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湖北省内重大危险源库区是否要24小时安排专人值守?根据国家法律法规
这个是么有没有国家法律规定一定要24小时看守,但是要定期进行检查、检验、维护保养等。但是如果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建议还是安排专人在门口看守,每天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巡逻,只要可以防止一些故意破坏的不法分子进行破坏,这样对企业,对员工都是由好处的。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第十五条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检测、检验,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有效、可靠运行。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二:几级重大危险源必须逐级上报至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只要存在重大危险源就必须上报当地安监部门。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三条 危险化学品单位在完成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或者安全评价报告后15日内,应当填写重大危险源备案申请表,连同本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档案材料(其中第二款第五项规定的文件资料只需提供清单),报送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三:安全法规规定300人以上应设置几名专职安全管理员? 5分
这要看企业性质、所属行业和所在地域
《安全生产法》
第十九条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第十二条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使用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上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不低于从业人员千分之五但最低不少于三人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不足三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一千人以上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不低于从业人员千分之三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上不足一千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不低于两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不足三百人的,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也可以聘用或者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或者安全助理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接受聘用、委托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执业资格并经注册;接受聘用、委托的安全助理,应当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服务能力,并经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
《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第七条冶金企业的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不少于从业人员3‰比例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新的《安全生产法》还未颁布,敬请关注。
四:安全生产“三无”指什么
安全生产“无违章、无隐患、无事故”
五: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指导意见
湖北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11〕81号),进一步加强“十二五”期间全省安全文化建设,推动《安全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安监总政法〔2011〕172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安监总政法〔2010〕5号)在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引领和保障作用,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目标,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宣传,普及安全知识,推进安全文化理论研究,不断提高企业全员安全意识和素质,使安全文化建设成为加强企业安全生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努力营造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舆论氛围,为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为实现湖北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力争在全省各地区各行业培育、树立和宣传一批各具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先进典型,进一步实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规范、有序、健康开展,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特别是通过创建活动,引导企业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共建共信共守安全价值标准和信念,使安全发展这一重要思想和理念真正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自觉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实现安全与发展的有机统一。
三、组织实施
(一)参评条件。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都可以根据自主自愿原则,参加各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企业根据《湖北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定标准(2012年版)》(见附件1)于每年6月底进行自评,达到“基本条件”且自评不低于95分(含)的,填写《湖北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申请表》(见附件2),并撰写字数在3500字左右,能够集中反映企业核心价值观、安全理念、安全愿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历程及成效的书面材料,提供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推荐上报省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的宜为大中型、重点企业,典型示范作用突出,经验具有推广价值,在本地本行业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
(二)工作程序。湖北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选按照“企业自主申报—行业部门培育指导—县市安全监管局推荐—省级审定—命名公示”的程序进行。企业自主提出申请后,县、市安全监管局对企业申请单位材料和有关现场进行初步审核,对合格者逐级推荐到省里评定,省安全监管局对各地推荐的企业组织开展现场考评审定,并择优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推荐参评“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三)评审组织。省安全监管局成立“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安全文化建设的领导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局政策法规处,具体负责全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的目标规划、政策制定、指导协调、评定验收等工作。各市(州)、县(市、区)安全监管局负责指导开展本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并对符合条件的示范企......余下全文>>
六:如何才能做好企业的标准化管理
所谓企业标准化就是“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在这里所指的活动尤其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制定企业标准和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的过程。
实践证明,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一个企业只有推行标准化,才能实现管理的科学化。
首先要提高对“标准”重要性的认识
在产品经济界素有“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之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标准已演化为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必不可少的“利器”。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是“标准与智能绿色建筑” ,旨在通过标准的实施和推广,将绿色理念与信息通讯技术融入建筑之中,减少污染和能耗,为人类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这一主题充分反映了标准化工作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标准化工作面临适应国内外社会快速发展的严峻挑战。大力宣传实施标准战略、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的步伐,加快建立健全统一权威的标准体系,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需要,显而言之,只要提高对标准的认识,才能激发自觉参加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要立足一个“实”字
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取得好的成效,认识是前提,队伍是关键。建立健全企业标准化机构是基础。这里所讲的这个“实”字,是指的既要做到机构“实”,又要做到内容“实”。要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企业首先成立企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任命管理者代表,应设立标准化专(兼)机构——标准化办公室,实行“一把手”工程,配备专(兼)标准化人员,努力做到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考核检查等工作,使标准化工作在组织机构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做到内容“实”。就是企业建立的技术、管理、工作标准体系、明标准细表和依据标准明细表所编制的技术、管理、工作标准的内容既要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规定的各项标准又具有符合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
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要加大一个“宣”字
在企业标准化工作中,构建企业标准体系不是看的,而是实际工作执行的。再好标准要想让员工做到,首先要让员工知道。为此做好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尤为重要,要采取举办标准化基础知识学习培训班和标准化知识讨论会等形式,突出抓好员工素质的提高。通过学习培训。标准化的一个显著好处就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成功。
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要突出一个“查”字
建立起的标准体系是否发挥作用,关键在执行。标准体系只有在不断运行中方可得以完善,在完善后方可更有效地服务于生产、经营、管理。为保证企业建立的标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标准化工作监督检查考核机制,查明和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再发生。持续改进应按照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持续改进包括日常持续改进和评价、确认评审后的持续改进。检查结果与工资挂钩,确保厂类标准得到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