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美德

一: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一)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奋斗

中国文化是特别强调理想和境界,境界也就是理想、儒家为中华民族设计了“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和“天下为公”的理想,道家设计了“道法自然”“、小国寡民”和“无君论”的理想,墨家提出厂“兼爱非攻”、“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理想。秦汉以后,中国的有志之士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繁荣、富强而奋斗的过程中,或者用时代精神解释了这些理想,或者提出了新的理想。 (二)加强修养,发扬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的美德。

注重人身修养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重要区别,在于它的自律性、反躬修己的性质。孔子提倡:“君子求诸己,小求诸人。”意思是说,有修养的人,经常严格要求自己,没有修养的人,才苛求别人。所以他又告诫人们:“躬自厚,而薄责二十人,则远怨矣! " “躬自厚”,是多做自我批评,“薄责于人”,是少批评别人多做自我批评,少责备别人,就可以减少对立面,减少怨言。

(三)强调关心国家利益、他人利益,以人民利益为先

孔子的仁学,仁者爱人,忠恕之道,墨家的兼爱非攻,都是以爱他人,关心他人利益为重。按照“忠恕之道”,主张“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对待别人的慈爱之心,也就是“推己及人”,亦即平常所谓“群体和谐”精神。北宋开明政治家范仲淹更把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概括为脍炙人口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芳数百年,激励开明政治家去关心人民利益的传统美德。

(四)坚持发愤忘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中国文化始终以人为中心,强调人对自然的积极主动精神,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周易乾卦传•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说天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法天,自强不息。

(五)发扬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美德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向来被认为是志士仁人坚持正义、坚持真理、坚持理想与信念的高尚品质和传统美德。这种美德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伟大事业,也在中华文化的史册上谱写了新的动人乐章。 (六)发扬孝敬父母、尊师重道的美德

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国文化之根本精神、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有人称中国文化是“孝文化”,这是有道理的。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孝道”,我们当然应该进行分析、鉴别。但是,孝敬父母的基本思想,则是数千年调整、和谐家庭关系所积累起来的伦理规范,成为中华民族历代所认同的传统美德,今天仍然应当继承和发扬。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另一个重要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向来有“天、地、君、亲、师”并列的提法,这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点,又说明了“尊师重道”的传统。

二:弘扬传统美德,下句是?

传播中华文明

三:写一关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作文400字

中华名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辉煌历史的国家,做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把这属于炎黄子

孙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这正是我们代代相传的传统使命。

古往今来,一个又一个历史故事教给我们一个又一个中华美德:从孔融让梨到一字千金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的妻子许

诺孩子回来后杀猪他吃,后来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道:“

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你别当真。”可曾子说:“和孩子是不是说着玩,小孩不懂事,

凡事跟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给杀

了。事后他告诉妻子:“许诺过的话就一定要做到,这就是诚信。”

古人孔子的弟子子路小时候家里穷,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

没有怎麽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座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了

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来一小袋米,看父母吃上香喷

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

百事孝为先”。

所以,让我们向着传承中华美德这个目标一起努力吧!让我们从诚信、孝顺做起,从一

点一滴做起,让中华传统美德在我们身上继续发扬光大。

四:青少年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教育。2.在学校生活中积极性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我们要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深灰实践活动,在享受实践乐趣的同时,增强爱国主义情感。3.青年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多的是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五: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总的来说对现代的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其中包括两部分,精华和糟粕。其中的精华部分,表现出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既不能全盘否定,亦不能全盘吸收,要批判地继承和发扬。

第一,要分析。分析,就是如是地把传统文化传统看成一个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综合体。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自有其历史性和阶段性。它主要形成和发展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其中既有占统治阶级地位的地主阶级伦理道德文化,又有以农民为主体得劳动人民的伦理道德文化。就地主阶级的道德文化来说,也不是从来如此、地铁一块的,而是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它们之中也有过不同层次的阶层和集团,产生过革新和保守、进步和反动的斗争。因此,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精神要求,必须承认这种历史性和阶级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原则,认真地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这种分析是为了揭示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自身的特点,做出正确的事实判断。这是把握事物的一种基本的认识方法。

第二,要鉴别。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精神要求,在分析的基础上,要谨慎地鉴别,就是要进行评价,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这是把握事物的有一种重要的认识方法,而要做出这种价值区分,形成科学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就必须明确评价的应有主体,树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文化水平有评估对象的复杂构成,这就是: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的私利或好恶出发;对待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既要看其历史上是否曾经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又要看其是否有利于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要承认中国

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就其 整体结构和特定历史形态而言,已经过时了,又要看到这个整体的某些内部构件,它们作为一种文化心理定势,却常常具有超时空的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是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的精华,也不能“兼收并蓄”,而必须用社会主义精神进行改造,加以重新熔铸,使之升华为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的构成因素。在这里,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批判继承是超越创新的基本步骤,没有批判继承,所谓超越创新便是一句空话;超越创新又构成批判继承的目标指向,不能实现超越创新,所谓超越创新就没有意义,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待包括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基本立场和科学态度,坚持这种立场和态度,我们在加强对人们进行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的宣传和教育中,就能避免重蹈覆古主义的顶辙,就能为顺利地解决本民族伦理道德传统与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形成、确立和发展的关系问题奠定科学的基础。

六: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从我做起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之都。但是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就像我们是中国人,就要说中国话一样,和谐的社会需要中华美德来构建,来填充这个空虚的世界,否则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正是中华美德给予我们的,一颗中国心。想想这句名言吧: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如果你真的对中华美德弃而不管,你就等于背叛了中华民族的祖先,虽然这是一个愈发进步的社会,但是不是因为进步了,就可以把中华美德像扔垃圾一样遗弃呢?然后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国文化,而自己家乡的文化却遭到冷漠呢?那么,你到底还是不是龙的传人,还是不是一条地地道道的中国龙?如果是的话,你又怎能甘心,做一只外国驴呢?啊!让我们保持一颗纯正的中国心吧,并且是一颗有着中华美德的中国心!要永远记住,你是个中国人,要学习中国文化,中国美德!雷锋叔叔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因为他身上有许多我们所没有的中华美德。中华美德人人都可以拥有,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拥有,团结同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谦虚好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你也拥有了中华美德……中华美德就在细微之处,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这是保护中国文化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

七: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有何重大意义?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二)继承和弘扬中华礌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八:老子中是如何弘扬传统美德的?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经历了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带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仁是有仁爱之心,老子说:“与,善仁”。意思是与人交往要友爱、真诚、无私。孔子也曾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里“仁”已成为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为了维护“仁”,可以“杀身”,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这一道德理念。由此可见,在“仁”的情感范围由家族扩展到社会的同时,“仁”的道德内涵和道德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第一要素。

义是重情义。孔子极为推崇“仁”德,提倡“杀身成仁”。而孟子非常推崇“义”德,说要“舍生取义”。“杀身”和“舍生”是相同的意思、相同的境界,说明孟子是把“义”和“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认识的。我们讲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是“仁、义、礼、智、信”五大要素,通常也简化成“仁义道德”,可见,在这五大要素里最重要的是“仁”和“义”两德,是最核心、最基本的两大要素。古人云:“仁则荣,不仁则辱”,“由义为荣,背义为辱”,说明中国传统道德的荣辱观也是以是否做到“仁”和“义”作为主要标准的。

礼是懂礼数。古有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更提出了“礼仪廉耻,国之四维”的治国理念,把“礼”放在道德规范之首,表明“礼”已经由原来的一种习俗和仪式逐步地规范为一种道德教化和道德理念,升华为治国的四大要素之首。中国人向来把“礼”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礼仪之邦来表明我们是文明的,不讲礼仪是不文明的。由此可见,“礼”在中华传统美德中同样有着重要位置。

智是明智果。论语》中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讲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是智慧之举。这里讲的“是知也”就是指“这才是智慧、这才是聪明、这才是智者”。孔子、孟子在继承和发展唐尧、禹舜、商汤等关于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是非、认识善恶这样的聪颖、智慧思想的基础上,丰富了“智”的具体思想内容,提升了“智”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在道德规范中的地位,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的道德概念和价值取向,成为对人们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方面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信是诚信言而必果。《贞观政要》中唐代名相魏征说:“德礼诚信,国之大纲”,把“信”作为治国之大纲来加以强调。《旧唐书》里说“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尚书》写道:“信用昭明于天下”。《诗经》里面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成语叫“信誓旦旦”。像这样一种对“信”的认识、对“信”的提倡、对“信”的崇拜,从古至今像一棵常青树一样存活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世代繁衍的思想文化沃土中,说明“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历来被人们所肯定、所推广。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弘扬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包括自身修养,精神境界以及树立道德标准~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是千古流传下来,可以代表从古至今中华大地人类社会文明道德的社会公认准则~要想成为一个人才,特别是复合型的人才,这种社会道德是不能够缺少的~不然整个社会将会非常的没有生气~一个民族的传统就是这个民族的魂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有义务,也必须树立这样一个继承中华优良传统的思想~孔孟的“仁爱”,墨家的“兼爱”......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