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历史

一:胰岛素是谁发现的﹖

说糖尿病就不能不说说胰岛素。要问加拿大医生们有什么是最值得骄傲的,那是非“发现胰岛素”莫属了。因为胰岛素的发现不仅是糖尿病历史上,也是整个医学史的里程碑。

1920年以前,随着胰腺解剖生理的发展,一些从事糖尿病工作的人意识到,胰腺在糖尿病发病中可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英国医生Banting就 是一位,1920年班大夫移民到了加拿大,和多伦多大学的MacLeod教授一商量,麦教授觉得这位有热情有理想,就说:你放手干吧,要钱给钱,要地方给 地方,再给你配备一位最好的学生帮助你,他就叫Best。

1921年夏天,两位就开始工作了。一开始的实验设计是,班大夫觉得胰腺很重要,那咱们就把狗的胰腺切掉,看看怎么样。经过多次练习,手术水平大 幅度提高,这些被切除了胰腺的狗活过了手术这一关,可几天之后还是死了,一测狗的血糖发现,这些狗都快成蜜制的了,血糖高的冲破了房顶。麦教授听到了这个 重大进展,很受鼓舞,杀了这么多狗,值了,胰腺肯定和糖尿病有关系。

几个人一开会讨论,一致认为,下一步应该把摘下来的胰腺再放回去,看看糖尿病能不能缓解。整个胰腺放回去手术难度太大,不行就把胰腺弄碎了,把胰 腺里的水打回去?不知道谁出的这个主意,行!接着试。麦教授安排Collip来做这个工作,从胰腺匀浆里分离有效成份。经过很多次的试验,克服天气炎热又 没有空调的困难,有一天胰腺提取液成功地降低了糖尿病狗的血糖,他们管这个提取液叫胰岛素(Insulin)。

那个时候,孩子们如果得了糖尿病,现在叫1型糖尿病,治疗办法就是饿着,学名叫严格的饮食控制,一般1年半年的,孩子就瘦成皮包骨头了,只有等死 一条路了。1922年,在多伦多大学医院里一位叫Thompson的孩子在等待死亡,班大夫决定死马当活马医,用他们自制的狗胰岛素试试,其效果只有用 “神奇”来形容,本来快死的孩子,打胰岛素时间不长就可以满院子乱跑了。作为首批注射这种胰岛素的病人,一个当时得糖尿病的孩子一直活到了1993年,这 是另一个神奇。

这个鼓舞人心的消息一传开,世界各地的糖尿病孩子来到多伦多寻找最后的希望,班大夫成了名人。可问题出现了,一开始,善良的多伦多人民能容忍街上 的野狗逐渐减少,最后完全消失了,可当他们发现连自己养的狗都一条一条的神秘失踪后,人们就不干了,经过多次上访,意见反映到了英国国王哪儿。国王下令, 糖尿病要治,狗也要养,英国开始帮助班大夫他们提取胰岛素。会做生意的美国人听说了,当时的礼来(Lilly)公司试着从来源更充分的猪胰腺里提取胰岛 素,这一项业务就缔造了现在的世界级的大药厂。当时还有一位丹麦人,在回丹麦的船上听说了这件事,回丹麦后组建了一家生产胰岛素的公司,就是现在著名的诺 和诺德公司。2年以后,他们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又几年以后,国王给班大夫的名字前面加了个Sir。以后美国糖尿病协会成立,以班大夫的名字命名了一项糖尿 病界的诺贝尔奖,Banting奖。

后来有很多不服气的人,有一位说这诺贝尔奖本应该是我的,我1921年就投稿证明胰腺和糖尿病的关系了,可这稿子他们不收。还有的人说,你麦教 授,什么试验都没干呀,凭什么也得奖。可人们还是认为没有麦教授的大力支持,胰岛素发现的革命还得在黑暗里多摸索几年。还有的人说,我几乎同时做了狗的试 验,也提取了胰岛素类似物。可最大的区别就是班大夫是最早把胰岛素用于治疗人糖尿病的人,这不仅挽救了无数的糖尿病患者,也极大地推动了对很多疾病的治 疗。

以后的很多年,胰岛素一直是从猪胰腺里提取,后来胰岛素卖到了中东,才做了些牛胰岛素,但从与人胰岛素接......余下全文>>

二:历史上研究胰岛素的有几人获得诺贝尔奖

192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班廷和麦克莱德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当时是4个人(班廷、贝斯特、克里普和麦克莱德)的研究团队,却只颁奖给2人,这引起了争议。

胰岛素的四位发现者:班廷(左上),贝斯特(右上),克里普(右下),麦克莱德(左下)。

三:胰岛素的发现过程

1921年8月的一天下午,天气异常闷热,因为放假,加拿大的多伦多医学院空无一人。从一个偏僻的角落里突然传来几声欢呼,之后又立即恢复了宁静。原来在医学院的一个生理实验室里,两个年轻人--班延和白斯特刚刚完成了生理学史上一项划时代的重大发现: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终于可以用提取的胰岛素来治愈困扰人类多年的糖尿病了!这是许多著名科学家的梦想,以至班廷和白斯特不敢肯定他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急忙收住狂喜的欢呼声,但是激动的泪水依然充溢着他们的双眼。

班廷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医学院的青年教师,因为当时的医学对胰脏了解得很少,每当对学生们讲述胰脏和糖代谢的时候,班廷总是感到焦虑,心中无底。胰脏作为一种器官,兼有内外分泌两种功能,它的外分泌物是胰液,含有分解各种营养物质的酶,如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等;它的内分泌物是由岛状组织细胞(即胰岛)所分泌的,这些胰岛散布于胰脏的外分泌组织中。班延只知道胰脏与糖尿病有关,切除动物的胰脏会引发糖尿病昏迷等症状,一两周内动物必然死亡。他反复思考: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糖分为什么与众不同,即不能转变为身体需要的燃料而加以利用,使之变成热能呢?一些有名的生理学家认为胰岛分泌的这种未知的内分泌物能调节糖代谢,使血液中的糖分保持一定的含量,不至于太多,也不至于太少。其中有一位性急的科学家给这种还未经证实的内分泌物起名叫"胰岛素"。但是由于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在提取液中破坏了"胰岛素",致使人们始终无法得见它的"庐山真面目"。

有一天,班廷偶然在一篇论文中读到:如果阻塞胰脏通向十二指肠的导管,就有可能引起胰脏萎缩。一个想法立即在班廷的脑海里产生了:结扎狗的胰导管,等狗的胰脏外分泌组织(即腺泡)萎缩,只剩下内分泌组织(即胰岛)以后,再试图分离出胰岛素以治疗糖尿病。这个新的设想让他十分兴奋,几经周折,班延找到多伦多大学生理系的麦克劳德教授,以求得这位有名的糖代谢权威的支持。

可是麦克劳德教授认为班廷是一个只有肤浅的科学知识、毫无研究经验的年轻人,曾经有多少有名望的科学家在提取胰岛素的过程中都失败了,班廷的设想也不会成功的。但是班延毫不死心,经过多次努力,麦克劳德教授终于允许他在大学暑假期间来自己的实验室工作两个月,并给了班廷10条狗,其余的材料自备。麦克劳德教授还给班廷找了一个名叫白斯特的学生做助手。为了筹集实验资金,班延变卖了自己的家产,他决心不顾一切,一定要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1921年5月中旬,班廷的实验开始了。可是在短短的两周之内,10条狗中就有7条狗在切除胰脏和结扎胰导管的手术中死亡。往后的实验进展也不顺利,重新买进的十多条实验狗因为感染及手术创伤等原因又死亡了7条。实验的进展很不理想,班延的钱也快要花光了。他没日没夜地工作,食无定时,居无定处,连已经与他订婚的女朋友也与他分了手。但这些都没能动摇班廷的信心,他和白斯特互相鼓励,决心从头开始,经过不懈的努力,实验有了重大的进展。他们在10条因手术而患上糖尿病的狗身上,共注射了75次以上的胰岛素提取液,获得了降低血糖和尿糖的含量及延长病狗寿命的效果,其中有一条狗竟活了70天。这些都证明了胰岛素提取液的

实验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他们还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提取液的制备手续太复杂,而且还很不纯净,胰岛素的含量太少,无法应用于临床。很快他们就发现酸化酒精能够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可以用来直接提取正常胰脏的胰岛素,保证胰岛素的足量供应。

此时麦克劳德教授改变了他的态度,不仅本人直接参与班廷......余下全文>>

四: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研究历史

第一步,先把天然胰岛素拆成两条链,再把它们重新合成为胰岛素,并于1959年突破了这一难题,重新合成的胰岛素是同原来活力相同、形状一样的结晶。第二步,在合成了胰岛素的两条链后,用人工合成的B链同天然的A链相连接。这种牛胰岛素的半合成在1964年获得成功。第三步,把经过考验的半合成的A链与B链相结合。在1965年9月17日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经过严格鉴定,它的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这项成果获1982年中国自然科学一等奖。

五:糖尿病历史来历 ?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达到 2% ,据统计,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 4000 万,并以每年 100 万的速度递增。其中, 1 型糖尿病患者占 10% , 2 型糖尿病患者占 90% 。

1 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的 5 年内很少有慢性并发症的出现,相反,

2 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之前就已经有慢性并发症发生。据统计,有 50% 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已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并发症,有些患者是因为并发症才发现患糖尿病的。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一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临床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胰岛素是如何合成和释放的?

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合成和释放的一种激素。在β细胞的细胞核内首先合成前胰岛素原,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裂解为胰岛素原,并储存在 B 细胞胞浆的颗粒中,胰岛素原在转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胰岛素和 C 肽,含有胰岛素和 C 肽的颗粒被运向细胞表面,通过细胞的吐溢作用把胰岛素和 C 肽释放入血,从而完成了胰岛素的合成和释放过程。

胰岛素有些什么样的生理功能?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是体内主要促进物质合成的激素,故又称为“储存激素”。胰岛素可以促进糖的利用与糖元的合成,抑制非糖物质(脂肪、蛋白质)异生为糖;可以促进脂肪的合成,抑制脂肪的分解;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糖尿病是如何诊断的?

1999 年 WHO 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1 、有糖尿病的症状,任何时间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11.1 mmol/L ( 200mg/dl )。

2 、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7.0 mmol/L ( 126mg/dl )。

3 、糖耐量试验( OGTT )口服 75g 葡萄糖后 2 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11.1 mmol/L 。

以上三项标准中,只要有一项达到标准,并在随后的一天再选择上述三项中的任一项重复检查也符合标准者,即可确诊为糖尿病。

糖尿病有哪些类型?

WHO 1999 年推荐的糖尿病分型:

一、 1 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通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① 自身免疫性 ② 特发性

二、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

三、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 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缺陷

• 胰岛素作用遗传缺陷

• 胰腺外分泌疾病

• 药物或化学制剂所致

• 内分泌疾病

• 感染

• 免疫介导的罕见类型

• 其他遗传综合征伴随糖尿病

四、妊娠糖尿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标准,糖尿病主要分为 1 型、 2 型两大类,含盖了 95% 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其中 2 型糖尿病患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 90% 。

我国的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

• 患病率低,而患者绝对数高,拥有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糖尿病人群。

• 患者多,但发现率低,约 60% 患者未被发现。

• 中国人群糖尿病 90% 以上为 2 型糖尿病。

• 发病率逐年上升,......余下全文>>

六:1957年英国发生了历史上第一例胰岛素谋杀案 法医们用了什么推理

1957 年英国发生了历史上第一例胰岛素谋杀案。30 岁的妇女巴洛 被其丈夫注射胰岛素而谋杀,但其丈夫拒供。法医们进行尸体检验后, 发现死者心脏和其他各个器官都是健康的,死者也没有糖尿病,但死 者左、右臀部各有两个点状小针孔痕迹。根据死者死亡前的症状,法 医们怀疑被害人可能是因注射了一定量的胰岛素引起低血糖休克而死 亡的。为了查明案情,法医们反复做了如下动物实验:首先,将死者 臀部针孔部位的皮肤、脂肪和肌肉连同针孔一起切下来,把该部位组 织制成提取物,分别给一组试验用的小鼠、海豚和大鼠注射,结果发 现这些动物都有注射胰岛素引起的症状,即表现出颤抖、抽搐、躁动, 直至虚脱引起低血糖休克而死亡;然后,又将同样的尸体提取物用化 学制剂半胱氨酸和胃蛋白酶(可破坏胰岛素并使其失去作用)处理后, 注射到另一组小鼠、海豚和大鼠体内,结果发现这些动物都没有注克 而死亡的。

【逻辑问题】 1.法医们运用了什么推理?

【参考结论】 1.法医们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求同求异并用法

【逻辑分析】 求同求异并用法是首先在正面场合组中求同;其次在反面场合组 中求同;最后,将正反两个场合组进行求异,据此判断现象之间的因 果联系。 在本案中,法医们运用了求同求异并用法。在有注射胰岛素引起 的症状,即表现出颤抖、抽搐、躁动,直至虚脱引起低血糖休克而死 亡的场合中,都有一种情况出现,即注射了死者组织的提取物;而在 没有注射胰岛素引起的症状的场合中,都注射了经破坏胰岛素使其失 去作用处理后的死者组织提取物。 据此,法医们认为: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是引起低血糖休克而死 亡的原因。 共变法 1.基本内容 在被研究现象发生变化的若干场合中,如果只有一种情况随着被 研究现象的变化发生相应的变化,那么,就可以推断这种情况与被研 究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 例如 :在有空气的玻璃罩里通电击铃,随着抽出空气量的变化,铃声 越来越小。如果把空气全部抽出,则完全听不到铃声了。由此可以断 定,空气多少是发出声音大小的原因,空气的有无是能否听到铃声的 原因。 2

七:甘舒霖的发展历史

1995年聘请生物化学博士甘忠如先生组建科研队伍, 开始自主研发基因重组人胰岛素.1998年3月31日 含有分子内伴侣样序列的嵌合蛋白及其在胰岛素生产中的应用技术申请了国际专利.1998年10月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取得了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甘舒霖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1998年12月11日 在新华社新闻发布厅召开中国成功研制基因重组人胰岛素新闻发布会。2001年,聘请医学博士李兆琦先生在上海组建东宝国际市场运作平台。2002年6月16日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奠基。2003年推出甘舒霖笔芯和东宝笔等系列产品。2003年底聘请了以李聪为首的一批在胰岛素销售方面着有丰富经验的职业经理人组建了国内甘舒霖营销中心。2008年10月23日,经过6年建设,累计投资7亿元,年产3000公斤的重组人胰岛素冻干粉生产线二期扩建工程,实现一次试车成功并通过国家GMP认证。这标志通化东宝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生产基地,也是世界三大重组人胰岛素生产基地之一。2009年上半年,完成投资两亿元的7000万只针剂扩建工程,已进入到设备安装调试和GMP认证阶段。2010年11月,全球唯一一支有中国糖尿病患者参与研发的胰岛素注射笔,“甘舒霖笔Gansulinpen”上市。2010年12月,对北京东宝制药有限公司增资,新建符合美国FDA及欧盟CGMP要求的胰岛素制剂建设项目,年产1.2亿支生产规模。2011年1月24日,“甘舒霖笔华北上市会”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郭晓惠教授就“影响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关键因素”作了精彩演讲,由瑞士YPSOMED公司的Simon Michel经理介绍了 “甘舒霖笔Gansulinpen”的产品特点和相关信息。并一致认为,最新上市的“甘舒霖笔Gansulinpen”是目前各种胰岛素注射笔中使用最方便的胰岛素注射笔。2011年5月6日“蒲公英行动-中国糖尿病基层医生培训项目” 启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中国医师协会会员部主任谢启麟参加此次启动会并为大会致辞。专家委员会主席郭晓蕙教授在大会上指出:“糖尿病防治工作是全国内分泌医生所肩负的重任,此次的基层医生培训项目就是为了加强对基层医生诊疗规范,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这次培训项目将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糖尿病基层医生培训基地。此次活动由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主办、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2011年7月13日下午,国际糖尿病联合会首席执行官安·克凌女士一行到东宝集团参观考察。东宝集团董事长李一奎、副总经理冷春生热情地接待了安.克凌女士等一行。安.克凌女士一行来到东宝集团,主要是对甘舒霖人胰岛素生产基地实地考察,对甘舒霖人胰岛素生产线及产品进行全方位了解,并计划推荐通化东宝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的胰岛素供应商。2011年10月16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北京万豪酒店召开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新闻发布会暨讲师培训会,并宣布东北区讲师培训会即将开展。同时,全国6个分区(华南、华东、西北、西南、华北、东北)的讲师培训会和全国100个中小城市的新指南培训活动将陆续展开。 经过专家审核,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甘舒霖胰岛素作为唯一中国胰岛素品牌入选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1年12月4日—8日,第21届世界糖尿病大会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隆重举行,这次世界大会由非政府组织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联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合作举办。通化东宝药业......余下全文>>

八:为什么1965年中国人工合成胰岛素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最近几天是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的颁奖日,中国籍科学家再次与诺奖无缘。在不少网站上都提到了中国人曾数次与诺奖“擦肩而过”的事例,但其中最让国人遗憾的还是60年代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研究成果。对于没有拿到诺奖的原因,在众多说法中颇有影响力的是:每次诺奖最多只能授予3人,但中国一下子报了10几个,平衡了半天至少也得上4人,所以就没有得上奖。于是多少年来国人对此“痛心疾首”。但是,这项工作真的有资格拿到诺贝尔生理奖或者化学奖吗?答案当然是“否”。其实,对于不可能拿到诺奖这件事情,北大化学系的张滂院士以前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过,但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现在我借舟子的网站,把中国在60年代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研究没有拿到诺贝尔奖这件事情的真实原因再总结一下,供大家参考:

其一,从有机合成的角度上来讲,牛胰岛素是一种由5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在中国化学家把它人工合成出来之前,美籍化学家Vincent du Vigneaud已经在世界上第一个合成出了一种由8个残基组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催产素。正是由于这项成果,Vincent du Vigneaud获得了195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在诺贝尔奖的主页(www.nobelprize.org)上也明确指出了他得奖的原因是“for his work on biochemically important sulphur compounds, especially for the first synthesis of a polypeptide hormone”。与Vincent du Vigneaud相比,中国科学家在合成牛胰岛素的方法上并没有本质上的突破和创新,所以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的工作是不可能被授予诺贝尔奖的!反之,美国化学家Robert Bruce Merrifield由于发明了多肽的固相合成方法,这在方法学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所以他获得了198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诺奖主页上也指明其获奖原因是“for his development of methodology for chemical synthesis on a solid matrix”。由此可见:诺奖最看重的是方法本质上的突破和创新。

其二,从生理学的角度上来讲,牛胰岛素也不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或者蛋白。在它之前,介于牛胰岛素和催产素分子量大小之间的其它多肽也已被合成出来;在它之后,分子量更大的多肽也陆续被人工合成出来了。最小的多肽催产素已被授予了诺奖,“最大”的纪录还在被不断地刷新,所以居中的“前纪录”—牛胰岛素也就不可能得到诺奖了。否则,在物理领域里,每一次人工合成新的元素岂不都要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了?!

其实中国真正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还是要属赵忠尧在20年代末所做的关于发现正电子的研究。关于这件事情,已经有不少人评述过了,我在此也就不多说了。

归根结底,除了极个别的误评之外,被授予诺贝尔奖的还是那些在方法上有本质性的突破和创新,并且能够在重大领域里产生深远影响的研究成果。 --------来源:新语丝

九:胰岛素类药品包括哪些

胰岛素的种类非常繁多,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

根据作用时间分类

短效胰岛素:即最常用的一种普通胰岛素,为无色透明液体,皮下注射后的起效时间为20~30分钟,作用高峰为2~4小时,持续时间 5~8小时。

中效胰岛素:又叫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为1.5~4小时,作用高峰 6~10小时,持续 时间约12~14小时。

长效胰岛素:又叫精蛋白锌胰岛素,也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3~4小时,作用高峰 14~20小时,持续时间约24~36小时。

预混胰岛素:为了适应进一步的需要,进口胰岛素又将其中的短效制剂和中效制剂(R和N)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产生作用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的预混胰岛素。

根据来源分类

牛胰岛素:自牛胰腺提取而来,分子结构有三个氨基酸与人胰岛素不同,疗效稍差,容易发生过敏或胰岛素抵抗。动物胰岛素唯一的优点就是价格便宜。患者可以轻松负担。

猪胰岛素:自猪胰腺提取而来,分子中仅有一个氨基酸与人胰岛素不同,因此疗效比牛胰岛素好,副作用也比牛胰岛素少。目前国产胰岛素多属猪胰岛素。

人胰岛素:人胰岛素并非从人的胰腺提取而来,而是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纯度更高,副作用更少,但价格较贵。进口的胰岛素均为人胰岛素。国内日前也渐渐开始具有生产人胰岛素的能力了。

根据胰岛素浓度分类

U-40:40单位/毫升

U-100:100单位/毫升,常专用于胰岛素笔。

国内胰岛素均为40单位/毫升,

国外胰岛素则两种都有。患者在用注射器抽取胰岛素之前必需搞清楚自己使用的是哪种浓度胰岛素,否则后果严重。

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有不同的用途:

U-40用于常规注射

U-100主要用于胰岛素笔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