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遵守规则

一: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和各种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在幼儿期对他们进行学习能力以及规则意识的培养,将会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而当今社会的幼儿家庭成员,由于教育观念的问题,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大幅度地倾向于智力投资,而往往忽略了道德品质、社会性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启蒙与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就表现得缺乏自制力,行为自由散漫,不愿受拘束,不能很好合作,易争执,发生攻击性行为等任性自私、不守规则的表现。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适应小学以及更加长远的学习和社会生活,必须从幼儿期对他们进行规则的培养,建立规则意识,逐步明白规则既方便别人,又方便自己。新纲要中提出,幼儿应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并要求教师在共同的生活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规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的前提,因此,对大班孩子进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开学初,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陪着他们一起上课、游戏、吃饭、睡觉-----,在对孩子的行为作为了大量的观察与了解后,我发现我班孩子中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 大部分孩子规则意识淡漠

这类孩子头脑中没建立起规则意识,或是规则意识淡漠,他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行为多源于情绪或兴趣冲动,不考虑行为后果,想法很天真。比如:开学初,很多孩子上课上到一半的时候自己站起来就往外走,因为他要小便,我把他叫住批评的时候,他还理直气壮。可以看出,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未经老师同意就出教室的行为是错误的。

二、 有的孩子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但有些幼儿的控制能力差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幼儿阶段行为的坚持性和自制力都处于发展初期,不可能像成人一样控制言行,所以他们虽然“懂道理”、“知道”某些要求,却不能做到。特别是说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懂,句句在理,做的时候却怎么也做不好,经常违规,让老师、家长头疼。如:有的孩子明明知道玩水容易生病,可他高兴起来就什么都忘了,而且越玩越开心。再如:一些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在向老师承认错误时都会说:“打人不对,我以后不敢了!”可是没多久出现了矛盾,照样挥出小拳头。

三 、 逆反心理及性格气质等因素的影响

现在的孩子自主性越来越强,逆反心理也越来越严重。他们不大愿意接受成人的指导和意见,常要求自己做主,决定行为。有时当成人提出某一要求后,有的孩子会故意做得与要求相反,并以此为乐。

此外,由于孩子在气质、性格、性别等方面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文静一点、内向一点的孩子遵守规则的能力强一些;活泼好动、外向的孩子违规现象就多一些;男孩子违规的比例略高于女孩子。

以上所述的情况给我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即:要将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那么,我应该如何帮助孩子理解和接受生活、学习中的各种规则,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呢?为此,结合我园制定的《幼小衔接工作意见》和幼儿园新《纲要》的教育理念,我为本班幼儿制定了具体的行为规则,如: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遵守学习、游戏、生活规则;能公正评价他人与自己的行为、分辨是非等。同时,我也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具体如下:

一、理解规则、制定规则,让孩子成为规则的主人

规则存在于一日生活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它与活动的开展、进行、效果都有紧密的联系。比如:下课以后的第一件事情是解便,然后收好不用的书、作业本等,再把下节课需要的书、学具准备好以后才能玩;加餐、盛饭时从左到右依次排队的规则能让孩子们做事、生活有序;睡上铺的孩子只能坐着穿脱衣服,不能带尖利玩具到......余下全文>>

二:小孩子不遵守规则怎么办?

家长你好,我是从事幼教行业的。

首先必须根除“惩罚孩子”这个概念,“靠打来逼他写字”万万不可。

我建议你用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来代替惩罚。

自然后果是一种行为产生的自然后果,该后果不是成人强加的,是自然赋予的。比如“不吃饭即挨饿”,“穿不合适的鞋,结果是脚被磨破”。逻辑后果与某特定行为有关,比如“滑滑梯是从上往下滑的,如果你继续从下往上爬,你就必须离开游乐园,而且这一个月我都不会再让你玩滑滑梯。”要让孩子有选择,给孩子提供一个改正的机会。同时注意语气要友好。

要强调的是,“规则”不仅是孩子需要遵守的,大人也需要遵守。这一点很重要!

定下了规则,就不能心软,不能因为“一发脾气,他就会嬉皮笑脸的”你就不执行规则,错了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同时,大人也需要以身作则,自己切不可带头破坏规则。

拿我学生的例子来说,在该吃饭的时候孩子不肯吃饭,那就告诉他“家里的食堂和学校一样,过了时间就关门,没东西吃了,想吃要等下一顿,你真的不想吃吗?”道理和规则都明白告诉他了,如果还是坚持要玩,一会儿肚子饿了就只能饿着,家长别心软。一心软就功败垂成啦!不仅规则无法执行,而且大人的出尔反尔让自己再无威信,孩子会认为大人只是吓唬他,而所谓的规则是可以讨价还价的。(在此申明,孩子饿一餐两餐不会得胃病,还能让他知道什么是“饿”,肚子饿了是怎样的感觉,他若能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反而能够远离胃病。)

上述说到“以身作则”同样重要。想象一下,如果作爸爸的自己翘着二郎腿抽着烟,在电脑前打游戏,桌前一堆零食,却跟孩子说“你可别学爸爸这样!爸爸是大人,你小孩子家不能抽烟、翘脚、打游戏,不许吃垃圾食品!”这样有说服力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的珐子有所帮助。

三:如何帮孩子制定和遵守规则

孩子违反规则必须明确指出 女儿妞妞在家里总喜欢穿着鞋在床上蹦跳、拿着大人的书当废纸撕、用小番茄当飞镖……王女士见了,总是一笑而过。 “蹦就蹦吧,蹦够了,她自己就停下来了。”王女士觉得,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定要给她自由成长的空间,约束太多,她的主动性、探索欲、自信心都会受打击,不利于健康成长。 “你就不怕她上幼儿园以后不懂规则,不受老师、小朋友喜欢,处处碰壁?”一些朋友看不惯她如此放任孩子。但王女士觉得规则这东西,孩子长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建立起来,无须刻意为之。 可等妞妞真的上了幼儿园,王女士才知道规则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建立的。幼儿园里,妞妞还是经常穿着鞋在床上乱跳,受到老师多次批评;滑滑梯,她不排队,总是争抢,小朋友们不太喜欢和她一起玩游戏了。妞妞也一直不适应幼儿园循规蹈矩的生活,按时上课、按时吃饭,想玩还得在游戏时间,一切都让她觉得不自由,每天早上哭着闹着不愿意去幼儿园…… “6岁以前,给孩子充分自由的成长空间很有必要。每个孩子天生都很自信,很多时候是家长过多的干涉消减了他的自信。不过,给他自由,不意味着他可以不受任何规则的约束,因为规则可以让他更好地与人相处,让他知道自由的边界在哪儿,这样才能真正拥有自由。”慧与联盟教育培训事业机构教育总监吴和芳说。 台湾蒙特梭利教师协会前任理事长吴 玢提醒,规则不是自然而然就有的,对于孩子在自由成长中出现的一些违反规则的行为,大人必须明确指出“你这么做不对”。否则,孩子以后做什么事都可能抱着“我喜欢,我为什么不可以这么做”的想法,甚至变本加厉。 给孩子制定规则大人必须以身作则 在河南奇色花福利幼儿园里有一座教学楼,按规定大家都要从东边的楼梯上、西边的楼梯下,但是,不少爸爸妈妈在送完孩子以后,就从东边的楼梯下楼了。该幼儿园教学主任魏慧敏听见过好几次小朋友们的议论:“不是有规定吗,为啥大人就不用遵守呢?”类似的例子很多:给孩子规定了吃饭时间不能玩游戏,爷爷奶奶却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晚上9点,大人们催促着孩子上床睡觉,自己却在隔壁房间看电视、玩电脑、聊天…… “给孩子制定了规则,大人却不以身作则,那么规则在孩子眼中就失去了分量,严重时家长还会失去权威。”魏慧敏说,家长是孩子的榜样,生活中的一些规则,你不用多说,只要从行动上认真去遵守,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也会慢慢建立。特别是大人已经向孩子明确提出的规则要求,更要大人、小孩一视同仁。 规则面前家长要温柔地坚持 清早该上幼儿园了,可孩子却赖在床上不起来,你会怎么办?是动用暴力,还是孩子一哭二闹就妥协?吴 玢的建议是:在规则面前,家长必须温柔地坚持。 温柔,是让家长在坚持原则的时候,态度要和蔼,要和孩子讲道理,而不是动用大人的地位去压制孩子,更不是批评和打骂。否则,大人粗暴的做法,只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破坏亲子关系,甚至让孩子出现“你说东,我偏朝西”的做法。 不过,态度是温柔的,但语气一定要很坚定,必须让他清楚地知道“哭闹不行,找靠山也不行,你必须要这么做”。 “这就需要在建立规则时,家长之间一定要沟通好,保持一致的态度,尤其要和爷爷奶奶做好沟通,不能让他们太护犊而丧失必须的原则。”她提醒说。 规则和惩罚措施提前和孩子制定 到了吃饭的时间,经常可以看到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端着碗追着孩子喂饭吃,为了能让他吃一口饭,不知磨了多少嘴皮子。 “其实,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是他不吃就不让他吃,更不要心疼他挨饿就中间加餐给他吃一些小食品。只要让他体验到错过这次饭点没吃饭是要挨饿的,下次他就会主动吃饭了。”吴 玢说。 这就是一些家长所说的“后果教育法”,让孩子经过亲身体验,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余下全文>>

四:孩子太过遵守规则也是胆小的表现吗

儿童在三四岁之前,与母亲的依恋最为强烈,这种依恋感来自于强烈的安全需要,所以,适度依恋是宝宝发展正常的表现。宝宝的"依恋"只是其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他会成长为一个有自信心、独立性的"人"。父母不可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以任何粗暴、武断的方式来对待宝宝,使宝宝失去安全感。      0至1岁半的宝宝多半会对父母产生依恋感。如果到了这一年龄的宝宝,还没有对家人产生依恋感的话,就会给宝宝未来的生活打上阴影。所以这段时间的宝宝最好自己带。     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大多数父母已经没有办法全天候养育、照顾自己的宝宝,很多家庭只能请保姆或者是祖父母来照料宝宝的生活起居,宝宝和父母之间关系疏远了。很多父母还引以为自豪,认为自己生了个不会"粘人"、大大方方的好宝宝。   殊不知,家庭才是最能够给宝宝温暖和勇气的地方,而提供这些力量的就是婴幼儿和母亲之间温暖、亲密、连续不断的关系---适度的依恋(也就是"粘人现象")。这不仅可以促使宝宝找到满足感,而且还可以帮助宝宝享受愉悦感。适度的依恋有助于建立一个人的信赖度和自我信任感,将来能够成功地与伴侣、后代和睦相处。如果在婴幼儿时期,宝宝还没有产生适度的"粘人性",将来就可能很难和别人沟通,影响他今后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     宝宝粘人有负面影响吗?     当然有,太粘人的宝宝往往不够自信,因为他只粘妈妈在小朋友中不太合群,做什么事情都担心自己做不好,都要妈妈来帮助,自理能力也受影响,身体活动也不太积极,性格容易既暴躁又懦弱。     年轻妈妈最常见的错误做法     太宠孩子。问题还是在家长身上。比如每次出门要妈妈抱这件事,因为每次都是你失败,她胜利,当然会如此。问题不仅仅是要你抱,因为你对孩子比较宠爱,就会造成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立能力较差,当妈妈的不狠狠心放手让孩子自己作主,孩子能顺利地长大成人与成才吗?     前后不一致。有的父母心情好时,能够耐心地被孩子"粘";心情不好时就把孩子一把推开,这种前后不一致的态度,容易使孩子无所适从--爸爸、妈妈到底爱不爱我?这样做反而会增强孩子的“粘性”。     年轻父母应该如何做?     一直要到快满五岁时,九成以上的孩子才能很容易地与父母亲分开。针对这种较粘人的宝宝,父母的教养态度非常关键。     做法一:创设分离的机会。     年轻父母要认识到分离是暂时的,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创设分离的机会,而分离对于母子来说并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再遇到皓皓要求晚上两边都想去,又想妈妈,又想奶奶的情况,或者明明在家里答应得好好的,出门不久就要妈妈抱的情况,妈妈态度就要坚定一些,无论孩子怎么哭闹,都要坚定地摇头,一次两次之后,孩子会发现自己粘人并没有什么结果,就会减少粘人的现象了。  父母与孩子分离时,要明白这并不是不爱孩子,而是现在必须离开。不要在心里产生罪恶感,认为孩子哭闹是自己没有给予爱的安全感   做法二:提前协商。   每次在妈妈不能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都应提前时间跟孩子说清楚,有时还要用商量的语气,但妈妈决定下来的事情就一要去办,要提前说明,比如在路上的时候就和孩子说,宝宝,妈妈回去要做饭,妈妈需要你自己一个人玩玩具,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找妈妈,但如果一个人呆着没意思,尽量忍一下。进了家门之后,仍然这样说,孩子一般总会答应的。到时候虽然很不情愿,但承诺在幼小的心灵还是能留下份量的。孩子会渐渐明白父母要做的事,而你......余下全文>>

五:如何引导孩子 明白并遵守规则

可以利用一些小游戏,例如玩红绿灯等,如果犯规了,便要出局。这可以让孩子懂得守规则的重要性

六: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幼儿园大班是孩子规则意识形成的关键期。错过了这个关键时期,孩子的规则意识就很难形成。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规则意识首先是在家庭中萌芽发展的。因此,家长应当重视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呢?给家长朋友提几点建议: 一、在日常生活中定规则 首先家长本身要有规则,再给孩子定生活、学习、与人交往等方面的基本规则,家长要有帮孩子定规则的意识,比如说,早晨要按时起床,上学不迟到,与人交往时主动打招呼等。大班孩子面临升入小学,到学校后要遵守纪律。纪律是什么?在家庭中就是一些小的规则,给孩子定规则,让孩子知道应该怎么做。 二、规则表述要清楚明确,易于理解 比如当你发现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饭时,你不应该对孩子说:“你快点吃!”因为你要求他“快点吃”,他会理解为“加快速度,狼吞虎咽地吃”,而不能正确理解你的意思是让他吃饭要细嚼慢咽,不做别的事情。 三、以积极的方式对孩子提出规则 家长要积极正面的影响孩子。比如,家长告诉孩子吃饭时要一心一意地吃,不要带着情绪说反话。倘若家长说反话,告诉孩子“你就慢慢吃吧!”有些孩子就当真慢慢吃,并且振振有词地说,“不是你让我慢慢吃吗?”其实这一阶段的孩子能听懂反话,但他就和家长对着干,所以,家长最好用积极肯定的方式、愉快的方式向孩子提出要求。 四、让孩子参与定规则 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参与定规则。如家长和孩子一起出门,让孩子当导游,领着家长过马路,启发孩子说出:红绿灯要遵守,要走斑马线。让孩子身体力行,他接受起来会很容易。这样,让孩子觉得这个要求不仅在要求自己,也在要求别人,孩子还会有一种责任感和自豪感。 五、对孩子遵守规则的行为及时进行鼓励 当孩子做得很好时,家长应给孩子表扬或鼓励,这种表扬或鼓励不一定是买玩具或零食,可以是一个拥抱或口头上的鼓励,都会使孩子非常愉快,关键是家长的态度,及时的鼓励可以强化孩子的好行为。 六、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要时时、处处、事事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年幼的孩子最擅长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模仿,比如说,家长要求孩子不能玩电脑游戏,而家长自己却痴迷网络,这样就会影响孩子,所以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比如,看完书后放回原处,见到客人主动打招呼等。这些细小的行为都会对孩子良好规则意识的养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七、规则意识的培养要持之以恒 孩子终归是孩子,规则的意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孩子有点反复也是正常的,但家长的要求要始终如一。比如,定在每天6点起床,家长就必须6点起床,每天都这样做,这对孩子是一种带动,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管规则怎么合理,讲得怎么细,如果不能坚持的话,所有的一切都是零。在这里给家长朋友提个醒,当我们决定做这样的事情,孩子也愿意做这样的事情,那么,我们一定要坚持下来,持之以恒。

七:幼儿开始学会遵守规则的年龄是

2.5岁之后开始规则意识的建立

3-6岁是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最好时期

八:孩子不遵守规则怎么办?

家长提问1:当一个遵守规则的孩子遇到来自不同教育理念背景的孩子侵犯,比如抢他的玩具或打他时,会不会吃亏? 一个在规则中成功建构自我的孩子,拥有拒绝别人,明确告诉对方“你不可以这样做”的内在力量。一个有内在力量的人,是有气场的,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不敢靠近那些能量巨大的人。强大的内心力量应该是像水一样,柔软、包容,却拥有改变对方的能量。 当这样的孩子面对冲突,可能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不主动伤害别人,同时有明确告诉对方“不许伤害我”的勇气,但在对方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自己的时候,敢于反击。另一种是,选择离开,意味着接受这种现实,但不愿陷入这种斗争的姿态。这是一种更高级的修为,他知道对方怎么了,也知道自己怎么了,选择离开不是逃避,而是不想介入你这种不好的状态。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佛性”。 家长提问2:规则制定后,孩子可能会在有限的时间内遵从,但在一段时间后孩子开始拒绝遵守规则,家长该怎么办? 情景:小波妈妈和小波约定每天打游戏半小时,前提是必须先练完琴。开始,小波很配合,后来就向妈妈提出:“今天能不能不练,我明天补上两天的课?”“我先打游戏再练琴行不行?” 王树:如果孩子表现出对琴棋书画的兴趣,家长不妨先带他去听、看、体验,像小波的妈妈就可以提前告诉孩子,学琴并不容易,时间会很长,过程很枯燥。当小波开始习琴,并因遇到困难而产生厌烦的情绪时,可以告诉孩子:“是的,我知道这个过程很枯燥,但是当你走过了,克服了,它会滋养你的心灵。在你到达那个目标之前,妈妈愿意在这里陪着你。” 坚持规则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弹性。比如,有一次孩子们正在上课的时候,天空突然乌云滚滚,黑了下来。教室里的孩子们被这奇特的天气变化所吸引,全部围到窗户边观察。我看到老师没有去维持课堂规则,而是等孩子们观察完了才提醒孩子们回到自己的座位继续上课。老师为什么这样做?是因为就当时来讲满足孩子们对天气变化的认知需要比坚持规则更重要。这就是弹性。 家长提问3:专家强调不要给孩子吃饭的压力,但事实上确实有很多孩子从小被追着喂大,没有自己进食的习惯。到底在吃饭的问题上,应该如何设立规则并执行呢? 在吃饭的问题上,建议家长先调整自己,尊重孩子的选择权。 吃饭的良性循环是: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吃饭,给孩子演示优雅的餐桌礼仪,让孩子感受到一家人一起吃饭时精神愉悦,让孩子知道吃饭不仅是为填饱肚子,也是一种精神享受,还是难得的与家人、朋友沟通和表达情感的机会。 吃饭的恶性循环是:家长过分担心孩子吃不饱,这种紧张情绪令孩子恐慌或反感,导致孩子更吃不好了,家长于是更加着急,想方设法让孩子多进食,最终让孩子对吃饭的兴趣彻底丧失。 一个人两顿饭不吃身体不会出大问题,但如果连续两顿饭都是在压力和逼迫中进食,他一定会反抗。家长不妨先在吃饭的问题上学习如何尊重孩子的需要,允许孩子选择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 家长提问4:规则建立后,肯定有违规的时候,这时家长如何坚持规则?是否需要为此设立惩罚的原则? 情景:在书店,红红的妈妈让她看完书后归位,红红就是不听,最后妈妈只好生气地自己放回去。 小熊的妈妈不许他摸电源和电视荧屏,摸就打手心。小熊就先摸一下电视,再主动伸出手来让家长打。这些情况怎么处理呢? 科学的教育不提倡惩罚,而主张探究儿童内心的秘密。 小红妈妈应首先思考孩子拒绝归位的心理原因是什么。是书架太高了够不着?书太密了放不进去?还是人太多了孩子有点烦?如果是前两个原因,就帮她归位;如果是因为人太多了,不妨带孩子离开。如果实在找不到原因,也不要带着情绪帮她归位了,事后又指责孩子。 不带情绪地去处理这个事情,而是告诉孩子,这样......余下全文>>

九:如何给该幼儿树立规则意识,并让孩子主动遵守规则

1交代规则

2模拟演练

3在游戏时候实施 违法违规承担事件自然后果

4慢慢强化 幼儿就知道不能违反规则了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