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胰岛素的应用适应症错误的是
健悦坊第三生活的空间表示:胰岛功能实在不行了就需要打胰岛素,还有就是肾功能不行了也要打胰岛素,因为好多药物都是伤肾的。
二:胰岛素的分类与作用
1、超短效胰岛素
有优泌乐(赖脯胰岛素)和诺和锐(门冬胰岛素)等。本品注射后10~20分钟起效,40分钟为作用高峰,作用持续时间3~5小时,可餐前注射。
2、
短效胰岛素
有猪和人胰岛素两种。诺和灵R、优泌林R和甘舒霖R为人胰岛素。本品注射后30分钟开始作用,持续5~7小时,可用于皮下、肌肉注射及静脉点滴,一般在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
3、
中效胰岛素
有诺和灵N,优泌林N和甘舒霖N。本品注射后3小时起效,6~8小时为作用高峰,持续时间为14~16小时。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与注射的剂量有关。中效胰岛素可以和短效胰岛素混合注射,亦可以单独使用。中效胰岛素每日注射一次或两次,应根据病情决定。皮下或肌肉注射,但不可静脉点滴。中效胰岛素是混悬液,抽取前应摇匀。
4、
长效胰岛素(包括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如来得时(甘精胰岛素)、诺和平(地特胰岛素),本品一般为每日傍晚注射,起效时间为1.5小时,作用可平稳保持22小时左右,且不易发生夜间低血糖,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亦较少;国产长效胰岛素是鱼精蛋白锌猪胰岛素,早已在临床使用。本品注射后4小时开始起效,8~12小时为作用高峰,持续时间约24小时,其缺点是药物吸收差,药效不稳定。长效胰岛素一般不单用,常与短效胰岛素合用,不可作静脉点滴。
5、
预混胰岛素
是将短效与中效胰岛素按不同比例(30/70/、50/50、70/30)预先混合的胰岛素制剂,如诺和灵30R为30%诺和灵R与70%诺和灵N预先混合的胰岛素。选择30/70或50/50、70/30是根据病人早餐后及午餐后血糖水平来决定早餐前一次剂量皮下注射;根据病人晚餐后及次日凌晨血糖水平来决定晚餐前皮下注射剂量。
三:胰岛素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要注意是长效还是短效,长效是基础类的,管一天,短效是管一餐的,没开用前要放冰箱冷藏,开用后可以放常温下,超过28度还要放冰箱,秋冬可以不放,开用后有效天数是30天,超过无效.打针部位应该知道吧肚脐周围一拳以外,不要固定在一个位置打,经常换位置,不容易结块.针头要换,不要为省而误事.
四:人体胰岛素的作用
人体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由5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结构相当复杂的蛋白质。胰岛素对机体各种组织的代谢过程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是促进机体合成代谢的重要激素,在调节机体糖、脂肪、蛋白质等能量物质代谢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胰岛素的分泌形式
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分泌形式
胰岛素的分泌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分泌,即为维持基础状况下血糖的平衡,胰岛β细胞脉冲式 24h 微量分泌的胰岛素;二是刺激后胰岛β细胞的激发分泌,其中 葡萄糖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最主要的因素。
胰岛素对葡萄糖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是它的双相分泌机制。第一时相为快速分泌相;β细胞接受葡萄糖刺激后 1 分钟内开始, 2 分钟达到高峰,持续 3-5 分钟后降弱。第二时相是延迟分泌相;葡萄糖摄入后 5-10 分钟开始,胰岛素水平呈梯度增加,一直持续到 1 小时以后。胰腺灌注实验发现,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 嘌呤霉素,能减弱第二时相,但对胰岛素释放的早期相没有影响。研究还发现,β细胞内存在 2 个胰岛素释放池。一个是由先合成的胰岛素组成的即刻释放池,在快速分泌相排出;另一个是由新合成的胰岛素和少量胰岛素原及贮存胰岛素组成的继续释放池,在第二时相时分泌。
糖尿病患者的分泌形式
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
泌常完全缺如或严重缺乏,内生胰岛素的生成率与病情成反比。经治疗后,胰岛功能有显著恢复,但以后可再度出现胰岛素的严重缺乏。若这时能遗留极少量有功能的胰岛,分泌少量胰岛素,对改善病情的不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常增高或正常或减少,对葡萄糖刺激的反应减弱。口服葡萄糖后 30-60min 时血浆胰岛素水平仍低于正常, 60min 以后才开始上升,到 2-3h 达高峰,呈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在口服葡萄糖 3-5h 后血糖浓度虽已下降,而胰岛素分泌则处于高水平,故能引起低血糖反应。此型病人在早期胰岛素分泌的迟缓,主要是由于胰岛β细胞的葡萄糖受体功能异常。胰岛素分泌反应迟缓及高胰岛素血症多见于 2 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量虽多,仍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因而胰岛素是相对不足。
二、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正常情况下,胰岛素在体内发挥着以下生理作用:
胰岛素对糖代谢的作用
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葡萄糖只有进入细胞内才能被利用。肝细胞膜对葡萄糖可以自由地通过,但进入肌肉和脂肪细胞膜时,需要通过膜上的运糖载体(即载体蛋白),使细胞内外的糖加速平衡。胰岛素能增加糖载体的传递速度,加速葡萄糖进入细胞内。
加线粒体内游离钙的浓度,激活磷酸酶,使丙酮酸脱氢酶活化,催化丙酮酸氧化脱氢,转变为乙酰辅酶 A ,从而加速葡萄糖的氧化。
促进糖原合成:胰岛素能促进糖原合成酶的生成,在糖原合成酶的催化下,增加糖原合成。 抑制糖异生作用:胰岛素一方面可使从肌肉释放的氨基酸和脂肪组织释放的甘油减少,从而减少肝内糖异生原料;另一方面胰岛素还能抑制与糖异生有关的一些重要酶类,对抗胰高糖素、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等对糖异生的促进作用,使糖的异生受到抑制。
胰岛素对脂肪代谢的作用
促进脂肪的合成:胰岛素可促进脂肪细胞中 6- 磷酸葡萄糖的合成,经过糖氧化,使乙酰辅酶 A 和还原型辅酶 II 生成增多,增加合成脂肪酸的原料,还能增加脂肪酸合成的酶系,使脂肪酸合成加强。胰岛素因能促进糖的氧化,增加α - 磷酸甘油的生成,并能抑制脂酰辅酶 A 氧化,故有利于合成脂肪。
抑制脂肪组......余下全文>>
五:胰岛素的作用是什么?
胰岛素是现阶段控制血糖的最佳武器,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高血糖,其疗效也是任何口服降糖药所不及的,这点无须置疑.但是现在有一种叫“禾仙菇”的菌类中药非常神奇,对治疗糖尿病非常有效。它能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治疗糖尿病足和糖尿病并发症。它负作用小,适合患者长期使用。下面我们来介绍胰岛素的相关内容。 糖尿病专家贾春宝博士指出在我国临床上常用胰岛素制剂按起效的时间长短分为如下几种: 1、超短效胰岛素: 2、短效胰岛素:有猪和人胰岛素两种。 3、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可以和短效胰岛素混合注射,亦可以单独使用。中效胰岛素每日注射一次或两次,应根据病情决定。皮下或肌肉注射,但不可静脉点滴。中效胰岛素是混悬液,抽取前应摇匀。 4、长效胰岛素:包括鱼精蛋白锌胰岛素.长效胰岛素一般不单用,常与短效胰岛素合用,不可作静脉点滴。 5、预混胰岛素:是将短效与中效胰岛素按不同比例(30/70/、50/50、70/30)预先混合的胰岛素制剂,选择30/70或50/50、70/30是根据病人早餐后及午餐后血糖水平来决定早餐前一次剂量皮下注射;根据病人晚餐后及次日凌晨血糖水平来决定晚餐前皮下注射剂量。 但是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胰岛素治疗方案不合理 胰岛素的治疗方案是因人而异的。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制订个体化精细化的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一般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以及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来选择适当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合理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应尽可能模仿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人类24小时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可分为基础胰岛素分泌和餐时胰岛素分泌两部分。基础胰岛素分泌率较低,可持续24小时,主要是维持正常的空腹血糖;餐时胰岛素分泌由进餐诱发,分泌率高,持续时间短,主要是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 由于大多数人每日进食3次,有3次餐时胰岛素分泌,所以一种比较理想的胰岛素治疗模式是3次餐时胰岛素+1次基础胰岛素,即每日3餐前各注射1次餐前胰岛素+每天注射1次基础胰岛素。 对于一些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试用胰岛素泵,能较好地解决一天24小时内的血糖波动。 2、对胰岛素存在抗药性 这里面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所用胰岛素纯度较低或具有一定的抗原性,例如动物胰岛素导致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使胰岛素效果降糖。此时,可换用纯度高且无抗原性的人胰岛素。另一种情况是机体存在胰岛素抵抗,此时可加用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以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3、胰岛素使用剂量不对 胰岛素剂量不足或剂量过大均可导致血糖升高,后一种情况即我们常说的“苏木杰现象”,就是由于胰岛素用量过大,导致低血糖后反跳成高血糖。此时,胰岛素越加量,血糖反而越高。 4、没配合饮食和运动 有些患者认为,用上胰岛素以后就可以随便吃喝了。事实上,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手段,都要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否则,再好的药物也是枉然。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不但要控制饮食,而且要强调进食定量定时。定量是指每餐的量要相对固定;定时指每天注射胰岛素的时间和进餐时间应相对固定。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若进食不及时,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若进食太早,则有可能发生高血糖,这对血糖控制都是不利的。 5、 高血糖的毒性作用 长期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的分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即我们常说的高糖毒性作用。如属于这种情况,则可大胆增加胰岛素用量,一旦糖毒性作用解除后,患者自身胰岛功能可迅速改善,此时须及时减少胰岛素用量,......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