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简介

一:史湘云故事情节梗概

首先介绍一下这个人物: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一,排名第五,在诗社中的雅号为“枕霞旧友”,缘贾母提起幼时“枕霞阁”撞破鬓角而起。贾母娘家的侄孙女,宝玉的表妹。父母早亡,由叔叔婶婶抚养长大,但叔叔婶婶待她不好。生性豁达,得贾母喜欢,经常在贾府住。

主要涉及史湘云的情节:

1.史湘云一出场,就以她“爱”、“二”不分的娇憨形象立于读者心中。但更出人意表的是她身为千金小姐竟然大大咧咧地说:“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的林姐夫,……”在封建社会深海侯门里,这样的言语恐怕是很不合规矩的,也正因为口无遮拦,她的孩童天性表露无疑,人性在此初现。

2.第二十二回,凤姐指着一个唱戏的孩子问象谁,虽然在场的人都猜着了,但各人的表现各不相同。善为人处世的薛宝钗“只一笑不肯说”,了解林黛玉的宝玉“亦不敢说”,独独孩子气的史湘云高兴地表示自己猜着了。她“笑道:‘倒象林姐姐的模样儿。’”这一来,不要说黛玉是个多心的人,就是向来大方的宝姐姐,我想也会生气。因为戏子在当时社会中地位比较低下,拿人比戏子如同现在拿人比妓女一样,简直是一种侮辱。不过爱使小性儿的林黛玉最终并没有和史湘云闹翻脸,皆因她也明白史丫头是“不防头”(没注意)说出来的。

3.第三十二赠戒指那段,更将史湘云的天真表露无疑。得知袭人已从薛宝钗那里得了戒指时,“湘云笑道:‘我只当是林姐姐给你的,原来是宝钗姐姐给了你。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妹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说着,眼睛圈儿就红了。”

毫无心机的史湘云真是只知动感情,不知动脑筋。“戒指儿能值多少?”所以薛宝钗乐得把它转送给别人,自己落个好名声。若是贵妃赐的红麝香珠串,别说送人,这位从来不爱花儿粉儿的姑娘竟然马上在手腕笼上。对不同的人送的东西,薛宝钗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史湘云却没想那么多。原先只觉得没人能挑宝姐姐的短处,现在则感动得巴不得有这样一位亲姐姐了。进而对宝玉进行劝说——“(史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地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

这些话“宝姑娘也说过一回”,显然,史湘云是受其潜移默化,竟在不知不觉中站到了传统观念的一边,对贾宝玉的生活态度提出批评、进行劝说。

打这时起,史湘云的一团孩气隐隐消散,人性的光芒也随之暗淡下来。她开始自愿地遵循封建社会的女德要求,以薛宝钗为榜样重塑自己。

4.在“蘅芜苑夜拟菊花题”时,薛宝钗先是教了史湘云一番做人的道理:“‘虽然是顽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才大家有趣。’”拟诗题时又不失时机地说:“‘究竟这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绩是你我的本等。一时闲了,倒是于你我深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面对这样的谆谆教导,年少不更事的湘云“心中自是感服”。于是在第二天,她一反活泼本性,以主人身份出现在宴席上,并且很稳重周到地将各色人等照顾周全。

5.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6.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7.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8.第五十回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9.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10.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结局:1.书中结局史湘云婚后寡居。

2.87版电视剧中湘云的结局是在江上的一艘游船上卖唱,将寒塘渡鹤影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冷月寒秋......余下全文>>

二:史湘云的介绍及红楼梦中有关她的主要故事

《红楼梦》以“写儿女之笔墨”的面目出现,这有作者顾忌当时政治环境的因素在。因而,书中所塑造的众多的代表不同性格、类型的女子,从她们的形象取材于现实生活这一点来看,经剪裁、提炼,被综合在小说形象中的原型人物的个性、细节等等,恐不一定只限于女性。在大观园女儿国中,须眉气象出以脂粉精神最明显的要数史湘云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她的婶母待她并不好。因此,她的身世和林黛玉有点相似。但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又不大瞻前顾后,甚至敢于喝醉酒后躺在园子里的青石板凳上睡大觉。她和宝玉也算是好友,在一起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但毕竟襟怀坦荡,“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于心上”。不过,另一方面,她也没有林黛玉那种判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在史湘云身上,除她特有的个性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封建时代被赞扬的某些文人的豪放不羁的特点。

史湘云的不幸遭遇主要还在八十回以后。根据这个曲子和脂砚斋评注中提供的零星材料,史湘云后来和一个颇有侠气的贵族公子卫若兰结婚,婚后生活还比较美满。但好景不长,不久夫妻离散,她因而寂寞憔悴。至于传说有的续写本中宝钗早卒,宝玉沦为击柝的役卒,史湘云沦为乞丐,最后与宝玉结为夫妻,看来这并不合乎曹雪芹原来的写作计划,乃附会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回目而产生。其实“白首双星”就是指卫若兰、史湘云两人到老都过着分离的生活,因为史湘云的金麒麟与薛宝钗的金锁相仿,同作为婚姻的凭证,正如脂批所说:“后数十回若兰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那么,“提纲”是怎么“伏”法呢?这一回写宝玉失落之金麒麟(他原为湘云也有一个而要来准备送给她的)恰巧被湘云拾到,而湘云的丫鬟正与小姐谈论着“雌雄”“阴阳”之理,说:“可分出阴阳来了!”借这些细节暗示此物将来与湘云的婚姻有关。这初看起来倒也确是很象“伏”湘云与宝玉有“缘”,况且与“金玉姻缘”之说也合。黛玉也曾为此而起过疑,对宝玉说了些讽刺的话。其实,宝玉只是无意中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就象袭人与蒋玉菡之“缘”是通过他的传带交换了彼此的汗巾子差不多。这一点,脂批说得非常清楚:“金玉姻缘已定,又写一个金麒麟,是间色法也。何颦儿为其所惑?故颦儿谓‘情情’。(末回《情榜》中对黛玉的 评语,意谓‘用情于多情者的人 ’)”绘画为使主色鲜明,另用一色衬托叫“间色法”。湘云的婚姻是宝钗婚姻的陪衬:一个因金锁结缘,一个因金麒麟结缘;一个当宝二奶奶仿佛幸运,但丈夫出家,自己守寡;一个“厮配得才貌仙郎”,谁料“云散高唐,水涸湘江”,最后也是空房独守。“双星”是牵牛、织女星的别称(见《焦林大关记》),故七夕又称双星节(后来改为双莲节)。总之,“白首双星”是说湘云和卫若兰结成夫妻后,由于某种尚不知道的原因很快离异了,成了牛郎织女。这正好作宝钗“金玉良缘”的衬托。《好了歌注》:“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脂批就并提宝钗、湘云,说是指她们两人。可见,因回目而附会湘云将来要嫁给宝玉的人们,也与黛玉当时因宝玉收了金麒麟而“为其所惑”一样,同是出于误会。

史湘云,是曹雪芹怀着诗情画意,浓墨重彩地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读者一闭上眼睛,这个人物就活蹦乱跳地出现:身着男装,大说大笑;风流倜傥,不拘小节;诗思敏锐,才情超逸;说话“咬舌”,把“二哥哥”叫作“爱哥哥”……这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令人喜爱的人物。

史湘云心意明媚,行动亦不犹抱琵琶,举手投足。 史湘云的旷达不是一种出世孤傲,而是一种入世的情趣。趁兴时大块吃肉,忘形时挥拳拇战,偶尔男儿装扮, 白日里佻达洒脱, 顾盼间神采飞扬,须眉也须......余下全文>>

三:史湘云文学形象介绍

史湘云借住蘅芜苑时,薛宝钗曾戏谑:“呆香菱之命苦,憨湘云之话多”。说史湘云话多吵得她头疼。

史湘云话太直,曾对薛宝琴:“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在园里来,这两处只管顽笑吃喝.到了太太屋里,若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笑,多坐一回无妨,若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莫名其妙,说有人害咱们的话,说的听的薛宝钗莺儿等都笑了。

薛宝钗再次评价史湘云:“说你没心,却又有心,虽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

薛宝琴穿贾母所赠斗篷,又有琥珀转述贾母不让薛宝钗委屈了宝琴的话,薛宝钗推宝琴:“你也不知是那里来的福气!你倒去罢,仔细我们委曲着你.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宝钗一句戏话,史湘云却说:“宝姐姐,你这话虽是顽话,恰有人真心是这样想呢。”暗指刚进门的林黛玉会因为贾母偏宠薛宝琴而多心。

四:史湘云醉卧芍药简介

出自 红楼梦62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茵?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贾宝玉的生日,众姐妹给他过生日,湘云醉酒睡在了花丛里。大约就是玩着玩着湘云不见了,一小丫鬟发现她睡在芍药花丛里。大家齐过去看,她枕着手帕包着的花瓣儿,睡得正熟,芍药花瓣儿撒了一身。嘴里还嘟囔着酒令。众人怕她着凉,把她叫醒,湘云很不好意思:她原本是来纳凉避静的,竟睡着了。全文:“玩了一回,大家方起席散了。却忽然不见了湘云。只当他外头自便就来,谁知越等越没了影儿。使人各处去找,那里找的着。

……平儿摸着脸笑道:“我的脸都热了,也不好意思见他们。依我说,竟收了罢,别惹他们再来倒没意思了。”探春笑道:“不相干,横竖咱们不认真喝酒就罢了。”

正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笑嘻嘻的走来,说:“姑娘们快瞧,云姑娘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后头一块青石板磴上睡着了。”众人听说,都笑道:“快别吵嚷。”说着,都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磴子上,业经香梦沈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的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搀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嘟嘟囔囔说:“泉香酒冽,……

醉扶归,宜会亲友。”众人笑推他说道:“快醒醒儿,吃饭去。这潮磴上还睡出病来呢!”湘云慢启秋波,见了众人,又低头看了一看自己,方知是醉了。原是纳凉避静的,不觉因多罚了两杯酒,娇娜不胜,便睡着了,心中反觉自悔。早有小丫头端了一盆洗脸水,两个捧着镜奁。众人等着,他便在石磴上重新匀了脸,拢了鬓,连忙起身,同着来至红香圃中。又吃了两杯浓茶,探春忙命将醒酒石拿来给他衔在口内,一时又命他吃了些酸汤,方才觉得好了些。

五:红楼梦中史湘云的真实的结局是什么

脂本红楼21回有2段批,颇可玩味。

其一:黛玉和湘云为咬舌之事争闹起来,宝玉在中间劝解,恰此时宝钗出现,说道:“我劝你们看宝兄弟面上都分开手罢。” 批曰:好极!妙极!玉、颦、云已难分难解,插入宝钗云:“我劝你们看宝兄弟面上都分开手罢”。话只一句,便将四人一起笼住,不知孰远孰近,孰亲孰疏,真好文字。

其二:在“四个人正难分难解”批曰:好!前三人,今忽四人,俱是书中正眼,不可少矣。

我们知道,宝玉、黛玉、宝钗三人是小说的主要角色(书中正眼是也),他们分别是现实生活中的曹雪芹、竺红玉、柳蕙兰在小说中的主要分身。但上述二段批文明确表明了史湘云也是“书中正眼”,那史湘云是否也有生活原型呢?我查找了一些资料,参考了一些前人的研究,将文字整理如下,以供大家赏玩。

一、 史湘云身世

第5回12钗命运簿册中关于史湘云是这样记录的:

“富贵又如何,襁褓之间父母违”

在词曲第六支“乐中悲”这样记录: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中,谁知娇养”

由此可以看出,史湘云幼年便父母双亡,那是谁在抚养幼年的湘云呢?第13回在为秦可卿送葬的人中,有忠靖侯史鼎的夫人。在此处有脂批:伏史湘云一笔。表示写史鼎夫人是为湘云的出场做伏笔。第31回,湘云来到贾家,到贾母处问安,有段对话如下:

贾母因说:“天热,把外面的衣服脱乐罢。”史湘云忙站起身宽衣。王夫人因笑道:“也没见穿上这些做什么?”史湘云笑道:“都是二婶婶叫穿的,谁愿意穿这些。”从这里可以看出,前面提到的史鼎夫人是湘云的二婶。

第37回,宝玉要把湘云请来参加诗社,袭人劝道:

“什么要紧,不过顽意儿。他比不得你们自在,家里又作不得主儿。告诉他,他要来又由不得他;不来,他又牵肠挂肚的,没的叫他不受用。”

同是37回,湘云要为诗社作东,宝钗说道:

“你家里你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婶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

上面2段话,我们可以看出:

1、湘云同她婶婶住在一起。这样看来,史鼎夫人应该是她的婶娘。

2、湘云在家作不得主。

3、湘云没什么钱。

在确定史鼎与史湘云之间是叔侄女的关系后,我们可知:由于贾母和史鼎之间是姑侄关系。贾母应是湘云的姑奶奶,湘云应是贾母的侄孙女。湘云到贾家住或者来玩,对贾母说是晚辈,对贾家其他成员来说是亲戚是客人,在丫鬟奴仆面前是主人是小姐。

二、史湘云原型

让我们从湘云的别号入手,来探究湘云的生活原型。

第38回,贾母看到藕香榭的匾,便有所感触,说道:

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做什么“枕霞阁”。。。。。。。

同一回中,众女为湘云在诗社的别号有过一番讨论:

探春道:“你也该起个号。”湘云笑道:“我们家虽有几个轩馆,我又不住着,借了来也没趣。”宝钗笑道:“方才老太太说,你们家也有这个水亭,叫“枕霞阁”,难道不是你的?如今虽没了,你到底是旧主人家。”

后来湘云的别号就叫作“枕霞旧友”了

上面2段说明:

1、贾母小时候住过的宅院,后来湘云也住过,但这个宅院却“没了”

2、以“枕霞阁”为纽带,在一定程度上,将贾母与史湘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湘云家的宅院,包括“枕霞阁”在内是如何“没有”的呢?书里没有交代。但在49回却交代了湘云长期留在贾家的原因:

谁知保龄侯史鼎又迁委了了外任大员,不日又带了家眷去上任。贾母因舍不得湘云,便留下他了,接到家中。。。。。。在“便留下他了”处,有脂批:

史鼎未必左迁,但欲湘云赴社,故作此一折耳,莫被他混过。

这话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史鼎没有左迁,那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史湘云的生活原形到底是谁呢?

要揭开隐藏在小说文......余下全文>>

六:红楼梦里的史湘云最后归宿是什么啊?

史湘云是曹雪芹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用浓笔重彩着力塑造的一典型人物

之一,是《红楼梦》中唯一联系史候家族正面描写的人物,在《红楼梦》整个形

象体系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表现全书主题、深化悲剧的社会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湘云自幼也得到贾母的疼爱,自小便可以经常到贾府,与宝玉在两小无猜的

童年生活中建立起青梅竹马的亲密关系。而且,湘云身上佩带了一只金麒麟,又

偏偏与宝玉在清虚观得到的一只金麒麟,恰恰是一雄一雌,配成一对,隐然间又

写了一桩金玉良缘,在定玉的婚姻纠葛里,她也若即若离的卷了进去。

但是,在曹雪芹的笔下,湘云的形象是一个没有完成的形象,而高鄂续书对

于湘云形象的处理,显得过分草率和低劣,也违背了曹雪芹原来的艺术构思。

续书中只是在第一百零六回中提到“姑爷长得好,为人又平和,文才也好”

,廖廖几字,算是呼应了第五回曲子中“斯配得才貌仙郎”一语。在第一百零九

回中又侧面交代湘云之夫病重,一百一十八回交代湘云夫死,她立志守寡。后人

对此颇有微词,也引起红学界的热烈争论,甚至有人为此“遂相龌龊,几挥老拳

”(邹韬《三借庐笔谈》)。

因《红楼梦》三十一回回目中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章目,后来一些论者

便以此为依据,研究史湘云的结局。清人平步青曾讲过:“原湘云嫁宝玉,故有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之语。”这是在程高本流行的同时,社会上流传的另一种

版本的续书,但至今已经失传。

后人对此问题的研究结果可分为两个方面。甫塘逸士《续阅微草堂笔记》、

清人赵之谦《章客杂记》中均有记载,其情节大体相似,都说宝钗婚后,难产早

亡,宝玉穷困落魄,湘云出嫁而寡,遂与宝玉结缡。

而现代红学名家周汝昌先生,在其《红楼梦研究》中,构思了这样的一个结

局:贾府势败,史家亦败,湘云流落于卫若兰家为俾,忽见若兰的麒麟,大惊,

睹物思人,伤心落泪。若兰见事怪异,追问之下得知是宝玉表妹,便极力访求宝

玉下落。后因冯紫英之力,二人得以相见,此时宝钗亦卒,宝玉也经历了空门的

滋味,因二人彼此无依,遂由冯、卫摄合,结为患难夫妻,此为“因麒麟伏白首

双星”本意。

此外,还有一种研究的结论是,因宝玉的金麒麟辗转落到了贵公子卫若兰的

手里,这便是湘云后来嫁给卫若兰的证据。一些学者认为:“(金麒麟)后来落

到了若兰腰间,正是隐寓后事,暗示它起了作用,引线牵丝。”正如脂批所云:

“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这些年来,许多人都论及这个问题,或赞同湘卫成婚,如赵风、陈钟毅《红

楼梦新探》;或赞同宝湘成婚,如林语堂《平心论高鄂》,但都没有将此问题真

正解决,这已经成为红学界一大公案。

要真正地解决这一悬案,我们还是应该首先从三十一回回目中“因麒麟伏白

首双星”一句谈起。此句中“伏”字,是暗示一个内容,正如脂批“提纲伏于此

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暗示湘云将来的命运似乎与麒麟有关。“

双星”一语,即“银河岸隔断双星”之双星,此句中用其暗意,喻示两人不可相

聚。“白首”之意,似乎深刻,其实易解,即“白头”之意,并无其它深蕴内涵

,在此只寓人老。

还有,在第十五回“金陵十二钗”的册子里,湘云的画面是:“几缕飞云,

一湾逝水”,判词中又有语:“湘江水逝楚云飞”,而“乐中悲”曲子中又有评

:“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

,水涸湘江。”有人以此来论断湘云早逝,其实是错误的。

判词中“水逝云飞”和曲子中“云散高唐”,其实都是暗示一个内容,那就......余下全文>>

七:关于史湘云的一切

人物简介史湘云,贾母娘家的侄孙女,宝玉的表妹。父母早亡,由叔叔婶婶抚养长大。生性豁达,得贾母喜欢,经常在贾府常住。

海棠有“睡美人”之誉。这一典故出自宋朝释惠洪《冷斋诗话》记载:唐玄宗登沉香亭,召杨贵妃,碰巧杨妃酒醉未醒,高力士使侍儿扶持而出,贵妃仍醉未醒,鬓乱残妆。唐明皇见状笑道“岂妃子醉,直海棠春睡耳!”这一段趣妙喻致使众多文人墨客歌赋传颂,宋代苏轼据此写了一首《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朦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再次艺术地把海棠比作睡美人。再加上史湘云生来豪爽,又成了独特的风格。

而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多次把这一典故加以套用、渲染,如第十八回,贾宝玉《怡红快绿》一诗中有句“红妆夜未眠”也是把海棠比喻为睡美人,在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卧芍药烟》中有一番精彩的描述“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地围着她,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泉香而酒冽,玉盏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湘云慢启秋波,见了众人,低头看了一看自己,方知是醉了。”表面写的是芍药,实即是指“海棠春睡”。因而在第六十三回,湘云抽到的又是一根海棠签,题着“春梦沉酣”,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即笑道:“夜深”两个字,改为“石凉”两个字,实即说明了作者是把湘云指喻为海棠的。 [编辑本段]判词解释  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注释〗

这一首即是写史湘云的。

“富贵”二句:说史湘云从小失去了父母,由亲戚抚养,因而“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富贵多对她来说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违,丧失、失去。

展眼:一瞬间。

襁褓:为背负小儿的背带或布兜。这里指年幼。

吊:对景伤感。斜晖:傍晚的太阳。这句既“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意思。 史湘云可能是嫁给卫若兰的。只是好景不长,可能婚后不久,夫妻就离散了。

“湘江”句:诗句中藏“湘云”两字,点其名。同时,湘江又是娥皇、女英二妃哭舜之处;楚云则由宋玉《高唐赋》中楚襄王梦见能行云作雨的巫山神女一事而来。所以,这一句和画中“几缕飞云,一湾逝水”似乎都是喻夫妻生活的短暂。

判词译成白话是:生在富贵人家有什么用?年幼时便父母双亡。放眼望去,在夕阳的光辉下,湘江水逝,楚天云飞。 [编辑本段]红楼梦曲  曲:乐中悲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雄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究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说明]

这首曲子是说史湘云的。曲名“乐中悲”,是说她的美满婚姻毕竟不长。

[注释]

1.绮罗丛——指富贵家庭的生活环境。绮罗,丝绸织物。

2.霁月光风——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这里是比喻史湘云咏诗的才华。

3.“厮配”句——据脂砚斋评注提到,史湘云后与一个贵族公子卫若兰(曾出现于十四回)结婚。八十回以后的曹雪芹佚稿中还有卫若兰射圃的情节。

4.“准折得”句——折得,抵销得。坎坷,道路不平的样子,引申为人生道路上曲折多难。这里指史湘云幼年丧失父母寄养于叔婶的不幸。

5.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两句中藏有“湘云”二字,又说“云散”、“水涸”,指湘云早寡......余下全文>>

八:史湘云醉卧芍药简介

出自 红楼梦62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茵?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贾宝玉的生日,众姐妹给他过生日,湘云醉酒睡在了花丛里。

=====厄,我不善于归纳。把原文给你摘出来好了=======

“玩了一回,大家方起席散了。却忽然不见了湘云。只当他外头自便就来,谁知越等越没了影儿。使人各处去找,那里找的着。

……平儿摸着脸笑道:“我的脸都热了,也不好意思见他们。依我说,竟收了罢,别惹他们再来倒没意思了。”探春笑道:“不相干,横竖咱们不认真喝酒就罢了。”

正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笑嘻嘻的走来,说:“姑娘们快瞧,云姑娘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后头一块青石板磴上睡着了。”众人听说,都笑道:“快别吵嚷。”说着,都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磴子上,业经香梦沈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的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搀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嘟嘟囔囔说:“泉香酒冽,……

醉扶归,宜会亲友。”众人笑推他说道:“快醒醒儿,吃饭去。这潮磴上还睡出病来呢!”湘云慢启秋波,见了众人,又低头看了一看自己,方知是醉了。原是纳凉避静的,不觉因多罚了两杯酒,娇娜不胜,便睡着了,心中反觉自悔。早有小丫头端了一盆洗脸水,两个捧着镜奁。众人等着,他便在石磴上重新匀了脸,拢了鬓,连忙起身,同着来至红香圃中。又吃了两杯浓茶,探春忙命将醒酒石拿来给他衔在口内,一时又命他吃了些酸汤,方才觉得好了些。

========================

大约就是玩着玩着湘云不见了,一小丫鬟发现她睡在芍药花丛里。大家齐过去看,她枕着手帕包着的花瓣儿,睡得正熟,芍药花瓣儿撒了一身。嘴里还嘟囔着酒令。众人怕她着凉,把她叫醒,湘云很不好意思:她原本是来纳凉避静的,竟睡着了。

九:《红楼梦》中史湘云的原型是脂砚斋吗?

红学界有这样的一种说法,或是一种推测。 但这不是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满意请采纳

十:史湘云文学形象介绍

史湘云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