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卡

一:留守儿童怎么解决,条件允许还是把小孩子带到自己身边

壮大县域经济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壮大县域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为更多的农民工创造就地、就近就业的机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让外出务工潮变成回乡创业潮,增加农民实际收入,减少外出务工,切实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2

实现全国统考

俞敏洪说:“我所说的全国统考这一件事情如果实施的话,留守儿童就能减少一半。理由非常简单,父母知道我把孩子带到哪个地方上学都能参加统一考试,那么到哪个地方上学无所谓,打工子弟自己形成自己的学校,一直上到高中参加全国高考都可以,留守儿童就能解决。

3

调整人口管理制度

调整人口管理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差别,并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农民工“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4

改变方式

有必要改变家长外出的方式和亲子沟通方式。从调查材料可以看出,如果父母双双外出,则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比较大,如果有一个人在家,则影响相对就要少得多。建议父母外出务工时,如果孩子已经上学,而又没有相当可靠的人作为监护,最好就留一个在家监护孩子,保证家庭教育的完整性。如果父母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带到务工所在地上学,如果条件不允许,则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保持与孩子经常性的联系。

5

积极开展各种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定期举行夏令营、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使留守儿童生活在欢乐的氛围中,增强学习、生活的自信心。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学校等设立免费电话,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可视电话,让留守儿童可以定期给父母打电话,听听父母的声音,看看父母的身影,了解彼此的情况,让孩子能随时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6

尽量改善学生的寄居软环境

从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学生寄居在祖辈家里,由于两代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育难度很大。所以,我们首先从改善学生的寄居环境出发,建议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帮助代理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定期对代理监护人进行专题讲座,召开培训班,使他们了解留守学生的特点,懂得留守学生的心理,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2)加强家校联系。①通过家访,加强与代理监护人联系。寄居家庭更需要教师上门家访,通过家访,老师帮助代理监护人正确分析寄居学生的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教育措施。在平时,学校还应建立家校联系卡制度,要求老师向学生公布电话号码,当学生求助而代理监护人又无法提供帮助时,可以通过联系卡或电话跟老师取得联系。②老师应时时与远方父母保持联系。老师是代理监护人、学生、及学生父母之间的桥梁,当寄居生活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时,老师应该及时联系孩子父母,根据孩子的特点,重新选择寄居家庭,尽一切可能减少寄居学生的心理障碍,以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

3)远方父母要和代理监护人、孩子经常保持联系。其实,孩子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因此,学校在每学期要发出“给远方父母的一封信”,告诉他们不应该用一个“忙”字推脱,要经常来信来电。每次来电来信,不能一味地训斥或威胁,而应注重沟通方式,进行耐心地询问、了解,帮助孩子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鼓励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父母对孩子最了解,因此父母与代理监护人之间应加强联系,了解各种信息,交流施教方法。...余下全文>>

二: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应该怎么做

楼主你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学校在条件极其艰苦下,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并设立了“亲情电话”,还准备利用农远工程的电脑,在开通了网络之后,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服务。让万水千山也隔阻不了“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融。

3、建立了“爱心妈妈(爸爸)”值日制。

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安排一名富有爱心和教育经验的教师值守“留守儿童之家”,利用课余时间为“留守儿童”解决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所存在的疑惑和困难。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我校教师以师德建设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班级内、少先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6、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干部、镇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7、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家校联系制度。

我们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家校联系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8、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各班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心连心”活动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暑期里,学校开展了“留守儿童暑假快乐周”活动,“留守儿童”在老师地指导下看书、读报、作业、游戏,度过了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周。

9、定期安排免费体检。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

10、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11、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余下全文>>

三:如何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政府应加大投资,兴建打工子女学校,改善学生学习的硬环境。逐渐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打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在打工子女学校里,由于孩子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禒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针对当前双亲外出打工的中小学学生双休日和暑假无人监管的情况,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在有条件且必要的地方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建立“打工村儿童扶助中心”,面向所有的在读学生,专门聘请教师来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开展夏令营、社会调查和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尽量改善学生的寄居软环境。从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学生寄居在祖辈家里,由于两代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育难度很大。所以,我们首先从改善学生的寄居环境出发,建议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帮助代理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定期对代理监护人进行专题讲座,召开培训班,使他们了解留守学生的特点,懂得留守学生的心理,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2)加强家校联系。①通过家访,加强与代理监护人联系。寄居家庭更需要教师上门家访,通过家访,老师帮助代理监护人正确分析寄居学生的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教育措施。在平时,学校还应建立家校联系卡制度,要求老师向学生公布电话号码,当学生求助而代理监护人又无法提供帮助时,可以通过联系卡或电话跟老师取得联系。②老师应时时与远方父母保持联系。老师是代理监护人、学生、及学生父母之间的桥梁,当寄居生活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时,老师应该及时联系孩子父母,根据孩子的特点,重新选择寄居家庭,尽一切可能减少寄居学生的心理障碍,以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3)远方父母要和代理监护人、孩子经常保持联系。其实,孩子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因此,学校在每学期要发出“给远方父母的一封信”,告诉他们不应该用一个“忙”字推脱,要经常来信来电。每次来电来信,不能一味地训斥或威胁,而应注重沟通方式,进行耐心地询问、了解,帮助孩子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鼓励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父母对孩子最了解,因此父母与代理监护人之间应加强联系,了解各种信息,交流施教方法。 (3)针对当前家庭、农村社区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与沟通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农产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形成农村社区,多方面关心留守学生。农村有着大量的人力资源优势,每一个农村小组都可以建立一个学习型社区,让村委会和学校建立联系,让村干部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留守学生的教育。......余下全文>>

四: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安排表

留守儿童之家”。研究制定了流贰子女、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开辟留守儿童活动基地,使留守儿童、流动子女工作更加制度化、经常化

五:留守儿童之家实施方案

2010年留守儿童

城关中心校家长学校

2010年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城关中心校家长学校

濉溪县城关中心校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主要依托城关中心校家长学校,2005年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并与2006年成立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小组先后申报省市国家级课四个,其中《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市级课题与2008年结题。课题组一直在做留守儿童的研究,依据课题研究组的研究表明:全镇1142名留守儿童,分布在2所初中14所小学中,这些留守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自觉性不强。行为习惯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部分留守学生心理孤僻自卑,亲情失落,心理失衡。

城关中心校依靠家长学校坚持做到管理上不盲目,教育上不松懈,把“留守学生”的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常规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走近“留守学生”,走进“留守儿童”的家庭,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

城关中心校家长学校在县教育局、关工委领导下,镇关工委的悉心关怀礌,中心校关工委的具体指导下,一年来一切工作都积极、有序、扎实地进行,方方面面的工作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在学校各部门的协调和帮助下,基完成了家长学校与教学的协调工作,有全面做好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及同仁们的一致好评和肯定。下面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 进一步完善管理机构,有序地推动关爱工作

城关中心校家长学校已走过十二个年头,积累丰富的经验,现在原来的办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机构。组建了以镇委副书记周金华为组长,镇组织部部长王勇、中心校校长马廷军为副组长,李志成、曹自亮、陈伟、杨发田、丁晓磊、邹畅、郜炳兰、刘福东为成员的留守儿童领导小组。组建了分管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和“五老”相结合的关爱群体,构建了社区、学校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三结合”教育网络。依据学校的总体教育教学思路,共同商讨制订了关爱教育计划,确定了“中学生青春期教育”、 “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教给孩子科学的学习方法”、“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创学习家庭、做智慧家长”、“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等教学内容,确立了提升家教水平的总体教学思路和做好家教辅助的工作思路。开展了以“共享阳光、共建和谐”为主题,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以弥补“留守儿童”感情缺失、提高道德素养为内容,坚持“动真情、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原则,大力开展了“六牵手”结对关爱行动,努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和谐氛围,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

明确了工作目标,制定了各种制度,在具体的关爱过程中,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组织作用、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作用,积极调动“五老”的参与性,确保了课程计划的实施和各种活动的开展。针对家长委员提出的“关注流动子女,留守儿童的提议和上级对流动子女和留守儿童有关规定,经研究同意批准,家长学校成立了以马廷军为组长的留守儿童教育中心,设立“留守儿童、流动子女教育”办公室,在省市县的统一领导下,中心建立了3个高标准的“留守儿童之家”。研究制定了流动子女、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开辟留守儿童活动基地,使留守儿童、流动子女工作更加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使关爱工作做到有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愈加彰显家教关爱成效

课题研究组从1142名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中,分析归为四类:1、由于家庭成员相对不完整造成的心理......余下全文>>

六:如何管理留守儿童

一、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廉租房支持的对象。让孩子跟随父母生活,才是减少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最根本的措施。解决绝大多数农民工在打工的城市租不起房子,居住条件普遍较差,不少人住的是集体工棚,有的甚至无稳定居所,无法让孩子呆在自己身边。各城市政府要通过增加投入、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建设一批专门面向农民工的廉租专用房,为在当地已经稳定就业的外来农民工提供居住保障,使农民工子女在父母打工所在地稳定居住和上学。

二、落实教育“同城待遇”制度。农民工输入地要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同时,要加强对接受农民工子女公办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中小学校新建和布局调整与接纳农民工子女就学统筹考虑,协调发展。对在输入地稳定就业、有相对固定住所的农民工,要允许他们将自己的孩子带到身边读书,并在学杂费、接受教育、学习评价、团队活动及奖惩制度等方面,享受与当地户籍学生的同等待遇。

三、扩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规模。根据各地不同的需求情况,加大对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的投入力度,增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数量,扩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规模,提高寄宿制学生比例,尽量满足留守儿童上寄宿制学校读书的需要。对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扩大建设规模所增加的投入,财政应予以支持。同时,农村中小学要对在校的每一位留守儿童建立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四、积极鼓励和促进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还可以带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流向农村,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对回乡创业,特别是对发展来料加工、搞农产品运销、举办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者,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的扶持鼓励政策,在工商注册登记、贷款贴息、企业用地用电以及税费收取等方面,尽量提供方便和政策倾斜。

五、动员全社会力量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突出问题,制定并落实相关的工作计划,加大人、财、物投入,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宣传、文化等部门,要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问题活动,满足留守儿童等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医疗保健工作,在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享有应有的基本医疗服务;财政部门要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加大对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入力度;公安、工商、文化市场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文化市场检查和管理力度;教育、民政等部门,要按照有关政策,对贫困留守儿童进行重点帮扶;妇联、共青团、机关工委、司法等部门,要加强留守儿童等未成年人校外辅导、教育和维权等工作,开通面向留守儿童的亲情电话,开展对志愿者和留守儿童家长及其临时监护人素质培训等;城镇社区和乡镇、村,要进一步探索加强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新路子,积极创建农村儿童俱乐部、留守儿童之家等关爱活动阵地;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要精心做好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报道工作。要通过各方努力,逐步构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学校帮扶、社会呵护、法律保护、组织管理等关爱网络,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做好各方面的保障工作。

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督查、评估和激励机制,注意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及时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出台和修改完善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允许农民工及其配偶、子女落户,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相关政策法规,逐步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长效......余下全文>>

七:国家对留守儿童有什么关怀的政策

一是建立健全留守学生档案,增强学校、教师对留守学生的关爱。每学期开学,学校就对留守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填写“留守儿童信息卡”,全面掌握其家庭、学习、生活及父母外出务工留守代管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 二是实行帮扶的三级管理制度和教师与家长的定期交流制度。学校详细登记本校各班留守学生详细情情况后,将学校留守学生按年级分为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五个片,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和班主任分片负责,明确各级帮扶责任人与帮扶对象,督促教师与监护人定期交流,要求教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的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成长情况,通过定期的电话沟通或家访,积极交流意见,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良好局面。 三是学校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教师,及时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和成长中的烦恼,定期开展健康心理辅导和讲座,促进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大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广泛开展运动会、朗诵比赛、演讲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留守学生主动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引导学生互助互爱,让留守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他们的“温馨之家”。 五是开展“一帮一”活动。学校行政干部与13位留守学生一一结对,与他们经常联系,在学习上给予指导,在生活中积极帮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努力为他们营造家庭式的温暖,时时鼓励他们在家里做一名好孩子,在学校做一名好学生,在社会做一名好少年,力求使其在情感、道德、行为、心理等方面健康发展。

八:关爱留守我先行总结

篇一: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关爱“留守孩子”,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这就是我校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现将本学年留守孩子工作总结如下:

一、利用主题班队会,加强关爱。

我校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队会,各中队辅导员老师根据本班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确立一个子主题,策划活动方案,组织同学举行一次主题队会。通过主题中队会,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通过活动,让留守孩子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在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校蔡东剑同学被评为莆田市留守孩子“自强少年”。

二、利用节日,加强关爱。

我校根据元旦、六一等节日契机,开展了“同在蓝天下茁壮成长——关爱留守孩子”座谈会,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六一节在全校开展了 “庆六一,关爱留守孩子”大型游园活动,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三、利用资料,加强关爱。

每个班级建立了留守孩子档案、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手拉手好朋友结对子登计卡。每一位老师都与留守孩子结对子,要求教师必须做到: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3、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四、利用“爱心天地”,加强关爱。

每个“留守孩子”都有一个以上的手拉手好朋友,在学习、生活上帮助他,与他一起成长进步。并在“留守孩子”生日期间,全班同学为“留守孩子”献上一声生日祝福送上自己制作的小贺卡、小礼物等。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

在各班开辟关爱留守孩子“爱心天地”,发表“爱心宣言”,制作“爱心牌图”,精办“爱心宣传栏”。挑选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版面精美的作品为宣传栏的内容。

一个个品学兼优的爱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爱心宣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爱心画面,给留守孩子阳光般的温暖,阳光般的热情。

篇二: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五星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校区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余下全文>>

九:如何弥补留守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

弥补留守孩子家庭教育缺失的方法与对策

农村留守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广大农民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们应从生活、学习和心理等方面关注留守儿童,让每一个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再缺失。

(一)教育留守孩子自律自强

外界的各种影响是教育的外因,“留守孩子”的自我教育在其成长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作用,是其思想和行为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因素,它有利于个体角色的内化,也有利于自我心理矛盾的疏解。“留守孩子”的自我教育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内部动机。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留守孩子”的自我教育意识,使其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逐步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的习惯。

(二)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家访活动。

通过家访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在家庭中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行为表现等,也向家长提出家教方面的建议或意见,引导家长与学校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给予孩子舒适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健全的身心环境。公开学校、校长及班主任的电话号码,登记家长和监护人的工作单位和联系电话,以便及时沟通学校教育,掌握学生双向表现,统一学校教育口径。

(三)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各校都应为每个留守学生建立档案和联系卡片。其基本内容包括: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留守原因,家长务工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留守孩子临时监护人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以便任课老师随时和家长联系,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近段时间的在校表现进行及时的鼓励、提醒、询问等。

(四)开通网上家长学校。

网上家长学校可以为广大家长提供一个学习家教知识,获取教育资讯,交流教子经验,解除父母困惑的平台,并借助这一平台,宣传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提高家长科学教子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全社会都应该重视起来,尤其是学校要特别关注“留守孩子”,老师们要弯下腰来,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处境,懂得他们的需要,给“留守孩子”创建一个成长的新空间,及时“删除”他们的缺点,把他们的优点“粘贴”在一起,让他们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在温暖的集体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