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进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进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可以把一个单元当作以单元主题为题目,以每篇课文和“积累运用”为段落的一篇“大文章”;也可以把一个单元当作以单元主题为“书名”,每篇课文和积累运用为“章节”的一本“小书”。
我们的单元整体教学,包括“教科书教学”、“整本书阅读”、“语文实践活动”三部分,各部分既横向联系,又有一个纵向的序列。
单元整体教学因为年段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精读指导重点也不同。一、二年级宜以“识字”为整合点,指导重点在比较词句中理解与朗读。单元整体识字,有益于把更多的字集中在一起,使低年级的学生不但能够认识更多的字,而且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了解汉字构字规律,对汉字的特点有更深的体会。三、四年级,以单元主题为纲,整合课本内容,指导学生预习,指导重点在句段推敲中理解内容,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效果。五、六年级,以单元主题为发散点,整合课内外内容,以学生自学为基础,指导重点在于通过句段和篇章的对比,体会情感,领悟表达。
二:小学语文怎样进行单元重难点分析
合考试卷及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情况分析。考试常考的都是重点,对学生来来说有难度的。按照这个思路分析就能搞定、容易错的就都是难点、不会做的
三:实施开放的单元整体教学将会给阅读教学带来哪些变革
一、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目标和要求,参照教材所规定的目标和要求,联系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制订集中、明确、适切的,有针对性、层次性的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是指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重点呈现一堂课的主要任务,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表述时应尽可能地将三者加以整合。“明确”是指所制订的目标指向清晰,表述具体得当,要陈述可以观察到的学生的具体行为,说明产生这些行为的条件,以及指出评定行为的标准,以便操作和评价,例如字词学习,应具体到能认读识记哪些字,在什么条件下积累哪些词语并达到怎样的程度等;又如了解课文内容,应具体到了解什么内容,在怎样的条件下完成,完成到怎样的程度。“适切”是指所制订的教学目标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教材的特点,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并有一定的针对性:在制订重点精读课文的目标时,要注意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在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对要求学生独立阅读的略读课文,则不必各方面逐条罗列,选一、二方面作重点表述即可;在制订写作课目标时,可以从“观察”、“选材”、“表达”等方面加以具体表述,如提出“观察”的具体内容,从哪方面进行选材等。情意目标的制订,应注意结合阅读内容和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过程中认识并认同相关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逐步地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主体验,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在教学目标中使其显性化,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无痕化,发挥“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每一堂课的目标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是循环反复、螺旋上升的。教师备课时应从学生的知识积淀、心理期待、文化准备等诸方面做全面地分析,结合单元目标、学期目标和年段目标作整体思考,使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具体目标和一般目标有机结合。二、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一)分析学生情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但是,究竟该怎样以学生为主体?如何了解学生的需求?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要找到答案,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学情调查。我们都知道,科学的学情调查是新课程下优化教学的一种手段。可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有意识地作过学情调查和预测,很难真正了解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目前关于学情调查的相关研究很少,可供参考的书目和资料也很欠缺。因此,要想优化教学、渐渐读懂学生,还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作好学情调查。“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况。因此,学情调查不仅要调查学生的学习起点,还要调查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速度、自主行为能力、能力倾向、兴趣点、学习动机、情感态度的性格表现、情绪的性格表现、意志的性格表现,等等。新时期以来,我们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主权,但这并不是让教师袖手旁观或是任其自然。相反,这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毋庸置疑,学情是客观的,只要有教学、有学生,就有学情问题。与此同时,学情又是不断变化的。在教学活动中,时间过了,内容换了,难度改了,甚至天气变了,都会对学情产生影响。因此,每一个教学内容,每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的每一次学习活动,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关注了学情,掌握了学情,教师才有“引”的方向,才有“导”的重点。另一方面,学情的多样和多变,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了解和把握学情。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倾听、观察、访问,可以察言观色,可以举一反三,可以旁敲侧击......余下全文>>
四:教师应该怎样进行语文单元主题教学
由此再备课,教师就会发现,这一单元主题“师恩”实际上被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地分解在每一课中,而且,侧重点不同.所以研究主题教学,就要研究“师恩”究竟有哪些方面.在通过一课一课的“小主题”加以具体体现后,再回到单元的“大主题”,把这个单元“收拢”一下.可想,学生所获得的认识是整体的,不仅对这一课的语词“师恩”,更对每一课的文眼(语词)都会有更深的理解
五:如何结合新课标开展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
【课题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根据这些要求,我们针对语文教师长期以来就教材教教材,就课文上课文,课程资源匮乏,阅读量严重不足,“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学生阅读时间严重不足的弊端,从2007年起开始了长达7年的艰辛探索之旅,我们一路走来,经历了自由素读——经典诵读——群文海读——主题阅读,逐步形成了今天的“1413”单元整体阅读,让阅读真正实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构建出了低消耗高收获的语文阅读教学。
【课题研究的内容】
1. 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不同文本的主题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依托教材以及其他优秀的阅读资源探索课内外阅读的衔接点,各类课外阅读课的基本模式及相应策略,构建课内外阅读相互沟通、相辅相成的阅读体系。
3. 学校及家庭在课外阅读兴趣培养、方法指导上的配合的研究
4.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途径研究。
【课题研究的思路】
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以单元主题为核心展开教学流程,遵循“整体性原则”组织阅读教学,以一个单元的教材为单位组织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以学校的“四环十六字”的总体教学模式为依据,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三级教案”的形成推进课题的研究和发展。具体开展以下活动:
1. 开展单元主题阅读的研究、研讨活动。
2. 开展单元主题阅读的研究经验交流活动。
3. 开展单元主题阅读的研究案例、示范观摩活动。
4. 开展单元主题阅读的研究实践活动。
【课题研究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3. 可操作性原则
【课题研究的方法】
1. 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主题式阅读相关的科学理论,广泛汲取、借鉴主题式阅读相关的先进经验,收集处理各种资料,把握依托教材开展主题式阅读的规律和特点。
2. 调查研究法:通过访问调研等,了解主题式阅读现状,发现和分析其存在的利弊、问题和需要,为研究指导方向,提供决策依据,调整和促进课题研究。
3. 个案研究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学习个体和学习组织,进行专题研究,研究项目各有侧重,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展过程,得出结论,形成案例。
4. 经验总结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分阶段总结经验,形成成果,建立适应我校开展主题式阅读的机制。
【课题研究的步骤】
1. 准备阶段 2011年 8月—— 2011年10月
(1) 加强理论学习,申报课题。
(2) 确定研究对象,培训研究人员。
(3) 制订研究方案和课题研究计划。
(4) 编写校本教材《主题阅读》。
2. 实验阶段 2011年 10月—— 2014年 12月
(1) 以学期为单位,制订计划,进行小结,形成研究管理制度。
(2) 以抓单元主题阅读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根据实际,修正研究思路,加强对课题的指导和管理。
(3) 组织相关的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认真及时总结有关成果和成功案例。
3. 总结阶段 2013年 11月—— 2014 年 12 月
(1) 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2) 撰写结题报告,报请上级科研机构评估鉴定。
【课题成果分析】
单元整体阅读是在一个单元中不断地让学生践行着精读与略读结合,诵读与默读结合,通读与情读结合,细读与海读结合,读一课......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