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思维的实际案例
刚到爱迪生的研究所工作时,爱迪生想考考他的能力,于是给了他一只实验用的灯泡,叫他计算灯泡的容积。一个小时过去了,爱迪生回来检查,发现阿普顿仍然忙着测量和计算。爱迪生说:“要是我,就往灯泡里灌水,将水倒入量杯,就知道灯泡的容积了。”毫无疑问,身为数学家的阿普顿,他的计算才能及逻辑思维能力是令人钦佩的,然而,这个问题表明,他所缺少的恰恰是象爱迪生那样的直觉思维能力。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在谈到“J”粒子的发现时写到:“1972年,我感到很可能存在许多有光的而又比较重的粒子,然而理论上并没有预言这些粒子的存在。我直观上感到没有理由认为这种较重的发光的粒子(简称重光子)也一定比质子轻。”这就是直觉。正是在这种直觉的驱使下丁肇中决定研究重光子,终于发现了“J”粒子,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深入研究铀射线的过程中,凭直觉感到,铀射线是一种原子的特性,除铀外,还会有别的物质也具有这种特性。想到了立刻就做!她马上扔下对铀的研究,决定检查所有已知的化学物质,不久就发现另外一种物质—铣也能自发发出射线,与铀射线相似。居里夫人提议把这种特性叫做放射性,铀和铣这些有这种特性的元素就叫做放射性元素。这种放射性使居里夫人着了迷,她检查全部的已知元素,发现只有铀和铣有放射性。她又开始测量矿物的放射性,突然她在一种不含铀和铣的矿物中测量到了新的放射性,而且这种放射性比铀和铣的放射性要强得多。凭直觉,她大胆地假定:这些矿物中一定含有一种放射性物质,它是今日还不知道的一种化学元素。有一天,她用一种勉强克制着的激动的声音对布罗妮雅说:“你知道,我不能解释的那种辐射,是由一种未知的化学元素产生的,……这种元素一定存在,只要去找出来就行了!我确信它存在!我对一些物理学家谈到过,他们都以为是试验的错误,并且劝我们谨慎。但是我深信我没有弄错。”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居里夫人终于和她丈夫一起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居里夫人还以她出色的工作,两次荣获诺贝尔奖。
二:中国古代直觉思维的故事
苏轼有一则著名的以“取象类比”形容直觉认知创造的短文《荔枝似江瑶柱》:
仆尝问:“荔枝何所似?”或曰:“似龙眼。”坐客皆笑其陋,荔枝实无所似也。仆曰:“荔枝似江瑶柱。”应者皆怃然,仆亦不辨。昨日见毕仲游,仆问:“杜甫似何人?”仲游云:“似司马迁。”仆喜而不答,盖与曩言会也。
这则取象类比的故事,既指明了直观与直觉的区别,又显现了直观与直觉在认知程度上的高低上下。前一类比“荔枝似龙眼”,属于直观感受,仅只看到两者都是圆的和甜的之类外表现象,并没有能够指出它们之间质的区别,是故“坐客皆笑其陋”;而后一类比“荔枝似江瑶柱”,则是从内在品质方面作了恰切的比喻——“江瑶柱”者,干贝也,乃用江珧贝闭壳肌制成的干燥食品,是一种名贵的海味。以它类比,显现了荔枝自身的高贵品性。
很显然,这种类比是一种非逻辑性的比附,因为它脱离开了两者的形体关系——荔枝是一种水质的鲜美的植物果实,而江瑶柱则是一种干制的动物肉类食品。无论从荔枝和江瑶柱的形态、质地来说,都似乎是毫不相干的,甚至是绝无相似之处的,是故“应者皆怃然”。怃然者,拍掌而笑也。然而,苏轼却深信自己的比喻正确,故“仆亦不辨”。而其实,这正是苏轼的直觉体验的创造性结果。后日,苏轼遇见好友毕仲游,他又问之曰:“杜甫似何人?”毕仲游当即答道:“似司马迁。”苏轼听后“喜而不答”。欣然默许。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毕仲游的回答同是一种取象类比,其效果“盖与曩言(以前的比喻)会也。”“会”者,心领神会也。毕仲游以司马迁比喻杜甫,是从杜甫与司马迁两人的学识才华和历史贡献等内在品性上给予类比的,这正像自己以江瑶柱比喻荔枝,其涵义基本相同。因此,苏轼和毕仲游的“言会”,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心有灵犀一点通”也。这个生动的比喻故事,同时反映出苏轼和毕仲游都是具有丰富阅历和高超认知的智慧者,他们皆通过直觉思维表达了两种不同事物内在相同的本质和规律,令人叹服。
苏轼对他的“苏荔似江瑶柱”的直觉体验充满了自信心,曾不止一次谈起这个比喻的妙处。又如他在其《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有自注云:“予尝谓荔枝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唯江瑶柱、河豚鱼近之耳。”这次类比,又从“江瑶柱”通向了“河豚鱼”。众所周知,苏轼是最喜爱吃河豚鱼的,河豚鱼虽然有毒,但经过精心泡制后,却是席间一种绝妙的美味佳肴。虽然“河豚鱼”是另一种物质的高档食品,但在“食品”这一相同联系上,它们很自然地被苏轼融入了同一种取象类比之中。
取象类比法,是我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思维方法之一,早在先秦的《周易》中即已有了“立象以尽意” 的说法。在稍后的《黄帝内经》中也曾多次提到“援物比类”、“别异比类”和“不知比类,足以自乱”的论述。这是一种把事物现象透过其性质特点的分析加以归类,再将同类事物通过比拟建立联系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往往是将表面无关和杂乱无章的事物予以归类,使之联结成有机的整体,从而反映出事物的全息本质及其属性,达到认知事物和诊断病理的目的。从哲理上看,它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并把它们先简化为“特殊——特殊”这一不连贯的、跃动式的思维过程,通过比拟达到一般。所以它具有把握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认知功能。
由上可见,把两种(或以上)互不相干、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从总体上予以联结和把握,从而产生崭新的、不同凡响的认知结论,这便是直觉思维的创造魅力。
苏轼就是一位善于“找出两种最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从两件最平凡的事物的对比中引出令人惊奇的效果”的大作家,也是一位“能同时看到两个方向”、“......余下全文>>
三:中国人直觉思维的事例 20分
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
青年数学家阿普顿,刚到爱迪生的研究所工作时,爱迪生想考考他的能力,于是给了他一只实验用的灯泡,叫他计算灯泡的容积。一个小时过去了,爱迪生回来检查,发现阿普顿仍然忙着测量和计算。爱迪生说:“要是我,就往灯泡里灌水,将水倒入量杯,就知道灯泡的容积了。”毫无疑问,身为数学家的阿普顿,他的计算才能及逻辑思维能力是令人钦佩的,然而,这个问题表明,他所缺少的恰恰是象爱迪生那样的直觉思维能力。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在谈到“J”粒子的发现时写到:“1972年,我感到很可能存在许多有光的而又比较重的粒子,然而理论上并没有预言这些粒子的存在。我直观上感到没有理由认为这种较重的发光的粒子(简称重光子)也一定比质子轻。”这就是直觉。正是在这种直觉的驱使下丁肇中决定研究重光子,终于发现了“J”粒子,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四:思维的敏捷性的例子
如果想培养思维敏捷最首要的还是增加自己的知识水平及知识涉及面 ,只有做到了一点
打好了能够为你大脑提供知识的基础,才能从根本上使一个人做到思维敏捷 。大家可以从以
下方面训练:
想像与联想思维训练
标新立异与独创性的训练
广度与深度的训练
求同与求异思维训练
侧向与逆向思维训练
超前思维训练
其实除了必要的训练之外,摄入一些特殊的食物也能让大脑更灵活哦!
核桃——中国人向来认为核桃是补脑佳品,隋唐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就盛行吃核桃。核桃含
有极丰富的亚油酸,可以帮助脑部血液畅通和神经系统的运作。
芝麻——芝麻在中医和道家气功中备受推崇,它不仅可以提高脑髓神经的效能,还有畅通血
液、活泼内脏、通便、美肌黑发之功。
黄豆——黄豆的重要成分是胆咸中的卵磷脂,即构成脑部记忆的物质和原料。黄豆含有丰富
的维他命E,还能有效防止脑细胞的老化。
菠菜——菠菜含有一种十分重要的维生素:叶酸。孕妇多吃菠菜有利于胎儿大脑和神经的发
育,防止畸胎。
鱼——经常吃各种鱼,尤其是鱼脑,可多吸收DHA,从而活化人的神经细胞,改善大脑功能。
香蕉——香蕉可向大脑提供酪氨酸,使人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精神稳定,创造力提高。
咖啡——咖啡因有助提神,刺激中枢神经的活动,令脑细胞变得活跃,提高思考力。
此外还要多读书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开拓视野。阅读让人思考。这是很必要的;
然后做一些益智类的游戏,如:象棋,华容道,五子棋,拼图都可以。能锻炼你的应变能力,
活跃你的思维,协调大脑和手使它们的配合更灵活。
还有每天给自己留一些时间,沉思的时间。因为有关专家证明沉思能让人睿智。
五:打破常规思维的例子
进入一个新天地,广而告之。 于是他们买断纽约各电台的黄金时段10秒钟,告诉了世人。平面广告得有内容,有时最怕的就是惯性思维。 其实这个“缸”就可以看作我们的惯性思维,就得出位、照搬人家的做法可以生存,他是这样宣传的“听众朋友,一位实验员正在向一个大玻璃水槽里注水。这家银行彻底打破了惯性思维,便会立即引起爆裂,想活,或者请个名人推广,尤其是市场营销中,搞个大促销。 还有个案例。一般做法是宣传一下,水就会溢出水槽。那位实验员一边去堵住水嘴,从现在开始播放由本市国际银行向您提供的沉默时间,实验室里一下转危为安,怎么能够想到这样做呢,最终是小舍小得。 但多数人的思维都想得,实验室里一片沉寂,向人们提供沉默时间。但是纽约一银行新开业。” 这个女实验员用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来避免了一场灾难,人们问她,流到工作台上。在后来的表彰大会上乌鸦喝水的故事 司马光砸缸等 牛顿被苹果砸了 他没把它吃了 反而 想到万有引力 这就是打破常规了 在企业经营中,一边绝望地大声叫喊起来,一遇到空气就会突然燃烧,只听“叭”地一声、广告。实验员们面对这一可怕情景:“当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这个时候惟有打破,很多时候我们对很多机会视而不见,只看到人家怎么干的,将手中捣药用的瓷研杵猛地投进玻璃水槽里、大舍大得,他们知道谁也不可能从这个实验室里逃出去。舍放前得放后。这是所有人的惯性思维,必须打破惯性思维,听众被这莫名其妙的10秒钟激起了兴趣,关键在于舍缸,但想快速成长和突破就得创新,几秒钟之内就能让整个实验室变成一片火海、广播广告得有声音。但他们没有采用其他银行开张宣传使用的方法,成了热门话题,那位实验员去关水龙头,而不是先想到舍。这时。牺牲缸一个,不一会儿就灌得差不多了。《司马光砸缸》我们都学过。 就在这时。如果再过半分钟。跟着人家的套路走可以成长,想迅速打开知名度、前人怎么做的,在那千钧一发之际。”然后整个纽约所有电台都沉默。 各大媒体也争相报道: 大家都知道,砸缸救人。殊不知,才能放飞我们的思维、政策允许的。迷失在自己的惯用套路和行业人的惯性招数上,怎么也关不住、电视广告都有画面,水直泻而下。水如果浸到工作台上的仪器,广告,里面正在起着化学反应的药品、行业的游戏规则等等,谁说广播广告非得在那大费口舌,在电台做广告,只因我们被我们思维束缚住了。 我先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幸福归大家,明显的差异化才会赢得关注,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水龙头坏了: 一家化学实验室里、不舍不得,破缸求命。于是,水流很急,舍弃有时也是一种智慧,大家只见在一旁工作的一位女实验员?这位女实验员只是淡淡地一笑,惊恐万分,说道,就已经学过了这篇课文,死神正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靠近,将水槽底部砸开一个大洞,纷纷开始讨论,我只不过是重复地做一遍罢了。要想快速获得知名度
六:有没有人能列举一些能突破惯性思维的事例
给你俩问题。 1.有两个人比赛骑马,看谁骑得慢,这次比赛跟以往不一样,所以两个人都骑的很慢。一位老者给他俩人说了一句话,俩人骑着马,一溜烟就跑了。请问他说的什么。 2.一家人找房子,一共一家三口,俩大人一孩子。找到房子了,房东说不租给带小孩的人。夫妻俩没办法,结果,小孩给房东说了一句话,房东马上答应他们住下来。 这就属于突破惯性思维的问题。。自己想想。。。。。。。。。楼主,我相信你智商。。 实在不矗。。再问我
七:思维方式的举例
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几千年特有的文化密不可分。中国文化具两个根本特点,一是崇圣性。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实际是专制与反专制的历史。政治上的统治是专制的。各种内讧、动乱、战争,起因在于推翻一种专制,但不管成功与否,目的仍然还是建立另一种专制,以至一直延续着绵绵古国的超稳形态。政治既内涵于文化,政治又高居文化之上,它驾御着文化老车,使之循规蹈矩地沿其旧辙。专制政治须“忠君”,治下文化便少不了“一言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成必然逻辑。后来,经无数打压、围剿、杀戮,如火如荼如血,“异端”近乎赶尽杀绝,中国人“崇圣”的“既定路径”思维终成了主脉。中国人崇圣、狭私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极深层次的社会现象,是一种系统性的客观存在,它不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得到大面积的改观,认清这个特点,对正确地推进中国整体改革是有帮助的(容另文分析)。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国人希望实现人人和谐,天下大同。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在为人处事方面的思维方式,这为现代学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路径。在古代书籍中,也有类似的概述:“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西方观念更倾向于绝对独立思考。而中国人的思维核心是承认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变。在此传统基础上研究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需要从两个层面上来进行。首先,这一研究从理论上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一领域的研究需要解释,文化如何从深层次上影响中国人的心理进而影响其行为;其次,这一研究从实践上能说明什么问题?如今很多人评论,中国人缺乏创造力,新兴科学没有出现在中国。实际上,中国人早就认识到这些问题。关于《易经》阻碍了中国现代科技的发展,引起激烈的争论,有人批评有人赞同。而研究表明,心理学从某种程度上支持了这种观点。从心理研究结果看,中国人用整体的、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缺少把问题从整体背景中区分出来的意愿、能力、技巧,因而无法做出进一步的分类。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远程作用力,却不善于对此内容进行更细致的区分与分类,也就不可能产生电磁学、量子力学等新的学科,更别谈更专注更深入地研究。三个因素来研究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从目标上,中国人希望达到和谐;从认知和过程来看,中国人看问题从整体去把握;从行为表现上看,中国人处理问题采取折中方法。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也应包含三个维度:矛盾观念,中国人的思维承认矛盾观念;认知变化,从认知取向看,中国人承认变化;行为变化,中国人认为人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中国人喜欢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承认变化,容纳矛盾观念,处理人际关系时追求和谐,处理问题时采取折衷方法。
八:水平思维的实例
在运用“垂直思维”时,你首先选取一个位置,然后作为一次感知的基础;接着,你就要看看自己此时此刻处于什么地方;再接着,你就要从你所在的地方和时刻进行逻辑分析。而运用“水平思维”时,我们移动到侧面路径上尝试不同的感知、不同的概念、不同的进入点。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包括一系列激发技巧,来使我们摆脱常规的思维路径。在水平思维中,我们致力于提出不同的看法。所有的看法都是正确的和相容的;每个不同的看法不是相互推导出来的,而是各自独立产生的。常规的逻辑关注的是“真相”和“是什么”,而水平思考就像感知一样,关注的是“可能性”和“可能会是什么”。以下是一些利用水平思维激发灵感的实例。随意输入方法这是所有创造力技巧中最简单的一种。任何组织和个人,比如摇滚乐团、剧作家,都可以运用这一技巧来获得精彩的创意。这种方法就是,我们先选好一个希望获得创意的焦点(如“办公室复印机”),再从词典里、报纸上或者单词表中任意地选取一个名词,然后把两者联系起来,进行创造性思考。例如:“办公室复印机”po“鼻子”立刻,我们就想到了气味。气味怎样能够利用呢?也许我们可以设计一种简单的弹药筒给办公室复印机打入某种气味,使得复印机出毛病时就会散发出不同的“气味”。如果你站在复印机旁闻到薰衣草的味道,你就知道应该添加复印纸了。如果你闻到樟脑丸的味道,你就知道复印机应该换墨筒了。这个技术应该是很简单的。其优点之一就在于不必站到复印机旁边。如果你正在书桌前工作并闻到薰衣草香味,你就可以站起来去给复印机添加纸张。利用气味来表示机器的工作情况,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可以被运用到各种类型的机械之中。反向型激发反向意味着先找出做事情的“正常”或者常规方向,然后提出与这个方向相反的激发。激发导致的主意不一定要和原来的焦点相关。例如:“我早餐喝橙汁。”po,早餐的橙汁喝我。想像“早餐的橙汁喝我”,我掉进了一大杯橙汁里面,当我爬出来的时候身上散发着橙汁的味道。这导致了一个关于沐浴的主意,即在淋浴喷头上安装几种不同味道的香水管,淋浴者可以选择他/她所喜欢的那种香水味道来淋浴。当有电话来的时候,电话铃就会响。po,电话铃一直响,只有在有电话来的时候才不响。这看起来很难运用,因为它太荒唐了。但从这里也能得到有用的主意。如果电话铃一直都响,那么至少你会由此知道电话正在运行。这就产生了一个主意,即在电话上安装一个红色的小灯以表示电话正在运行。第二个主意是把电话与电视连接起来。当有电话来临的时候,电视就突然没有声音了,于是你就立即知道了有电话。电视还可以一直保持没有声音,直到你通话结束。摆脱型激发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一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比如茶杯具有一个碟子和一个把手,鞋子一定会有鞋底,打电话要付费,等等。摆脱型激发的第一步,就是说出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第二步,就是从这些想当然的事物中摆脱出来,也就是说对此进行取消、否定、抛弃、去除。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餐厅要向顾客收取食物费用。po,餐厅不收取食物费用。也许餐厅可以收取“时间”费用来代替食物费用。你以每分钟为单位支付一定的金额,但是在所支付的时间内,食物是免费提供的。这个主意对咖啡厅等经营场所有所启发,因为那里的顾客常常只要一杯咖啡并且一坐就是很长时间。我们不必把咖啡的价格卖得很高,以补偿时间损失,而是可以以便宜的价格售卖咖啡,但在咖啡桌中间摆一个计时器以便于计时收费。更简单的做法是,在你进入咖啡厅的时候,服务员递给你一张记录了当前时间的账单,当你离开时,再根据你所待时间的长短来收费。扭曲型激发在任何情况下,事物之间总有一定的联系......余下全文>>
九:突破惯性思维的例子
伽利略的两个小球同时落地的实验、牛顿的万有引力发现、DNA双分子结构模型的发现过程、数学中高斯的关于数字运算的方法.....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