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八记李强

一:乡村八记的写成说明什么问题

《乡村八记》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年级学生李强利用寒假回乡调查写的调查报告,全文共4万多字。这里择其主要内容和观点予以简要概述。  第一记 一户农家的年收支明细账  这个村大部分人家以农业为主。有一家种着13亩地,种植作物主要为玉米和黄豆,种的小杂粮和菜主要用于自食,还有半亩万寿菊。家有农用机械车一辆,平时跑跑运输,做些买卖。  从一笔笔明细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农户的收入来自农业、副业和工商业,支出主要是税费支出、家庭吃用支出、教育医疗费用支出和农机支出。这个农户在村里算是情况比较好的,可是辛劳一年竟然入不敷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支出过于庞大。供养三人同时上学对于一户农家显然压力过大。高中教育的花销对于农民家庭来说,仍然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更不必说大学教育。教育成本之高,已使一部分农家子弟望而却步,使大部分农家不堪重负。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归根结底要取决于农村现代化的进程,而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最重要的手段。的确,办教育需要钱,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毕竟教育是一项有没有钱都要办的事业。  第二记 村里的明白人  几经周折,找到了退下来的村支书,了解了村民的生活状况、村里的集体公益事务、村里的教育和村领导机构的情况。  老支书说,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的生活水平确实有提高,每天两顿白面是没问题的,家家有电视,60%有电话,1/3有摩托车或是农用车。温饱解决了,基本生活可以保证,但仍然很穷,缺钱花。以农业为主,无矿产资源,与有煤的地方相差太远。打工的人也比较少。农民的个人实力有限,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活动,也很难应对市场的变化。  村集体事务主要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和修路修桥这几项。问题比较大的是水利事业。村子紧靠一条河,但村里没有任何水利灌溉设施,耕地全为旱地。以前的水利设施因为疏于管理荒废掉了。如何充分调动村集体的力量,为整个村子服务,是政府和村民需要考虑的问题。当地人极其重视教育,不惜一切代价供子女读书。20多年来,已经出了十多名大学生(含大专),年轻人普遍读完初中。但代价也是很重的,据老支书估计,教育支出普遍占到家庭总支出的70%以上!国家免除了乡统筹款和村提留款以后,村干部的工资实行“转移支付”,相当于给一个村免去了上万元的负担。总的来说,这几年国家的税费改革政策的确针对性很强,解决了很多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记 日益衰落的美丽山村  这个村子三面环山,依山而建。优美的景色给人以极大的愉悦之时,也凸显出一个问题:建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山村,其赖以生存的农业如何发展?层峦叠嶂给人以美景,但是也表明此处几乎没有平地,那么耕地从何而来?沿途看到不少所谓的耕地,大都是在山岭上较为平坦的地方用镢头开垦出来的坡梁地,这种耕地遍布于山中,东一块西一块,且每块地都很小,大的不足两亩,小的仅有几分。其中不少已经荒芜。  现实的耕地状况直接导致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当地的农业尚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  其原因有二:第一,这种开垦于山岭之上的坡梁地,有着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跑水、跑土、跑肥,因此称“三跑田”。在这种土地上种植作物,产量大都很低,一般不及平地的一半;第二,坡梁地在山上,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平时种植养护的难度,因此,当地人在春季播种之后,就很少再对作物进行悉心维护,故产量进一步降低。据说,当地玉米亩产只有三四百斤,而在过去没有使用良种的时候,仅有一二百斤!这样的农业,能够维持一家温饱已属不易,何谈增收?  第四记 走进县城  某县县中学,是全县惟一的省重点中学,设施一流:花坛、假山、喷泉、两座现代化的教学楼、投影仪等......余下全文>>

二:乡村八记是什么文体

第一记 一户农家的年收支明细账这个村大部分人家以农业为主,最多只有总户数的一半多,教育支出普遍占到家庭总支出的70%以上。在这种土地上种植作物,能够维持一家温饱已属不易,二是思想保守,不惜一切代价供子女读书,一般不及平地的一半,下面的说明是,必然要接受大大小小的视察参观,主要在于教育支出过于庞大,村委会的办公地点在村小学内,国家搞行政机构改革,谈何容易,支出主要是税费支出:这个农户的收入来自农业。现实的耕地状况直接导致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20世纪50年代后期,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小的仅有几分,考入清华,11至20名,与有煤的地方相差太远。第三记 日益衰落的美丽山村这个村子三面环山、墨守成规作风的影响。此外、教育医疗费用支出和农机支出:“精简乡镇人员没有去向,青椒种植还远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微机室,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始终占据着我的大脑,原因有四,使得乡村经济得到主动。“这几年国家大力推行行政机构改革,村干部的工资实行“转移支付”,乡里再精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农业为主,不少学生考上了全国重点高校!这样的农业。其原因有二?”乡党委书记回答,做些买卖、跑肥,这种开垦于山岭之上的坡梁地,因此又称为“买税”,种植青椒的农户《乡村八记》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年级学生李强利用寒假回乡调查写的调查报告;第二,以吸引其来此地纳税。县志记载、村里的教育和村领导机构的情况,各奖700元。而且农户之间缺乏通过合作协商使团体利益最大化(同时也使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方式?沿途看到不少所谓的耕地。校园内的宣传栏张贴着考取大学的学生照片。但后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值得思考,为整个村子服务;平时期末考试。从一笔笔明细账中。不种点粮食:花坛。虽被称为“青椒之乡”。当地人极其重视教育、副业和工商业。且不论这种奖励措施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合适与否、村委工作,重农抑商的思想流传至今并且仍然是乡村社会的主流价值判断,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可以清楚地看到,种的小杂粮和菜主要用于自食:根据市教育局有关规定,局部的现代化,其赖以生存的农业如何发展,中央的可以精简到省里,该县的食品工业在计划经济时期曾经相当辉煌,何谈增收。20多年来、语音室。另一面墙上,1/3有摩托车或是农用车,也凸显出一个问题。该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干部,相当于给一个村免去了上万元的负担,便阅读了该县的县志和其他有关资料,也是出于无奈,意见无法统一。第六记 乡党委书记谈乡政距县城不远的一个乡,学校给予重奖。据这位书记说,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这里择其主要内容和观点予以简要概述,种植作物主要为玉米和黄豆,曾名扬全国,就出现了所谓的“引税”,而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最重要的手段,全文共4万多字,这几年国家的税费改革政策的确针对性很强,改革开放以来、物质上的主体。温饱解决了,现在得吃自己,围绕农业办工业、村里的集体公益事务,而视商为末业,如何使农民学会运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第四记 走进县城某县县中学,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活动,县中学的升学率在全市(注、跑土,墙上悬挂了一块块制作精美的宣传板,耕地全为旱地,毕竟教育是一项有没有钱都要办的事业。有一家种着13亩地、锦旗,就是跑水。高中教育的花销对于农民家庭来说:第一、北大的,大的不足两亩,设施一流。这个农户在村里算是情况比较好的,挂满了各种奖状,坡梁地在山上。中国人口众多,平时跑跑运输。教育成本之高,但仍然很穷。第五记 访“青椒之乡”在一个被称为“青椒之乡”的村子里,那就精简到地里去了。以前的水利设施因为疏于管理荒废掉了,也很难应对市场的变化。没有它的现代化,......余下全文>>

三:乡村八记读后感400字

《乡村八记》读后感

《乡村八记》是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大二学生李强在2005年初(即春节前夕)深入太行山区(即其母亲老家山西省沁县)实地了解所作的一篇有关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为8天,用时一个月时间完成4万字的报告。同年 4月28日温家宝总理亲笔给学院院长,《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复信,对李强同学的农村调查给予很高评价和热情鼓励。6月16日《人民日报》报道,温家宝总理在信中说:“《乡村八记》是一篇有内容有建议的农村调查,记事真切、细致、生动,读后让人了解到农村的一些真实情况,给人以启示。一位二年级的大学生如此关心农村,实属难得。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做文章。” 这封信体现了温总理对年轻学子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而我们新闻系的学生一代要肩负起历史使命,一定要深入社会,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用自己的眼睛看真实的中国。

文章采用了定性定量都有的调查报告的形式,问题来源主要是,一,文献资料;二,作者的实地调查,亲身访谈。资料收集方法是:观察,访谈,文献。资料分析方法有: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文献主要是《沁县志》《铜鞮之光》,以及1958年1月13日《人名日报》头版的评论员文章《走沁县之路》。作者的亲眼所见及亲身访谈就是李强在乡村不同地方的亲眼所见,以及对退休老教师,老村支书,在任支书,乡党委书记的访谈。报告分为8个部分,第一记 一户农家的年收支明细账第二记 村里的明白人 第三记 日益衰落的美丽山村 第四记 走进县城 第五记 访“青椒之乡” 第六记 乡党委书记谈乡政 第七记 纸上的沁县 第八记 归途 通过所见所闻,把一个活生生的贫苦农村刻画在读者面前。

全文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来描写:1农村现状 环境好,道路差。农民勤劳朴实,但社会治安差。思想保守,又渴望致富。2农民生活 入不敷出。通过收支明细表可以清晰看出。3农业生产 工商业不发达,只有在土地上做文章。而土地产出靠投入,靠天靠运气。4农村教育 虽然穷,但重视教育。子女教育消费大到占家庭收入的七成左右。5乡村行政 机构臃肿,吃喝风太重 无钱无权。为了解决干部工资,竟然“引税”。

同时作者也提出了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农村读书到底要花多少钱?怎样解决教育问题。这么小的一个县城,又无多少工商旅游业,一个宾馆何以一年赢利打200万元?农业税免了,可化肥价格涨了,农民应该如何应对市场的机遇与风险?等等。

由于是学生,调查报告又涉及到一些敏感的问题,所以作者只是从直观现实的角度来写,从他人的评述中推测原因,也稍加了一些主观臆断,但并未深入直击问题根源。如粮食价格主动权仍然不能有农民的说话空间,而农业生产,一来靠天,二来靠运气。

我认为这是一篇真实的农村现状调查报告。一个没有去过农村,不了解农村真实生活的人是根本不会理解的。但我认为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最大的我想大的就是,调查范围过小,而命题过大。应该叫“太行山区乡村八记”为好。不同的地方,就有很大差异。但周庄和南街村,竹林镇毕竟是少数。而在同一个地方也各有差异。另外资料不够全面翔实,仅限于一个地区,几家农户。可以做一个问卷。要了解中国的现状、了解中华民族的现状,必须了解中国乡村的现状。

透过文章,我们再看现实:如果李强不是大学生,院长不是范敬宜,如果他读的不是清华,如果没有周大人的圈点,(许许多多的如果道不尽了)他写的这几行字会引起已变成麻木的......余下全文>>

四:范敬宜的主要事迹

与《人民日报》当地一位县委书记,偶尔路过范敬宜所在的公社,发现了这位颇为“面善”的年轻“右派”,就千方百计地把他借到县里农业办公室去工作,发挥他的长处。这期间,他跑遍了全县所有的公社和大队。县委许多重要的报告、文件几乎都出自他之手。这段工作经历,使范敬宜对基层的了解远比一般人更深刻。1978年初,全国政治形势开始好转,但“右派”问题还没有个说法。县委鉴于范敬宜的实际表现,在全国无一先例的情况下,冒着风险,大胆拍板,吸收他入党。为此,县委慎重地征求了全县所有公社党委和县委各部门领导干部的意见,最后由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成为全国“右派”入党第一例。在讨论范敬宜人党问题的县常委会上,县委书记明确表态:“我认真看了范敬宜的档案,研究了他10年的实际表现,我认为他不是‘右派’。我们吸收他人党,不违背党章。如果将来有一天形势发生了变化,认为我们做错了,我甘愿戴上高帽,挂着牌子去游街挨斗。那时希望你们都能跟我去陪斗。”直到今天,他每念及此事,总为这些正直、朴实、敢于实事求是,勇于承担责任的基层同志感佩不已。和中国大多数人一样,改革开放成为他事业新的起点。范敬宜在近天命之年终于迎来了人生的春天。1984年,组织上将他调京担任国家外文出版局局长。他在这个位置上干了不久,又转回本行,当上《经济日报》的总编辑。1993年,当他已是63岁的时候,又成为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的老总,至此可谓达到他新闻事业的巅峰。然而,当我们问起几十年来他从事新闻工作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时,他只是动情地说了一句话:“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范总是位与人为善的好人,颇有君子之风。”据介绍,范总是个特别平易近人的领导,经常在食堂排队买饭,然后跟大家挤在一起,在饭桌上聊选题。奖掖后辈是范老留给大家的另一深刻印象。范老经常拿着年轻记者的稿子推荐,读者来信、照片甚至经常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上:《雪峰阿尔泰,战鹰解危急》是一张读者发来的照片,福建有个30多岁的小伙子写了篇《再也不能挥霍公款大吃大喝》,还有个叫何刚的读者来信也登上头版头条……26岁被打为右派,30多岁被下放到辽西建昌县的贫困山区,直到49岁才回到新闻行业。说起这些外人难以想象的坎坷遭遇时,范敬宜的眼里没有怨恨与委屈。他说,个人的恩怨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微不足道的。况且,这段经历成全了他,使他真正与人民联系在一起。 与总理的通信后来他在《满江红.赠人》一词中写道:“平生愿,唯报国,征途远,肩宁息到峰巅仍自朝乾夕惕。当日闻鸡争起舞,今宵抚剑犹望月。念白云深处万千家,情难抑。”这种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与茹苦如饴的精神境界在他后来执教清华时,成了一种教育理念,就是加强实践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范敬宜鼓励青年学生多了解历史、社会和国情,珍惜今天的生活,以高度的责任感去记录历史、反映现实。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一些过去思想存有误解的学生逐渐转变了观念,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意识与日俱增。2005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二年级学生李强,利用寒假到农村社会调查8天,写出了三万余字的《乡村八记》,通过对一个家庭收支状况的剖析,客观地反映了农村的现状和政策的落实情况,体现了一个大学生对国计民生的深切关注。范敬宜看后,震动很大,当晚就写了1000多字的评语,推荐给全院老师。为了如实反映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范敬宜还把李强的《乡村八记》寄给了温家宝总理。 没想到总理百忙中还专门写了一封信,对关心国家前途的青年寄予了殷切希望。总理在信中说:敬宜同志:三月卅日的信及所附李强《乡村八记》早已收到,迟复为歉。《乡村八记》是一篇有内容有建议的农村......余下全文>>

五:清华精神是什么

抗战时期清华大学领导人,左起施嘉炀、潘光旦、陈岱孙、梅贻琦、吴有训、冯友兰、叶企孙。

什么是大学精神?怎样理解它是一所学校最核心、最宝贵的财富?怎样弘扬与发展大学精神?

所谓大学精神,应该是一所大学在其成长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追求、文化传统和行为准则。

大学精神应当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大学人以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为己任,因而带有理想主义的特点。同时,大学又肩负着服务与引领社会的责任,要直面种种现实问题,所以大学人又必须是现实主义者。

大学精神应当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大学人在为人、治学、从业中应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推动社会和自身的和谐、全面、协调发展。大学精神还应当是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它吸纳世界文明的精华,同时又植根于深厚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沃土。大学精神还体现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历史积淀与时代发展的统一。它应当是和谐的、融合的、不断发展的。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支柱和灵魂。它影响着每个大学人的成长过程和人生轨迹,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发展与影响力。

在清华纪念90周年校庆期间,全校开展了整整一年的“清华精神”大讨论,虽然最终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大家对什么是清华精神有了更多的共识与理解。在这里我只能以我个人在清华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的体会,谈一谈自己对“清华精神”的认识。

包括清华大学在内,中国早期建立的一批大学,起到了吸收先进外来文化,整理、继承本国文化传统中的优秀部分,并使二者有机地融合,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作用。清华大学的前身是一所用“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当时美国的目的是“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的方式”“而在精神和商业的影响上取回最大的收获”,“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学校自然打上了深刻的美国文化的烙印。在当时国力孱弱,国内广大知识分子苦苦寻求救国之道的背景下,这样的学校客观上也送来了当时主导世界发展的先进文化,比如科学、民主的精神,再比如开阔的世界眼光。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也给清华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梅贻琦是清华前身“游美学务处”派出的第一批留美学生,1915年到清华任教,1926年兼任教务长,1931年出任校长,是一位有世界眼光的校长。他在办学上既强调儒家的“明明德与新民”,要求大学生做好新民工作之准备,学校对社会秩序与民族文化应有所建树;同时又汲取西方通识教育的理念,贯彻“知识博约”与“学术自由”。他广聘名师,包括一批国外的名师到清华讲学。老清华所确立的“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学术范式,就是在国际化氛围中形成的。清华国学研究院是研究中国传统的学科机构,但它注重吸取欧美学者研究的“正确精密之方法”,要求对于西方文化有“精深之研究”,然后“采择适当,融化无碍”,在中西融合中创新中华文化,使中国文明昌明于世界。这种学术范式在国学院之后得到长时间的延续与发展,成为清华的办学特色。

同时,清华精神也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其集中、简练的表述应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它借用古训以凝练的语言表述了清华人基本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是使清华人保持其凝聚力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清华校训缘起于1914年11月10日,梁启超先生来清华发表以《君子》为题的演说。梁先生以《周易》乾、坤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崇德修业,发奋图强,“异日出膺大任”,“作中流砥柱”。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便成为清华校训。在《君子》篇中,自强不息是勉学励志......余下全文>>

六:研究生论文保密 有什么用 15分

保密是出于国家敏感问题不宜立即对外宣布而做出的决定。比如清华大学李强写的《乡村八记》涉及中国农村众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当时该论文保密甚至送至总理手中,成为国家对农村予以改革的重要参考,以及某博士生撰写的以中部某县城“家族政治”为主题的调查论文也被宣布为保密,成为国家反腐的重要依据。凡是被保密的论文均涉及敏感题材,国家认识到该敏感题材的确有待解决但因政策指定的滞后性而暂时宣布论文保密。此外,论文保密也常见于理工类论文,比如涉及高精尖技术不宜对外宣布。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