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十三五

一:十三五岁的学生没有身份证可以进北大清华的校园吗?

你是说去清华北大校园参观么?可以的,很多大学都是开放式校园,是可以随便出入的,外来车辆一般要进行登记。

我们学校晚上全是遛弯的大爷大妈(˶‾᷄ ⁻̫ ‾᷅˵)

但也有个别学校有门禁,比如辽宁中医药大学,是要学生出示学生证才能进去的。这样学校比较少。现在大学几乎都是开放式的

二: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为什么要强调绿色

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亮点一:美丽中国将写入规划

国研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说,美丽中国即生态文明建设,是更形象更有深层意义的口号。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整套思路在“十三五”中落到行动中,就要有规划。预计“十三五”规划中有一篇专门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规划。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管清友说,生态文明首次列入十大目标,美丽中国将写入五年规划,又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可以说中国把生态环保放在了空前的高度。

某种意义上,美丽中国的愿景是对过去只发展经济、不注重环境保护欠债的纠正。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与过去相比,“绿色”内涵在过去是从来没有提过的,此次五中全会把环境问题放进去了,立足于过去,继承了过去的传统,直面过去存在的问题——绿色。

亮点二:能源环境低碳发展

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对上证报记者表示,五中全会充分强调了能源的低碳化发展,有利于促进能源结构调整。这与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家能源政策重要内容相适应,此外国际上能源低碳化发展是长期趋势,也是技术竞争的新方向。

“低碳化和过去所理解的绿色能源有区别,煤炭脱硫脱硝利用、化石能源清洁使用不等于低碳化,强调非化石能源,对化石燃料特别是煤炭使用有限制。”他进一步说,“在‘十三五’能源消费低速增长的大环境下,能源领域改革更应适应能源战略转型的要求,优化发展、低碳发展。”

李佐军说,强调低碳循环发展,首先能满足人们对好的环境的需求,实现民生目标;其次,促进经济增长,建设节能环保,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进循环经济;第三,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在淘汰“三高行业”过程中实现经济结构转型,降低三高产业在经济中比重,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民生证券交运分析师李师庆对上证报记者分析说,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和城市基础设施充电桩将得到更多重视。

三:我国为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第一梯队有哪些大学

教育部近期澄清:从未发布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名单,所以目前还不存在第一梯队之说。

至于自发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学的大陆高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等。

所知道的,其中浙江大学制定有《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步走”的目标愿景和建设任务。山东大学有《2011-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规划》;中国科技大学制定有《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方案;西安交通大学正在制定学校《国际竞争力发展战略规划(2016-2020)》等。有的大学只是提出想法,如武汉大学只是提出“武汉大学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梦。

四:25所国防科技工业局与省部共建大学有哪些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教育部在“十三五”期间支持共建16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除了与教育部共建16所部属高校外, 国防科工局还与地方共建25所高校:长春理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中北大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燕山大学、江苏科技大学、苏州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上海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南华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湘潭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学等(实际与地方共建可能会超过25所)。

五:《“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关于电子政务的干货有哪些

一、“顶层设计”的来源和内涵

“顶层设计”原是一个工程学术语,是源于自然科学或大型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设计理念,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多纬度设计,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

顶层设计要求注重规划设计与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强调设计对象定位上的准确、结构上的优化、功能上的协调和资源上的整合,是一种将复杂对象简单化、具体化、程式化、规范化、相关因素一体化的设计方法,不仅需要从系统和全局的高度,对设计对象的结构、功能、层次、标准进行统筹考虑和明确界定,而且十分强调从理想目标到现实的技术化、精确化建构,目的是要在目标与实践之间铺展“蓝图”。

“顶层设计”理念提出后,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科学、军事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并成为各领域制定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顶层设计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战略目标的整体性:在根据任务需求确定核心或终极目标后,“顶层设计”一定要完整地考虑各方面、各层次问题,形成一整套解决方案,调动各方面、各层次资源围绕全局目标,有序地、渐进地落实和推进,才能最终产生顶层设计所预期的整体效果。

二是注重战术目标的科学性:战略目标确定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着先基础后表层、先共性后个性的科学步骤。尤其要注重解决我国长期以来政务信息社会复杂需求复杂实现、简单需求简单实现的模仿建设模式,优化升级为复杂工作简单实现,简单工作规范实现的模型式工作方法。

三是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顶层设计”是“自上而下”的设计,但其中的“上”并不是凭空建构,而是源于实践再经过提炼优化后高于实践,是对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的理性提升。顶层设计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够通过缜密的全局的逻辑思维,在理想与实现、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绘制一张精确、可控的全局“蓝图”,实践者依据“蓝图”按工作重要性分期分批建设,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各种风险,保障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强调执行力保障:“顶层设计”的整体战略、科学战术和“蓝图”绘就以后,如果没有到位的、全局的、基础的详细设计的精准执行,战略目标依然是海市蜃楼,“蓝图”也将成为墙上的废纸。“顶层设计”的执行过程是精细化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体现,规划设计要真正落地生效,必须强调执行、注重细节,注重各环节之间的互动与衔接。

二、当前政务信息化领域顶层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问题表现

十多年来,我国各级党政机关在推进信息化建设时反复强调要做好“顶层设计”,却屡屡收效甚微,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片面地理解了“顶层”,仅按字面意思将“顶层设计”理解为最上层、最权威、最宏观层面的设计,将“顶层规划设计”及“专项初步设计”当成顶层设计的全部,而缺乏后面更重要的全局性基础性顶层初步设计、全局顶层详细规划衔接和强有力的执行。

一个政务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方案,重点应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理顺全局的体制机制,即理清建设主体,制定数据资源共享、投融资长效机制,至少要涵盖两个层面,一是制度机制层面的顶层设计,通过机制设计解决传统体制机制、法规标准不匹配、不协调的问题,减少上下推进、横向沟通之间的阻碍,保障建设顺利开展;第二,理顺全局的客体,即信息分类体系及数据字典体系,再分清层次,合并同类项;第三,理顺全局的三定方案及各层级岗位职责以及每个部门每个人处理工作的责任清单,即衔接主体与客体的权限形成及分配策略体系;第四,理顺技术实施层面的顶层设计,对基础设施、共性支撑软件产品、各类应用系统建设、数据资源交换与共享等方面进行全局性的初步设计与详细设计,为形......余下全文>>

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什么会议提出的

“五大发展理念中,有两大内涵在过去是从来没有提过的,即‘绿色’和‘共享’。”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曹和平对上证报记者说,“绿色是把环境的问题放进去了,共享则把新经济的东西纳入其中,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基调既立足于过去,又为未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遵循着新的发展理念,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新的目标要求还包括: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从目标的变化中可以发现,过去以增长指标为主的时代已然过去,现在是发展指标占了大部分内容。这符合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阶段特征。

昨日发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亮点纷呈、新意迭出。有新提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有新动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有新亮点,“美丽中国”、“健康中国”首度写入五年规划;有新政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本报记者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发布后的第一时间,分别采访了专家、学者,就公报中的新理念、新亮点进行全面解读。

创新

创新贯穿一切工作

实施网络强国战略

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

亮点一: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全会提出,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对此,“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对上证报记者说,全会对“创新”的强调,凸显了“创新”的牵引作用,“创新”也将贯穿“十三五”整个时期和各个领域。

“中国现在面临经济转型的划时代转折点,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转型过程中所面对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是极为特殊,没有现成的转型经验可以参照和仿效,完全需要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来摸索。”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说,强调“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说明未来的创新不是简单的科技创新,而是涉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的全面创新。

亮点二:培育发展新动力

全会提出,要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昌林表示,“十三五”时期将是我国新兴产业快速壮大的阶段。我国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将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事实上,近年......余下全文>>

七:如何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体现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的总体思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攻坚方向,找准着力点,完善配套政策,不断取得新突破。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锻炼活动时间,提高阳光体育运动实效。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形成合力,培养青少年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保证美育教学资源基本配置和相关必备条件,全面提高美育教学质量,重点加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加强科学保教,着力克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以小学生减负为重点,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优化资源配置,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要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和经费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尽快使校舍、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出台校长教师交流指导意见,加大城镇学校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优质公办学校教师对口支援薄弱学校的力度,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试行学区制,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完善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入园资助政策和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制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机制,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育信息化网络。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改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高校教学评估方式,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推进高校协同创新,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拓宽学生发展通道。要制定和实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及其配套政策文件,按照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实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转换认定制度。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加快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要改进教育管理方式,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更多运用法规、规划、标准、政策、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加强高等学校章程建设,完善治理结构,形成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健全各级各类教育督导评估制度,推行督学责任区制度,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评估监测中的作用,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多种形式兴办教育,巩固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余下全文>>

八:中国经济增速连续6年下滑,原因是什么

要从全球变革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经济的此轮下行,国际环境共同的外部性、周期性问题不可忽视。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内部动力主要在扩大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

林毅夫认为,世界经济整体下行是导致这轮中国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

他列举了金砖国家、东南亚国家、发达国家三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比如中国2010年时GDP增长速度是10.6%,2015年时下降至6.9%。但巴西在2010年的时候增长速度是7.5%,2015年增长速度是-3.8%。俄罗斯2010年的时候增长速度是4.5%,2015年增长速度-3.7%。东南亚地区中,新加坡2010年的时候增长速度是15.2%,2015年的时候增长速度是2%。中国台湾2010年的时候增长速度是10.8%,2015年的增长速度只有0.7%。韩国2010年的增长速度6.5%,2015年的增长速度是2.6%。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经济表现似乎比较好,但2015年的时候他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只有2.4%。

林毅夫强调,“这些是所谓高收入高表现经济体,我们一般讲的内部存在的这些体制机制问题他们都没有,但表现完全一样,并且比我们还增。分析下来肯定是共同的外部性的因素,共同的周期性因素。”

林毅夫表示,世界经济的整体疲软影响了中国的出口。“从1979年到2014年,我们的出口增长每年是达到16.4%,2015年的时候我们的出口不仅没增长,而且还下滑了2.8%。今年上半年我们的出口增长下滑了7.7%。这种状况下当然影响到我们的经济增长。”

林毅夫总结,中国经济连续6年持续下滑,今年经济从6.9%降到6.7%,有相当大的因素是外部性、周期性的因素引起的。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能否复苏时,林毅夫强调要考察世界整体经济是否复苏以及中国国内经济内部的增长动力。“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总体来讲外部环境会相当不好。”林毅夫说。

林毅夫认为国内增长动力在于扩大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以及投资需求。“有了投资增长率就会创造就业,就业就会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就业好的状况,家庭收入的增长也会比较快,有了比较快的收入增长就支撑消费增长会比较好。那么投资跟消费都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我相信我们可以达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平均每年6.5%以上的增长。”

以下为林毅夫演讲全文:

老师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够作为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一员,参加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首届国家发展论坛,那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变革时代下的中国。作为经济学家,我想跟各位谈的是全球变革时代下的中国经济发展。

谈中国经济发展,那不管是在国内还是海外,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题目是我们能不能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在2016年到2020年间,每年平均增长6.5%以上。那6.5%以上的增长对中国来讲非常重要,这是关系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的时候,我们国内生产总值能不能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我们的城乡居民收入到2020年的时候能不能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那对世界来讲也非常重要,因为从2008年的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以后,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30%。那现在全球经济还没有完全复苏,中国是不是还可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对6.5%这个指标非常关心的原因。

那么从2016年到2020年每年增长6.5%,跟我们改革开放以后,从1979年到2015年平均每年增长9.7%来比,已经向下调整了30%。那照理说这个调整的幅度也不小,应该余地还是比较大,实现起来照理说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可是大家为什么心里还没底。不管是在......余下全文>>

九:建康中国为何会上升为国家战略(2000字)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凸显了国家对维护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记者从卫计委获悉,按照中央要求,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研究编制

《“十三五”健康中国建设规划》,此规划将成为今后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随着“健康中国”战略落地,“十三五”期间围绕大健康、大卫生和大医学的医疗健康产业有望突破十万亿市场规模。医疗健康产业也将引领新一轮经济发展浪潮,医疗服务、健康保险、创新药、精准医疗及互联网医疗等细分领域将突飞猛进。

大数据在中国医疗行业的应用亟待推进

然而,随着“互联网+”思维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入和渗透,医疗服务如何才能适应这个大数据时代,充分运用各种有用的数据,建立高效快捷的服务平台,是眼前最亟待推进的事情。

发达国家有很多医疗大数据的成功应用值得我们学习。例如,美国疾控中心公布了医疗数据,通过告诉病人多种不同的医疗方案,让他们可以自己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治疗方案。此外,精准医疗与大数据的完美结合,让个性化的治疗应用实现了新的飞跃。像癌症的治疗,通过对基因组等大型数据集的分析,研究遗传变异,实现个性化医疗和调整药物剂量。麦卡锡曾做出估计,在某些案例里,通过减少处方药,减少了30%~70%的医疗成本。另外,早期发现肿瘤的治疗和手术费用,是后期发现的一半。

医疗“互联网+”呼唤创新

近日,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落户乌镇。乌镇互联网医院开启了“互联网+”医疗的全新模式探索,医生和医生、医生和患者无须面对面,通过网络视频即可完成诊疗过程,包括开具电子处方和配药。这将大大节省医生和病患的时间。除了医院的医疗模式创新,医疗设备的技术创新、技术平台的开发与使用,也将大大推动中国医疗行业的发展。例如飞利浦推出的EPIQ彩色超声诊断系统,依托大数据平台实现对个体检查的智能化,将分析步骤一键简化,快速呈现精确检查结果,可以使医生的诊断过程事半功倍。

飞利浦与北京大学第一人民医院联合研究开发的“心血管慢病管理解决方案”也是“互联网+”大环境下针对健康自我管理的创新解决方案。这个系统通过将高级医院、初级医院和家庭进行互联,帮助医院延伸对出院病人的关护。对医院来说,这个系统将帮助医生更好地管理院外的患者人群,监控已出院病人的症状以及相关的生理体征,对病情进行及时诊断、调整处方,以避免病人病情加重。对于病人来说,这个系统能使病人出院后也能及时获得专业的健康指导,把病人实施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诚如飞利浦副总裁、大中华区医疗信息解决方案业务部总经理陈胜裕先生所言:“这个解决方案是探索如何利用医疗信息化,实现慢病和健康管理,从而缓解当前医疗系统的压力的重要创新实践之一。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提供解决方案,而是旨在构建一个持续医疗服务的生态系统。”

十:郑有炓的人物经历

郑有炓,1935年出生于福建大田。1957年南京大学物理系(北京大学等五校联合半导体专业)毕业。至今一直在南京大学任教。 1984-1986 年参加中、美物理学会“原子、分子和凝聚态物理合作研究计划”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Buffalo)物理系开展半导体低维结构研究。 1988-1992年 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半导体学科专家评审组成员。1992-2001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半导体学科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 863 计划”光电子主题专家组成员、国家“攀登计划”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2002-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第一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现兼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信息科学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副组长,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顾问、指导委员会委员。现兼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信息科学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副组长,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顾问、指导委员会委员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9月,出席首次在中国召开的第十二届“小颗粒与无机团簇系列国际会议”(ISSPIC)。 2005年4月,由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数学物理学部利用在杭州共同举办“固态照明”技术科学论坛之机,在浙江临安组织举办了由简水生、郑有炓院士主讲的题为“21世纪的节能思考”和“III族氮化物发光材料的科技问题”的报告。郑有炓院士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半导体照明的特点,介绍了III族氮化物获取从深紫外到红外各波长光的特点,展望了半导体发光技术在照明、探测物质结构和超高密度数据存储等广泛和重要的应用前景,指出了半导体照明是半导体继微电子技术革命、光电子技术革命和射频技术革命之后,又一次造福于全人类的一次技术革命。最后,他结合当地固态照明产业的发展条件和基础,从市场前景、资金投入和研发步骤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006年5月,郑有炓以“当代信息高科技的挑战”为题,为深圳市电子技术学校的全体教师及优秀学生代表作了一场生动的报告。 2007年11月,第三届电工电子课程报告论坛在南京市钟山宾馆隆重召开。郑有炓院士作了题为“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微电子技术”的报告,柴天佑院士作了题为“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挑战”的报告,分别就信息领域中微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电类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相应要求作了阐述。 2008年9月,参加中国光电行业高端峰会。 2009年9月,出席扬州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南京)推介会并致辞。 2010年1月,参加中科院微电子所“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超高频、大功率化合物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基础研究”、“纳米结构电荷俘获材料及高密度多值存储基础研究”项目实施启动会议。 2011年2月,担任常州LED产业创新联盟顾问。 2011年4月,参加福建物构所举办的新材料产业发展与展望研讨会。 2012年7月,应邀出任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首席“城市骄傲”形象大使。 2013年5月,参加海峡两岸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峰会。 2014年10月,出席第十一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院士圆桌会议。 2015年9月,郑有炓院士代表41家发起机构正式宣布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北京半导体照明科技促进中心主任吴玲为联盟揭牌。 2015年11月,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SSLCHINA2015)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式。郑有炓出席本次大会并发言指出,LED照明作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应用......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