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个规范要求施工洞口防护
施工中,洞口的防护栏杆,电梯井的防护,通道的防护在规范中的要求
预留洞口的安全防护:
(1) 边长或直径为20~50cm的洞口,可用钢筋砼板或固定盖板防护。
(2)50~150cm的预留洞口,可在浇捣砼前用板内钢筋贯穿洞径,不剪断网筋,构成防护网,网格以15cm为宜。
(3)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应设防护栏杆两道,护杆高度分别为40cm和100c m,洞口下张设安全网。
楼梯口防护:
(1)凡楼梯均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拦杆,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张设安全网。
(2)拦杆的材料,可选用钢管或质量合格的毛竹搭设,当楼梯跑边空间距离较大时,应张设安全网或设两道防护拦杆,其高度为40cm和90cm。
电梯口防护:
(1)离楼层面40cm和120cm高处各设一道安全防护拦杆,并在洞口的醒目处挂设安全标志。
(2)也可在电梯口处的墙内横放两根φ6或φ8mm以上的钢筋代替拦杆,或在洞口墙壁内外各设一根φ48mm的钢管,用10号铅丝将两根钢管绞紧,固定在洞口处,起到防护拦杆作用。
(3)当进入电梯井内施工时,电梯井门口必须设有安全可靠的防护门或其他有效措施。
(4)电梯井内每隔两层张设一道安全网,或每层铺设竹笆片,网内杂物应及时清除。
深坑、过道防护:
(1)深坑周边应设置两道防护拦杆,其高度为40cm和100cm。行人坡道应用扶手及防滑措施,夜间出入口须凤红灯示警。直径(或边长)50cm以上的桩孔及砼杯形基础也应防护。
二:电梯井门洞防护的高度有啥要求?
电梯井门洞安装,1800mm高立式钢筋防护门。
电梯井口安全防护的有关技术要求。
1、要严格按照安全技术强制性标准要求设置电梯井口防护措施。电梯井口必须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其高度在1.5m至1.8m范围内。
2、电梯井口内必须在正负零层楼面设置首道安全网,上部每隔两层并最多每隔10m设一道安全平网,安全网的质量必须符合GB5725—1997《安全网》标准中安全平网的要求,进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安装、拆卸电梯井内安全平网时,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带,对楼层和屋面短边尺寸大于1.5米的孔洞,孔洞周边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底部畅加设安全平网。
3、在电梯井口处要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呀我醒目、明显,夜间应设置红灯示警。
4、电梯井口的防护栏杆和门栅应以黄黑相间的条纹标示,并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有关标准进行制作。
5、电梯井口防护设施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的,需经项目负责人和项目专职安全员签字认可,并做好拆除或变动后的安全应对措施,同时要告知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安全设施恢复后必须经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等有关现场管理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6、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时,应将电梯井口等危险场所和部位具体情况,如实告知全体作业人员,使现场作业人员了解电梯井口的危害性、危险性,熟悉掌握电梯井口坠落防范措施,避免因不熟悉作业环境,误入电梯井口造成坠落事故的发生。
三:电梯井口的防护标准是什么?
必须设置1.5米高的开启式金属防护门。
四:关于电梯预留洞口的规范有哪些啊?
你按照电梯土建图方式就好了呀。一般预留洞口有:厅门洞、呼梯洞、消防开关洞、井道顶有主钢丝绳洞口与限速器钢丝绳洞、随行电缆与井道电缆洞、机房墙上有钢梁预留洞等。
五:现行施工规范要求电梯井洞口立酉防护高度
90cm以上
六:建筑施工中的电梯井口必须设置高度不低于多少米的金属防护门
建筑施工中的电梯井口必须设置高度不低于1.2米的金属防护门。
电梯井、井口防护安全交底:
进入现场作业时必须带好安全帽,注意周边的工作环境。
电梯井防护要求: [1].首层必须设置双层水平安全网,安全网四周距墙的间离不得大于15cm,然后每隔四层(10米)再设一道水平安全网。 [2].井内的水平安全网不得使用破、旧的安全网。注意经常检查网内是否存有杂物并要随时进行清理。对破损的水平安全网要随时更换,保证安全有效。
电梯井口防护:必须设高度不低于1.2米的金属安全防护门。防护门应使用膨胀螺栓进行固定,防护门的开启方式应采用向上翻转式。
七:电梯井内每隔多少层且不应大于多少m应设置安全平网防护
10米。 一般建筑层高在3-5,两层就是6-10米。 2012年的考试选择题中有这样的选择题,答案就是10米。
八: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中对洞口防护措施中洞口应根据具体情况不同符合哪些要求
1. 四口”的安全防护要求是什么?
(1) “四口”是指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
(2) 1.5mⅹ1.5m 以下的孔洞,用坚实盖板盖住,有防止挪动、位移的措施。1.5mⅹ1.5m 以上的孔洞,四周设两道防护栏杆,中间支搭水平安全网。结构施工中伸缩缝和后浇带处加固定盖板防护。
(3) 电梯井口必须设高度不低于 1.2m 的金属防护门。电梯井内首层和首层以上每隔四层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安全网应封闭严密。
(4) 管道井和烟道口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人员、物体坠落。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必须设置固定式防护门并有警示标志。结构施工中电梯井和管道竖井不得作为垂直运输通道和垃圾通道。
(5) 楼梯踏步及休息平台处,必须设两道牢固防护栏杆或立挂安全网。回转式楼梯间支设首层水平安全网。
(6) 阳台栏板应随层安装,不能随层安装的,必须在阳台临边处设一道防护栏杆,防护栏杆设上下两道水平杆,并立挂密目安全网。两道防护栏杆,用密目网密封。
(7) 建筑物楼层邻边四周,未砌筑、未安装维护结构时,必须设一道防护栏杆,防护栏杆设上下两道水平杆,并立挂密目安全网。
建筑物出入口必须搭设宽于出入通道两侧的防护棚,建筑超过 24 m的棚顶应满铺不小于 50mm 厚度的脚手板。通道两侧用密目安全网封闭。多层建筑防护棚长度不小于 3m,高层不小于 6m,防护棚高度不低于 3m。
1. “五临边”的安全防护要求是什么?
(1)“五临边”是指深度超过 2 m的槽、坑、沟的周边;在施工程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作业面)和框架 结构楼层的周边;井字架、龙门架、外用电梯和脚手架与建筑物的通道、上下跑道和斜侧道的两侧边;尚未安装栏板、栏杆阳台、料台、挑平台的周边;在施工程楼梯口的梯段边。
(2)五临边必须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横杆离地高度 1.2m,下 杆离地高度 0.6m。坡度大于 1:2 的斜屋面,防护栏杆应高于 1.5m,并加挂安全立网。横杆长度大于 2m 时,必须加设栏杆柱;给排水沟槽、桥梁工程、泥浆池等临边危险部位应进行有效防护。
(3)各种垂直运输卸料平台临边防护必须到位,侧边设 1.2m 高两道防护栏杆和安全网全封闭,进料口设置防护门。或采用 1.2m 高定型彩钢板全封闭,平台口还应设置含踢脚防护的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 卸料平台底板要求采用厚 4cm 以上木板、钢板等硬质板材铺设,并设有防滑条,严禁只采用毛竹脚手片。
悬挑式钢平台的支撑点与上部拉结点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斜拉杆或钢丝绳,构造上宜两边各设前后两道,两道中的每一道均应作单道受力计算使用。
九:施工中洞口、临边作业安全防护基本规定有哪些?
1. 四口”的安全防护要求是什么?
(1) “四口”是指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
(2) 1.5mⅹ1.5m 以下的孔洞,用坚实盖板盖住,有防止挪动、位移的措施。1.5mⅹ1.5m 以上的孔洞,四周设两道防护栏杆,中间支搭水平安全网。结构施工中伸缩缝和后浇带处加固定盖板防护。
(3) 电梯井口必须设高度不低于 1.2m 的金属防护门。电梯井内首层和首层以上每隔四层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安全网应封闭严密。
(4) 管道井和烟道口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人员、物体坠落。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必须设置固定式防护门并有警示标志。结构施工中电梯井和管道竖井不得作为垂直运输通道和垃圾通道。
(5) 楼梯踏步及休息平台处,必须设两道牢固防护栏杆或立挂安全网。回转式楼梯间支设首层水平安全网。
(6) 阳台栏板应随层安装,不能随层安装的,必须在阳台临边处设一道防护栏杆,防护栏杆设上下两道水平杆,并立挂密目安全网。两道防护栏杆,用密目网密封。
(7) 建筑物楼层邻边四周,未砌筑、未安装维护结构时,必须设一道防护栏杆,防护栏杆设上下两道水平杆,并立挂密目安全网。
建筑物出入口必须搭设宽于出入通道两侧的防护棚,建筑超过 24 m的棚顶应满铺不小于 50mm 厚度的脚手板。通道两侧用密目安全网封闭。多层建筑防护棚长度不小于 3m,高层不小于 6m,防护棚高度不低于 3m。
1. “五临边”的安全防护要求是什么?
(1)“五临边”是指深度超过 2 m的槽、坑、沟的周边;在施工程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作业面)和框架 结构楼层的周边;井字架、龙门架、外用电梯和脚手架与建筑物的通道、上下跑道和斜侧道的两侧边;尚未安装栏板、栏杆阳台、料台、挑平台的周边;在施工程楼梯口的梯段边。
(2)五临边必须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横杆离地高度 1.2m,下 杆离地高度 0.6m。坡度大于 1:2 的斜屋面,防护栏杆应高于 1.5m,并加挂安全立网。横杆长度大于 2m 时,必须加设栏杆柱;给排水沟槽、桥梁工程、泥浆池等临边危险部位应进行有效防护。
(3)各种垂直运输卸料平台临边防护必须到位,侧边设 1.2m 高两道防护栏杆和安全网全封闭,进料口设置防护门。或采用 1.2m 高定型彩钢板全封闭,平台口还应设置含踢脚防护的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 卸料平台底板要求采用厚 4cm 以上木板、钢板等硬质板材铺设,并设有防滑条,严禁只采用毛竹脚手片。
悬挑式钢平台的支撑点与上部拉结点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斜拉杆或处丝绳,构造上宜两边各设前后两道,两道中的每一道均应作单道受力计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