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一:如何维护食品安全?

维护食品安全的建议如下:

1、建立新的食品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管理体制。我们可借鉴国外的做法,针对我国国情来建立农业管理部门与食品工业管理部门合一,对农业和食品工业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机构。

2、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使我国食品安全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制度规范上,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监管体制、征信制度、评价制度、披露制度、服务制度、奖惩制度等,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推进体制改革加强监督队伍建设。为了保证卫生监督的公正,加大食品卫生监督的力度,改革卫生监督体制,集中原来分散的卫生监督职能,撤销市、县级卫生防疫站、公共卫生监督所、劳动卫生监察所,组建新的卫生监督所,承担面向社会的综合卫生监督执法任务。 做好发展规划,推动食品行业稳步发展。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制保障体系、食品安全预警和控制体系、食品安全监管和卫生监督体系三大目标以及具体指标,同时从经费、人员、组织、管理等方面落实目标实现的保障措施,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明确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

4、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深化。将整顿和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和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执法,对违反《食品卫生法》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坑害消费者的不法生产经营者坚决查处,有力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活动,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5、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依法加强权力监督,实施对食品安全的有效保护,确保做到有法必依靠,执法必严。对于食品问题的惩治,可以借鉴国外,如美国:一旦被查出食品安全有问题,食品供应商和销售商将面临严厉的处罚和数目惊人的巨额罚款 我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制度正在日趋完善,食品安全还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我们切实担负起保障食品安全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法宣传力度,继续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巩固和深化食品专项打假斗争的成果,努力开创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6.政府权力下放,在国内推广“吹哨法案”,动员民众监督、检举,全民确保食品安全。“吹哨法案”即告密法案,旨在保护告密者,鼓励公民参与社会公正的监督,国家保护告密者,并且告密者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政府应尽快在国内推广“吹哨法案”,动员群众力量,共同监管食品安全。

7.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责任一半要落在监管者身上,另一半还是要落在公众身上。举报制度是鼓励公众监督,另外要有计划地向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公众普及健康食品知识。每一个人包括食品的生产者,都是食品的消费者,食品安全出现问题谁都不可能是赢家。

二: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当前,问题食品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忧虑。日本的核辐射,已令日本的蔬菜、水果在其国内无人问津,其他国家更是拒之门外。台湾的塑化剂,波及上下游众多企业,不仅在岛内各界引起震动,在香港等地也是谈“塑”色变。近日,欧洲爆发大量血性肠炎的病例,症状表现为腹泻、血便,其原因是吃了残留大肠杆菌的豆芽等蔬果。我国也存在色素、甜味剂、防腐剂等使用超标的现象,从而使部分酱卤类制品、灌肠类制品、肉干制品、五彩糖、蜜饯、果脯、茶饮料等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对人的健康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应该说,治理餐桌污染已经持续多年,各级都很重视,采取了不少措施,为何问题食品还是屡见不鲜呢?这里有违法成本偏低的问题,问题食品害人往往于无形中,调查取证较为困难;一些问题特别突出的食品,给人的健康造成明显危害,往往也以罚款、赔偿的方式处理,很少被追究刑事责任。为此,就有一些企业铤而走险,越做越大。还有道德责任缺失的问题。一些食品企业主没有最起码的道德责任感,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不惜以牺牲消费者的健康为代价,掺杂造假,使用违禁物,无所不为。  那么,解决问题食品的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应当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该立的法要立,该修改的条款要修改,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应当严格执法,对食品安全违法者的宽容,实际上是对百姓健康的不负责。应当抓好产供销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在原料生产环节,严格控制农药残留,禁用高毒、剧毒农药;在食品加工环节,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把好原料关,杜绝各类添加剂的超标;在食品的流通环节,做好保鲜保质工作,防止产生新的污染。  良好的道德责任,是食品产供销参与者把好安全关的内在动力。我们既要以法律的规范来约束食品企业主,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企业主明白,食品安全是企业对社会应尽的责任,是企业流淌道德血液的体现,而且也是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只有以安全的食品赢得消费者普遍信任,企业才会持续向前发展。  食品安全只有成为企业主的自觉行为,成为食品产供销各个环节的参与者的自觉行为,才能得到有力保障。

三: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控制好生产中的每个细节

四: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执法效率有力,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心跟处罚等。

五:如何确保食品安全?

如果你是生产厂家,你就严把质量关。如果你是消费者,就严格把好自己的“进口”关。如果你是质监部门,呵呵,我就不用废话了。

六:如何有效的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对策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屡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此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司长徐景和曾公开表示,今年内将对实施四年之久的 《食品安全法》进行修订。

此次修订能否给食品安全问题的破解带来契机?修订可能涉及哪些内容?法学界专业人士又对此有何建议?

公众对《食品安全法》的修改寄予厚望。2009年6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之所以需要进行修改,原因有二:一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推进; 二是为了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方案与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中关于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设置不一致。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也对《食品安全法》的修订提出了强烈的愿望。但是,如何修改《食品安全法》,则见仁见智。我们认为,修改《食品安全法》首先要定位食品安全法的核心功能,然后围绕该功能进行修改,才能达到公众预期的目的。

《食品安全法》应有自己的定位

法律最核心的功能是调整社会利益关系,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由不同的法律进行调整。《食品安全法》 也应有其功能定位,那么《食品安全法》 拟调整哪些领域的社会利益关系呢?

从《食品安全法》第1条“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它所要调整的是涉及食品安全领域的社会利益关系。然而,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至少涉及到自然环境、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政府监管等方面的因素。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及污染物与水、草、空气、土壤等这些自然环境污染有直接的关系; 食品安全标准是否完善、是否科学合理,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大因素; 媒体揭露的大量食品安全事件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缺失有重大的关系;“黑作坊”“黑工厂”“黑市场”“黑窝点”的存在,足以说明加强政府监管的空间仍然非常大。那么,基于食品安全问题涉及领域的广度考察,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法》的功能是否应定位于调整所有涉及上述这些既包括公共领域、又包含私人领域的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

没必要调整所有社会关系

《食品安全法》 第2条第2款规定,“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以下称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的规定”。另外,我国的《渔业法》、《畜牧法》、《环境保护法》 等法律规范同时也涉及到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利益关系。这些与保障食品安全有关的专门规范都有自身调整的社会关系。如果在《食品安全法》中规范了其他部门法律可以专门规范的内容,既浪费了立法资源,也会使各部门法之间产生混乱。

例如食品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问题,既涉及科学技术水平、传统消费习惯、社会发展水平,同时政府的态度对食品标准水平的高低也有直接的关系。在诸多因素影响下的食品安全标准问题,《食品安全法》是否需要规范、如何进行规范等等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否则不但达不到保障食品安全的目的,反而有可能成为违法者的挡箭牌。同样,《食品安全法》第四章关于“食品生产经营”共有30条规定,是否有必要就生产经营的具体方式方法进行规范,也是值得讨论的。

修改《食品安全法》的几点建议

我们建议《食品安全法》的修改应以“管人为主、管事为辅”。即以规范有关保障食品安全的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

(一)明确政府监管机构的权利义务。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来看,设立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变“九龙治水”为“一龙治水”。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政府部门,至少仍然涉及到农业部门、卫生部门、环境保护......余下全文>>

七:如何做好食品安全

做好食品安全的重点工作:

(1)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认真做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组建工作,加强综合协调,完善监管制度,优化监管方式,强化生产经营各环节监管,形成相互衔接、运转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格局。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和基层工作体系。

(2)严格食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治理整顿,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对犯罪分子刑事责任追究到位。加强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经营监管,建立健全严格的食品退市、召回和销毁管理制度。继续深化专项整治。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继续抓住“地沟油”、“瘦肉精”、乳制品、食品非法添加等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持续开展集中治理整顿,坚决取缔“黑工厂”、“黑作坊”和“黑窝点”,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努力让群众吃得放心、安全。各有关部门要强化日常监管,督促企业自觉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试点,发挥市场机制在强化食品安全中的作用。要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工作,健全统一高效的风险监测工作机制。

(3)严格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出厂检验、索证验票、购销台账记录等各项管理制度。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和相应的经营单位要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分管负责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保证必要的食品安全投入,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改善食品安全保障条件。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向社会公布本单位食品安全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及时。进一步健全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制度,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并由单位组织定期培训,单位负责人、关键岗位人员要统一接受培训。食品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负首要责任,企业质量安全主管人员负直接责任。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用情况,为诚信者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对失信行为予以惩戒。

(4)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充实和强化基层监管执法力量,加强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工作作风教育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风险监测评估体系,提高检验检测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尽快完成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卫生、食品质量标准和食品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标准的清理整合工作,加快重点品种、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工作,充实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各地区要根据监管需要,及时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健全各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预案演练,完善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和程序。加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体系建设,提高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决策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强化应急装备和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急风险评估、应急检验检测等技术支撑能力,提升事故响应、现场处置、医疗救治等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水平。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程序。

(5)完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着力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问责力度。行政执法、监察及政法部门要坚持加强协调配合,加大打击力度,严肃惩处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腐败、渎职等行为,斩断非法利益链,让违法者付出高昂代价。

(6)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构建群防群控工作格局。大力推行食品安全有奖举报。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强大合力。...余下全文>>

八:食品经营者应当如何开展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这要看你是食品生产经营者还是那种食品经销商了,如果是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如果是从事食品经销商的话,那就要注意你的食品来源了,具体如下: 一、注意看经营者是否有营业执照,其主体资格是否合法。

二、注意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注意食品外包装是否标明商品名称,配料表俯净含量、厂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内容。

三、注意看食品的生产日期或失效日期,注意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

四、看产品标签,注意区分认证标志。

五、看食品的色泽,不要被外观过于鲜艳、好看的食品所迷惑。

六、看散装食品经营者的卫生状况,注意有无健康证,卫生合格证等相关证照,有无防蝇防尘设施。

七、看食品价格,注意同类同种食品的市场比价,理性购买“打折”、“低价”、“促销”食品。

八、购买肉制品、腌蜡制品最好到规范的市场、“放心店”购买,慎购游商(无固定营业场所、推车销售)销售的食品。

九、妥善保管好购物凭据及相关依据,以便发生消费争议时能够提供维权依据.

希望能帮助你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