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注曰:乱,治也。按:同一字可以多义,然同时解释相悖之意者可乎? 20分
译文:武王说,我有十位能够治理国家的大臣。注释上说,乱,就是治的意思。同一个字,可以有多个意思,可是,同时解释为相反的两个意思,难道可以么?
二:武王的乱臣十人是哪十人?
《论语·泰伯》:“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孔子在总结唐尧、虞舜以及周初事业兴盛的原因时,提出了“才难”的观点,这种观点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人才难得;二是人才以用为本。在社会制度尚不完备的背景下,人才的贤能程度往往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但是如果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事业仍然难以成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君王的贤明程度才是关乎事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虞舜善于选贤任能,因而实现天下大治;周武王得天下英才辅佐,最终完成翦商大业。
周武王兴兵伐纣时,商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因此他在孟津誓师大会说:“受(商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又说:“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治)臣十人,同心同德。虽有周亲,不如仁人[1]。”显然,周武王想要表达的是商纣虽然人众,但众叛亲离,武王虽然人少,却万众一心,因此这里的“乱臣十人”只是一个概数,未必确切。周武王取得伐纣胜利后,率领诸侯联军浩浩荡荡开进商都朝歌,场面颇为壮观:“武王弟叔振铎奉陈常车,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散宜生、太颠、闳夭皆执剑以卫武王。既入,立于社南大卒之左,右毕从。毛叔郑奉明水,卫康叔封布兹,召公奭赞采,师尚父牵牲,尹佚筴祝曰……[2]”这里列举出来的有名有姓的重要人物(“乱臣”)有十余位。《尚书孔氏传》中也列出了乱臣十人的名单:“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括及文母(太姒)[3]。”其中“有妇人焉”指的是周文王的正妃,即周武王的生母。此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版本,人物互有交叉,因此所谓“乱臣十人”实在难以一一落实,也没有必要。
周武王“有乱臣十人”和商纣“有臣亿万”两相对比,势力差距是很大的,但是周武王能够广揽贤才,礼贤下士,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因此人人与他同心同德,以一当万;商纣则昏庸残暴,残害忠良,因此人人与他离心离德,众叛亲离,“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4]”。虽有人才,却不能善待之、善用之,最终致使事业失败,这也许就是孔子所说的“才难”之“难”。看来孔子是有感而发的,因为紧接着他又追问了一句:“不其然乎?”显然,这句话带有诘问现实当权者的意味。
三:武王姬发的皇后是谁
周武王的妻子是姜子牙的女儿邑姜
一、 邑姜是周武王之妻,周成王、唐叔虞之母。
邑姜是商周之交一个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有关她的身份,《左传·昭公元年》说:“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梦帝谓己:‘予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而繁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故参为晋星。”
《史记·晋世家》里说得更为详细:“唐叔虞者,周武王子,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予命汝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命之曰‘虞’。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尔。’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以上两项史料足以说明,邑姜是周武王的王妃,并为武王生了晋国的开国君主唐叔虞。另外,坐落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的晋祠,仍保留有一座专为祭奠邑姜的宋代建筑“圣母殿”,殿内圣母像为北宋天圣年间雕塑,已有了近千年的历史。近见网上有称邑姜另有大名为姜淑祥者,乃姜太公与其妻桃花女所生,可备一说。
在商末周初,已经有了王妃和王后的明确区别。比如,《吕氏春秋》里就说,殷朝的微子启和纣王本是同母兄弟。然而,由于生启时其母尚系次妃,而生纣时已为皇后。故“启长而庶,纣幼而嫡”,还是让纣继承了大统。
那么,邑姜是否又有王后的身份呢?我们说,有的。请看《大戴礼记·保傅》篇里的话:“周后妃任(孕)成王于身,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胎教之谓也。”
对于“周后妃”的身份,王聘珍在《大戴礼记解诂》一书中明确注曰:“后妃,武王邑姜也。”王聘珍虽为清人,但所注应是其来有自。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下节还有进一步的讨论,这里,不妨先举《论语·泰伯》里有一段十分有名的话:
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侍殷,周之德,可谓至德也已矣!”对于这段话中的“有妇人焉”,北宋的理学大家朱熹作注时,就是遵从的前人之说,认为所指的就是邑姜。并说在武王的十位“治乱”之臣当中,是“九人治外,邑姜治内”⑵。还有其弟子蔡沈,在为伪《泰誓》作注时,采取的也是乃师的说法⑶。总之,通过上述几项史料可知,邑姜乃武王正妃或者说皇后,并生了太子诵(即成王)和唐叔虞,是无可怀疑的。
二、邑姜乃姜太公之女
成书于西晋初年的《春秋经传集解》里说:“邑姜,晋之妣也。”杜预(公元222—284年)注:“邑姜,齐太公女,晋唐叔之母。”比杜预稍早的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在他的《帝王世纪》也说:“武王妃(一作纳),太公之女,曰邑姜。修教于内,生太子诵。”《帝王世纪》虽在宋以后陆续散佚了,但有幸的是上面这段话,在唐代的《艺文类聚》和宋代的《太平御览》里都有转引⑷。也就是说,在魏晋至唐宋的人们心目中,邑姜确系姜太公之女。
再往前追寻,我们可以看到在《史记·楚世家》里有一段记述,对上述说法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支持,而这段记述又几乎是脱胎于《左传·昭公十二年》的一段对话。为了避免重复,请看《左传》里的这段对话: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右尹子革)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余下全文>>
四:“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直接翻译就是:楚国人才辈出,在这里更是多!
至于典故,好吧,我真心不知道,于是以下是我百度的结果,跟楼主一起涨姿势了!这两句严格看来应该算是引用,古人最擅长的就是上下五千年随手化用了= =:
“惟楚有材”,出自《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惟,语助词,没有意义。这句相当于“楚有才”,“惟”并不是简单的和“唯”对应的。
至于“斯”,是这里的意思
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
上联“惟楚有材”,典出《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全联的意思或可理解为;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岳麓书院更是英才齐聚之会所。
五:孔夫子十分重视的"先王之道"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引用
荻生徂徕的道论
张 谷
[提 要] 荻生徂徕是日本近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家,道论是其思想的核心。本文从道的来源和形成、本质和特性、内容、功能以及道的开示和体认等几方面,对荻生徂徕的道论进行了提炼和阐释;并认为,荻生徂徕所谓道,就是具有普遍性和至上性的政治方略即“礼乐刑政”,其作用是“养而成之”的“安天下”,而对道的开示和体认,则须遵循“和物名”、“立其大”和“信圣人”的原则。
[关键词] 荻生徂徕 道 本质 功能 体认
[作者简介] 张谷,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哲学文化交流与比较。
荻生徂徕(1666—1728)是日本德川时代的儒学者,是日本近世古学派的重要代表。他在50岁以前是一个朱子学派的学者,信仰朱子学的教义。后来,他自称“藉天宠灵”,[1]偶然看到了明代16世纪后半叶的古典文学学者李攀龙(1514—1570)和王世贞(1526—1590)的著作,“始识有古文辞,”[2]深受震动。这使他放弃了宋文,开始仿效“古文辞”,即秦汉之前的语言和文体。这种向古文辞复归的文学转变,最终在徂徕50岁以后,发展为在哲学上对宋学的批判,形成徂徕学的思想体系。徂徕思想的核心,可以说就在于他通过古文辞对“道”的独特开示和体认。道论是徂徕学的精华。本文试图对其道论,从道的来源和形成、本质和特性、内容、功能以及体认方法等方面作一简要分析。
1、道的来源和形成
徂徕在古文辞中重新发现了圣人之道。这个道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形成的?徂徕说:“先王之道,先王所造也。非天地自然之道也。”[3]这里明确地指出,道来自先王的制作,而非天地自然。徂徕所谓制作道的先王指中国古代先王,特别是尧舜。他说:“伏羲神农皇帝亦圣人也,其所作为,犹且止于利用厚生之道。历颛顼帝窖,至于尧舜,而后礼乐始立焉。夏殷周而后粲然始备焉。”[4]徂徕所说的道是礼乐,这种道是到尧舜时代才建立起来的。尧舜可说是道的直接制作者。但其他先王与这个道不是没有关系的,他们参与了制作道的准备和维护工作。所以道的形成“是更数千年,更数圣人之心力知巧而成焉者。亦非一圣人一生之力所能办焉。”[5]先王是什麽样的人呢?“先王聪明睿智之德,禀诸天性,非凡人所能及焉。……盖先王之德,兼备众美,难可得名。而所命为圣者,取诸制作之一端耳”[6]先王的德是完美的,圣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即制作礼乐的道。徂徕把先王圣人同凡人绝对区分开来,凡人不能成为圣人。这样,圣人也就带上了神性,有了某种超越性或彼岸性。这样的先王圣人,“以聪明睿智之德,受天命,王天下。其心一以安天下为务,是以尽其心力,极其之巧,作为是道。使天下后世之人由是而行之。岂天地自然有之哉。”[7]道是先王有目的地运用自己的心力智巧创作出来的,是自然中所没有的,因而不是自然物,而是人造物。徂徕明确区分了自然(天)和人性(人):“譬如伐木作宫室,亦率木性以造之耳。虽然,宫室岂木之自然乎?大抵自然而然者,天地之道也;有所营为运用者,人之性也。后儒不察,乃以天理自然为道,岂不老庄之归乎!”[8]徂徕作这种区分,意在强调道的人为制作性,是针对“后儒”(主要是宋儒)把自然天理当作人的善德的来源和根据的思想的。但是,另一方面,当徂徕把圣人之德归之于“天性”,同时认为“古先圣王法天以立道”[9]时,又似乎使圣人人为的造道活动带上了自然性。
2、道的本质和特性
徂徕所谓“道”,就是先王之道或圣人之道。徂徕并且认为,孔子之道也就是先王之道。先王之道的实质是什麽呢?徂徕对此有三方面的说明。其一,道的本质是政治。他说:“先王之道,安天下之道也。......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