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出战斗力

一:如何讲团结

讲团结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战斗力。

实践证明,只有搞好团结,才能出凝聚力、出战斗力;才能出智慧、出成绩;才能有健康成长的沃土,有成就事业的舞台。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搞好团结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要坚持民主集中,为团结和谐奠定组织保障。一个单位、一个班子,不能一个人说了算,但也不能谁说了都算。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把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既能避免决策时的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又能避免“一言堂”、“家长制”或因个人主观武断造成的决策失误。因此,重大问题决策必须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程序进行,避免民主不够、集中不力以及决策之后执行不力的现象发生。

第二要加强交流沟通,为团结和谐营造良好氛围。俗话说:“五个指头各有长短。”无论其人数多少,由于各人的水平、阅历、年龄、所受教育等不同,其性格、爱好、看问题的角度及其工作方式和方法均会呈现多样性。有话讲在当面,把意见摆到桌面上来,是增强团结的有效方法。应该多进行沟通,相互理解和尊重,求大同、存小异,取长补短,在原则问题上大家要认识一致,目标一致,团结合作,共同奋斗,但在具体工作方式、工作特点、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则允许不同。通过沟通了解,化解隔阂和矛盾,使一班人互相支持不争权、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尊重不发难、互相补台不拆台、互相配合不推诿,形成一个坚强的集体

二:如何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活力,团结就是效率;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境界,团结出生产力。因此,团结协作至关重要,只有搞好团结,才能有号召力和战斗力,讲话有人听、做事有权威;才能出智慧、出成绩,什么压力都可以化解,什么难题都可以解决;才能使干部、人才,有健康成长的沃土,有成就事业的舞台。搞好团结是每个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本领,懂团结是大智慧,能团结是真本事,真团结是高境界。一是要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维护团结协作。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揽权、不争功、不诿过。要多学习,开阔眼界、拓宽胸襟;要多沟通,加深了解、达成默契;要多理解,消除误解、增进感情;要轻名利,互谅互让、心底无私;要多自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二是主要领导要平等待人、宽容大度、善纳群言,遇事多通气、多商量、多吸收其他同志的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总揽不包揽,有主见但不主观,果断不专断,信任不放任。三是班子的每个成员都应顾全大局、积极配合、相互补台,服从但不盲从。这样整个班子团结协作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

三:团结的排比句

1、团结是五指紧握成的拳头,团结是细丝拧成的一股绳,团结是万众之心,团结是钢铁长城,团结就是力量!

2、团结是我们活着的必须,团结是我们奋斗的青春,团结是我们世界的表现,团结就是金钱。

3、团结就是鼓舞;团结就是士气;团结就是力量。

4、团结就是万众一心,众人划桨开大船,划出人生的新航程;团结就是齐心合力,一个篱笆三个桩,圈起自己的一片天;团结就是携手共进,心手相连筑长城,无论风雨都撼不倒。

5、团结是希望之光,让我们携手成长,共同进步;团结是信念,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团结是阳光,在苦难里的一抹真诚阳光。

6、团结是一道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路途;团结是一阵风,吹散了我们艰难的苦恼;团结是一首歌,唱出了我们成功的喜悦。

7、在动乱中团结,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发展中团结,因为求进。在生活中团结,因为我们彼此关心,爱护。因为团结,所以总能够战胜困难,赢得最终胜利!

8、只有团结才能有力量,只有团结才能战无不胜,只有团结才能成功向前。

9、在动乱中团结,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发展中团结,因为求进。在生活中团结,因为我们彼此关心,爱护。

10、团结,是与他人共同合作;团结,是胜利的保证;团结,等于创造奇迹!

11、团结是什么?团结是拔河比赛时,人人不留余力的奋力拼搏。团结是什么?团结是比赛场下那异口同声的加油声。团结是什么?团结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12、让团结之情慰藉我们;让团结之能推进我们;让团结之力帮助我们。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人生的精彩,让我们共同迸发出团结的力量吧!

四:如何树立团结意识,增强企业凝聚力 三严三实

习总书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对广大党员干部谋事创业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大力抓好团队建设,对于推动企业人员增强责任和担当意识、树立创新和创业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

抓团结凝聚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要着力营造团结和谐、密切协作的浓厚氛围,着力解决人浮于事、推诿扯皮的不良现象,教育和引导全员自觉增强团结意识和大局观念,协调和调动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建立各项工作通报制度,尽力创造既能协调统一又能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坚决克服片面看人、看事现象,坚决消除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

五:创造具有亲和力的领导艺术

一个现代领导者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但有能力并不都能成为好领导,更不能代表成功。其根本差别不全在于领导水平的高低,而在于是否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拥戴。成就事业需要凝心聚力、众志成城,需要领导者自身成为一块具有吸引力的磁铁,以及围绕磁核形成的强大磁场。这就是本文试图论述的亲和力。

一、亲和力是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结晶

亲和力就是以领导者个人为载体,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联系和带动周围群众,向四周辐射而产生的影响力和组织效能,从而在部属和群众中产生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拥戴。亲和力是单位形象和团队精神人格化的代表,是领导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在体现,是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的独特形式,是领导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和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亲和力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和力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与亲民思想互为因果、互相依存。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民本观由来以久,最终成为诸子百家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及历代政治家追求和实践的目标之一。亲民、爱民、民为贵的朴实亲和思想以及与之关联的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伦理基础和治国安邦之策。

亲和力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现代理念。人类社会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历经多次社会化分工以及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但人们仍然能够联系在一起,同生共存,并逐渐产生了全新的管理理念--人性化管理,成就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家,维系这种关系靠的也是亲和力。媒体披露,排名全球500强前列的英国壳牌集团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倾听对方意见,并把不同意见综合成大家比较满意的结果,从而成为领导者跨越自己、影响他人的力量。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认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个性各异,与这些独特的个人交往必须倾注满腔的热忱和诚意,惟有自己表现出坦荡和真切的品质,对方才能相信自己。在这里,亲和力已不仅仅是个人品德和领导艺术,而是现代管理理念和成功之路。

二、亲和力在领导艺术中占有独特位置

古往今来,人们习惯于把天时、地利、人和视为事业成功的三要素,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明显处于首要位置。三国时期的政治家诸葛亮在著名的《隆中对》中,与“三顾频繁天下计”的刘备纵论天下大势,尽管当时的刘备兵微将寡,但断定三分天下有其一,其依据就是处于汉室宗亲地位的刘备拥有人和优势。在现代行政管理实践中,人和因素同样十分重要,亲和力在领导艺术中起码可以发挥四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加强班子团结的固化剂。凝心聚力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是新时期各级领导班子的共同愿望。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既是普通的道理,也是普遍的要求。但是达成团结的目标光凭道理不行,光凭愿望更不行,关键在于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和领导干部的个人品德。一个亲和力强的领导尤其是班长,人们往往感情上容易接近,心理上容易接受,工作上容易依靠,这种油然而生的敬意和志同道合的奋斗目标一旦结合,就会产生血浓于水的友谊、信任和谅解。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议事规则、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传统,才能有真正落实的人文环境和思想基础。

二是密切干群关系的粘合剂。水乳交融的干群关系是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政权稳固的基础。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不仅是党和政府、领袖和首长的事,同样是各级领导和全体共产党员的事。而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整天生活在群众之间,与人民群众保持最经常最直接的联系,在群众心目中就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化身。各级领导干部都能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亲民思想,勤政为民、深入实际的务实作风,和周围群众同甘共苦、同舟共济、鱼水相依、血肉......余下全文>>

六:如何培养和和发挥团队精神 5分

团队精神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团队文化因素,它要求团队分工合理,将每个成员放在适合的位置上,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并通过完善的制度、配套的措施,使所有成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实现团队的目标而奋斗。团队精神的养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明确提出团队目标  目标是把人们凝聚在一起的力量,是鼓舞人们团结奋斗的动力,也是督促团队成员的尺度。要注意用切合实际的目标凝聚人、团结人,调动人的积极性。2. 健全团队管理制度  管理工作使人们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好的团队都应该有健全完善的制度规范,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就无法形成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团队。3. 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有效的沟通能及时消除和化解领导与成员之间、各部门之间、成员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因此,必须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以增强团队凝聚力,减少“内耗”。4. 尊重每一个人  尊重人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前提。尊重团队中的每一个人,人人都感受到团队的温馨。关心成员的工作与生活,将会极大地激发成员献身事业的决心。5. 引导成员参与管理  每个成员都有参与管理的欲望和要求。正确引导和鼓励这种愿望,就会使团队成员积极为团队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智慧。6. 增强成员全局观念  团结出战斗力。团队成员不能计较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要将个人、部门的追求融入团队的总体目标中去,就能达到团队的最佳整体效益。团队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做到风雨同行、同舟共济,没有团队合作的精神,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无论如何也打不到理想的工作效果,只有通过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才能使工作做得更出色。

七:如何处理正职与副职的关系

怎样当好副手

副职干部是单位高层领导的成员之一,是正职的助理,是受正职委托分管事务的负责人。副职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既唱主角,又当配角。怎样才能当好副职呢?下面笔者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甘于“寂寞”“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副职的助手地位决定了其更应淡化名利,耐得住寂寞。做到胸怀宽广,“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看得开,看得透,拿得起,放得下,保持一颗平常心;坚持埋头苦干,默默无闻,做无名英雄,当铺路石;尽责任不谋官位、干事业不谋私利、重实绩不图虚名。不能遇到名利就上,遇到功劳就抢,更不应认为自己本事比正职大,与正职比高低。甘于“寂寞”,需要一种豁达,一种气度,更需要一贯的修炼。不亢不卑才能神智清醒;不贪不沾才能坦坦荡荡;不吵不闹才能有所作为:不哀不怨才能忘记小我。

二、善于“站位”“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要当好副职,必须明确自己的配角身份,善于站好位置,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到位”是指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有效发挥自己的作用。“越位”是指超越自己的职权行事。副职做到到位而不越位要三忌:一忌抢帅位。副职既要放开手脚,行应行之权,尽应尽之责,但不能超越权限,该由正职作主的事决不私自当家。二忌挤将位。副职之间是各有分工的,各自分管的工作是相对独立的。所以不能干预、插手其他副职的工作,或者到处乱发议论。三忌占士位。凡属下级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应放手让下属去做,让他们有职有权,不能事必躬亲,包办代替,越级干预。

三、乐于“补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班子集体或正职、其他副职在工作中出现一些差错是在所难免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尊重别人的人,乐于助人的人,一定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帮助,客观上也增强了自身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因此,作为副职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乐于 “补台”。当正职出现失误时,切忌冷嘲热讽,说三道四,评头品足,让正职难堪,以抬高自己,而应当为正职分担压力,排忧解难,打开工作局面,树立正职权威。当其他副职出现失误或遇到困难时,不能看人家笑话,更不能落井下石,而应主动帮其分忧,巧妙地帮其纠正。

四、诚于“辅佐”“红花虽好还须绿叶扶持”,忠心辅佐正职,这是检验一个副职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在同一个班子中,一把手与副职同坐一条船,可以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因此,作为副职必须做到立党为公,诚于“辅佐”正职。一是维护正职权威要诚。副职要宣传正职的优点,扩大影响;不把正职推到矛盾焦点;单位出了问题要主动承担责任,主动“补台”。二是当正职参谋要诚。要顾全大局,出以公心,向正职反映实情、真情,切忌为了一己私利,向正职出歪点子、瞎点子、馊点子,以假情况去干扰、左右正职的思路。三是抓工作落实要诚。当决议形成后,无论自己在讨论中所持意见如何,副职都要毫不迟疑地在自己分管工作中全面准确地实现正职和领导集团的意图,而决不可因自己的好、恶、喜、怒影响决议的贯彻执行。

五、巧于“协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团结出战斗力、出凝聚力、出生产力。所以副职要注意搞好协调,促进团结,与上下共同唱好“团结歌”。协调的基本要求是:主动、及时、妥善、满意。要重点协调上下左右关系。对上,要以人民利益和党的事业为重,坚持真理、服从真理,多维护、多服从、多沟通、多成事,善于争取领导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对下,要注意引导和服务,多关心、多理解、多信任、多宽容,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内,要团结协作、同舟共济,多尊重、多默契、多商议、多支持,处理好与其他副职的关系,促进领导班......余下全文>>

八:根据"三个推进"怎么转变干部作风

一、转变工作作风,必须加强思想教育

要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思想教育,进一步增强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一要加强“基本理论”的学习,通过学习,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把行使用人权的过程,看成是对事业负责、对组织负责、对人民负责的过程。二要建立科级干部学分等级制。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在参加规定的科目学习外,都要自学一定的科目,确保每年学分不得少于规定科目,同时结合自身思想实际,撰写党性分析材料。三要强化警示教育。要进一步树立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法制教育,强化法制意识,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办事,坚决克服有法不依、以权压法、以权代法,坚决执行领导班子一把手季度汇报制,强化监督管理,使每一个领导干部做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诱、不为人情所扰。

二、转变工作作风,必须严明纪律

首先是严明政治纪律。从大的方面讲,就是要在政治上同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具体到单位就是坚决维护领导班子的核心地位,不折不扣地执行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步调一致。决不能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不说,台下乱说,更不能发表或在职工中散布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违的言论,决不能听信、传播政治谣言。其次是严明组织纪律。政治素质不高,即使是工作能力很强,也决不能放在重要的领导岗位上,绝不容许个人向组织讨价还价,要无条件地服从组织、服从大局。第三要严明工作纪律。要规范自己的言行,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党委会议决事项,要自觉地抓好贯彻落实,决不能以任何借口进行歪曲、变通,合胃口的就执行,不合胃口的就不执行,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坚决予以杜绝。

三、转变工作作风,必须树立良好的工作习惯

要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习惯。切忌空谈,切忌浮躁。如果我们经常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进行反思,就不难发现,我们的很多工作,思路好,论证好,措施得力,推进得也比较顺利,但最终却失败了、夭折了,原因在哪里?问题不在于决策,不在于前期环节,而在于最终的操作上、最终问题的解决和落实上。根本原因是我们抓工作还不够具体、不够深入、不够细致。很多工作,只要挖空心思地动脑筋,就肯定会有办法,有办法就有路子,有资金,有技术,有项目,也就会有效果。要大力倡导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催催动动、不催不动,甚至催也不动的等靠要思想。干工作要有一种殚精竭虑、全然忘我、上瘾成癖的精神境界,要有一种孜孜以求、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要有一种干就干好、精益求精、誓争一流的工作标准,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

四、转变工作作风,必须增强团结协作意识

团结问题事关全局,是干好工作的一种保证,是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团结也出政绩、出人才、出干部。不团结就没有合力,就没有积极性,心不齐,气不顺,劲不足,个人能力再强也发挥不出来;不团结,想干事的也干不成事,想进步的也进步不了。在团结方面要努力做到“两讲、三多、四不”。“两讲”,即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立场要坚定,旗帜要鲜明,绝不能含糊;在小事上要多谦让,多顾全他人。“三多”,即多沟通,勤联系,勤谈心,勤交心,宁可沟通过了,也不要沟通欠了;多理解,同志相处、分析和处理问题,要多看别人的优点,多看自己的短处,多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多规范,工作中要时时处处,注重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照章办事,照程序工作,既到位又不越位。“五不”,即不猜,不无故猜测他人;不疑,不乱怀......余下全文>>

九:如何提升基层干部工作能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直接关系到基层稳定、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等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时期,作为占全国近70%人口的农村成为了问题的重中之重。基层干部作为农村的“核心”,是党员群众的“主心骨”,是农村经济社会的“领头雁”,基层干部作用发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影响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影响全面依法治国的落实,影响全面从严治党的效果。为了确保顺利完成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更好的适应新常态下的新要求,广大基层干部面临新的挑战对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必须有更高的要求。

一、“两个强化”是新常态下做好基层干部的政治基础

一是强化学习。一要学理论,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科学发展观;重点学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真正把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二要学知识,着眼于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必备知识学习,市场经济知识、信息技术知识、民主法治知识的学习,提高领导水平和能力。三要学政策,乡村职能转变,主要是为群众服务,怎样去为群众服务,关键要把党的农村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非常多,我们只有弄清了政策,对群众宣讲了政策,才能真正把农民组织起来。所以我们村干部要把学政策放在重要位置,真正学懂弄通。

二是强化党性。一要强化政治意识,增强政治信念的坚定性、政治立场的原则性、政治鉴别的敏锐性、政治忠诚的可*性、始终从政治的高度思考问题,研究工作。二要强化团结意识。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干部、团结有利于身心健康,只有紧密团结才能目标一致,齐心协力,聚精会神思改革谋发展,求突破。三要强化大局意识。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时刻把担负的任务与大局联系起来,从全局的高度谋划发展思路,从大局的角度落实工作任务。在其位谋其政,任期支付其责。

二、“六项能力”是新常态下带领农村发展的必备素质

村级干部肩负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者和实践者,其能力状况如何关乎党的执政地位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前,根据所肩负的职责任务和农业农村工作实际,广大村级干部应当至少具备六项能力。

一是服务群众的能力。村级干部要树立服务好每一位群众的意识,真正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一要做好政策服务。要把宣传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通过多种方式,把群众的意志统一到党的意志上来。二要做好信息服务。村级干部要把捕捉传输各类经济信息当作大事来抓,通过多种途径为农民提供准确快捷的信息,有效地组织和引导群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达到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民增收的双赢效果。三要做好技术服务。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广泛传播科普知识和实用技术,帮助群众运用先进技术实现效益最大化,建设一批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指导农民成立科普协会,健全科普网络,让农业科技成为他们致富的有力支撑。四要做好法律服务。要加强法律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和合法经营观念,引导群众学会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教育群众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是发展经济的能力。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出路。我们村级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抢抓机遇,坚持发展为中心,促进农村经济加速发展。一要有发展的眼光。要能够正确判断形势,抓住发展机遇,掌握市场规律,善于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形成超前思维,具有发展的敏锐性和预见性。二要有发展......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