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一:如何在工作中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1、深刻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精髓要义,自觉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

2、要牢牢抓住重点任务不动摇,配置工作力量、制定工作目标都要紧紧围绕建设任务来进行。

3、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形成有本地区本部门特色的工作举措和工作思路。

二:如何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1、深刻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精髓要义,自觉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   2、要牢牢抓住重点任务不动摇,配置工作力量、制定工作目标都要紧紧围绕建设任务来进行。   3、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形成有本地区本部门特色的工作举措和工作思路。

三:如何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专题讨论

一、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

发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直接关乎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应当紧密联系大势和大局来把握。

从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来看,五大发展理念是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抉择。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尽管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加快自身发展、提高综合实力依然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特别是围绕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影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许多国家都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战略,力争以新的理念、新的战略赢得发展主动。可以说,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理念问题,发展战略竞争透射的也是发展理念之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汲取了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是借鉴更是超越,有共性更有自己的特色。树立和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就能使我国发展占据时代制高点,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发展优势。

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来看,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事关长远的顶层设计,是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处于中心位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战略举措,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保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始终是硬道理,是必须抓好的第一要务,同时发展也应当根据新的实践而有新的理念、新的要求。还应看到,“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必须把握好的大逻辑。新常态要有新作为,新作为要有新理念。我们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把握了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顺应了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新要求,点明了破解发展难题的新路径。发挥好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才能更好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党的理论创新的发展历程看,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升华。我们党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正是有了正确理论的指导,有了理论上的不断与时俱进,我们的发展道路才行稳致远、越走越宽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适时提出相应的发展理念和战略,引领和指导发展实践。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每一次发展理念的创新和完善,都推动实现了发展的新跨越。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理念创新、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新的发展实践,深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在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布局、发展保障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总而言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余下全文>>

四:如何更好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一、坚持创新发展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全会公报中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对加快发展动力转换,实现规模速度型发展向质量效率型发展转换,从而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实现创新发展,就要引导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围绕创新发展优化配置,引导创新资源向创新活动集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创造新供给,释放新的市场需求,从而形成发展新动力。

实现创新发展,就要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形成若干在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区,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施《中国制造二〇二五》,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以提高生产率为核心的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和经济增长点。

实现创新发展,就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努力取得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使创新深度融入经济发展之中。

实现创新发展,根本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有利于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创新潜能充分释放的体制环境。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矫正生产要素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扭曲,增强企业创新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执法力度。

二、坚持协调发展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协调发展”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理念,也是我们要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

协调发展的核心是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各个时期一些重大关系的研究。公报明确提出了需要处理的一些重大关系,重点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等。其实协调发展的内涵还有很多,如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关系,经济结构中一、二、三产业的关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相比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又是中国当下薄弱的一环。这次公报中提出了“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因此,必须着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未来的公共财政应向农村、向贫困地区更多倾斜,公共资源的配置要更多向基层倾斜。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今后将更注重大区域的协调发展,这也是公报中所说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通过跨区域的协调发展,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当前实施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都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资源要素在更宽的范围内优化配置的举措。

三、坚持绿色发展

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余下全文>>

五:如何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对关于发展的目的、方式、路径、着力点、衡量和共享等方面的问题作出了全面回应,具体体现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统一。从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来看,五大发展理念是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抉择。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尽管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加快自身发展、提高综合实力依然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特别是围绕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影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许多国家都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战略,力争以新的理念、新的战略赢得发展主动。可以说,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理念问题,发展战略竞争透射的也是发展理念之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汲取了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是借鉴更是超越,有共性更有自己的特色。树立和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就能使我国发展占据时代制高点,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发展优势。青年大学生树立和创新发展五大理念,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创新发展五大理念的重要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创新发展五大理念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余下全文>>

六:如何理解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

“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优势的战略抉择,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党员干部要紧密联系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联系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联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我们要从四个方面理解“五大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体现着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章规定,党的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与时代和实践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注重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更好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

“五大发展理念”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仰和责任担当。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党员干部必须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坚持以问题为牵引,着力解决发展动力、发展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内外联动、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在破解发展难题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好推动共享发展的政策措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七:如何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1、深刻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精髓要义,自觉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

2、要牢牢抓住重点任务不动摇,配置工作力量、制定工作目标都要紧紧围绕建设任务来进行。

3、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形成有本地区本部门特色的工作举措和工作思路。

八:如何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你好,

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全会公报提出,要坚持共享发展,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是我们在发展理念上的重要提升,也是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需求。

实现共享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意味着我们今后将更加注重人自身的发展。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些都是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来的。

实现共享发展,关键在于要解决一些重大矛盾问题。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例已经超过10%,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针对此,这次全会对生育政策作出调整。这一举措无疑能从长远上增加劳动力供给规模、改善社会人口和家庭结构,更加积极有效地应对老龄化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

加快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难点所在。全会提出,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两个同步”指明了今后改革要坚守的原则,那就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初次分配要更加凸显公平。

实现共享发展,需要在经济社会两个领域同步发力。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这是经济问题;但是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普及高中教育等又是社会问题。只有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让人们在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上都有“获得感”,共享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九:如何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要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进一步回答了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关于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对于审计而言,集中体现了指导审计未来发展的思路、方向和着力点。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一条重要发展经验,就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眼下,我们的发展条件、比较优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要赢得更大的战略主动,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快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有效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更多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引领发展,让创新贯穿审计工作、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发展在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上指明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第一动力。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创新审计体制机制。对于国家审计的现代化来说,创新至关重要。审计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审计从“边组建,边工作”,“抓重点,打基础”、“积极发展、逐步提高”、“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到“免疫系统”,从《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颁布实施,再到《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的通知》的下发,现在审计署又制定并指明未来五年审计工作前进方向的纲领性文件。这些历史的轨迹,不仅凝聚着几代审计人的辛劳,而且也映射出几代审计人的智慧,这不正是审计事业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吗?围绕国家治理创新审计工作,是现实对审计提出的最高要求。 二、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体现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我国发展不协调问题的突出表现,是在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防止出现“木桶效应”,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十三五”时期就必须在优化结构、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审计工作在规范资金程序、整顿经济秩序、惩治腐败问题、加强廉政建设、服务改革发展、推动政策落实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些作用是特定的历史时期决定的;坚持依法审计的最高原则,是审计工作的基本经验。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基本方针,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为中心,坚持狠抓人、法、技基础建设,使审计工作越做越好;发挥效益审计的关键作用,是审计工作的核心问题。审计工作如何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宏观调控服务的问题,如何全面协调推进发展的的问题,如何实现审计工作科学化的问题等等,这一系列新的问题,要求审计工作者必须以实事实是的思想方法,以统筹协调的方法,提高审计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才能更好地履行宪法赋予审计的神圣职责,才能不辜负人民对审计的希望和重托。 三、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这些问题对人民生产生活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心头之患。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事关全面小康和发展全局,刻不容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六个方面作出部署,为实现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审计工作要以此为引领,切实把绿色理念及其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余下全文>>

十:如何把握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着力重点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引领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是必须牢牢把握并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坚定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四川未来发展,积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必须肩负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要紧紧抓住“十三五”时期重要战略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四川、放眼全国,既要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开新局,又要为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探新路,奋力开拓发展新境界。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要突出打造国家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抓住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突破制约融合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加强基础、产业、科教、社会服务等重点领域统筹,打通科技与经济融合通道,构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做强创新创造平台支撑,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要注重发挥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深刻把握改革的关键地位,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着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着力推进新一轮农业农村改革取得显著进展。加快构建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要坚定推进多点多极支撑发展。统筹好竞相跨越与协同发展的关系,做强区域经济板块,做大市州经济梯队,夯实县域底部基础,构建功能互补、错位竞争、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要持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四大城市群,协调推进宜居宜业县城建设计划、百镇建设行动和百万安居工程,同步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格局,更好地形成合力,助力城乡区域协同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总结推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经验,创新成本共担利益共享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新路子。加快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要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明确差异化发展定位,统筹各类空间规划,构建绿色城镇、绿色产业体系,构建科学合理发展空间格局。要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从绿色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培育绿色发展新引擎。探索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加快建设西部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发展方式。要突出抓好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和流域生态保护,持续开展绿化全川行动,增强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要健全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探索建立生态文明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在四川开花结果,使四川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加快建成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要加快推进互联互通。重点推进高速铁路大通道建设,提升长江航道等级,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变交通走廊为经济走廊。要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加大“走出去”力度,推进能源电力、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等领域国际合作。要努力打造区域合作先行区。扎实推进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质平台建设,全力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的靓丽窗口;积极推进中韩创新创业园、中德创新创业园、中法成都生态园和新川创新科技园建设,打造国际区域合作新平台;积极创设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推动贸易便利化。坚决打赢四川脱贫攻坚战。要克服“大水漫灌”,扭住精准不动摇。探索实践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办法新举措,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找准穷根,明确靶向。要跳出“贫困陷阱”,补齐教育短板不松劲。更加注重教育脱贫......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