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歌~正确的声乐发音方法和感觉
保持在吸气的状态下唱歌:气息吸在腰带的周围,要练习保持气息、控制吸气的速度, 全身放松,口鼻同时缓缓吸气,稍稍保持一会儿,均匀地呼出,然后再放松 第二类病声 主要是气息控制的不好. 气息过猛,声音就会偏高;气息没保持住,音往往偏低。通常这些学生使用气息都不均匀,摇摆不定,他们何时声音偏高何是声音偏低无规律可循. 歌唱发声时,由于歌唱器官的调节和运用不恰当,往往产生种种不良的声音。 1,喉音。多见于学美声唱法的歌手,是由于压喉头追求大音量、结实的声音、浑厚深沉的音色而造成的,声音卡在喉咙里,感觉是喉腔或喉咽腔在挤压着唱,声音听起来呆滞无泛音、闷而空,特别沉重。 喉音与胸腔共鸣是有区别的,后者是通畅、宽厚、不生硬、干净的声音。 纠正时应注意声音的高位置。 2,鼻音。多见于学民族唱法的歌手,是由于软腭塌下,舌中部抬高音波流入鼻腔而失去口、咽腔共鸣所致。声音暧昧不悦耳。 纠正可张大口练a母音,感觉声音打在硬腭上。 纠正它就要树立正确的发声概念,唱得柔和好听,音量不要太大,在自然音区到中声区内练习,循序渐进,不溢唱高音。 4,漏气。声音暗淡、空虚、无力、不明亮、音量弱小。是由于追求声音松弛放松过度或为打开喉咙而练u母音过度所致。 纠正可练顿音或跳音,lalala。 最后说明一点,许多歌手声音的毛病不是在喉咙里,而是在思想上,所以树立正确的发声观念和声音形象是很重要的,否则就会长期得不到进步。 发声的科学原理: 声带内有环甲肌和杓肌群,环甲肌的作用是拉长拉紧声带,杓肌群的作用是缩短、迫紧声带。如单独靠环甲肌拉长拉紧声带发音,则声带受到呼气的冲击即上下振动而发音,类似于二胡、吉它、提琴等弦乐器的弦受到弓的拉动而发音。如应用杓肌群把声带缩短迫紧而发音,则声带虽亦上下振动发音,但两声带除自身是发音体外,相靠时还是一个很强的的气闸,两声带互相紧密靠拢,呼气从它们的边缘中通过,即激起边缘部分一离一合的左右摆动,空气通过之后即形成一种周期性的压力波动,故此即使没有声带上下振动的发音作用,单独由靠拢挡气,就能激起空气发音,此时声带的作用相当于号手吹奏喇叭时的嘴唇、单簧管的音簧。 前者的发音称为真声、胸声,主管低音。后者的发音称为假声、头声,主管高音。如果单用环甲肌工作,则音量虽大,但音质比较粗糙,唱高音的能力很差。如单用杓肌群工作,则高音能唱响,但声音尖锐刺耳,不能表现雄壮激昂的情绪,唱得越高,声音越刺耳,中音以下则轻浮无力,甚至发不出声音。只有环甲肌与杓肌群两者非常恰当的交互运用,才是正确的发声法。 发声的基础知识: 声器官是由呼吸器官、喉头与声带共鸣器官和咬文吐字器官组成。呼吸器官是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以及胸腔横膈膜等器官组成。 1、 唱歌时的姿势 精神饱满,双肩略后展,双脚稍分开站稳,头部要端正,颈部肌肉放松,下巴不要向前突出,口形也应该根据字的发音要求自然张合。 2、 唱歌时的呼吸 缓吸缓呼法: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将气息徐徐吸入肺叶下部横膈膜下降,两肋向外扩张,小腹微收,呼气时一定要保持吸气状态,即保持横膈膜和胸腔的扩张状态,不要使气息很快地泄掉。 急吸急呼法:可体会到登高或跑步运动后的急吸状态,不论是缓吸还是急吸,吸气都要稍深些,吸气量的多少,要根据所唱乐句的需要而定。 我们在歌唱时,要有始终保持吸气状态的感觉,即使在换气时也不应两肋完全松驰,应当在每唱完一句时,仍保留一小部分息气,在两肋尚未完全收缩的同时,再补进一些气息。 3、 歌唱时的声带 唱低声区时:声带闭合不紧并拉长,较厚,张力最小气流通过声门......余下全文>>
二:声乐基本发声练习方式有哪些
4
、连音和顿音结合的练习
在基本掌握了连音和顿音唱法的基础上,可以加连音、顿音结合在一起
的练习,
这样有利于歌唱状态的统一,
顿音好象是一个
“点”
,
连音像是一条
“线”
,
这样以点带线,便声音的位置统一,并保持气息均匀流畅。
5
、保持共鸣位置不变的练习
在
“哼鸣”
练习中我们已经讲了找共鸣位置最好的办法就是体会
“哼鸣”
感觉,
如果这个共鸣焦点找准了,
那么其它所有的音都应该向这个哼鸣位置靠拢,
这样才能达到歌唱的高位置,使声音上下统一。
6
、、声音灵活性的练习
这种练习主要是为了适应歌曲演唱中快速、流动的要求,以达到更积极
的身体、喉咙、气息的配合。
7
、结合字声练习
(
带词练习
)
要求根据词意富有想象,有意境,有画面,语气有表现,声音有乐感,
有感情地去唱。力求做到字准腔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慢慢地向歌唱歌曲作
品过渡。
8
、练声注意事项
1)
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适当地练唱,
发声练习的时间,
初学时
20
分钟一次为宜,
以后逐渐地加至半小时或一小时,
坚持每天练习最重要,
绝对避
免用全音量来练习。大声地乱唱,容易使歌唱器官受损。
2)
在没有能力唱高音之前,
切勿作高音练习,
经常唱一组你最满意的音,
选择曲目更要谨慎,不要唱不适合自己的曲目。
3)
每次练习应有新鲜感,精神集中,感兴趣地练习。
4)
练习时要多用慢的、短的乐句作为最初的练习。
声乐训练特别需要时间,奇迹是没有的。“百分之十的智慧,百分之九
十的努力。
二
.
声乐发声练习的起音
发声练习开始的时候,必然会遇到如何起第一个音的问题,我们称它为
歌唱时的“起音”或“起声”。歌唱的起声可分为激起声、软起声、舒起声。
1
、
激起声
是当吸气完毕后,胸腔保持不动,声带先自然闭合,然后,再以恰当的
气息冲击声带使之振动发声,
这样发出来的声音结实有力,
我们在发声训练如顿
音、
跳音的练习中常常使用,
也用这种方法纠正声带漏气的毛病。
此时与之相应
的呼吸方法往往采用急吸急呼。
2
、
软起声
软起声是声带在开始闭合的动作时,气息也同时往外送,开声门与气息
振动声带同时进行。这种方法气息的冲击力比较“激起声”要柔和,发出的声音
比较平稳、舒展。我们发声训练中也常常在练连音和长音中采用,同时也用“软
起声”
的发音方法来纠正喉音的毛病,
与之相应的呼吸方法往往采用缓吸缓呼法。
3
、
舒起声
舒起声是声门先开,
然后气息再振动声带,
它的特点是先出气而后发声,
像叹气一样。在劳动号子中,常常用到这种起声法。在发声训练中,这种方法可
用来纠正声音过于僵硬的毛病,在通俗唱法中使用较多,较口语化。总之,歌唱
的起音首先要精神饱满,
全身协调,
根据不同类型的练声曲例来确定起音的方法,
注意起音的音量不要过分强,以舒适的
mf
或
mp
音量为合适。
三
.
声乐发声练习的步骤
歌唱发声基本功的练习,
一般按音域进展的规律,
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以中声区训练为基础,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调节和锻炼肌肉
以适应歌唱技术的需要。
无论哪一个声部,
都应该从中声区开始训练。
练中声区
的音相对巩固后再逐步扩大音
域,要知道声乐学习要从基础入手,中声区是歌
唱嗓音发展的基础,基础必须打得扎实,要记住“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第二阶段是中声区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加强气息与共鸣的配合训练,
练好过渡声区
(
即换声区的训练
)
,
为进入头声区的训练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的练......余下全文>>
三:声乐的练声方法和技巧~
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练习呼吸的方法 1.吸气 想象自己处于一个美丽的花园之中,想深深地闻一下鲜花的异香——这就是歌唱的吸气,这样吸得才深。吸气以后,像打喷嚏之前那样短暂的一憋,体会一下腰周围的扩张、膨胀的感觉,找到这种感觉是歌唱的关键。 2.呼气 呼气的方法就是利用横膈膜的力量,把腰圈扩张的感觉一直保持住。呼气要均匀、舒缓。各位可以准备一张10平方厘米大小的薄纸片,放在墙上,距离它4—6公分,用口吹气使之不落地,半分钟以上便为合格。也可以代之以一支燃烧的蜡烛,对着火苗发“u”音,正确的 气息是火苗倒而不灭。 3.怎样训练横膈膜的力量 横膈膜的力量对气息的保持和声音的力度都很重要。传统的训练方法有: (1).数数字:深吸一口气,利用腰圈的力量保持住,从1开始数,数到60为合格。数数要均匀,有节奏,不能偷气。 (2).吹灰:深吸一口气,然后像要吹掉桌上的灰尘一样往前吹气,一慢二快,体会横膈膜的力量。 (3).多做仰卧起坐,增强腰腹的力量。 二、歌唱的共鸣 有了正确的呼吸后,便可以开口唱歌了。要使歌声圆润、悦耳,必须利用共鸣。我们唱歌主要利用的共鸣腔体有胸腔、咽喉、鼻腔及头腔,声音要好听,必须在唱高、中、低音时都有部分胸腔以上的共鸣,也就是“声音的高位置”。 1.歌唱的基本状态 要获得声音的高位置,必须放松喉头,内收下巴,这两个器官不能在歌唱中使力。一般人唱高音都是*挤压喉头发声的,这是错误的发声方法,不能获得美妙的声音。应放松喉头,使之成为气息的通道,然后抬起软腭,提笑肌(即保持微笑的状态),使声音能通向鼻腔。 2.共鸣的位置 一般来说,演唱时低音以胸腔共鸣为主,到中音、高音后,高位置共鸣腔比例逐渐加大,以鼻腔、头腔共鸣为主。 以上讲的都是歌唱发声的基本要领,各位必须多多练习,熟能生巧,这样才能唱出美妙动人的歌声。另外,通俗歌曲演唱还有许多表现韵味的技巧,如颤音、哭声、气声、挑音、噎音等等 唱歌练声法(9法) 唱歌最令人沮丧的事,莫过于走音。 一咪在手满以为唱它一回轻轻松松,谁知道没有人在场还可以算中规中矩。那晓得在众人面前唱歌,歌声会变了调,连呼吸都不受指挥。 好歌慢慢练,既然喜欢唱歌,「走音」这问题非要解决不可。 基本法第一条:练气,练气切要把喉部及胸腹一起放松,然后一收一放,一次有声,一次光是呼吸,来回十多次后,唱一首喜欢的歌,唱时一定要口型如半月「 」。 (之二) 话说经过第「一招」练声法,第「二招」应当粉墨登场。 方法━━全身放松,深深吸入一口气,跟着微微乘着气息由 I 至 I 歌唱,再吸入另一口气,快速而又畅通的亮声「呵」出音阶。 此法有助增加气量以及发声明亮。不过,有些练唱者共鸣较浅窄,可能经过有「动机」的锻炼发觉喉紧气速。如遇到这情形。请倒一杯温暖的白开水,…… 诗曰:喝一口,拍拍胸口。继而用手按摩全颈及喉咙,如此这般,有助血液循环及开阔胸腔及口腔共鸣。 (之三) 话说「两招」过后,应该轮到第「三式」上场。请两手轻傍左右两边肋骨(腰上一点),然后吸气,在吸气时要感觉到两边肋骨横向扩张,手请仍保持原状,跟着收小腹把气呼出,呼气之时保持扩张两边肋骨。然后放松全身,再重覆一次、两次、三次一直到十七、八次吸气。这「一式」的目的是,把肺活量增强,同时亦提升人体张力。唱歌的首要条件是有声有气。好了,是否觉得胸口涨闷,甚至头重喉咙干涸?用一小茶匙红茶叶加些冰糖,重温上次所写的:「喝一口,拍拍胸口。」不过今回拍的地方范围多几处,连腹部亦拍拍它,对练声练气非常......余下全文>>
四:声乐学上正确的发声方法
这里所说的声音,以现代人体声音生理学方法分析,第一项所说的声音就是“有强有弱的声音”,第二项所说的声音就是“有音色变化的声音”,第三项所说的声音就是“有感性的声音”,这三点也正是我们学习阀乐最重要的条件,一个人在他的声乐艺术中,若具备了这三个条件,那么他的声乐造诣是相当高的。而所谓“有强有弱的声音”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声音共鸣的方法,并不是大声嘶喊的声音就是好,必须要有良好的共鸣,他的声音自然就会大声。所谓“有音色变化的声音”就是我们要探究声带的弹性的问题。而所谓“有感性的声音”,正是我们要仔细探讨呼吸的位置的范围。现在我们针对这三个范畴逐条概略加以分析:一、“有强有弱的声音”--声音共鸣的方法 首先我们看到附图,人体声音共鸣区共分为三个部分,亦即三个共鸣区(DIE、DREI、RESONANZEN),第一共鸣区是头部后脑和头颈以及肩部位置,第二共鸣区是前额、鼻腔及上额部位置,第三共鸣区是胸腔位置。第一共鸣区又肩负调整歌唱音域的位置,高音应当在后脑部及头顶部,中音在后脑枕部,低音在额头及肩部,那才是正确的,通常一个人所发出的声音高、中音还好,可是一到低音就散掉了,没有共鸣,原因出在没把低音让它在头部肩部共鸣,这必须经过严格训练的人才能做到,没有经过严格训练就能做到那是绝无仅有,除非他是天才。至于女高音(Soprano)就有一些不同,女高音的低音要让它在下巴部位共鸣才是正确的,这点和别的声部有所不同。其次第三共鸣区是最重要的声音共鸣区,它是声音的基础,被称为基础音,它的重要性有如房屋的基础。我们亚洲人和欧洲人由于体格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天生所发出的声音就缺乏第三共鸣区,欧洲人体型高大,胸部宽广,发出的声音胸声自然发达,而且由于欧洲人的生活习惯和我们有所不同,他们大多习惯爬着睡,婴儿刚出生就叫他俯睡,因此腹腔后部(后腰部)发声自然发达,因而欧洲人发声天生就有共鸣区,无须经过学习,自然就会。但是我们亚洲人必须经过后天刻意严格的训练方能得到第三共鸣区,想得到第三共鸣区通常要经过至少两年以上的勤练,男高音需要更久,至少三年以上,如此唱出的声音才有根,正如竹子的生长,因为它有很扎实的根部,吸收地下各种养分,所以能挺拔强韧,不畏强风暴雨。相反的,没有第三共鸣区做基础的声音,好比一棵豆苗,没有茂盛的根,风一吹就倾倒,不能开花结果。早期日本人他们到欧洲学习声乐,由于欧洲的教授他们没有了解到亚洲人先天的特性,他们只教日本人第一及第二共鸣区,因此日本留学生唱出来的声音就缺少了这一个最重要的共鸣区,唱出来的声音十分单薄,没有底盘,然后代代相传下来,现在依然如此。本人以前也是这样的唱法,可是一到欧洲,想要在那边立足,唯有接受此种世界性的带有第三共鸣区的唱法,没有第三共鸣区的声音,缺乏厚度和温暖的浓度,男生听起来不男不女,女声听起来轻飘飘毫无艺术价值,所以说第三共鸣区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共鸣区、第二共鸣区不是“发声点”,如果把第三共鸣区的位置移到背部,和第一共鸣区及第二共鸣区连结在一起,则形成了人体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则共鸣丰满圆润,反之则声音单薄干涩尖锐不堪入耳,有些人以为第二共鸣区只是在眉间一共鸣点,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第二共鸣区是由好几个共鸣点串连起来的,亦即眉间、鼻梁、鼻尖、上腭、下腭、牙齿、观骨等。其次,要想做到有强有弱的声音,必须先要了解声音“前面”和“后面”的问题,要想明了声音“前面”和“后面”的问题,要先明白“开母音”(Aperto)和“闭母音”(Accuto)的关系,“开母音”就用前面来唱,“闭母音”就以后面来唱,所谓前面就是第二共鸣区加上第三共......余下全文>>
五:在声乐中,发声有哪些技巧?
声乐艺术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仅凭理论知识和文学资料去进行学习是非常困难的,它主要是通过正确的发声训练和不断的歌曲演唱来逐步完成的。每位歌唱者必须通过发声练习的途径,掌握科学的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使歌声美妙动人。
一、 歌唱发声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歌唱发声练习的目的,简要地说,就是将歌曲演唱中对声音所需求的各种技术环节,通过有规律、有步骤的发声练习,逐步提高歌唱发声的生理机能,调节各歌唱器官的协作运动,养成良好的歌唱状态,使歌唱发声的技术成为歌唱表现的有力手段,为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服务。
我们练声的目的是要调整巩固科学的发声状态,把良好的歌唱状态保持到歌唱中去,改变平时生活中自然的发声习惯,使之成为符合歌唱发声的习惯和状态,所以必须明确我们练声的目的,而不是简单的“开开声”而已。
歌唱发声练习要求每个歌唱者首先要了解和熟记歌唱发声器官的生理部位及其功能,掌握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全面理解其精神实质,通过反复的练声及歌唱实践来消化和验证其歌唱规律。因此在发声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因为在整个声乐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整个歌唱建筑的基础,因此必须明确呼吸的重要性,重视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这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很多歌唱者声音上的毛病,多是由于歌唱时喉头不找开、不稳定造成的,而正确的喉头位置是协调呼吸器官的运动,获得稳定、流畅声音效果的关键。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充满剧场,且圆润,优美动听,这是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课题。由于共鸣训练常常与其它发声基础要求分不开,因此要求歌唱者通过母音的转换,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节气息等手段,把声音振响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来增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统一声区,使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协调一致,天衣无缝,走动自如灵活。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通过字、声结合的练习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运动能力,使之更完美而生动地表现歌曲和情感和内容。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全面的歌唱发声技巧,丰富歌曲的表现手段,增强歌曲演唱能力。
6)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7)在练声、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杂念,稳定情绪,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状态,要有良好的歌唱欲望,要充满信心、放松自如地进入歌唱状态,否则是唱不好歌的。
8)从开始练声起,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即练声也要有良好的乐感。音程、音阶一方面是肌肉、音准、气息、共鸣等方面的技术练习,同时它们又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要给它们以音乐的活力和生命。因此练声一开始,要求每个歌唱者把音程、音阶、练声乐句也唱得悦耳、动听。以上我们可以领悟到,在歌唱发声的过程中,呼吸、共鸣、吐字、表现缺一不行,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整体歌唱”的涵义。
二、 歌唱发声练习的步骤
歌唱发声基本功的练习,一般按音域进展的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以中声区训练为基础,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调节和锻炼肌肉以适应歌唱技术的需要。无论哪一个声部,都应该从中声区开始训练。练中声区的音相对巩固后再逐步扩大音域,要知道声乐学习要从基础入手,中声区是歌唱嗓音发展的......余下全文>>
六:学会了声乐的发声方法唱歌就会好听吗?
唱歌并不只是声音,还有情感处理各种方面,而且要想学好发声方法固定你的声音,需要花很长的时间
七:音乐的基本的发声方法
声乐训练有完整、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它包括:
1、呼吸的训练
歌唱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是歌唱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呼吸方法来控制和运用气息,就不可有优美悦耳的歌声。一切声音表演技巧都与呼吸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克拉克在《论呼吸》中主张:歌唱者第一件事就是学习适当的呼吸。普利斯曼在他的《喉头生理学》中认为: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力。我国传统声乐论著中说:“气者,音之师也。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也说明了中外古今的歌唱者都十分重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呼吸,首先要了解呼吸的方法。呼吸的方法有三种:
(1)上胸式呼吸。这种呼吸是一种用上胸控制呼吸的方法。它吸气量少而浅,仅及肺上部,易造成喉头与颈部周围肌肉的紧张,发出逼紧、干瘪、缺乏弹性的直声。这类现象在初学者特别是业余歌唱者身上较为多见。这是一种需要纠正的、不好的呼吸方法。
(2)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是一种依靠软肋扩张、小腹鼓起和收缩的呼吸方法。它吸气比上胸式要深,但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吸气过深,气息往往不流畅,影响发声的部位,中、低声区音色沉闷,声音缺乏灵活性,并出现音偏低的现象。
(3)胸腹式联合呼吸。这种呼吸是一种运用胸腔、横膈膜与两肋、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法。这种呼吸法是近代中外声乐界公认而普遍采用的科学的、合乎生理机制规律的呼吸方法,这种呼吸方法有许多优点。它控制气息的能力强,呼气均匀、有节制,能储存较多的气,有明显的呼吸支点,使音域扩大,并使高、中、低三个声区协调统一。
懂得了呼吸方法还不行,还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达到歌唱时运用自如。现在常用的有两种练习方法。
快吸慢呼:这种呼吸法,是歌唱时最常用的一种。应该经常练习。具体作法是:急速吸气,略停顿后,缓缓呼出。可以这样体会:想像一位久别的很要好的朋友,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你惊奇地倒抽一口气,几乎喊叫出来,就停止在这种状态上。几秒后,仿佛有一股外部的力量将小腹向后推压,感到小腹在与这股外来力量的对抗中,气息缓缓呼出。这时横膈膜有力地起着支持作用。
慢吸慢呼:缓缓将气吸入,略停顿后再缓缓呼出。可以这样体会:当你收到一束你喜爱的鲜花,你高兴地在闻花的芳香,这时你会发觉你的胸廓自然地而不是人为地向前、向上抬起,而肋肌、包括腰部,同时向四周扩张,保持这样状态,仅将腹部横膈膜以下的肌肉群放松、送气。送气时想到吹蜡烛,将燃着的烛光吹倒,但不吹灭,就这样,保持烛光不升起来也不灭掉,保持时间长一点,然后再换气。要达到这个要求,吸气一定要闻花时一样自然、平静、柔和。呼气时一定要均匀,有节制。同样,如果要练慢吸快呼,那你就缓缓吸一口气后,一下子把蜡烛吹灭。
2、发声练习
发声练习是用于训练声乐技能技巧最基本最简单的练习。实际上是把构成歌曲旋律最基本最简单的动机或乐句提练出来配以单纯的母音或音节,在适当的音域内作半音上行或下行移动反复练唱。进行发声练习的方法和步骤各式各样,派别颇多。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步骤,都是达到以下目的:
(1)有意识地运用气息发声,逐步做到横膈膜控制呼吸。
(2)形成正确的喉头位置,解放喉头,稳定喉部器官,使声带运动与呼吸密切配合,调整适度,在唱高、中、低、强弱不同的音符时,都有较为理想的声音效果。
(3)训练调节共鸣腔体的方法,适当扩张可调节形状的共鸣器官--咽腔、口腔、喉腔。运用不能调整形状的共鸣器官--头腔和胸腔,通过共鸣腔体的调节与运用,增大音量,美化音色。
(4)呼吸、喉头(声带)、共鸣器官密切配合,协调运动地发声,做到声区统一,富于力度和音色变化。
另外,发声练习时应选择适......余下全文>>
八:对于声乐初学者来说,从什么开始练声最有效?
打嘟噜,由高到低
发开口音;54321吗吗吗吗吗、咪咪咪咪咪
哼鸣
跳音531531咪咪咪吗吗吗
难一点的发;54321啊哎咿呀无
加油!坚持!
声乐是有技术的喊叫,希望你还是找一个好一点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