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 国家课程是由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组织专家决策、编制的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统一教育标准。但它难以适应地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变化,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到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到众多学习者的背景及特点。而校本课程开发尽可能地反映社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及时融进最新的科技成果、社会问题,充分考虑到教师的积极参与、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它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补充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二)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已成为新世纪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向。校本课程开发正体现了这一方向,它充分考虑到时代的特点、学生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性格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i独立性,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三)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空间和大显身手的机会。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意识,对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有促进作用。(四)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以往统一的课程设置,难以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把部分课程编制权力下放到地方和学校,让一部分优秀校长和特长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任务,在确保国家教育整体质量的基本前提下,有利于开发更多有特色的课程,满足学校“个性化”发展需求,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二:校本教研的价值意义
1、校本教研是校本的最重要的体现,是整合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课程等活动的纽带“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一教育规律决定了校本教研的地位和作用。对校本颇有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博士认为,校本主要落实、体现在四个方面: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和校本管理,其中校本研究,按照他的定义,就是直指学校问题,将学校实践活动与研究活动密切结合在一起,大力倡导学校教师参与研究。对四者的关系,他认为校本研究是起点,校本培训是中介,校本课程开发是落脚点,校本管理则贯穿渗透在它们中间,起着组织、协调的作用。(在这里,本文所提出的“校本教研”基本等同于校本研究。)由此可见,基于学校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即校本教研是开展校本活动的起点和基础,是整合校本培训、校本管理和校本课程的中心和纽带。没有校本教研,就谈不上校本培训、校本管理和校本课程。一些学校正在开展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或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但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缺乏系统性和统整性,出现了认识混乱、校本无序的现象,非常不利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正是针对上述状况提出校本教研的理念并在试点学校开展相关试验活动。试点学校在教研室的积极指导下,端正认识,谋求以校本教研为中心,将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课程与校本教研进行整合,确立了校本教研在学校校本活动中的重要地位。2、校本教研,对学校而言,是创办学校特色的重要支撑创办学校特色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已成为当代中小学的办学方向与追求。创办学校特色需要特定的条件,包括校长的风格、学生的需要、教师的特长、科研的支撑、学校的底蕴和社区的环境等。其中,科研的支撑、“科研兴校”已成为学校的共识,而且越来越为广大校长和教师重视。但如何走出一条立足学校、促进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路子是许多学校尚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教研正是广大学校创办特色的一条可探索的道路。在以课题研究为核心的校本教研中,学校可以通过与科研部门合作、校长与专家对话、教师与研究人员交流,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教师的科研素养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逐渐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3、校本教研是区(县)教研室适应新时期学校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承担着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质量管理等传统职能的教研室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学科组建设、教师培养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深受学校和老师的欢迎和尊敬。但是,在倡导办学个性、主体性的今天,传统的全区性、集中式教研或面上教研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求了。必须反思的是,传统的教研室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基本上是室本位或学科本位,而不是学校本位;忙忙碌碌恰似蜻蜓点水的下校听课调研更多地是为了采集学科的“花蜜”而后加以酿造或传播(当然,这也是一种研究方式),而不是更多地考虑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要;教研员在教研活动中是主角,而老师则充当教研员的“配角”,配合参与一些教改活动。在学校发展初期,这种用力均衡、以学科为本位的教研模式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和对办学个性追求的日益强烈,它已经显现出弊端:一是以教研室为主体,学校被动配合;二是走马观花,不能为学校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教研布局单一,缺少点面结合,不能对学校的教学及发展产生持久的拉力,也不能在学校间形成一种构架合理的张力,也即不能持续有效地开展。到了要对这种教研理念、教研模式进行改革的时候了。首先必须要确立学校在教学研究中的主体地位,而承担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质量管理职能......余下全文>>
三:校本教材的意义与作用是甚么?
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和行为方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一、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校本教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或回头看),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各个方面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反思行为,校本研究才有基础,才得以真正的落实。教师在教学中,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通过反思、通过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成长之路是经验加反思,教师应该始终把课堂作为案例,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教师每次上完课后回过头来看看,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设置哪些教学情境?用了哪些评价方法?哪些是成功的?还有什么能更完善的地方等问题?以反思日记为载体,纪录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随想和感受,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这样的反思也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而自我反思是教学反思中最主要、最经济、最便利的一种形式。它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判断,“私下”观察、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或教学观念。其主要形式有:
1.编写课后案例
有些课堂中的突发问题或值得深思的现象在课前很难预料到。课后案例可以把自己上课情景详尽地记录下来,并对其中某些片段和环节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从而扬长避短,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2.撰写反思札记
写反思札记并不要求面面俱到,写一节课的反思札记时,应思考下列问题:在这节课里,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效果?哪些精彩片段值得回味?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等等。写一周札记时,应思考下列问题:在本月里,在什么样的情形下感到与学生关系最密切?在什么情景下感到最焦虑或沮丧?我感到最自豪的教学活动是什么?为什么?等等。与写课后教案相比,写反思札记一般无需花费过多的笔墨和时间,但不如写课后案例详细,容易忽略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
3.观摩教学录像
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录像,把优秀教师教学行为和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比较,来反观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反思的形式。
二、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校本研究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同伴互助在活动形式上有组织型和自发型两种类型。组织型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研讨活动。自发型是指教师本人主动与教学伙伴(或学校管理者或同仁或专家)进行研讨,这种研讨不拘时间、不拘地点、不拘形式,可随时发生,也可随时结束。实际上,这种形式的互助是大量的,具有......余下全文>>
四:校本课程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国家课程计划规定范围内,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场所,以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依据学校的性质、特点、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旨在满足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课程开发模式,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
五: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中,应用最好的有哪些?它们的优势是什么?
校本课程的四个突出特征:(1)实践性:校本课程大多属于实践性课程,而不属于学科类课程。它不以系统知识为基本内容,也不以读书、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围绕学生需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来组织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讨论探究等活动中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充分发展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所以,它强调学生应在活动中学,注重直接体验和经验积累,反对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显然,实践性是校本课程最本质的特征。(2)探索性。校本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理念。各门校本课程应是围绕一系列重要问题或挑战性任务而编排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活动的,学生便按照一系列课题或主题参加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收集书面材料和实际材料,进而通过自 己的思考、操作以及与同伴的讨论去解决问题或提交作品。各个课题或主题的答案多为实际答案(即拿出各种作品),也有认识性答案。有些课题或主题有多个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操作有据,就可获得优良的成绩。(3)综合性。各门校本课程的内容是围绕一个一个主题或课题而从多种学科和多种现代媒体中收集组织的。这种综合性内容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因而有助于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多种能力的均衡发展。(4)以学生为主体。各门校本课程的构建都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地位。首先,以学生的特别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学生情感的提升。其次,各门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学习活动的安排都给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一些空间,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提出问题、收集材料、操作思考、作出结论或提交作品
六:校本课程的地位是什么?
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校本课程的地位是:
第一,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的课程类型,具有独立的价值
我们所说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际上是指同一国家课程方案内的三种相对独立的课程类型。校本课程以课程门类的形式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方案对三类课程的具体设置体现了三级课程管理思想,也就是对“谁来决定儿童的课程”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使国家、地方与学校分享不同的权利,承担不同的课程责任。
第二,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方案中独立的一部分,有明确的比例配置在义务教育阶段,校本课程是一个重要的课程门类,一至九年级都要开设此类课程,它与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的课时之和占到整个课时总量的16%-20%。在普通高中阶段,选修学分Ⅱ的模块构成校本课程,所占比例约为9.5%,学生在该方面至少获得6个学分才可毕业。从课时比例上来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相比,在整个课程方案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越来越重要。也就是说,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方案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在国家课程方案的具体语境下来理解校本课程,不能把校本课程看成是独立于国家课程方案之外的、孤立的课程。
第三,学生必须修习校本课程,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能剥夺学生学习该类课程的权利根据国家课程方案的规定,每个中小学生必须有选择地学习一定课时的校本课程,并通过考核,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这意味着校本课程不仅获得了与国家课程同等的待遇,而且要以多样性与选择性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校要开发校本课程,必须研究学生的兴趣或需要,在此基础上,充分论证该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也就是说,学校课程建设要满足学生的兴趣或需要,应开设什么样的校本课程,但考虑到学校现有的师资、条件、资源等,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兴趣或需求。换句话说,不是学生需要什么我就给什么,也不是我能开什么就开什么,而是结合学校条件尽可能地满足学生正当的兴趣。当然,校本课程开发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进行统筹安排。譬如,在实施方式上可以考虑,1-3年级以开设各种游戏活动为主,4-6年级以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为主,7-12年级根据学生需要以开设各种选修课为主。总之,学校要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让学生学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程。校本课程不倡导“多多益善”,要坚持“只要合理,就是好的”。
七:校本课程开发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一)涉及课程开发的所有要素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课程开发活动,它涉及课程目标的制订、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开发的基本要素。而以往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仅仅是课堂的补充或延伸,不是一种课程开发活动,缺乏课程开发的基本要素。(二)以校为本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属于学校的课程开发活动,即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重视学校及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调学校办学特色与理念的凸显,关注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三)自发、自愿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以其特色需求为目标的自发性课程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兼顾地区性或校际间的个别差异,有利于教师根据本地区、本校的特点在课堂上灵活地运用。(四)一种持续、动态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能依照社会变迁与学生需求随时作出调整与改变,课程更富机动性、多样性与弹性。它不提倡编写固定的、正规的教材,而是强调活动、过程,以保持较大的开放性、灵活性与适应性。总之,校本课程开发不能等同于学校课程(即学校内所实施的一切课程),它更强调行动与过程,不要求自编教材,可以是活动方案或活页资料。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比,校本课程开发属于儿童中心、兴趣中心、问题中心的课程,属于“教师本位”的课程开发。在学术性课程与非学术性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诸关系网络中,校本课程开发更定位于非学术性、选修类、活动类课程。
八:中学课程文化特色建设是什么意思
“课程”是一个具有多层面、多重含义的复杂概念。我们对课程的基本定义是指以给学生获得体验为预期的有计划的显形或隐形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及学科。因此,一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都可视为课程形态。课程是学校常态工作的中心,学校有责任按国家规定保证开足课程与课时;学校有义务保证提供优质的课程服务。课程是学校的特色标志,办学思想、校训口号,终归要落实到课程设置上获得支撑。课程方面显现出来的异同,是学校间的本质差别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校本课程,是提升学校核心发展力的必经之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开展了持续六年的课程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历程。
一、课程文化建设的背景
2002年建平中学高标准通过上海市教委专家组对我校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的中期检查。在此基础上,建平中学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适时制定了未来五年(2002年——2007年)发展规划。
建平中学的未来发展基点是建立在现代社会整个大的背景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中国入世带来的教育市场的开放,一方面要求我们进一步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我们将遇到更多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对手,迫使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优化资源,使我们的办学达到最大效益,以应对新的形势对我们的挑战。
建平中学未来发展基点也是建立在大力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之上的,新的课程改革要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顺应教育改革的大潮,我们要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构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我们提出了构建具有现代学校文化特质的建平学校文化这一“五年规划”期间的核心任务,这是一个以开放、民主、和谐、进取为精神内核的学校文化,这是一个包括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在内的学校文化系统,今后五年以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为主题,继续加大改革实验力度,深入发展建平中学的办学特色,把建平中学建设成具有现代学校文化特质的、在国内基础教育界有较大影响的、国家级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实现“自立精神、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领袖气质”的育人目标,以我们卓越的努力,在微观领域,实践并推进中国基础教育的深入发展。
为此,我们把“课程重构与课程文化建设”作为规划重点,力图通过学校课程建设这一抓手,纲举目张地推进学校的课程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和环境文化的全面发展,从而构建起具有现代学校文化特征的建平文化。
二、对课程文化建设的基本认识
我们认识到,课程与课程文化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学校文化的真正成果应该是培养出一批符合建平文化精神的建平学子,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课程必将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将课程问题从基础层面提升到文化层面来考虑,就是力图在课程建设、体系确立、评价模型建立等方面能够体现出建平中学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同时作为课程文化建设的支撑,校本培训与学校组织文化的建设(软件支撑)以及学校环境文化的构建(硬件支撑)也应该在课程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展开。最后作为所有课题建设的纽带,我们将在未来的五年中对建平中学的管理文化做一个更深层面上的再建构。
为了顺利开展这项系统工程,我们经过各个层面反复讨论,全体教工统一思想,明确了以下几个认识:
1、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
“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因此,我们开展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统整德育与教学活动,重构建平学校课程,即将学校的德育活动、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社区活动、体育锻炼等一系列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统一纳入课程管理范畴,构建以课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