六、干部走访过程中,切实了解贫困户存在的困难,将政策讲透、讲实,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增强贫困户的生活信心,脱贫致富奔小康。

四:政协委员如何在脱贫攻坚中有所作为? 运用《政冶生活》的有关知识回

发挥智力密集的优势

积极建言脱贫攻坚

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素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美誉,应该围绕脱贫攻坚积极建言献策,为党委、政府提供智力支持。

通过专题协商建言脱贫攻坚。专题协商是政协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履职形式。人民政协建言脱贫攻坚,首先应把脱贫攻坚纳入重点协商课题,每年选择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某一个具体问题,组建专门班子深入开展调研,以议政性常委会议或主席会议的形式进行专题协商,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委员视察建言脱贫攻坚。组织开展委员视察,能够帮助党委、政府及其部门改进工作、促进工作。要把脱贫攻坚纳入委员视察的重要内容,每年选择一个主题,组织委员进行视察。通过视察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促进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通过引导委员参政议政建言脱贫攻坚。政协委员是各界别群众的代表,来自于群众,也根植于群众,能够为党委、政府提供从其他渠道难以获得的信息支持。要鼓励和引导委员围绕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撰写调研报告等形式建言献策。

发挥位置超脱的优势

重点监督脱贫攻坚

人民政协献策不决策、参政不行政,位置比较超脱,看问题比较客观,敢于讲真话、说实情。要切实发挥人民政协位置超脱的优势,在保障委员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履行民主监督职责的同时,把委员组织起来,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重点监督。

选准监督主题。脱贫攻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关注的问题很多,全部纳入监督范围不太现实,应坚持切口要小、选题要准的原则,每年围绕重大政策落实、重点项目实施、扶贫资金使用等方面情况,确定一个具体的主题,对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集中监督。

明确监督方式。从提高监督的组织化程度入手,遴选部分委员组建民主监督小组,对相关职能部门实行“一对一”的监督。在具体的监督过程中,要明确监督的形式、程序和具体要求,确保监督工作不走形式、不走过场。

运用监督成果。政协民主监督虽然是一种“柔性监督”,但不能一督了之,要积极促成监督成果的转化运用。对于监督中发现的慵懒散行为、脱离实际、工作不力等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和现象,要及时反映给党委、政府,由党委、政府责令相关部门整改落实;对于监督中发现的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和线索,要及时反映给纪检监察机关,由纪检监察机关查处。

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

动员参与脱贫攻坚

人民政协除了要发挥职能作用助推脱贫攻坚之外,还要积极动员党派团体、广大委员、机关干部直接参与脱贫攻坚。

抓好办点示范。这是政协机关直接参与脱贫攻坚的具体体现。政协领导班子成员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办好扶贫示范点。各级政协机关要选派中青年优秀干部担任扶贫点村驻村干部,集中机关和社会的帮扶资源,支持扶贫点村发展。

支持党派团体参与脱贫攻坚。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引导和服务各党派团体助力脱贫攻坚责无旁贷。要鼓励党派团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作用,采取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科技扶贫等各种形式参与脱贫攻坚。

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人民政协参与脱贫攻坚,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的作用。省政协倡导委员参与“三个一”扶贫行动,常德市政协结合自身实际,组织机关干部和市政协委员开展“三个一百”结对帮扶活动,即资助100名贫困家庭在校学生完成学业、结对100户贫困家庭增加收入、帮助100户贫困家庭解决一名成员就业,各个地方政协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结对帮扶活动,为广大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参与脱贫攻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发挥组织有力的优势

保障助力脱贫攻坚

政协参与......余下全文>>

五:实施精准扶贫推进基层治理加强党的建设的建议

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对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作出战略性创新部署。

《意见》提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将扶贫开发工作摆到更加重要、更为突出的位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加大扶持力度,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六个方面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一)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指标,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同时,研究建立重点县退出机制,建立扶贫开发效果评估体系。

(二)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国家制定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专项扶贫措施要

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

(三)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工作基础上,普遍建立驻村工作队(组)制度。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组),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组)要协助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落实保障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实现驻村帮扶长期化、制度化。

(四)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加大资金管理改革力度,增强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项目资金要到村到户,切实

使资金直接用于扶贫对象。把资金分配与工作考核、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结果相结合,探索以奖代补等竞争性分配办法。简化资金拨付流程,项目审批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整合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集中解决突出贫困问题。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有效做法。坚持和完善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积极发挥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作用,加大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力度。

(五)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导向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引导和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贫困地区信贷投放。在防范风险前提下,加快推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增强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功能,规范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贫

困村资金互助组织。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增加财政贴息资金,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进一步推广小额信用贷款,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推动金融机构网点向贫困乡镇和社区延伸,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加快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发展农业担保机构,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改善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余下全文>>

六:如何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为精准扶贫保驾护航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是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应尽职责,该县纪委(监察局)坚持地把政治纪律挺在前面,切实增强自身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以严的纪律推动扶贫攻坚工作。坚持“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制定印发了《关于对全县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的实施方案》、《关于对2016年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指挥部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切实加强履行职责范围内的监督责任,构建了主管部门直接监督,纪检监察综合监督,乡镇党委、政府属地监督,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上下联动的监督工作机制,确保了监督检查全面覆盖、不留死角。深入监督全县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推进廉洁扶贫情况,重点监督是否将廉洁扶贫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是否将扶贫攻坚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将廉洁扶贫落到实处。强化公开监督力度,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党务、政务和村务公开,充分运用托克逊党建网、政务网、微信平台、公告栏、公示牌等,加大对扶贫项目资金分配管理使用、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公告公示,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以公开促公正保公平。

针对以往扶贫工作中部分党员干部落实扶贫政策措施不力,为官不为,庸、懒、散,帮扶不到位等情况,监督各部门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严格遵守扶贫攻坚纪律和规矩,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扶贫环境。把严明扶贫攻坚工作纪律作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来抓,严明纪律作风,在今年召开的托克逊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县纪委(监察局)监督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100%与县委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切实把扶贫攻坚工作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按照实事求是原则,先后4次对贫困对象开展“挤水分”工作,共挤出水分534户1802人,新补录678户2153人,确保了把不符合标准的人口清出去、把真正的贫困人口纳进来,不遗漏一个真贫困户,不扶持一个假贫困户。目前,全县脱贫对象1163户3979人。督促乡(镇)、“访惠聚”工作组,在“十户一访”的基础上,以“摸底调查要精准、建档立卡要精准、贫困病根要精准、扶贫措施要精准、保障措施要精准”“五项精准”为落脚点,通过“一报二评三审四公示”的方式,全面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信息、致贫原因、帮扶措施等“一户一档案”资料,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方案的可靠性。

该县纪委(监察局)还坚持把推进扶贫攻坚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重点,注重联动联查,充分发挥有关部门职能职责,不断改进、创新监督方式,压实扶贫开发攻坚责任。重点围绕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市、县扶贫开发政策措施、扶贫项目规划实施、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扶贫工程质量等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管理规范、使用高效。坚持以“五个一批”和“三个三分之一”,按照“一县一本、一村一册、一户一页”、“一户一台帐、一户一方案”和贫困户收入“一月一统计”、“一月一公示”的要求,重点监督转移就业到人脱贫,自主创业脱贫,种植、养殖产业脱贫,政策保障兜底脱贫等有效脱贫措施落实,确保脱贫攻坚顺利推进。积极探索和着力改进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工作监督检查方式,采取随机抽查、专项检查、暗访检查、问题整改清单等方式,强化对主责部门履职尽责的再监督、再检查,坚决纠正扶贫攻坚过程中打折扣、搞变通、做选择的现象。结合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集中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严不实”问题。严肃查处扶贫资金项目管理使用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对扶贫攻坚工作中发现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擅自改变扶贫规划,违反规定改变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和投向,未及时......余下全文>>

七:扶贫的六个规范是什么

在扶持对象识别上下功夫,确保“扶持对象精准”

认真学习借鉴威宁“四看”识贫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进村入户认真调查和甄别贫困户,抓好贫困农户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创新“三公示一公告”( 乡、村、组三级公示评议和县公告)的工作程序,确保扶持对象精准。识别出贫困村175个54664户贫困户,贫困户人口18.16万人;县委、县政府于6月4日印发了《大方县县乡村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方案》;并于6月4-5日带头到凤山乡白鸡村开展遍访活动。完成精准扶贫工作手册的印制;完成2015年减少4万贫困人口任务的责任分解落实。

在扶贫项目决策上下功夫,确保“项目安排精准”

根据资源优势,把产业项目与农民意愿相结合,“造血式”扶贫与“输血式”救济相结合,近期脱贫与长远致富相结合。根据市场,把贫困户吸入产业,实施短期、中期、长期项目配套措施,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使近期脱贫与长远致富一脉相承。因地制宜制定了《贵州省大方县扶贫开发十二五综合规划<2011-2015年>》、《贵州省连片特困地区大方县扶贫特色优势产业试点项目规划》、《大方县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大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级产业扶贫规划》和《大方县2015-2018年扶贫攻坚产业培育行动计划》等产业扶持发展规划。

在扶贫资金管理上下功夫,确保“资金使用精准”

一是贯彻执行《贵州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有关规定,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建立完善扶贫项目立项、审批、实施、验收、评估等管理制度。二是扶贫项目管理实施严格执行项目公开制、管理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做到项目审批有实施方案和资金使用预算,项目实施有技术指导、规定标准和工程进度报表,项目竣工有质量验收登记和后续管理措施。三是把扶贫资金安排与减贫成效挂钩,加大按扶贫成效分配资金的比重。四是完善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发挥好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作用,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规范运行。今年上半年,完成对2014年下达的8703.98万元资金项目的督促指导;完成对2014年第二批财政扶贫资金项目(312个项目,4155.99万元)的实施方案评审工作;完成2015年下达全县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4567.32万元的安排工作。

在落实好“六个到村到户”上下功夫,确保“措施到户精准”

以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促和谐。创新“54321”结对帮扶措施,要求帮扶干部对照精准扶贫工作手册,把户主和帮扶责任人联系电话、贫困现状、贫困原因、帮扶措施、帮扶成效、每次帮扶内容等认真填写完善,做到户有册、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完成帮扶单位选派共896个、7511人,已与贫困对象35689户、122562人结成对子,实现全县290个行政村的扶贫对象结对帮扶全覆盖。

以产业扶持到村到户保增收。围绕草地生态畜牧业、中药材、核桃、猕猴桃等特色产业,让土地种出“摇钱树”,产出“金元宝”。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技人员+村集体+农户(土地流转户)+贫困户”发展模式。在充分发挥政府协调主导作用,依托专业合作社信息、市场等优势,用活、释放农技人员技术红利,激活村集体资产,整合土地流转户、贫困户、县金融部门、保险公司等相关资源,以大山乡为试点,规模化、规范化、市场化种植生态天然有机反季节蔬菜,实现各投资、参与方利益双赢和贫困户增收。

以教育培训到村到户拔穷根。牢固树立“扶智就是挖穷根”理念,大力实施“......余下全文>>

八:十三五时期采取哪些措施治理交通拥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近日发布,《纲要》中提出,要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纲要》中提出,要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切实提高扶贫实效,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要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精准扶持。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转移就业、易地扶贫搬迁、生态保护扶贫、教育培训、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等措施,实现约5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通过实行社保政策兜底,实现其余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脱贫。探索资产收益扶持制度,通过土地托管、扶持资金折股量化、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让贫困人口分享更多资产收益。

要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全面做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统计监测,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加强定期核查和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建立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制定严格规范透明的贫困县退出标准、程序、核查办法。建立扶贫工作绩效社会监督机制,开展贫困地区群众扶贫满意度调查,建立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和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机制。

《纲要》中提出,要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持续加大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扶贫投入力度,增强造血能力,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要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解决贫困地区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构建贫困地区外通内联的交通运输通道。建设15.2万公里通建制村沥青(水泥)路。加强贫困地区水利建设,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农村水电开发。加大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力度。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的贫困村。加大以工代赈投入力度,支持贫困地区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整村推进,加快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

要提高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把建档立卡贫困户放在优先位置,全面完成危房改造,切实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改善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提高教育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集中实施一批文化惠民扶贫项目,推动贫困地区县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达到国家标准。

《纲要》中提出,要完善扶贫脱贫扶持政策,健全扶贫工作机制,创新各类扶贫模式及其考评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支撑。

要强化政策保障。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发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优先保证扶贫开发用地需要,专项安排贫困县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加大贫困地区土地整治支持力度,允许贫困县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在省域范围内使用。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享机制,使贫困地区更多分享开发收益。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实施贫困地区人才支持计划和本土人才培养计划。

要健全广泛参与机制。健全东西扶贫协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引导社会扶贫重心下移,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创新参与模式,鼓励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公益信托基金,实施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计划。着力打造扶贫公益品......余下全文>>

九:北京"十三五"时期将采取哪些措施治理交通拥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近日发布,《纲要》中提出,要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纲要》中提出,要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切实提高扶贫实效,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要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精准扶持。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转移就业、易地扶贫搬迁、生态保护扶贫、教育培训、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等措施,实现约5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通过实行社保政策兜底,实现其余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脱贫。探索资产收益扶持制度,通过土地托管、扶持资金折股量化、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让贫困人口分享更多资产收益。

要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全面做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统计监测,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加强定期核查和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建立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制定严格规范透明的贫困县退出标准、程序、核查办法。建立扶贫工作绩效社会监督机制,开展贫困地区群众扶贫满意度调查,建立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和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机制。

《纲要》中提出,要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持续加大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扶贫投入力度,增强造血能力,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要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解决贫困地区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构建贫困地区外通内联的交通运输通道。建设15.2万公里通建制村沥青(水泥)路。加强贫困地区水利建设,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农村水电开发。加大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力度。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的贫困村。加大以工代赈投入力度,支持贫困地区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整村推进,加快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

要提高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把建档立卡贫困户放在优先位置,全面完成危房改造,切实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改善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提高教育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集中实施一批文化惠民扶贫项目,推动贫困地区县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达到国家标准。

《纲要》中提出,要完善扶贫脱贫扶持政策,健全扶贫工作机制,创新各类扶贫模式及其考评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支撑。

要强化政策保障。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发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优先保证扶贫开发用地需要,专项安排贫困县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加大贫困地区土地整治支持力度,允许贫困县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在省域范围内使用。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享机制,使贫困地区更多分享开发收益。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实施贫困地区人才支持计划和本土人才培养计划。

要健全广泛参与机制。健全东西扶贫协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引导社会扶贫重心下移,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创新参与模式,鼓励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公益信托基金,实施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计划。着力打造扶贫公益品......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