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补贴怎样做账务处理
1,收到一笔财政补贴后,2008年新法实施后的不征税收入有限制规定。 目前应按新法及实施条例中的相关条款,除明确的不征税收入外,均应视做应税收入。但是根据实施条例第26条,如国家财政总局再有配套办法下发明确的其他不征税收入的,再按相关规定执行。 2,按照新准则的规定是这样的,如果你收到的财政补贴是在一段时间使用的,先记入递延收益,在按期记入营业外收入。 如果是一次性的,收到时直接记入营业外收入。 3,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补贴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营业外收入)
二:关于政府给的专款专用和政府补贴的账务处理的区别
政府拨的专项基金,专穿专用的计入专项应付款
政府的补贴,形成资产的计递延收益,不形成资产的计入营业外收入。
三:政府财政补贴该如何账务处理
计入营业外收入(政府补贴)。
四:收到的政府财政补贴 会计处理
没必要结转一部分成本的,因为既然有补贴,税务上面是知道会出现亏损的,既然知道,结转一部分无疑是多做的,因为你的补贴收入回来是需要入账的,所得税是优惠不是免交,到时候你们可以计入 营业外收入增加收入就行,算来算去你的成本就是6万,再说,现在就是交所得税也是预缴,还有汇算清缴可以调整,没有必要过多的考虑现在交税的问题。
五:企业收到政府财政性资金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判断政府补助的类型:
1 收到的政府补助用于企业以发生费用 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2收到的政府补助用于长期资产(如购买固定资产) 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分摊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六:收到政府补助财务怎么处理
一、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处理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少见,如用于购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财政拨款、固定资产专门借款的财政贴息等。
第一步:企业实际收到款项时,按照到账的实际金额计量,确认资产(银行存款)和递延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第二步:企业将政府补助用于购建长期资产。该长期资产的购建与企业正常的资产购建或研发处理一致,通过“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归集,完成后转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第三步:该长期资产交付使用。自长期资产可供使用时起,按照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将递延收益平均分摊转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1)递延收益分配的起点是“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起”,对于应计提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即为资产开始折旧或摊销的时点。
(2)递延收益分配的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孰早)”。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出售、转让、报废等)的,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递延。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购买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从购买的下一个月(当月)
自行建造(研发)的资产
(无形资产)
达到预定用途的下一个月(当月)
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处理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拨付的,应当在实际收到(确认时间点)款项时按照到账的实际金额确认和计量。
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表明该项补助是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拨付的,如按照实际销量或储备量与单位补贴定额计算的补助,可以按照应收(其他应收款)的金额计量(特点)。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在其补助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发生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1.用于补偿已经发生的费用(比如企业直接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2.用于补偿以后将发生的费用
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以后发生费用时: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解释1】在有些情况下,企业可能不容易分清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用于补偿已发生的费用,还是用于补偿以后将发生的费用。根据重要性原则,企业通常可以将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对于金额较大的补助,可以分期计入营业外收入。
【解释2】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需要使用递延收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也可能使用递延收益科目。
【例题·单选题】企业取得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已发生相关费用的,直接计入补偿当期的( )。
A.资本公积 B.营业外收入 C.其他业务收入 D.主营业务收入
【答案】B
【解析】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例题·判断题】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发生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 )
【答案】√
【解析】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在其补助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发生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如果该项费用已经发生则在实际收到时确认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如果以后发生则在以后发生时确认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三、与资产和收益均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处理
政府补助的对象是综合性项目,可能既包括设备等长期资产的购置,也包括人工费、购买服务费等费用化支出的补偿,这种政府补助与资产和收益均相关。
企业取得这类政府补助时,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处理。
【解......余下全文>>
七:收到财政项目补贴开支会计处理
传送:
1.财政直接支付
一般是大额的、重要的、经常性的支出,比如工资支出、工程采购支出、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等。财政直接支付是财政部门直接将款项支付给收款单位,不支付给事业单位。预算单位应于收到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时,按入账通知书中标明的金额确认收入。
账务处理:
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支付时直接借记有关支出,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工资,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是,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购买材料、服务的款项,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是,借记“材料”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购置固定资产的款项,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是,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2.财政授权支付
此种方式下有个待结算账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授权支付程序适用于未纳入财政直接支付的财政性资金和零星支出。事业单位应于收到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按到账通知书标明的额度确认收入。
账务处理:
①收到“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后,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过渡性的待结算账户,相当于企业的银行存款)科目,贷记 “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②事业单位购买物品、服务等支用额度时,借记“经费支出”或“事业支出”、“材料”等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③对于购入固定资产的,借“事业支出”,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同时,还应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④事业单位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时,借记“现金”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3.财政实拨资金
财政部门在审核后,将资金直接拨入事业单位的开户银行。
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按收款通知书所列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例】
2009年10月9日,某事业单位根据经过批准的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向主管财政申请支付第三季度水费110
000元。10月18日,财政部门经审核后,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为其向自来水公司支付了105
000元。10月23日,该事业单位收到了财政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支付到账通知书。该事业单位应于10月23日进行账务处理如下:
借:事业支出 105 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105 000
【例】
2009年3月7日,某科研所根据经过批准的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为开展某项科学研究项目,向主管财政申请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180
000元。4月6日,财政部门经审核后,采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达了170
000元用款额度。4月8日,该科研所收到了财政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该科研所应于4月8日,进行账务处理如下: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70 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170 000
在财政补助收入总账科目的贷方,作明细登记如下:
项目支出——科学技术——基础研究——专项基础研究
【例】某事业单位尚未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2009年6月7日,该单位收到开户银行转来的收款通知,收到财政部门拨入的日常事业活动经费25 000元。6月7日,该事业单位应进行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25 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余下全文>>
八:新准则下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
政府补助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收益法与资本法。所谓收益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收益或递延收益;所谓资本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所有者权益。收益法又有两种具体方法:总额法与净额法。总额法是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确认为收益,而不是作为相关资产账面余额或者费用的扣减。净额法是将政府补助确认为对相关资产账面余额或者所补偿费用的扣减。政府补助准则要求采用的是收益法中的总额法,以便更真实、完整地反映政府补助的相关信息。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1)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发生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即:
①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②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2)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取得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应收金额计量,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或“递延收益”)科目。
(3)不确定的或者在非日常活动中取得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或“递延收益”)科目。涉及按期分摊递延收益的,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企业取得针对综合性项目的政府补助,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难以区分的,将政府补助整体归类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视情况不同计入当期损益,或者在项目期内分期确认为当期收益。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应当随着相关资产的使用逐渐计入以后各期的收益。也就是说,这类补助应当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自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起,在该项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通常为货币性资产形式,企业应当在实际收到款项时,按照到账的实际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将政府补助用于购建长期资产时,相关长期资产的购建与企业正常的资产购建或研发处理一致,通过“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归集,完成后转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自相关长期资产可供使用时起,在相关资产计提折旧或摊销时,按照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将递延收益平均分摊转入当期损益,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出售、转让、报废等),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递延。
在很少的情况下,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也可能表现为政府向企业无偿划拨长期非货币性资产,应当在实际取得资产并办妥相关受让手续时按照其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如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注明的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不大的,应当以有关凭证中注明的价值作为公允价值;如没有注明价值或者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但有活跃市场的,应当根据有确凿证据表明的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1元)计量。
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首先同时确认一项资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和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摊递延收益,计入当期收益。但是,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计入当期损益。
附件:
1、什么是名义金额(即1人民币元)计量?
有些东西的价值无法衡量,记账时以"1"为单位,记账.
例如,国家拨付某个天然资源给某单位,由于无法衡量其价值,这个单位账务处理:
借:某资产 ......余下全文>>
九:企业收到财政无偿补助的账务如何处理
一般企业的财政补助,有两种:1)政府无偿拨付给企业的资金,通常在拨款时明确规定了资金用途,如,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安置职工就业的奖励款项、研发经费等;2)财政贴息。
大部分企业的财政补助是专项资金,在专项应付款账户核算,主要分录:
收到拨款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
采购材料与发生的费用
借:原材料 / 库存商品 / 研发支出
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领用材料
借:在建工程 等
贷:原材料 / 库存商品
项目验收后,可以资本化的结转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结转固定资产,分录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 研发支出
结转无形资产,分录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
项目验收后,不能资本化的结转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
如果允许用剩余款冲抵当期费用的
借:专项应付款
贷:管理费用 (或红字借方)
最后,结转资本公积
借:专项应付款
贷:资本公积
结转后“专项应付款”科目没有余额。
十:关于财政补助的会计分录怎么处理合适
财政补助分为两种,账务处理分别是: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1)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
(2)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