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理念

一:如何实施幸福教育理念

你好,楼主:

幸福教育理念

教育是人的幸福的源泉和保障,人的幸福是教育的目的。人的一生所获得的幸福的高度和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教育生活所获得的幸福的高度和深度。

教育能为人的物质生活幸福奠定必要基础,能为人的社会生活幸福打下一定基础,能为人的精神生活幸福打开广阔的空间。幸福,需要教育。教育能带来幸福。

幸福教育,就是把幸福作为教育内容,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培养师生理解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

幸福教育,就是把幸福作为教育过程的性质,师生在教育过程是幸福的。教育的过程本身是体验幸福的过程,并使人在体验幸福的过程中领悟幸福真谛。幸福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拥有幸福童年。对人生而言,幸福是不可以存储和转移支付的,教育不能以牺牲今天的幸福为代价换取明天的幸福。学生享受幸福是现时的,当下的,此时此地的。幸福既是教育的目的,也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同时,教育也为学生的未来幸福做准备。通过教育,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定基础。

幸福教育的对象是人,幸福教育就是要把教育目的回归到人,定位在人的情感上,体现出教育对人的关照,其目的是培养人的幸福情感和幸福能力。幸福教育,就是幸福地教育学生如何得到幸福生活。

道德教育是实施幸福教育的主要途径。进行幸福教育,就是进行道德教育,就是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内心情感是幸福教育的核心。培养健康人格是幸福教育的目标。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是幸福教育的起点。

幸福教育,要让教师拥有一种物质的、精神的、心灵的幸福生活。因为学生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幸福能力主要从老师那里获得。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

幸福教育是遵循教育规律的,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能动的教育实践。幸福教育思想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社会认识和事件的主体的理论,特别是人的主体性的理论是幸福教育的哲学基础。

人的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分工不同。左半球侧重逻辑思维能力,右半球侧重直觉的形象思维功能,只有两半球协调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大脑的潜能。传统教育只注重理念的逻辑的大脑左半球的训练而忽视了右半球的功能。幸福教育引入情感因素,主张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大脑两半球协同活动,以促进学生智慧潜能的充分发展。 最新脑科学对神经系统和大脑中枢的研究发现表明,幸福有科学证据:爱的激素、迷走神经、前额叶皮层活动左右着或反应着人的幸福感。这是幸福教育的生理学基础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由认知操作心理系统和情意动力心理系统的协同活动而构成的,学生学习活动同样也是由这两个系统构成。幸福教育中加入情感因素对学生认知操作活动具有增益或减耗作用。另外,情感还具有心理上的享受功能,幸福产生于身心需要的满足,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生命充满热爱,并能在享受现实生活中实现幸福教育的目的。这是幸福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人们重新解读进化论发现,直立人的骨盆变窄、大脑皮质比重大、裸露皮肤多等,表明人需要保护、爱、触摸、沟通。进化决定了人类本性是善良、友爱、相互支持的,人类具有善良的天性,具有获取幸福感的生物基础。这是幸福教学的生物学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幸福教育紧扣了教育发展的主题。这是幸福教育的教育学基础。...余下全文>>

二:如何实施幸福教育理念,建立和谐的幸福课堂

学校对教研组研究从效益角度,通过考察教学对象的发展、教师自身的发展、课堂教学的即时质量等五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实现对教研组研究情况的综合性评价,同时借助于专项奖励经费及各种“合格型教研组验收”、“研究型教研组”命名的方式,促使教研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组内即时评,就是由教研组中教学骨干及时对每次备课组教研质量进行点评,对于个别研究态度有问题,教材钻研不够的教师及时沟通或指导,培育每一位教师从事教研的自觉性。

教研大组评,就是通过公开教学活动方式,让教师在相互听课充分研课,比照课前设计思路,在反思中检验教研活动的实用性价值。

教导处质量管理评价,借助于行政听课,书面检查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语言表达、思维能力等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教研活动的实际效果;

通过校级教研组讲学制,由校长室对教研质量综合评价,让教研组全教会上进行展示,通过研究课展示、教研组评课、教研组主题讲学,对各组教研综合水平进行认定,每学期对教研组进行级别认定;

科研学术水平评,借助年度教育科研评选活动,通过教学案例、学术论文的征集、评比,总结教师教育思想,提炼有效教学方式,开成个体的教学风格,同时也折射出教师的专业水准,间接反映教研组活动的成效。

教育是艺术,全面培育学生的认知、情感、能力,促成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教师的师德与专业核心内涵,教研组活动是直接指向师生共同成长的学术平台,严谨、创新是其基本主旋律,自觉的教研意识是评价一个学校教学环境优劣的首要指标,我校将一如既往地探索研究教研活动方式,以保证教学创新的有效性,我们真诚地希望教研活动真正姓“教”重“研”,让学生能享受优质课堂的滋养,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发动器”,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推进二期课改的“助推器”。

三:家长的教育理念

一、 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其一,我们的父母大多没受过专门训练。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恋爱成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很少有人对我们说怎么做父母。即使有人说过,也只是长辈们。他们或许会说“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长”……这些在生活中流传的观念对吗?这需要我们去反思。

要做驾驶员需要到驾校学习3个月才能拿到执照,而要做父母3个月能学会吗?父母不同的语言、行为、教育会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不同的烙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父母们难免会出错。

其二,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离方向。父母与孩子间有天然的感情联系,特别是母子一体,自然产生期待,把自己没实现的,没做成的都转而寄期望于孩子来完成,难免不切实际。一本《哈佛女孩?q刘亦婷》卖了几百万册,正是父母们这种心理的反应。父母的过度关心,过度照顾剥夺了孩子成长的空间。《扬子晚报》的记者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从小到大不要考虑任何事情,怎么会有成长呢?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过多限制、过多干涉也会阻碍孩子潜能的释放。我们常常居高临下地待孩子,以“家长”自居:“你是我生的,我让你听,你不听,找揍!”如此家庭教育缺失了“人格平等”――《联合国儿童宪章》规定的根本精神,怎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其三,很多父母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职责。由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虑也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俗话说:三岁看老。孩童时代所受的教育影响着人的一生,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父母们惯有的家长概念在英文中其实是个贬义词,含有“家长制”、非民主的意思。而要孩子完成一件事必须有真正的理解、接受,才能去做好。对教育职责的漠视,教育理念的偏颇自然导致家庭教育易出错。

二、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

父母们把孩子送到小学、中学时,总喜欢说:“老师,这孩子全交给你啦,拜托啦!”其潜台词是“与我”无关啦。其实,绝对不是如此就行的。撬动地球的手,就是推动摇篮的手。好的家庭往往伴随着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坏的家庭往往给孩子负面影响。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印证。张家港×校一位初二的孩子星期日晚在家复习迎考,他父母邀了几个朋友来家搓麻将,其响声搅扰了孩子,孩子无奈说:“11点多了,还打,我明天怎么考试?”麻友们正在兴头上,对孩子的话不予理睬。孩子生气了,就将电视打开,并把音量调大,弄得左邻右舍上门抗议,他父母觉得丢了面子,将他打了一顿。孩子连夜出走……朋友们常问我每周有多少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我说由于工作忙,我与孩子相互交流并不很多,但只要孩子看到,我一定是在看书,写作,不需要讲话。身教远大于言教吗。父母有多少工夫在家读书,家中有多少书,培养出的孩子境界是不一样的。2004年,中国出版社协会做了一项调查:我国有45%的家庭无一本藏书,无一个书柜;韩国有 96.8%的家庭平均有500本以上的藏书。没有书香家庭,哪有书香校园,书看社会?父母不进步又怎指望孩子成龙、成凤。

学习型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是共同成长,甚至相互影响的。他们往往有一些成功的影响方式,如亲子共读,亲子通信,讲述成长故事等。父母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一样,是没有止境的过程。父母的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其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

三、品德重于学问,......余下全文>>

四:幸福教育理念怎样在教学中落实

你好,一点通网校回答你的问题

中国的高考指挥棒不放下,什么素质教育、幸福教育都是忽悠人的。

五:你对孩子成长教育理念是

一、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其一,我们的父母大多没受过专门训练。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恋爱成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很少有人对我们说怎么做父母。即使有人说过,也只是长辈们。他们或许会说“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长”……这些在生活中流传的观念对吗?这需要我们去反思。要做驾驶员需要到驾校学习3个月才能拿到执照,而要做父母3个月能学会吗?父母不同的语言、行为、教育会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不同的烙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父母们难免会出错.

其二,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离方向。父母与孩子间有天然的感情联系,特别是母子一体,自然产生期待,把自己没实现的,没做成的都转而寄期望于孩子来完成,难免不切实际。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卖了几百万册,正是父母们这种心理的反应。父母的过度关心,过度照顾剥夺了孩子成长的空间。《扬子晚报》的记者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从小到大不要考虑任何事情,怎么会有成长呢?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过多限制、过多干涉也会阻碍孩子潜能的释放。我们常常居高临下地待孩子,以“家长”自居:“你是我生的,我让你听,你不听,找揍!”如此家庭教育缺失了“人格平等”——《联合国儿童宪章》规定的根本精神,怎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其三,很多父母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职责。由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虑也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俗话说:三岁看老。孩童时代所受的教育影响着人的一生,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父母们惯有的家长概念在英文中其实是个贬义词,含有“家长制”、非民主的意思。而要孩子完成一件事必须有真正的理解、接受,才能去做好。对教育职责的漠视,教育理念的偏颇自然导致家庭教育易出错。

二、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

父母们把孩子送到小学、中学时,总喜欢说:"老师,这孩子全交给你啦,拜托啦!”其潜台词是“与我”无关啦。其实,绝对不是如此就行的。撬动地球的手,就是推动摇篮的手。好的家庭往往伴随着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坏的家庭往往给孩子负面影响。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印证。张家港×校一位初二的孩子星期日晚在家复习迎考,他父母邀了几个朋友来家搓麻将,其响声搅扰了孩子,孩子无奈说:“11点多了,还打,我明天怎么考试?”麻友们正在兴头上,对孩子的 话不予理睬。孩子生气了,就将电视打开,并把音量调大,弄得左邻右舍上门抗议,他父母觉得丢了面子,将他打了一顿。孩子连夜出走……朋友们常问我每周有多少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我说由于工作忙,我与孩子相互交流并不很多,但只要孩子看到,我一定是在看书,写作,不需要讲话。身教远大于言教吗。父母有多少工夫在家读书,家中有多少书,培养出的孩子境界是不一样的。2004年,中国出版社协会做了一项调查:我国有45%的家庭无一本藏书,无一个书柜;韩国有96.8%的家庭平均有500本以上的藏书。没有书香家庭,哪有书香校园,书看社会?父母不进步又怎指望孩子成龙、成凤。

学习型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是共同成长,甚至相互影响的。他们往往有一些成功的影响方式,如亲子共读,亲子通信,讲述成长故事等。父母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一样,是没有止境的过程。父母的不断进......余下全文>>

六:“幸福教育”是怎样实现的

这需要多方面的原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来体现幸福,幸福的本质是本体能感觉得到的幸福,而不是表象的幸福。多一些关爱,少一些责骂,负面的情绪尽量最小化,因为幸福感是可以传递的。

七:用几个词形容最幸福的教育是什么样

我觉得孔子的教学理念比较贴近幸福的教育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8、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9、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0、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八:幼儿教育理念,有哪些?

一、科学的幼儿观

科学的幼儿观是人们对幼儿的正确认识,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幼儿是一个社会的人。他们具有一切基本的人权。

(2)幼儿是正在发展的人。儿童有充分的发展的潜能,而且存在发展的个别差异。

(3)幼儿是独立的人。应有主动活动、自由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4)幼儿是完整的人。除了健全的身体外,还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必须高度重视其在身体、认知、品德、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做到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关于科学的教师观

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幼儿在学习互动过程中共同成长,是幼儿的学习伙伴。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有如下观点:

1、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和扎扎实实的敬业精神。

2、顾全大局的团队精神和勇于拼搏的创新精神。

3、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渊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4、扎实的基本功和扮演多种角色的能力。

5、激励幼儿、赞美幼儿以及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方法和艺术。

6、 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三、关于科学的幼儿教育观

科学的幼儿教育观是人们对幼儿教育正确的看法和态度。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对于一个人品行和习惯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幼儿教育保教并重。二十一世纪的幼儿教育应让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关心”、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四、关于科学的幼儿教育质量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它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是幼儿积极主动的态度,强烈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与环境互动能力,初步的合作意识、责任感等等。所以幼儿教师应了解、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五、关于科学的评价观

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教师对幼儿的科学评价应注意:

1、关注幼儿的学习变化及成长历程。

2、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为对其实话有效的因材施教积累依据服务。

3、注重幼儿评价的多元性,使其在促进幼儿潜能得到整体的、充分的发展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4、在真实的情境的互动中进行评价,重视评价过程。

六、关于科学的教育功能观

所谓教育功能,就是教育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主体的人”及“客体的环境”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教育具有两天基本功能,即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恢复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

九:如何树立正确的家长教育理念观

家长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树立正确的家长教育理念

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榜样。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因此,家长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形成正确的家长教育理念的重要部分。

学习型的家庭中,家长的教育理念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甚至相互学习。他们往往有一些成功的影响方式,如亲子共读,亲子通信,讲述成长故事等。家长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一样,是没有止境的过程,也就是说家长的一生都在为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而努力着,而家长的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从而发挥出正确家长教育理念的种种优势。

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是正确家长教育理念的核心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就被看作好孩子。事实上,影响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树立起正确的家长教育理念,这将会为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我们注意到不少家长过多关心学习,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什么承诺都兑现,这是非常不好的一种家长教育理念的体现,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前不久,复旦大学一位研究生跳楼自杀,他曾是某省的文科高考状元,应当说学习成绩是出类拔萃的,可又怎么样呢?家长白养了他,还不如考上大学留在身边的子女,对社会也没有贡献可言,由此可见,不正确的家长教育理念,其危害不小。

占用孩子童年不是科学的家长教育理念

大家经常感慨:现在的孩子没有童年、没有快乐。只要进了学校就没有好日子。在入幼儿园前,家长们怀着许多梦想,让孩子弹琴、画画、唱歌、跳舞……一进学校,进了考试圈,很多家长就退出先前的游戏。当然学习也不是为了给孩子快乐,而是寄托了许多幻想,这种不科学的家长教育理念会逐渐地让孩子们的爱好被斩尽杀绝,剩下的是“苦”。幸福是一种体验,享受着教育的幸福,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也是树立正确家长教育理念所想要达到的效果。

重视读书的作用是正确的家长教育理念的一部分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主要任务就是读书。但现在学生除了读教科书之外恰恰很少读书。凡是读书多的孩子,一般来说,其神野必然开阔,其精神必然充实,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因此说,让孩子多多读书是正确的家长教育理念。

读书对于人的成长是最重要的。世界上那些生命力旺盛的民族一定是爱读书的民族,如犹太人。近代史上三个最伟大的人物均来自犹太民族:马克思以唯物辩证法改变了人类对社会的看法,爱因斯坦以相对论确立了崭新的宇宙观,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法让人更准确地了解自身,这些都充分说明读书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因此,提倡孩子多读书是家长正确教育理念的体现,能够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慧择提示:以上所述,充分说明,家长教育理念的正确与否,关乎着孩子一生的发展,因此,广大家长们必须重视起来,从现在开始做起,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不断探究科学家长教育理念形成的方法。

十: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它的精神内含十分明确,即大众教育——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他的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人人是先生等教育观正是其教育思想的体现。他认为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会扼杀儿童的身心发展,其结果培养的是一群无用的没有创新精神和胆略“书呆子”。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要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要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包括学习时间的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鼓励学生依照自己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与之相配套的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也都应向生活教育理论方向靠近。这样才能使陶行知的“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手”教育思想得以真正体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