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案的特点
要与时俱进 尽管各个学科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学形式和手段也不尽相同,但在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宗旨上是一致的,对教案的要求也是有共性的。这些共性原则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取材内容合理,切合课程宗旨,符合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适应现实需要,讲述内容观点正确,有实际应用价值。2.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典型事例研究分析,揭示学科相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实质和价值及明确的应用方向。3.逻辑思路清晰,符合认识规律。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教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互动式教学安排和过程,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4.不墨守成规,能继往开来,教案既是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又是开拓知识新领域的钥匙,能够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时代发展相适应。5.教学方法有创新。不照本宣科,不满堂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讲要抓住本质、引人入胜;练要有的放矢,调动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索,不但知道相关学科领域核心知识“是什么”和“为什么”,还要知道“做什么”、“怎样做”,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能力。6.教案不能面面俱到、大而全,而应该是在学科基本的知识框架基础上,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相关学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及研究心得。不是我会什么讲什么、我想讲什么讲什么,而是社会需要什么、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需要什么就注重讲什么,就带领学生研究什么。总之,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应是与时俱进的。
二:进行教学设计,要突出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教学设计是教育实践工作者以各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理念、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与决策。教学设计特点——学习与创造。
教学设计的特点
1. 问题情境体现文化底蕴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体现各学科在实践中的巨大作用;通过深层次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展示,体现各学科学习对自然、历史文化及人类自身的关注和热爱;通过各学科故事或各学科史的讲述,培养学生对各学科学习的兴趣;通过对科学研究,特别是各学科研究工作中的伟大人物介绍,帮助学生形成坚强的个性。;
2. 教学设计体现现代教育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教育规律的基础规律和基本观点.在反映各学科教学观念的案例中,执教者抓住其中能说明问题的“亮点”展开,并加以分析,进行教学设计.
3. 学习过程的设计体现自主精神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学生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精神的充分发挥,改变传统教学过程的“讲———学———练”模式,强化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的“学———讲———练”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事实上,学生的自主精神是通过课堂上的交流活动来体现的,可采用实验、尝试、猜测、讨论等方式进行.
4. 知识建构体现渐进过程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的认识程度的深入,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适用的方法.
5. 课件制作体现动态交互
在新理念下,计算机课件制作除了要求使用新的技术,体现真实、美观、动感外,特别强调它的交互性,所用数据可以修改,使课堂成为实验室;学生可上机设计并操作,还留有课后进一步实验、探索、研究的余地.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集中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注意体现各学科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关注具体各学科内容的特点
一方面,在职业高中各学科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写中,应将各学科的文化价值渗透在各部分内容之中,并采取多种形式,如与具体各学科内容相结合或单独设置栏目作专题介绍;列出课外阅读的参考书目及相关资料来源,以便学生自己查阅、收集整理.
另一方面,要注意新理念、新内容在职业高中各学科教学素材编写上的特殊处理.例如,算法是职业高中各学科课程中的新内容之一.在设计教学素材时,要注意突出算法的思想,提供实例,使学生经历模仿、探索、程序框图设计、操作等过程,从而体会算法思想的本质,而不应将算法内容单纯处理成程序语言的学习和程序设计.同时,教学素材的设计还要注意在能够与算法结合的课程内容中,融入用算法解决问题的练习,不断加深学生对算法的认识.
此外,应把“各学科探究”、“各学科建模”和“各学科文化”等新的学习活动恰当地穿插安排在有关的教学内容中,并注意提供相关的推荐课题、背景材料和示范案例,帮助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活动,完成课题作业或专题总结报告.
2. 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
在教学设计时,既要关注学生在各学科情感态度和科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
(1)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
(2)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对学好各学科非常重要.
(3)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和各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化,职业高中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余下全文>>
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课文内容,对于母亲的表扬和父亲的批评,同学们都已经有了较深的了解。那么,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表扬和父亲的批评有怎样的影响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想是慈祥的爱好,还是严厉的爱好? 生自由读课文。 二.辩论准备 同学们有自己的见解了吗?哪些同学认为批评好,哪些同学认为表扬好? 看来同学们的观点不太一致,想不想说服别人同意你的观点?那我们来进行一场辩论如何? 同学们的见解是不是很完善呢?让我们观点相同的同学精诚合作,把能证明自己观点的内容全找出来。再选出代表参与辩论。 小组合作作辩论准备。每组选四个同学担任主辩,小组同学可为他们出谋画策。注意辩论时可从书上找依据,也可用名人名言,也可以结合实际谈。(要求:一辩从书上找依据陈述自己观点;二辩找理论依据:三辩联系实际谈,四辩总结陈辞。) 选一个学生担任辩论主席。 三.辩论开始。 主席:大家好!今天参加辩论的两支队伍可说是辩论经验丰富的精英,他们肯定会在今天的比赛中大展辩才,给大家带来场“劲”的(比赛),让大家大饱耳福。我们将在今天的辩论群英会中选出一位最佳辩手。 现在向您介绍参加今天大决赛的两支队伍。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的代表,第一位______,第二位_______,第三位_______,第四位________;左手边是反方的代表,第一位________,第二位__________,第三位_________,第四位_________。今天的辩题是慈祥的爱好;反方的立场是严厉的爱好。现在我宣布辩论会正式开始!首先将由正方一辩_______同学表明立场和发言。 正方一辩发言。 主席:谢谢______同学,接下来请反方第一位代表___同学表明立场和发言。 反方一辩发言。 主席:谢谢______同学,接下来请正方第二位代表___同学发言。 正方二辩发言。 主席:谢谢______同学。接下来我们听听反方第二位代表______同学怎么反驳。 反方二辩发言。 主席:谢谢_____同学,接下来我们请正方第三位代表_____同学发言。 正方三辩发言。 主席:谢谢______同学。接下来我们听听反方第三位代表______同学怎么反驳。 反方三辩发言。 听过双方代表对表扬好还是批评好的陈辞,的确是太精彩了。现在是他们大展辩才的时候。在自由辩论开始之前先提醒双方代表,你们每队各有四分钟发言时间,正方同学必须先发言。好,现在自由辩论开始! 自由辩论。 主席:经过了精彩激烈的自由辩论之后,现在进行总结陈辞。 现在我们请反方第四位代表_____同学总结陈辞。 反方四辩发言。 现在我们请正方第四位代表_____同学总结陈辞。 主席:大家好!谢谢两队同学带来的精彩辩论。现在请老师评点。 评选最佳辩手。 师: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辩论。其实人的一生中,不仅需要母亲的力量——退热请地鼓励、赞扬,还需要父亲的力量——严格要求、警告鞭策。热情地鼓励、赞扬给人以灵感和创作源泉,使人不断向前,而一味只听到赞扬、肯定,容易使人逐渐变得自以为是,是非不分以至走上错误的道路,所以另一种爱的力量,不断地提醒、鞭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两种爱同时存在,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两种力量,人才可以健康、顺利地成长。 四.课堂总结 爱有许多种,它会产生不同的力量。我们今天学了课文,认识了严父与慈母的爱,他们的爱造就了今天的“我”。在生活中,我们要正确地看待父母的爱。 巴迪的成功,与他童年时所受的教育分不开。你们肯定也有和他同样的感受吧。好好翻看一下回......余下全文>>
四:科学教案大班超人
科学,分科而学的意思,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它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在一个旧的,密切相关的意思,“科学”还指可合理解释,并可靠地应用型知识的主体本身。科学的专业从业者习惯上被称为科学家。[1-4]
五:如何写教学设计
搞任何工作都应有高度的计划性,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只有按照计划进行,才能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教学工作中的课时计划即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它关系到一节课的具体安排和教学质量。因此,如何编写好教案则应是每一位教师都十分重视的问题。一、教案的作用及写好教案的意义 1、是教学活动的依据 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要深刻透彻地理解,并能牢固地记忆和熟练地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规定的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类推到有关问题中,去理解、分析、解决新的问题。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就要在授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教学过程的具体特点,设计出合乎客观规律性的教学方案,遵循教学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如果不认真书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而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2、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认真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教师编写教案是一个研究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学习的状况(接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而且要按照大纲的精神,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特点,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特别是要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明确教材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的价值功能,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 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只有下功夫,刻苦钻研、持之以恒,铢积寸累,在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学水平就会不断提高。3、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编写教案是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过程。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通过合理的方式把以教材为主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如何做到合理地传授是编写教案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不断地认真探究学科本身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业水平及其认知规律,优选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因此,认真编写好教案,对于教师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二、(一)编写教案前的准备工作 1、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 在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广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 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制定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素质、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其可能性。课时教学目的要订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和检查。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它,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知识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写教案时,主要考虑这样几类知识常常是学习的难点:①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②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③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阐述的知识。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⑥学科知识交叉而造成困难的知识。3、组织教材,......余下全文>>
六:如何完成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
在几次参加教学设计的评优工作后,发现一些老师的教学设计结构完整、思路清晰、新课程理念得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从文中能感受到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思考方法和手段。但有的老师教学设计结构不清,文本不合理,缺少相关项目;有的老师的设计格式落后,有的不能反映新课程理念。现将教学设计要求做一下简单的说明,希望给大家有所启发。
一写上课题
二确定教学内容及课的类型(如习题课、复习课、新课等)
三确定并陈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要考虑知识的不同类型与水平。同时,教学目标的陈述应遵循可观察、可测量的原则。
四分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只是确定了学习的最后结果(即终点目标),一般未包括达到终点目标之前先行条件的分析,也未包括学生原有知识、技能或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起始状态的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则是在明确终点目标之后,完成后两项工作:确定学生的起始状态;分析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或行为倾向。通过任务分析,终点目标可以被细分为一系列彼此关联的子目标。这些子目标就构成了达到终点目标的先行条件,即学习者自身的内部条件。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其所创设的学习环境是学习的外部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五分析重点、难点。
六教具准备及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
七注明课时及教学时间。
八教学步骤及其采用的教学方法。
依据国内外一些重要的研究结论,在此将课堂教学结构(上课步骤)分为五个环节,即课的启动、导入、展开、调整和结束。其出发点是将教师的上课(教学)看成是激发、支持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其落脚点是使学习过程能有效发生及学习结果能顺利达成。下面,简要说明教学操作程序中上课五个环节的基本含义。
1、热身 热身环节主要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教师往往利用问题、演示、实验、视像画面、言语描述和体态语言等手段创设这种情境。在课起动时,教师常常还要千方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身体上和心理上保持接受新信息的警觉,处于适度的应激状态。另外,课的启动还包括教师将学习的目标、方式、程序安排、达标评价的形式与标准等用适当的语言告诉学生,使他们在学习一开始就能建立起应有的期望。让学生认识到他们将学习些什么,这会有助于他们将本节课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同时也能激发他们表现出更大的努力。另外,交待学习目标也有助于学生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先前学过的东西进入工作记忆,以便新旧知识实现整合。
2、导入环节
“导入”的主要功能在于使新旧学习任务之间顺利过渡衔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检查家庭作业、演示、讨论等手段帮助学生回忆与学习新任务直接相关的旧知能。这种回忆一方面起检查作用,同时也有复习效用。当然,在导入环节教师要对回忆的性质、时机和数量等方面酌情把握,以有利于新任务的学习。导入环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任何新知能的学习都离不开同学生已有的相关经验直接发生作用,离不开学生依托旧经验建构新任务的意义。
在导入环节,有时教师能注意到复习刚刚学过的知识技能(例如上新课前先复习昨天学过的内容)。但是,真正重要的却是提示回忆乃至补缺同新学习任务直接相关的旧知能,它们可能是昨天学的,也可能是一个星期前、一个月前、一学期前甚至更久以前学的。
3、展开环节
展开环节是上课的主体部分要求学生对新任务有实质性的理解。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同展开环节的课堂结构是否得到优化有关。......余下全文>>
七:如何撰写教学案例及举例分析
如何撰写教学案例及举例分析 一、什么是案例 (一)案例的含义 什么是案例呢?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理查特(Richert,A.E)(美国的教育学者)说:“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 教学案例是一个富有深刻道理的实际故事,这个故事有背景、有冲突、有问题、有活动形式和结果;是师生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或主要任务,经过曲折多样的教学过程而取得显著效果及经验教训的一种发人深思的教学实例。 (二)案例的特征 ①真实性——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件;②疑难性——案例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③典型性——案例必须是包括特殊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④浓缩性——案例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⑤启发性——案例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二、教学案例与其他教学作品的区别 1、与教案和教学设计相比,教学案例是教师课后对教学过程的反应,写的是结果。而教案和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完成的实施教学过程的“蓝本”。 2、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案例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一轮和说明;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对生动的教学“故事”的描述,通过对具体的学生、老师的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 3、与教学实录相比,教学实录是对教学过程的完整描述,而教学案例是对教学情境作有选择的记录、描述和点评。 三、写教学案例的意义 每一位教师在其教育教学生涯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件,你可能会面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可能会面对一些学业成绩优良的学生;你也会在课内外教学活动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难题,有时会应对自如,有时也难免束手无策。诸如此类的事件,实际上都可以经过一定的思维加工,以案例的形式体现出来,成为大家共同探讨的对象。可以说,案例性事件在教学生涯中是层出不穷的,从你每天清晨跨进校门起到傍晚离开学校,都会有一些值得你回味的事例。 这些事件或事例,就完全可以以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你把事例转变为案例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重新认识这个事例、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具体来说,写作案例有以下几方面好处: 1、教学案例写作为我们提供了记录自己教学经历的机会。 你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一些事例,通过案例写作的形式再现出来,实际上也就是对你职业生涯中一些困惑、喜悦、问题等等的记录和模写。如果我们说每个教师展示其自身生命价值的主要所在,是在课堂、在学校、在与学生的交往的话,那么,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你生命之光的记载。在案例中,有你的情感,同时也蕴涵着你无限的生命力。 2、写案例可以使我们更深刻认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能够成为案例的事实,往往是教师工作中难以化解的难题,你自己在对教学经历的梳理过程,头脑中印象深刻的常常是那些自己感到困惑不解的事实材料。这样一个梳理过程,会强化你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认识,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根本性问题上,同时也帮助你认识自己在处理这些问题上所具有的学识还有哪些不足。 3、写案例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教学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许多教师只有在期末学校评价自己工作时,才会系统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关于自己教学工作中上“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等问题极少会有意识地加以探讨。而通过案例写作,反思自己工作中的某些方面,可以发现某些问题,并进而澄清有关问题。这实际上可以极大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使教师向专业化水平迈进。 4、......余下全文>>
八:大班绘画教案:一样不一样
教材简解:
照镜子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幼儿平时照的都是平面镜,镜中的影像和自己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本次活动,我将为幼儿介绍哈哈镜,让幼儿通过照哈哈镜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并通过美术绘画的方式,将不一样的自己画出来,从中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
三、目标预设:
1.尝试用夸张的方式表现自己照哈哈镜时变形的样子。
2.通过照平面镜和哈哈镜,观察出哈哈镜中人物的头部或身体等各个部分变形的特征。
3.感受照哈哈镜的乐趣,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四、重点、难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把重点归纳为:在感受照哈哈镜的乐趣的基础上能够用夸张的方式画出镜子中的自己;难点归纳为:能够根据哈哈镜中的影像,用流利的线条进行绘画。
五、设计理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艺术活动中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材料环境”,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采取照哈哈镜类似游戏的方式开展活动,让幼儿能够充分享受活动,并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发现来进行绘画,尊重幼儿自发的、有个性的艺术表现与创造,摒弃传统的教师范画、幼儿临摹的方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绘画来展示每一个幼儿的独特性。
六、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以幼儿照镜子的方式导入,幼儿先选择平面镜发现自己的模样没有变化,再选择哈哈镜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将前后两次照镜子的结果进行对比,激发幼儿对哈哈镜中不一样的自己的兴趣,为之后的活动做好铺垫。紧接着,就是幼儿介绍自己在哈哈镜中的模样,与大家交流分享自己到底哪里变得不一样了。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鼓励幼儿用夸张的方式、流利的线条把不一样的自己给画出来。
七、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照镜子
1.出示平面镜,请幼儿照一照,说一说你在镜子中看到了什么?
(1)师:今天,老师给每位小朋友都带来了两面镜子,请你们先拿起第一面镜子,照一照自己,你发现了什么呀?
(2)师:你在镜子中看到的模样和自己一样吗?
2.出示哈哈镜,再次请幼儿照一照,说一说这回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是什么模样。
(1)师:现在,请你们取出第二面镜子来照一照,这一回你发现了什么变化?
(2)幼儿交流讨论在哈哈镜中看到的自己的模样。
3.教师小结:我们在照平面镜的时候,发现镜子中的模样和自己一样没什么变化,但是当我们照哈哈镜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变得不一样了!
(二)美术绘画——哈哈镜中的我
1.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引导幼儿画一画哈哈镜中的自己。
师:这么特别的自己,我们平时是不是很少看见呀?那老师想把这个特别的自己画出来,以后每天都能见到啦,你们愿意吗?
2.重点指导美术绘画时的方式方法。
(1)师:在哈哈镜中,我们的脸变得怎么样了?身体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2)师:在绘画的时候,请你们把这些变化用夸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比看,谁最特别。
3.幼儿进行绘画,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师:绘画的时候,如果你忘记样子了,可以再照一照哈哈镜。
(三)作品展览——不一样的我
将幼儿完成的美术作品贴到展览板上,幼儿互相欣赏,并交流讨论画中的幼儿是哪一位幼儿。
(四)活动延伸
将哈哈镜放置到班级美工区中,供幼儿在平时区域活动时玩耍、绘画。
九:综合实践 生活中的为什么 教案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小学生有没有对一分钟的概念,一分钟有多长?一分钟对于生命,对于生活的价值是什么?一分钟看起来很短暂,可能不够做一道数学题,不够吃一顿饭,因此不被人重视,很少有人按分钟来计算时间。可是无数个一分钟加到一起,会等于什么呢?让我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受一分钟吧。
二、课题活动任务及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一分钟的长短,学会珍惜时间,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2、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3、通过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实践与研究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课题准备阶段(开题课1-2课时)
(一)、方法指导
1、收集资料和信息;
2、参观、调查和访问;
3、研究、设计和劳动;
4、小组及班级合作和交流;
5、规划、表达和反思。
(二)、活动分组指导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该课题的实施要为发挥自主性、探索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空,营造宽松的环境。主要做法:
1、 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相结合;
2、分组分工:
一组主要负责对一分钟作用的调查分析;
二组主要自己体验日常生活中一分钟的作用;
三组主要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
四组主要搜集珍惜时间的故事;
3、大家一起活动。
四、活动过程及实施指导(交流课,2-3课时)
其中一个环节的教学设计:
(一)、引入
同学们经过前一段时间对生活中一分钟的调查、体验以及对珍惜时间的名言、故事的收集和积累,大家一定已经收获了不少的资料,那我们今天就以“生活中的一分钟”为主题,把你们进行的调查研究情况交流汇报一下吧。
(二)调查研究(讨论汇报,以小组为单位,其他同学适当补充)
1、提出交流要求:每一位同学先在小组内展示一下你的成果,组长把本组做得最好的一项找出来,组织本组同学总结完善,准备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