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讲话

一: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带来哪些发展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通化市坚持“以人为本、城乡一体、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原则,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构建具有关东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去年,投入新农村建设和环境整治资金超过100亿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928处,改造农村和国有林区、垦区危房近6万户,所有行政村达到“四清、四改、两化”标准,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今年,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该市多措并举,重点实施农村环境清洁、基础设施建设、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公共服务配套和生态环境改善“六大工程”,继续推进10个魅力乡村、30个环城度假村建设,改造农村危旧房5000户,并通过两年时间建设,把列入省级试点的31个人居环境改善村建成具有通化特色的新农村样板村,完成115个省级示范村各项建设,整体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居住条件。去年,通化市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2142项,264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顺利完成。今年,该市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2150项,继续开展“百村示范、全面提升”和“清洁文明提升”工程,争取115个示范村全部达到省级验收标准。制定了《通化市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以“八清四修一禁止”为目标,以清理越冬垃圾、治理生活污水为重点,以整治“三线一环”为主线,整体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组织各县(市、区)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中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配合清洁工作。目前,已投入资金1534万元,出动车辆32610台次,人员93546人次,清理垃圾堆10805立方米、粪堆3002立方米、柴草垛1141处、路障395个,完成任务量的40%。   建设基础设施,提高生活水平。近年来,通化市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大力实施,农村电网结构和供电能力大幅提升,特别是边远地区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全市农村用电量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今年,为加快农村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对超负荷的变压器进行更换和增容,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为农民创业增添了强劲动力。另一方面,全市计划投资7.3亿元,实施重点水利工程项目73项。新修建江河堤防60.7公里,除险加固小型病险水库31座,建设灌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7处,并建设备用水源,抓好桃源水库扩容改建工作;紧抓水土流失治理试点工程,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和侵蚀沟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623公顷;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6处,解决4.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和谐共生。今年,通化市规划、设计、实施通梅高速公路两侧生态建设工程,打造干线公路生态景观带。继续实施第二个十年绿美规划,全市造林绿化10万亩,建设森林小镇6个,标准化绿化村屯48个。积极推进林地清收工作,还林20.4万亩。加强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和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开工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筹建餐厨垃圾处理厂。实施115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重点对农村垃圾和污水进行无害处理,力争创建省级生态村30个。

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什么农村

建设美丽新农村

三: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什么农村

改善农村居环境要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宜居示范工程

满意请采纳

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的什么乡村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的(宜居)乡村

五:5/10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这句话出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美丽乡村赋予了新内涵。因此,这句话全称就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六:6/10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正确答案是b。宜居

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什么乡村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通化市坚持“以人为本、城乡一体、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原则,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构建具有关东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去年,投入新农村建设和环境整治资金超过100亿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928处,改造农村和国有林区、垦区危房近6万户,所有行政村达到“四清、四改、两化”标准,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今年,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该市多措并举,重点实施农村环境清洁、基础设施建设、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公共服务配套和生态环境改善“六大工程”,继续推进10个魅力乡村、30个环城度假村建设,改造农村危旧房5000户,并通过两年时间建设,把列入省级试点的31个人居环境改善村建成具有通化特色的新农村样板村,完成115个省级示范村各项建设,整体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居住条件。去年,通化市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2142项,264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顺利完成。今年,该市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2150项,继续开展“百村示范、全面提升”和“清洁文明提升”工程,争取115个示范村全部达到省级验收标准。制定了《通化市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以“八清四修一禁止”为目标,以清理越冬垃圾、治理生活污水为重点,以整治“三线一环”为主线,整体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组织各县(市、区)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中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配合清洁工作。目前,已投入资金1534万元,出动车辆32610台次,人员93546人次,清理垃圾堆10805立方米、粪堆3002立方米、柴草垛1141处、路障395个,完成任务量的40%。

建设基础设施,提高生活水平。近年来,通化市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大力实施,农村电网结构和供电能力大幅提升,特别是边远地区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全市农村用电量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今年,为加快农村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对超负荷的变压器进行更换和增容,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为农民创业增添了强劲动力。另一方面,全市计划投资7.3亿元,实施重点水利工程项目73项。新修建江河堤防60.7公里,除险加固小型病险水库31座,建设灌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7处,并建设备用水源,抓好桃源水库扩容改建工作;紧抓水土流失治理试点工程,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和侵蚀沟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623公顷;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6处,解决4.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和谐共生。今年,通化市规划、设计、实施通梅高速公路两侧生态建设工程,打造干线公路生态景观带。继续实施第二个十年绿美规划,全市造林绿化10万亩,建设森林小镇6个,标准化绿化村屯48个。积极推进林地清收工作,还林20.4万亩。加强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和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开工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筹建餐厨垃圾处理厂。实施115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重点对农村垃圾和污水进行无害处理,力争创建省级生态村30个。

八:如何做好清洁乡村与环境整治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的发言题目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秀美乡村。

自镇党委、政府部署“清洁家园”活动以来,我们**村响应号召,积极行动,把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将环境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全体村民的努力下,村庄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充分发动干群积极参与

环境卫生是一个地方的形象和脸面,也是一个地方发展环境和文明程度的直接体现。我坚信没有不自觉的村民,只有不得力的干部。自镇党委政府部署“清洁家园”活动后,我村迅速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布置此项工作,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座谈会、张贴清洁家园倡议书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宣传活动的意义,统一思想,激发调动干群的积极性,把清洁家园美化环境活动当作大事、硬事,更当作好事、实事、惠民心的事来做,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统筹安排,扎实推进环境卫生整治

根据我们村实际情况,在与群众广泛商讨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工作思路,确定了工作重点。 一是组织群众,对村组道路和房前屋后的垃圾进行清理,同时筹集资金三万元,兴建了6个垃圾填埋场,建立了村里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运行机制,为以后的垃圾处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二是投入资金一万元,因地制宜的清理污水垃圾沟渠2000米,在净化了沟渠水质环境的同时,为以后的水利灌溉做了一定的准备。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桂西沟污染问题,我村计划聘请专人对桂西沟进行管理,坚持责任到岗,任务到人。

三.破解难题,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环境卫生不是形象工程,开展“清洁家园”活动的目的在于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做到全民参与。为了保障此次清洁家园活动的长效性,我们探索建立了一套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由群众每户每年出资50元作为经费,村委会出面聘请了2名保洁员,签订合同,每三天清理垃圾一次。同时严格考核,由村委会每周检查考核,落实巩固清洁家园的成果。群众是做好农村保洁工作的主体,下阶段,我们将继续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使之家喻户晓,人人参与,达到用思想指导行动,用行动改变习惯的目的。同时,继续完善长效保洁机制,制定村级考核办法,做到责任明确、有章可循,力争我村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

谢谢!

九: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须坚持哪些原则

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强调,各地要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切实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认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原则。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原则。人居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满足后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过程中,要以人为主体,充分发挥农村自然生态系统优势,构建良好的生态循环体系,重现村庄的田园风光和山水美景,进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是因地制宜原则。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差异明显,农村条件千差万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模式,不能搞一刀切。各地应因地制宜,分步指导,逐步实施。要从不同村庄的区位特点、经济状况和群众需求出发,花小钱、办大事、办实事,力求特色。

三是城乡统筹原则。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要跳出就农村论农村的误区,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推进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要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建设机制。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社会经济的制度环境和法制环境,实施财政反哺的经济政策,科学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合理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四是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原则。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靠一家一户解决不了,靠一村一乡的力量也不够,必须由各级地方政府牵头,各部门广泛参与,统筹规划,整体行动。各级地方政府作为农村环境建设的领导者,既要切实承担起规划制定、政策扶持、宣传发动和思想引导的职责,又要防止大包大揽、强制推行。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要充分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无论是村庄规划编制还是建设方案的选择,都要充分听取农民意见,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农民参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是系统性原则。农村人居环境是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区位空间等要素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多要素的复合系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兼顾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自然资源等多方面,不仅要考虑短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要顾全大局,充分考虑长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尽可能覆盖人居环境建设的每个方面,争取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

六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原则。人居环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发展农村文化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应突出乡村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既要与周围的自然山水环境有机融合,保护好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又要注重延续地域原有的建筑文化特色及乡村故有的空间格局、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

十:国家为什么开展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因为中国农村人多,只有农村人富了才能提高中国的人均生活水平 祝福你好运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