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调整的特点

一:现代公共政策的特征

1.政治性:

如果单纯从公共与政策的概念上来看,公共政策本应是公共利益的集中体现,不应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然而,在阶级社会中,任何政党和政府都是代表特定阶级利益的政治集团,其一切所为本质上都要服从阶级利益的需要。尽管从表面上看,政党和政府的政策行为有时并不带有政治色彩,如人口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等,但实质上还是为了巩固阶级统治的需要,这个需要简单的讲就是为了实现政权的稳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有违统治阶级意愿的政策结果在社会生活中并不鲜见,比如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及后来的文革,这些公共政策的运行,给国家造成了灾难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改变了几代中国人原本幸福的命运,但那只是因为政策制定者或执行者也就是个别领导人缺少经验致使措施不当造成的,根本不能代表我们整个党或者说是人民的意愿,当然,我们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在这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不排除有排除政治异己的可能。总而言之,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党和政府(政治组织)的政治行为,公共政策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是源于政治动机的组织产物,因而它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在这里有必要补充的是,政策系统的运行即是公共决策的过程,它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过程。在现代社会中,有两种基本的公共决策体制,即民主的决策体制和非民主的决策体制。民主的决策体制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民主制和代议民主制。

在直接民主制条件下,公共决策或公共物品的需求由选民或公民(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的自然人。在我国,选民除了必须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外,还应具备四个条件: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精神正常;经选民登记,持有选民证)直接投票决定,也就是由选民的倾向性或偏好来决定政策方案。这种直接民主制能全面反映选民的偏好,但决策成本高。

在代议民主制条件下,公共决策或公共物品的需求决定是由选民或投票人选举出代表(议员、人大代表等),再由这些代表作出公共决策。依照这种决策程序,选民所选择的并不是公共政策本身,而是那些被认为能较好代表其利益的政治家。因此,代议民主制实际上是一种公民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程序,它力求在决策成本和公民偏好的一致性程度上寻求一个合适的平衡,是一种较通行的决策体制。

非民主决策体制的典型是独裁决策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公共决策或公共物品的供给取决于独裁者本人的偏好,由他(们)说了算,且他(们)宣称自己是为社会公众作决策,标榜其偏好与公众的偏好相一致,作出的决策符合公共利益,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独裁制往往难以反映多数人的偏好,违背公共利益,给全社会带来灾难与损失。比如在两千年的封建体制中,我们有帝王的楷模,如李世民,但更多的是昏庸残暴的暴君,如秦二世,在这种金字塔式的社会权力结构中,他们处于决策层的顶端,掌握着对百姓的生杀予夺,“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就出现社会的无序和动荡。

2.公共性:

公共政策的政治性也决定了它的公共性特征。公共政策应该遵循如下公共性原则:

第一,公有性原则,即公共决策权力应该归社会公众所有;

第二,公治性原则,即公共政策应该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

第三,公享性原则,即公共政策应该适用于其所要调整的所有对象; 上面三点,类似于林肯1863

年的就职演讲,他说,要建立这样一个政府--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被近代思想启蒙家、政治学家梁启超翻译为民有、

民治、民享

第四,公平性原则,即公共政策应该维护社会公平;(90年代初开始,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大争论,就是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什么更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后来我们选择了效率优先兼顾......余下全文>>

二:政治行动具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与公共政策有何关系

(一)公共政策的政治性与公共性

从政治性来看。公共政策作为政治系统运行的重要环节,必然要服从和服务于政治系统的意志、利益、任务和目标。政府作为掌握社会公共权力的组织机构,它制定、执行公共政策的权力是由政治系统合法授予的,因此,政府的任何政策也必须维护和巩固现行的政治统治。这就使公共政策具有了政治性的特征。从公共性来看。公共政策是政府等公共部门进行社会公共管理,维护社会公正,协调公众利益,确保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措施和手段。因此,公共政策必须立足于整个社会发展,从全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来制定和实施各种行为准则,这就是它的公共性。离开了公共性,公共政策就可能变成某些个人、团体、阶层谋取私利的工具。

(二)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与强制性

从合法性来看。公共政策要发挥对社会团体和个人行为的规范与指导作用,必须以公共政策作用对象的认可和接受为前提。从强制性来看。公共政策的强制性主要源于公众利益的差异性与多层次性。一项公共政策并不一定符合所有人的利益,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就有可能满足不了、甚至还会损害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即使满足了绝大部分人的利益,还有可能损害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满足了人们眼前的、近期的利益,就有可能损害其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三)公共政策的公平性与效率性

从公平性来看。公共政策是政府等公共部门进行公共管理的途径与手段,其根本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公正与公平。从效率性来看。公共管理必须讲求效率,即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这是因为:公共部门进行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需要有一定的公共政策资源作为支撑;而在一定的时期内,在特定的条件下,政府所能提取和加以利用的公共政策资源,尤其是经费与物质设施方面的资源是有限的。与此同时,需要通过公共政策来解决的社会问题却越来越多。在这种状况下,公共政策的运行必须作到高效率。

(四)公共政策的整体性与多样性

从整体性来看。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尽管公共政策常常是针对其一特定问题制定和实施的,但这个问题往往与其他问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希望通过制定和实施一项公共政策能完全解决某个问题,这是难以办到的;即使暂时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会带来其他方面的问题。从多样性来看。公共政策在内容方面和类型方面都是多种多样的。

(五)公共政策的稳定性与变动性

从稳定性来看。追求稳定是任何一个政治系统的基本目标。公共政策作为政治系统运行的中心、公共部门履行职能的手段和进行公共管理的途径,必须保持稳定。公共政策稳定性的前提是政策的正确性,最重要的表现是政策的连续性与严肃性。从变动性来看。公共政策既是稳定的,又是变动着的。公共部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协调和平衡公众利益,而公众的利益是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的,旧有的差距和不平衡得到调整后,又会出现新的矛盾与冲突,又需要有新的政策来进行协调。

三:试述新阶段我国公共政策的取向和特点?

3 寻租:公共政策的非公共化

公共政策作为政治系统的输出物,是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其基本功能在于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以及对稀缺的社会资源进行及时有效的配置。在民主社会中,公共政策表现为集体选择的结果,因而在理论上,公共政策的制定应该具备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um),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础和核心目标。因而,公平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中最为核心的一项标准,在现代政策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在现实中,公共政策在制定和执行中或多或少的偏离了此目标,因为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一种衍生物,那就是“租”。政府干预中广泛存在的寻租活动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公共政策偏离了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准则和公平的价值取向。公共政策的非公共化时有发生。

在托里森的定义中,“寻租是为获取人为的收入转移而耗费的稀缺性资源。”这种人为的稀缺一旦产生,寻租活动的非经济性就难以避免。因为寻租作为一种非生产性活动,是对既得利益的重新分割与转移,它游离于生产过程之外,仅仅改变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一般通过例如游说、奉承甚至贿赂等不正当手段来达到目的,并不能带来价值增值。寻租者们竞相通过寻租活动来影响政府的行为,使公共政策改变法律规定的权利,让价值分配的天平朝自己这一方倾斜,以社会公共利益的衰减为代价来增加自身特殊利益的攫取。寻租是有成本的,布坎南将寻租行为造成的社会成本分为三类:保持垄断地位的支出;政府部分对这类支出做出反应的努力;寻租行为所引起的第三方的各种扭曲行为。所以,寻租行为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和社会福利的损失。

由此可见,公共政策的非公共化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实现的过程,作为交易双方的政府官员和利益集团都实现了各自的特殊利益。这正如布坎南所言,由于政府是由个人组成的,政府的各项职能只能是人去完成的,因此,组成政府的这些人不可避免的具有经济人的性质,以追求最大化的个人利益为行为准则。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就是他们为追求个人特殊利益而造成的公共政策公共性的丧失。

综上所述,经济制度的变迁将政府卷入了经济生活,政府通过公共政策来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寻租对特殊利益的争夺损害了公共利益,导致了公共政策的“非公共化”,在“孤掌难鸣的现代化经济”(萨缪尔森语)中,人类陷入了自己设计的两难陷阱———市场的缺陷需要公共政策补救,但随之而来的寻租问题又难以遏制。

4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共政策的主要价值取向

经济体制类型与公共政策的选择,尤其是公共政策价值目标的选择,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显然,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当今世界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目前也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探讨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理论前提,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政策功能的重新定位是我们正确选择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理论依据。

实践证明,市场机制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通过合理的市场竞争能够有效的解决效率问题。但是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也会产生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成为公共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即为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败,客观上需要政府通过及时制定并有效实施公共政策来干预市场,保护经济效率,维护社会公平。因此现代各国的市场经济大多是“市场机制+公共政策”的混合经济,即一方面是资源配置方式的市场化,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同时又因市场缺陷的存在而不能缺少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干预。鉴于此,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公......余下全文>>

四:公共政策在整体上具有的公共特征有哪些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有:

1、整体性,政策是配套,就是指由众多数量、类型不一的政策,组成政策体系,用以强化政策的整体功能;

2、超前性;

3、层次性;

4、多样性;

5、合法性。

五:公共政策的目标和主要手段

公共政策的目标:是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政策执行手段: 1 、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及规章制度等方式,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层次和行政区划来实施政策的方法。它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对象的有限性和时效性的特点。 2 、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法规、司法、仲裁工作,特别是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方式来调整政策执行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方法。它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稳定性、规范性的特点。 3 、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政策顺利实施的方法。经济手段运用价格、工资、利润、利息、税收、资金、罚款以及经济责任、经济合同等,来组织、调节与影响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活动。经济手段有三个特性:第一,间接性;第二,有偿性;第三,关联性。 4 、思想引导手段 思想引导手段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方法,它通过运用各种方法做人的思想工作,引导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自觉自愿地去贯彻执行政策,而不从事与政策相悖的活动。常用的思想引导手段有:制造舆论 ––––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大力宣传,使政策内容深入人心;说服教育 –––– 对少数不按政策执行或抵触的对象采取个别谈心方法,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以大话唬人;协商对话 –––– 在政策执行中,决策者和执行者应就政策深层次问题征询群众意见,与群众展开对话协商;批评与表扬 –––– 对政策执行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鼓励,对执行不力、敷衍塞责者和违抗政策者给予批评和惩罚,以达到弘扬正气、压抑邪气的目的。

六:导向功能最能体现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吗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泛滥,文化帝国主义正在蹂躏和消解着发展中国家传统的民族文化和没有自卫能力的部落文化及边缘文化。与此同时,西方的价值观念趁虚而入,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和各种制度的运行中。这种文化殖民的目的“是征服和控制人心,并以此手段改变两国之间的强权关系”。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规则下,文化作为商品,其工具性在无限扩张,而文化超越性价值却在逐步退隐。市场的强大力量在推动文化“祛魅”的同时,使文化本真价值被颠覆,原有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也逐步消亡。这种文化市场化的本质是“资本的扩张性渗透到现代性文化领域,并塑造诸领域文化,使文化成为资本积累和扩张的工具。”因此,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以及文化价值的沦丧已成为当务之急。可以说各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及保护已超越了文化自身的范围,文化存亡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独立生死存亡的大事。那么,政府制定针对文化建设的公共政策强力介入,就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本文从文化和公共政策的关系辨析人手,来探讨公共政策如何促进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及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秩序良性运行。

七:从政策调整的角度审视,我国生育政策的演变体现了哪些特点

几十年来,我国生育政策不断调整。

在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前,1957年,《人民日报》曾整版刊发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引起极大关注。文章主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1971年,我国提出“要有计划生育”,提倡“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1978年3月,计划生育政策被载入宪法。

1979年1月,《人民日报》第一版对全国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会议进行报道,会议“提倡每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

1980年9月,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明确提倡“只生育一个孩子”,不久,党中央向党员、团员发公开信进行提倡,这标志我国一孩政策正式出台并全面实施。

1981年,成立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1982年,党的十二大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

2001年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通过,2002年施行。各地根据该法制定“双独二胎”政策,陆续在全国推开。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单独两孩”政策逐渐落地实施。

2015年7月,国家卫计委回应“全面放开二孩”问题表示,积极做好进一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研究论证工作。

八:1.请简述主要的政策执行理论 10分

1、行动理论、组织理论和博弈理论。

2、第一代政策评估---实验室实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第二代政策评估---实地实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60年代),第三代政策评估---社会实验(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中期),第四代政策评估---政策制定(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

3、含义:在政策过程中,由于政策问题的变迁、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中的偏差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会使政策出现与预期不一致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对政策进行调整,使其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特点:(1)政策调整的改进性。(2)政策的再优化。(3)政策的延续性。

4、(1)心理上的抵触。(2)机构的持续性。(3)行政机关的联盟。(4)利益团体的影响。(5)法律程序的滞后。(6)公共舆论的压力。(7)公共政策终结的代价。

5、(1)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2)个人判断法。(3)头脑风暴法。(4)德尔菲法。(5)脚本法。(6)运筹博弈。

6、公共政策执行偏差行为的主要表现有(1)象征性政策执行。(2)附加性政策执行。珐3)选择性政策执行。(4)替代性政策执行。(5)观望性政策执行。(6)照搬性政策执行。

纠正公共政策执行偏差行为的具体对策有(1)完善管理体制。(2)提高执行人员素质。(3)科学诊断问题。(4)政策执行公开化。(5)及时跟踪评估。(6)强化监督控制。(7)加强舆论宣传。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