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心得体会

一:关于幼小衔接心得体会家长怎么写

幼升小家长们最关注的要数学前孩子是否要识满2000个字、是否要学拼音、是否要学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等。许多妈妈担忧的是,如果孩子学前教育没做好,会不会影响一年级的学习。   蓉蓉妈说:女儿现在小一,我感觉如果学前识字很少的话,一年级学语文肯定会很吃力。语文是一天一篇课文,进度非常快。每天老师都让孩子预习,包括要读通课文5遍;查课后的生字,写拼音、部首、组词;在本子上写老师圈出的词语解释,还要写质疑和收获等,每天要花一个小时。还好孩子在幼儿园的阅读课认识了很多字,才让孩子衔接得比较好。   杰杰妈:我的孩子现在也是小一,她说,已经在学长度单位的换算、人民币的换算、时间、统计。特别是长度单位换算,由于还没教乘除法,孩子学得非常吃力。老师说现在都是靠死记硬背、做大量习题练出来的。而孩子觉得最难的就是语文了,学校认字环节都省略了,一下子就跳到阅读分析和看图写画,小一词汇量就那么一点,写出来的都如出一辙。孩子学前没上过英语补习课,学校一周只有三节英语课,每课都有很多句型和新单词,家长不辅导的话孩子根本来不及消化。同学的一对双胞胎女儿,竟然因为背英语单词晚上失眠了。   一位孩子读小学三年级的妈妈网友说,孩子三四岁时她就试着让他看感兴趣的奥特曼书和其他童话类书籍,不懂就问。儿子乐此不疲,非常愉快,而且进度飞快。到了小学一年级时,所有的字不在话下,读书是一件愉快的事,他也特别爱看书。   还有一位家长则发帖举例:不少孩子在上小学前没有认大量的字,这样一进小学就吃力,数学、英语也是这样。但对孩子和家长来说一切只能去适应。他建议,学前一定要至少认识500个字,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花点时间一个暑假学500个字应该没问题。只要字基本能认识,学习应该不会困难。   一些一线教师对孩子的学前识字量也大多认为越多越好,但也是因人而异,他们反映一些新生因为已经认识两三千字了,有的甚至已学过一年级的课本,而有的只认识几个字,参差不齐的识字水平不但给教学带来困难,而且认字多的孩子上课时有时精力不集中。有一个孩子是幼儿园的小明星,认识1000多个字,学了不少英语会话,是老师经常表扬的对象。可上了小学后,表现还不如其他同学: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   这是由于学前过多的学习让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不少家长学前就借来一年级课本让孩子认字,有的幼儿园也开设了衔接班,直接用一年级的教材给孩子上课。一上小学,孩子觉得老师讲的知识自己早就学会了,往往失去学习的兴趣。几乎每年一年级新生中都有几个类似这样的学生。   一些家长担心孩子的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应对小学学习,其实这样的顾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还有一些家长早已提前教孩子学习了唐诗、运算、英语等相关知识,专家也不赞成家长这样做。一方面,一年级的知识尽管简单,但是家长未必能正确教给孩子,或者不能采取合理的方法,事倍而功半。如果家长采取了不适合儿童特点的方法,往往容易损害孩子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孩子在家里学会了应该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以后,课堂上听讲质量就大大下降,不容易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影响的是以后的学习质量。

二:幼小衔接的工作总结该怎么写?

一、

从思维教学切入,为学习能力准备

2

、注重独立思考操作的个别化学习

二、

从兴趣阅读切入,为学习习惯准备

三、

从转变活动方式切入,为学习兴趣准备

三:幼小衔接小班宣传活动心得体会怎么写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明白为什么爸爸会变成老鸟飞来飞去。

2、理解爸爸对儿子的爱,回想爸爸为自己做过什么事,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爸爸的爱。

活动准备:

绘本,简单的图示。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把绘本故事做成PPT,供教学。

四:家长对幼小衔接方面的建议怎样写?

幼小衔接不错的就是蓝莓果教育家的幼小衔接了,你可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有哪些好处,然后再给你孩子在的那边提意见啊,可以关注一下这个蓝莓果教育。

五:衔接学习感悟怎么写?

表达清晰学习的目的,及学习到的知识,写出内心的感受,心智成长经历并非是人可以教化出来的 ,,用心反思,认真感受。

六:如何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下做好“幼小衔接”

讲座上,彭园长结合《指南》对“幼小衔接”进行详细的阐述。从《指南》的颁布和要求入手,强调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内容;指出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

七:幼儿园幼小衔接讲座宣传卡怎么写

第一幼儿园幼小衔接家长专题讲座

为了帮助幼儿顺利向小学过渡,

帮助家长朋友有的放矢地

为孩子入小学做准备。近日,我园召开了大班组的“幼小衔接”家长会。

首先幼儿园特别邀请了西大街小学教导主任来园做了题为

《关于幼小衔接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的报告。报告中赵主任详细地介绍了幼小衔接是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

分析了小幼不同点,明确指出小学课程不急学,培养能力更重要的理念。深入浅出地剖析了

新生入小学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家长解决问题的对策,让家长对小学有了一个更新、更全面的

认识,更明确了该如何为孩子入小学作准备。

每个大班教师也就现在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比较,让家长了解孩子目

前在园的各种表现,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重点向家长公布了本学期的幼小衔接课程计

划,

发放了家长版的幼小衔接活动安排表。

此次讲座本着追求实效的原则,

帮助家长缓

解了孩子即将升入小学的焦虑情绪。家园携手共同努力,使得孩子们更好地度过关键期帮助

孩子走近小学生活。

八:幼小衔接幼儿园和小学怎样双向而行

幼小衔接能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有能力、有自信、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那么如何让幼小衔接真正“衔接”起来呢?2009年9月起,我们红梅幼儿园与一路之隔的红梅实验小学展开了互动合作式的“幼小衔接”探究。 一、为什么要做 2009年9月初,我园就“幼小衔接”话题通过问卷调查家长、调查小学的一贯做法,了解目前在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面的衔接意识与现状。结果发现,各方做“衔接”都有误区: 1.来自幼儿园 (1)提前学小学课程 有的幼儿园认为小学生要学的东西提前都会了就行了,如拼音、写字、口算等。结果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提前学习的孩子,入学之初确实感到轻松,于是上课不专心听讲,做作业不认真,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以后,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储备”用完,其优势逐渐消失,劣势日益突出。可以说,提前学习是一种短视行为。 另外,由于幼儿园缺少既熟悉幼儿园教育特点又了解小学教学课程的教师,因此即使在做衔接教学时,也会出现许多偏差与错误,如拼音拼读方法错误、写字笔顺颠倒。往往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到的知识到小学后却要花双倍甚至三倍的时间精力去纠正,得不偿失。 (2)入学准备形式化 不少幼儿园只是在大班末期按小学教学方式上课,或带幼儿去参观小学。这些做法是必要的,但是老师是否心里清楚要引导孩子看什么,去了解什么呢?不清楚。 (3)思考“想当然” 一些幼儿园教师对于幼小衔接的理解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缺乏倾听小学反应的习惯,也不会对小学的反馈信息做出价值判断。 2.来自家庭 现在的家长,他们以孩子能认多少字、会算多少题、会说几句英语来评价孩子发展。重智商、轻情商是他们最大的误区。还有一部分家长存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到了小学自然就适应了,另有一些家长则很盲目,不知道该怎样做,幼儿园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 3.来自小学 当前小学虽已经意识到了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能积极地接纳幼儿园的参观活动,但只是处于被动的地位——积极配合,很少考虑针对初入校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调整教学形式,安排有意义的活动等。有些学校还在招收新生时,进行所谓的摸底测试,并以此来编排班级。此举也误导了家长评判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标准。 二、做什么 我们就衔接的“断层”与“接口”,双方进行了数次面对面的探讨交流,分析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通过彼此对对方的发展目标与课程的调查了解,发现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低年级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差异:第一,教育方式不同。幼儿园课堂游戏化,教学内容、学习习惯渗透在游戏之中进行;小学课堂板书式规范化,学生以掌握多少知识量为教学目标。第二,评价手段不同。幼儿园对孩子的评价是发展性评价,它注重孩子的能力、情感的发展;而小学是以书面考核为主要评价手段,分数第一。 在分析比较差异后,我们明确了幼小衔接的方向,要从心理、物质、能力等方面进行准备。对问题揭示分析后,我园从“整合、自主、快乐”的新理念出发,与红梅小学签订了“共建协议书”,两所学校教师共同建构“幼小衔接合作共同体”。 三、怎么做 围绕着幼小衔接的一个个活动在大家的思考中应运而生,我们确立了实施原则——过程小步化、细节化、有效化。 1.衔接过程小步化 本着小步推进、稳扎稳打的研究思路,改变衔接形式方法上的“突变”现象,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借鉴《上海市幼小衔接指导意见》,将幼儿的培养目标及教育内容细化到大班两学期的每个月,并能根据课程要求,每月做好一至两个主题,使过程有系统、有重点。 2.互动过程细节化 (1)师师......余下全文>>

九:幼小衔接幼儿园和小学怎样双向而行

幼小衔接能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有能力、有自信、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那么如何让幼小衔接真正“衔接”起来呢?2009年9月起,我们红梅幼儿园与一路之隔的红梅实验小学展开了互动合作式的“幼小衔接”探究。

一、为什么要做

2009年9月初,我园就“幼小衔接”话题通过问卷调查家长、调查小学的一贯做法,了解目前在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面的衔接意识与现状。结果发现,各方做“衔接”都有误区:

1.来自幼儿园

(1)提前学小学课程

有的幼儿园认为小学生要学的东西提前都会了就行了,如拼音、写字、口算等。结果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提前学习的孩子,入学之初确实感到轻松,于是上课不专心听讲,做作业不认真,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以后,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储备”用完,其优势逐渐消失,劣势日益突出。可以说,提前学习是一种短视行为。

另外,由于幼儿园缺少既熟悉幼儿园教育特点又了解小学教学课程的教师,因此即使在做衔接教学时,也会出现许多偏差与错误,如拼音拼读方法错误、写字笔顺颠倒。往往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到的知识到小学后却要花双倍甚至三倍的时间精力去纠正,得不偿失。

(2)入学准备形式化

不少幼儿园只是在大班末期按小学教学方式上课,或带幼儿去参观小学。这些做法是必要的,但是老师是否心里清楚要引导孩子看什么,去了解什么呢?不清楚。

(3)思考“想当然”

一些幼儿园教师对于幼小衔接的理解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缺乏倾听小学反应的习惯,也不会对小学的反馈信息做出价值判断。

2.来自家庭

现在的家长,他们以孩子能认多少字、会算多少题、会说几句英语来评价孩子发展。重智商、轻情商是他们最大的误区。还有一部分家长存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到了小学自然就适应了,另有一些家长则很盲目,不知道该怎样做,幼儿园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

3.来自小学

当前小学虽已经意识到了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能积极地接纳幼儿园的参观活动,但只是处于被动的地位——积极配合,很少考虑针对初入校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调整教学形式,安排有意义的活动等。有些学校还在招收新生时,进行所谓的摸底测试,并以此来编排班级。此举也误导了家长评判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标准。

二、做什么

我们就衔接的“断层”与“接口”,双方进行了数次面对面的探讨交流,分析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通过彼此对对方的发展目标与课程的调查了解,发现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低年级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差异:第一,教育方式不同。幼儿园课堂游戏化,教学内容、学习习惯渗透在游戏之中进行;小学课堂板书式规范化,学生以掌握多少知识量为教学目标。第二,评价手段不同。幼儿园对孩子的评价是发展性评价,它注重孩子的能力、情感的发展;而小学是以书面考核为主要评价手段,分数第一。

在分析比较差异后,我们明确了幼小衔接的方向,要从心理、物质、能力等方面进行准备。对问题揭示分析后,我园从“整合、自主、快乐”的新理念出发,与红梅小学签订了“共建协议书”,两所学校教师共同建构“幼小衔接合作共同体”。

三、怎么做

围绕着幼小衔接的一个个活动在大家的思考中应运而生,我们确立了实施原则——过程小步化、细节化、有效化。

1.衔接过程小步化

本着小步推进、稳扎稳打的研究思路,改变衔接形式方法上的“突变”现象,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借鉴《上海市幼小衔接指导意见》,将幼儿的培养目标及教育内容细化到大班两学期的每个月,并能根据课程要求,每月做好一至两个主题,使过程有系统、有重点。

2.互动过程细节化

(1)师师......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