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善林区生态环境

一:我国各大林区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基于现状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中国林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基本思路

明确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

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

美的生态文明社会”为总纲,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为中心,以科教兴林和依法治

林为手段,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切实抓好六大工程建设,努

力推进中国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跨越世界多数

发展中国家都走过的边破坏边治理的漫长历程,直接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林业建设的目标是:到201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0.3%,大江大河流域

的水土流失和主要风沙区的沙漠化有所缓解,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

制,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全国适应入世后的国际竞争要求;到2020年,使森林

覆盖率达到23.4%,重点地区的生态问题基本解决,全国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

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到205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

8%以上,基本实现山川秀美和木材自给自足,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林业经济发

展水平跻身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立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

业产业体系。

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国家对原有的十七个工程项目进行了系统整合,形成

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和长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

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六大林业重点

工程。六大工程覆盖了我国97%以上的县,规划造林任务超过11亿亩,工程规划总

投资7000多亿元,工程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投资之巨为历史所罕见。特别是退耕

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其投资超过了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美国罗

斯福工程和北非五国绿色坝工程,成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在国内外具有巨大影响。

二: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森林是孕育人类的母亲;

森林是人类的资源宝库;

森林能保护土壤;

森林能涵养水源;

森林能调节气候,制造氧气;

森林能净化空气;

森林能消除噪声。

一、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

随着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威胁着人类,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广、危害大的有害气体。凡生物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本领,但吸收速度和能力是不同的。植物叶面积巨大,吸收二氧化硫要比其他物种大的多。据测定,森林种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若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随着林木旺盛的生理活动功能,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还会加快。相对湿度在85%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对湿度15%的5-10倍。

二、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

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有一定保健作用。有人曾对不同环境,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作过测定:在人群流动的公园为1000个,街道闹市区为3-4万个,而在林区仅有55个。另外,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例如,一公顷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公斤杀菌素,可杀死白喉、结核、痢疾等病菌。

三、森林是天然制氧厂。

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人体每时每刻都要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一个健康的人三两天不吃不喝不会致命,而短暂的几分钟缺氧就会死亡,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文献记载,一个人要生存,每天需要吸进0.8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森林在生长过程中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据研究测定,树木每吸收44克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克氧气;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一克葡萄糖,就能消耗2500升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照理论计算,森林每生长一立方米木材,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850公斤。若是树木生长旺季,一公顷的阔叶林,每天能吸收一吨二氧化碳,制造生产出750公斤氧气。资料介绍,10平方米的森林或25平方米的草地就能把一个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供给所需氧气。诚然,林木在夜间也有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特性,但因白天吸进二氧化碳量很大,差不多是夜晚的20倍,相比之下夜间的副作用就很小了。就全球来说,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同时吸收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有极大的提高空气质量的能力;并能减少温室气体,减少热效应。

四、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随着公元、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城镇尤为突出。据研究结果,噪声在50分贝以下,对人没有什么影响;当噪声达到70分贝,对人就会有明显危害;如果噪声超出90分贝,人就无法持久工作了。森林作为天然的消声器有着很好的防噪声效果。实验测得,公园或片林可降低噪声5-40分贝,比离声源同距离的空旷地自然衰减效果多5-25分贝;汽车高音喇叭在穿过40米宽的草坪、灌木、乔木组成的多层次林带,噪声可以消减10-20分贝,比空旷地的自然衰减效果多4-8分贝。城市街道上种树,也可消减噪声7-10分贝。要使消声有好的效果,在城里,最少要有宽6米(林冠)、高10米半的林带,林带不应离声源太远,一般以6-15米间为宜。

五、森林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森林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能,减少地面增温。冬季森林叶子虽大都凋零,但密集的枝干仍能削减吹过地面的风速,使空气流量减少,起到保温保湿作用。据测定,夏季森林里气温比城市空阔地低2-4℃,相对湿度则高1......余下全文>>

三: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14分)材料一 2009年世界原木消耗量最多的五个国家

(1)美国 亚寒带针叶林(或针叶林)(2分)(2)1997 (或1998) 天然林(或森林)(2分)(3)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或温室效应增强) 生物多样性减少(或大量物种灭绝)(4分)(4)①木材加工业发达(或木材消费量大);②保护本国森林资源;③本国木材品种较单一(或本国森林生长较慢)。(3分)(5)①大力植树造林;②提高木材利用效率;③开发木材替代品;④从国外进口木材。(3分) 试题分析:第(1)题,从图中五个国家的原木的自给率不难看出,美国虽然对原木的消费总量最大,但其原木的自给率还是最高的,可以高达99%。而我国的原木进口主工是来自俄罗斯,其森林类型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第(2)题从材料二的图上也可以看从1998年以后,我国的原木的生产量明显小于我国的原木的消费量,这可能与实施对东北、西南等天然林区的保护有较大的关系第(3)题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势必造成其吸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功能下降,留在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在加剧大气的温室效应的同时,还可能造成生物的多样性减少。第(4)题芬兰、瑞典两国森林覆盖率高,人均木材蓄积量很大,但两国仍需大量进口木材可能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本身对木材的需求量大;二是出于保护本国森林资源的需要;三也可能是本国的木材的品种过分的单一等等。第(5)题为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可以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木材利用效率;开发木材替代品;从国外进口木材等一系列措施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图表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综合解读,结合必修3中所学过的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相关知识即可完成,试题属于一般性的中等难度的题目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