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管悠悠霜满地

一:羌管悠悠霜满地中的霜满地有什么意蕴

范仲淹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 。羌管 ,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发的是凄切之声,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尽皆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

霜满地写出了满眼的白霜遍地、盈耳的羌笛声碎,又叫人如何能够入睡?将士们只能是愁白了乌发,流下了浊泪。在这里,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凄凉意境。

二:羌管悠悠霜满地上两句都有什么

范仲淹的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龚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三: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描绘画面

夜,帐中,秋风肃杀,远处传来苍凉的羌笛声,勾起人无限思乡之情。低头看,白霜满地,镜中自己已经满头白发,而功业未成,只得流下思乡的两行热泪。

lz是小学吗? 这样的题目很破坏诗意的。。。。

四:赏析羌管悠悠霜满地的妙处

羌笛声音悠远,寒霜罩满大地。夜晚的旷野却满眼苍白,耳中是悠悠的羌笛声如诉如泣,衬托出征夫怀乡的愁思

五:羌管悠悠霜满地 这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通过“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景物描写,极俭省地烘托出战士们寒夜戍守的悲壮情境

六: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管:羌笛。羌族乐器的一种。

这句的意思是: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和战士们愁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

赏析: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中学的必修之文,而他的词作却少有拜读;由于《岳阳楼记》写得洋洋洒洒,读者大都认为他是文官,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武将。读罢这首词,足以弥补这种认识的不足。

宋康定元年(一零四零年)至庆历三年(一零四三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料记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秋思》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重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特别是词中的“长烟落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塞,虽则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但在古诗人的笔下,却依然留有相同的印迹。

下片抒情,抒发的是边关将士的愁情。端着一杯浑浊的酒,想起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可是边患没有平息,那能谈得到归去?再加上满眼的白霜遍地、盈耳的羌笛声碎,又叫人如何能够入睡?将士们只能是愁白了乌发,流下了浊泪。在这里,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综观全词,词的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真实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