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地基处理手册

一:请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工程地质手册最新版本是哪个?? 20分

2015年勘察工程所用的最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8、《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11、《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 50585-2010)

12、《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 04:88)

1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1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 99:98)

高层部分:

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J 366-2004)

2、《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

铁路类:

1、《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7 J124-2007)

2、《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 10027-2012 J1407-2012)

3、《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12 J1408-2012)

4、《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05)

5、《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 10035-2006 J158-2006)

6、《铁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TB 10002.5-2005)

7、《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

8、《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

9、《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

10、《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

1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99-1999)(2003年版)

12、《铁路工程地质手册》(修订版)(1999)

水工类:

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

2、《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 55-2005)

3、《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

4、《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0-94)

5、《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 5395-2007)

6、《堤坊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 188-2005)

7、《水利水电工程土工试验规程》(DL/T 5355-2006)

公路类:

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8、《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

9、《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其它类:

1、《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2014) (GB 50218-94已经废止)

2、《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余下全文>>

二:求:高速公路预防性维护最佳时期的参考文献 (专业人士进)急!!!在先等

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不同于一般公路,具有技术性强、人员素质全面、维修反应迅速、机械化程度高、安全措施严格等内在要求。但是目前由于受较为落后的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限制,使得各地高速公路养护工作都无法完全达到这一内在要求。

一、高速公路养护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养护管理体制不顺,机构设置复杂。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管养一体”和“管养分离”两种模式,其中“管养一体”模式比较普遍。许多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仍然套用事业型养护管理体制,职责不明、责任不清,养护经费采用拨款形式,这种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公司化经营的发展趋势和养护体制改革的要求,束缚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另外在机构设置上,许多高速公路仍然按照“统一管理,分级领导”原则设置养护处、养护科、养护工区等,造成人员庞大、机构臃肿。这种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养护管理模式,一方面不利于养护工程市场化,另一方面不利于养护工程的监督和质量管理。

2、养护运行机制落后,创新力度不够。近年来,根据交通部提出的“管养分离、事企分开”的原则,各省(区、市)都不矗程度的进行高速公路养护运行体制的改革,并取得的初步成效。但是目前由于各地对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运作尚存疑虑,从而使得养护运行机制较为落后,创新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养护市场封闭运作、养护市场化模式尚未确定、养护市场主体尚未完全形成、养护市场各项制度尚不完善等等。另外,高速公路养护目前仍未制定全国统一的养护定额和高速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各地养护部门在编制养护计划和养护费用估算时,大都参考公路工程定额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要求,从而导致养护工程费支出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随意性较大;养护质量的考核仍沿用一般公路养护的“好路率”指标,不能满足高等级公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求。

3、养护队伍臃肿,技术力量薄弱。目前,在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由于“政、事、企”不分以及激励约束机制不强,导致各地养护机构重复设置,非生产人员膨胀,养护队伍臃肿,人浮于事现象比较严重,从而使得养护经费被挤占,养护队伍素质下降等问题产生。同时在现有养护队伍中,其人员结构也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管理人员过多,一线从事养护生产的人员太少;(2)文化素质较低,技术力量薄弱。以河北某高速为例说明,此高速公路共有养护职工126人,其中正式工73人,临时工53人,正式职工主要从事管理工作,一线施工大多由临时工进行。在养护职工中,中专以上学历仅为25%,由此其技术力量可见一斑。

4、用工制度僵化,分配形式不活。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现代机械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就使养护单位一方面急需专、精、尖人才,而另一方面无法解决“不能胜任”工作的职工安置问题,从而导致内部人员出不去,外部人才进不来的“两难”境地。在工资分配上,效益工资在工资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小,激励作用不强,使得“有工不出、出工不出力、多劳不多得、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职工工作积极性差,责任心不强,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产生。

5、养护资金不足,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全国各地高速公路养护中普遍存在养护资金不足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1)建设资金缺口太大,有限的养护资金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养护任务;(2)有些高速公路本身收费额低、效益差,养护资金分配不足。(3)偿本付息压力较大,养护资金投入不够充足。(4)由于利益驱使,不愿投入过多资金用于养护。尤其是一些采用BOT、TOT方式经营的高速公路,由于经营公司一味追求低成本、......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