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与安全分析

一: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落实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就根据各个护理岗位,编制适合的岗位服务规范(作业指导书)。

并根据顾客(病人)的意见和满意情况,不断完善规范。

二:如何做好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护理工作大全

明确有规定

三:护理质量安全自查整改报告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四:如何从护理的角度对待医疗的质量与安全

社保是国家的福利政策,是最基本的保险保障

五:护理质量管理的评价标准

护理质量评价内容更加完善护理质量经验管理,对质量只进行简单的事后检查和评比,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没有科学标准和量化指标。护理质量指标管理,采用常用的护理工作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来评价护理质量的优劣,尽管还存在缺陷;但这已是向护理质量科学管理迈出了重要一步。它将工作效率指标纳入了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从护理质量、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三个方面全面考评护理质量指标,使护理质量评价更具有科学性。护理管理人员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从理论上对其加以完善。周素鲜等[5]通过设立合理的工作效率指标,客观、求实的评价不同病种、不同编制护士人数、不同护理难度、不同护理工作量的护理单元完成其护理管理的情况,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不但具有可控性和说服力;而且,纠正了管理造成的偏差。王红等[6]应用“双重比较计分法”,做到了质量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之既能从宏观上全面反映医院护理质量达标情况,又能从微观上具体反映临床科室护理质量达标程度及名次排列。因此,在科室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竞争效应。韩忠福等[7]通过分析护理质量的要素,从中选择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并设计规范的护理质量评价表用于实际工作,以正强化的质量达标率方式表达护理质量控制的情况,极大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随着护理观念的转变,护理质量评价内容及方法也更具现实性和针对性。一方面,对护理内容进行质量考评;另一方面,从工作任务、检查内容,以至评分标准上都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重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效果评价。李加宁等[8]制订患者满意度评价标准,根据住院患者的意见设置权重,定期由住院患者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客观反映护理质量,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改进护理工作,促进了护理人员“以病人为中心”观念的确立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可见,体现“以病人为中心”达到患者满意的护理效果才是护理质量评价的归宿。探索能准确反映患者是否满意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是护理管理者要进一步解决的重要课题。2.3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不断改进曾经,护理管理主要以经验管理为主,即“家长式”或“管家式”的管理方法,缺乏可靠性和科学性,使护理质量难以保证。20世纪80年代后,目标管理法应用于护理管理中,使质量管理事后控制转为事前、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的系统管理过程[9]。1989年卫生部颁发的“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其中包括护理标准,更是标准化管理法在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20世纪90年代,许多医院相继实行了全员性、全面性、全过程性的“全面质量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在思考、在尝试运用新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叶志红等[10]运用护理程序设计出相对固定的内容,经反复检查来保证护理质量,并运用护理程序去解决某个护理质量问题,以在寻求解决问题方法上有所突破,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王玉敏等[11]将护理程序理论用于护理管理层即护理部工作中,改变原有工作模式,并成为管理层新的工作方法及管理手段。舒进等[12]报道美国麻省总医院采用护理质量小组的现代管理方法,通过组织机构的保证功能,使护理质量处于受控状态。近几年,医院护理服务承诺制在许多医院已开始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显示了质量保证管理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质量保证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新突破,将成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主旋律。目的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将致力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护理质量管理应转变质量管理模式,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符合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导向、更加注重预防质量问题发生的质量管理指标和评价机制。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以健全的质量保证......余下全文>>

六:如何做好层层护理质控

护理质控由原来的一级质控:病区质控员;二级质控:护士长;三级质控:护理部质量控制委员会;向基层前移一个层次,即一级质控;责任护士,二级质控:护理组长,三级质控:护士长,使整个护理质量控制系统和临床联系更紧密,提高整个护理质控体系的灵敏、效率。

七:如何加强防范护理安全问题

一、 护理隐患及产生原因

1、 潜在护患纠纷

临床护士年轻化,经验与技术不娴熟,无法做到一针见血,液体量大,人员少,更换液体不及时,容易回血堵塞输液管,拔除后又不能及时扎针,一系列因素致使患者家属对护士意见激增。一旦出现病人病情加重,将直接导致纠纷。

2、 基础护理不到位

因护士忙于加药、换液体,无暇顾及患者的基础护理内容,如翻身、拍背、鼻饲及高热、尿崩、便秘等,交由家属操作,有异常时再告诉护士汇报医生处理,不能保证按时观察病情,容易出现并发症或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不是不做,而是没时间,感觉护理工作光有数量,而没质量,一直不停的在忙碌,真正给病人做得又很少,尤其周末值班时,有许多的医嘱无法按时执行,只能等下班后再执行。总之,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没有科学的统筹的管理分配方法,让护理工作达到完善的地步。

3、 安全隐患多

换液体时一次拿好几瓶,稍不注意就换错床号;输液卡不清晰,

查对不方便,一是影响查对速度,二是容易对错药品;手术搬床频繁,易出错;夜班、连班多为年轻护士,缺乏工作经验及沟通技巧,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影响抢救治疗;危重、手术病人放在普通病房,路途遥远、人员又少,观察治疗不方便,加大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各班次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安全隐患,医疗护理安全面临重大挑战。

4、 护士体力透支严重、精神高度紧张

因工作量大、害怕出错及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护士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压力非常大,体力严重透支,长此以往,不利于身体及心理的健康。对工作失去热情及积极性,对病人缺乏爱心及同情心,科室缺乏吸引力,团队没有凝聚力,不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和专业的发展。

5、 陪员管理问题多、难度大

危重、手术、昏迷病人多,护士数量少,每天疲于完成基本的治疗,没有精力、人力提供基础的生活护理,需要陪员大力协助,因此,无法限制陪员数量。随着陪员留科室,水、电、暖及病房设施耗损大,陪员晚上吸烟、打地铺睡觉、聊天,满过道搭晾衣服等情况屡禁不止,与医护之间的摩擦机会多,增加交叉感染的可能,安全隐患多。单从病房限制陪员数量,效果不理想。

二、 防范措施

1、 强化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消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隐患是避免风险的保证

(1)新进护士在上岗前进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学习并通过考核后才能进入临床工作。轮转护士须进入我科监护室专科培训3月以上才可跟随老师倒班。期间进行操作训练及理论强化。并教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基本技巧,具备应对纠纷的基本能力。

(2)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应用安全实例讲道理,分析违章事例敲警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提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认识。

(3)护理部每季度在全院护士大会上进行护理质量讲评会及安全教育,并在每月护士长例会上对工作情况进行点评,包括工作中存在

的不安全隐患、护理差错及缺陷,对重大的差错事故要进行分析并通报批评。

(4)护士长每天利用晨间交接班时间对科室护理工作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提醒防范。

2、 调整班次,细化工作流程及工作制度是降低护理风险的确实保证。

在护理薄弱时段加强人员,如中午、周末增加人员且老少搭配,提高工作效率,及时观察病情及处理突发事件,将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将原有通宵班调整为大小夜双人上班,保留帮班,人员增加压力减少,上班变得愉快。加强监护室人员配置,细化各班次岗位职责,明确值班责任,做好危重病人护理,落实基础护理责任,保障护理安全。

3、 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掌握沟通技巧,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保护病人的隐私权。这是降低护理纠纷的有效措施......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