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物流的发展意义
发展农业物流有利于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从入世后的形势分析,国内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价格大都高出国际市场价格,基本丧失了商业竞争优势。我国如果组织进口高质量低价格的农产品,会对一些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及其农民产生不利影响,农民卖粮难的现象将日益加剧,解决农村社会经济矛盾的难度必将逐步加大;而如果勉强坚持收购国内低质高价农产品,城市居民的消费矛盾必然突出,国家财政也吃不消。可见,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农村市场的对外开放以及农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业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和技术导致的物流不畅、成本过高、农产品质量低劣等落后现状,必将使农村陷于严重的经济恐慌。而改变这种现状的应急措施和长远战略,就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建立科学的农业物流体系。 建立现代农业物流体系是建设和完善高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客观要求。我国农业生产粗放,劳动生产率低下,专业化水平不高,优质产品少,市场化程度不够,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其原因是中国农业缺乏高效的服务体系。只有通过物流体系的确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才能果断地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产业化经营。建立现代农业物流体系,是促进农民重视农业管理和成本核算的驱动力。我国广大农村一直是“重生产,轻核算”。农民为能获取经济效益,往往只重视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却忽视了物流中潜在的利润。物流不仅具有在企业生产、供应和产品销售领域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价值,同时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盈利、推动企业经营的价值方面也具有显著的意义。许多国家把物流称之为“降低成本的宝库”,是“第三个利润的源泉”。随着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已经从城市工商业管理中认识到了农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发展物流及加强物流管理,来推动农产品市场流通和经济繁荣,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建立现代农业物流,可以大大降低和分散农业经营风险。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如何使农业减少风险,赢得更多的利润,是农业生产者棘手的问题。此时物流管理在抗御风险方面的作用被广泛关注。例如,种子公司将承担种子发芽不齐的风险、农药公司将承担农药不能发挥作用的风险(在我国可能表现为承担假药的风险)、仓储公司将承担鲜活产品的储藏风险、农产品贸易公司将承担市场风险即价格变动的风险等等,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农业生产和农民风险的部分转移。通过农业物流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农产品生产者与其材料的供应商、农产品的加工商和销售商形成战略联盟,使众多农民、农业中小企业形成集约化运作,降低物流成本。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的建立,可以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理论上农业物流体系的创建,在实践中却主要体现为在农村建立物流产业,它属于专门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商品流通企业。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经济发展和物流的关系就显得更为密切,物流产业在我国就显得更加重要。通过建立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物流体系,或对目前存在于我国农村的相互独立的具有物流特征的企业进行资源重组,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支农企业的发展。
二:发展农业物流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那些?有人懂么?
现代农业物流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农业物流的科学认识。现阶段,全社会的物流观念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很多人把现代农业物流理解为农产品的仓储、运输和装卸等,没有认识到现代农业物流是蕴涵农业生产布局、结构调整、品种流向、农资和农产品实体运动所必须的装卸、储运、加工增值及相关服务与信息的环节链系统;没有认识到现代农业物流在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的独特作用。认识上的片面性导致农业物流因环节链的脱节无法实现整体上的科学、合理运作。
2、农业物流成本过高。我国农业生产大多是单户经营的形式,很难达到经济规模。农业生产资料的分散采购和农产品的分散销售方式也具有自发的盲目性。很容易导致利用率低,生产要素的供应时间长而不稳定,物流成本过高。如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30%—40%,鲜活农产品达到60%以上,而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
3、农业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交通动力不足,缺乏农业专用运输工具。存储、保鲜技术落后且条件差,加工处理水平低。例如,我国80%以上的生鲜食品是采用常温保存、流通和初加工。据统计,常温流通中果蔬约损失20%—30%,粮油15%、蛋15%、肉干耗3%,加上食品的等级间隔、运输及加工损耗,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上千亿元。美国农产品加工前后增值比为1∶3.8,而我国仅为1∶1.8。
4、农业物流信息化滞后。尽管涉农部门建立了一些农业信息网络,但网络在乡、村出现断层,农业物流资源信息不集中,发布与更新不及时,导致农业物流信息共享度低,信息流通不畅。从全国看,农业物流缺乏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信息技术还没有在农业物流中普遍应用,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信息化差距大,电子商务发展不足。
5、农业物流社会化与市场化程度低。无论是农资生产企业还是农产品生产企业,仍然热衷于自营物流,农民更是如此。虽然他们向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寻求服务,但这些都仅限于一次性和临时、分散的物流服务,本质上仍然追求自己内部生产与物流的结合,制约了第三方农业物流的发展。同时由于缺少足够的用户,数量有限的第三方农业物流的规模和实力都较小,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仓储和初加工服务。缺乏需求预测、精深加工、物流信息服务、成本控制和物流设施网络设计等增值服务,尤其是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还没有开展。
6.农业物流标准化程度低。目前,我国仍未建立起适应农业物流发展的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农业物流非标准化装备、设施、行为仍相当普遍。比如,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包装标准与运输实施标准不配套;不少农产品的分类、分级、分等大多凭人工感觉,误差过大。这种状况给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和加工造成一定困难,严重影响了农业物流活动的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国际农业物流活动的通畅。
三:农业物流的发展构想
一、国家政策的合理导向 目前我国专业从事农业物流的龙头企业很少,要发展农业物流,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鼓励农业物流业的发展,确立农业物流的合法地位,规范农村物流的组织行为,将建立农业物流体系作为工作的重点,尽快研究制定构建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的规划方案和实施办法,促进农业物流龙头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另外,农业物流的宏观调控体系在保证国家对农产品市场和农用生产资料市场调控中非常重要,因此国家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物流的宏观调控体系,有效调控农用物资、农副产品,引导农业健康发展。同时农业物流市场的开发与现代农业供应链体系的建立需要政府制造宽松适度的环境,保障市场运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的紧密对接,形成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一体化运行格局。二、合理规划农业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建设从宏观、系统化角度规划农业物流基础的建设,国家在这方面应有所控制,现在一些所谓的物流园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就是因为对物流服务需求量预测存在偏差,没有根据生产力发展程度去建设上述设施。物流基地要以(苗、畜)改良为依托,全面采用无公害生产技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按照标准化规程组织生产、采收。农业物流园区的建设,应根据农业物流基地的布局、交通运输、通讯等物流基础设施情况以及农业物流的发展状况来确定。农业物流园区的选址,切忌在城市中心地带建设,而应尽可能设在城市的边缘地区,公路、铁路或水运便捷的地方。物流园区的投资,主要通过招商引资来解决,政府主要负责物流园区的规划、征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特别是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农业物流中心原则上应根据农业物流基地的布局情况,在交通便利、有一定的农业物流基础的大中城市边缘地区建立。农产品配送中心作为现代物流的新业态,它们统一组织货源,进行检验检疫、整理清洗、分检包装,根据定单要求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完成农产品从“田间” 到“餐桌”的全程服务,具有安全、高效、便利的特点。三、改造和利用现有的农业物流资源在发展农业物流中必须改造和利用现有的资源,可把它们改造成第三方物流公司或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的甚至还进行农产品加工的公司,这对于解决目前中国农业物流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传统储运企业的转轨。要以客户为中心,降低客户成本。现在消费市场需求已从“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传统储运企业所提供的简单的储存、运输、包装等服务逐步被集约化、系统化、增值化的现代物流配送服务所取代。首先,通过高品质的运输配送、信息服务和供应链管理,努力实现客户的“零库存”,从而减少客户资金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和风险成本等各项费用,优化客户的资金流配置和生产决策。其次,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设施,根据产品和消费的多样化趋势和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按不同用途、要求改造现有储运设施,建设新的现代化储运设施,改变过去设施单一、功能单一的状况。与厂商、批发商、零售商共同建立或自己独立建立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为客户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根据对市场、客户、地区等情况的分析与研究,组织专家论证、规划,建立跨区域、跨国界的物流组织网络,充分发挥现代物流的内在功能,为企业物流市场的扩展和服务业务的延伸打下坚实基础。最后要大力推广先进物流技术。物流技术是物流各项功能实现和完善的手段,包括运输技术、仓储技术、包装技术、信息技术等,以便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2、粮食系统购销储运企业的发展。粮食流通具有量大、点多、面广、生化特性强的特点,目前我国粮食购销......余下全文>>
四:什么是农业物流?
物流管理 :是指产品的原材料和制成从生产点向使用点转移过程中进行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以满足用户和最终消费的需要。物流管理的到思想是:在一定的顾客服务水准下,使分销总成本最小。现在许多人都意识到,物流管理的关键是仓储、存货和运输等活动之间需要高度的协调和组织。最近国外出现一种趋势是:一些企业内部成立了独立的物流部门,专门负责物流管理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物流信息:指对物流活动及其属性的客观描述,是反映物流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对物流管理有用的数据,消息的统称。主要内容包括:(1)货源信息。货流量是决定物流活动的规模,是制订物流计划的依据。(2)市场信息。是物流企业制订远期计划的依据。(3)运输信息。交通运输部门批准的运输计划、装车/装船日期和车/船到达日期的预/确报、社会运输能力及外地转运能力;(4)物流管理信息。包括物流企业和物流中心的配置、物流网络的组织、自动分捡系统、自动仓库的使用情况等有益经验;还包括物流数量、物流地区、物流费用等信息。
农业物流: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物质运动过程和与之有关的技术、组织、管理等活动,涉及到运输、贮存、加工、包装、装卸、搬运、配送和信息管理等。其中包括根据商流关系来确定物流内容、物流方式、物流环节、物流手段以及物流规模(流量、流向、流程)等内容。农业物流是农业流通生产力、贯穿于农经济运行的实物运输形态,也是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运行的配套系统。根据农业物流和管理形式不同,又可分为农业供应物流、农业生产物流和农业销售物流三段物流形式。
节能物流 :是指如何节约能源的物流。的交通运输中,包括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理运输以及邮电、通讯等,其所消耗的总能源中,货物运输却占了一半。因此,物流部门消耗的能源,约占全部能源消费量的7/100,故都认为在物流中必须注意节省能源。而即使是同一物流,因使用运输工具的不同,其能源消耗量也有很大的差别。即能源消耗效率最高的是铁路,其次是沿海运输,卡车运输效率最低。
五:农业物流的发展状况
一、中国农业生产的链状结构中国农业生产过程大致分为:产前准备、产中管理、产后加工、商业流通和最终消费等五个大的环节。如果把这五个环节作为整体来看,就形成了中国农业生产的链状结构(农业生产过程如下图),即中国农业生产产业链。 (点击看大图)在中国农业生产链状结构的各环节和节点中,农业物流发挥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它深刻地影响着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状况和水平。二、农业物流的范畴与分类长期以来,农业的产出物——农产品一直是农业生产经营和物流的关注焦点,并有直观地将农业物流等同于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包装、运输、储存和装卸的理解,这种理解无论是从物流对象还是物流服务的范畴上,都远远不能反映出中国农业物流的全貌,因为忽视了农业投入物——农业生产资料的相关物流。根据农业物流的流体对象,农业物流应该包括两大类:农业生产资料物流和农产品物流。农业生产资料物流是农业生产过程所必需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储运、配送、分销和信息活动中所形成的物流。它是以农业生产投入物为对象的物流,它涉及种苗、饲料、肥料、地膜等农用物资和农机具的生产与物流规划、农业生产资料使用和市场的信息服务。农产品物流是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形成的物流,根据农产品的分类又包括:粮食作物物流;经济作物物流;畜牧产品物流;水产品物流和林业产品物流。农业物流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对农业生产资料与产出物及其相关服务和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全过程。它包含两个物流流体对象——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它是由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采购、生产、流通加工、包装、运输、储存、装卸、配送、分销、信息沟通等一系列运作环节组成,并在整个过程中实现了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保值、增值和组织目标。根据农业生产过程的主要阶段和物质转化,农业物流应分为四种类型:1、农业产前物流。农业产前物流与农业生产过程所必需农业生产资料准备直接相关,它是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储运、配送、分销和信息活动中所形成的物流。它涉及种苗、饲料、肥料、地膜等农用物资和农机具的产前准备,也涉及农业生产资料使用和市场的信息服务。2、农业生产物流。农业生产物流是在农产品种养殖活动直到农产品产出过程中,因生产要素配置和运用而形成的物流。由于中国农业生产是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形式为主,所以一般农业生产物流的地域有限,物流单一,流量较小。3、农产品流通物流。农产品流通物流是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通过农产品产后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物流环节,做到农产品保值增值,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由于农产品本身特质,以及产销地域广阔分散的特点,所以对农产品物流规划、方式和手段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这个物流过程是目前农产品实现市场价值的关键环节。4、农业废弃物物流。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直到消费过程中,会有废弃物、无用物和可回收物生成,对它们的处理过程中形成的物流活动就是农业废弃物物流。农业废弃物物流的流量大小、处理成本取决于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和物流规划水平;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特性,有必要从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建立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和消费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目前农业废弃物生成数量较大,但重视不够。三、中国农业物流的基本特征1、农业物流涉及面广量大。农业物流的流体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的产出物,基本涵盖了种苗、饲料、肥料、地膜等农用物资和农机具,以及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和林业等,物流节点多,结构复杂。由于农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用生产资料的产销供需量庞大,仅化肥一项,2002年我国化肥消费量达4339万吨(纯......余下全文>>
六:农业物流政策
中央财政2009年设立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制定了《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同年,农业部、商务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意见》。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近几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也都强调要支持农村物流的发展,为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最近也出台了很多支持农村物流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七:什么是“互联网+现代农业”
“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农业是指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结合,实现农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农业发展方式。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因此现代农业发展,要构建完善的保障措施,以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现代农业规划中,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农业保障体系:完善的产权改革制度,构建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体系、“互联网+农业”信息化保障体系、现代农业仓储物流配送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农民培训体系等,创新新型农业主体培育体系,构建农业专家智库,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模式、营销模式。结合项目特点,配套农业水利、机械、土壤等系统工程,以保障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
八:“互联网+现代农业”将为三农带来哪些发展
“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农业是指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结合,实现农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农业发展方式。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因此现代农业发展,要构建完善的保障措施,以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现代农业规划中,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农业保障体系:完善的产权改革制度,构建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体系、“互联网+农业”信息化保障体系、现代农业仓储物流配送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农民培训体系等,创新新型农业主体培育体系,构建农业专家智库,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模式、营销模式。结合项目特点,配套农业水利、机械、土壤等系统工程,以保障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
现代农业的发展,除满足其农产品供给功能外,还具有促进就业增收、休闲体验、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化传承、科普教育等功能,即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要以现代农业为基础。
尤其是构建美丽乡村产业支撑体系时,要实现村庄总体联动发展的新局面。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指出,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现代农业应该结合县、镇域、村域产业发展现状,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现状统一规划,以现代农业产业为基础和支撑,以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为特色,最终实现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九:“互联网+”现代农业到底怎么加
新华网北京7月2日电(记者张斌)“互联网+”概念正成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相结合的新风口。“互联网+农业”应该如何“+”才能擦出火花呢?
在6月30日举办的“互联网+农业的路径与变革”论坛上,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和农业的真正融合应该着眼于整条产业链,而当前互联网+农业组织是推进农业“互联网+”最高效的形式。
近一段时间,政府对互联网+农业可谓”宠爱有加”。5月8日,国务院出台了“电商国八条”以推动农产品电商行业的发展,20日发文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包括现代农业在内的11个重点领域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并确定了相关支持措施。
政策层面对互联网+农业青睐源于农业所具有的巨大的互联网改造空间。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表示,互联网可以深入到农业生产的众多环节,解决信息不对称,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互联网+农业势不可挡,但核心在于如何“+”。推进互联网和农业达到真正融合的关键,应该是着眼于整条产业链的融合而不仅仅是其中某一环节。
以正在布局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产业链的阿里巴巴为例,它将农村电商依托于旗下整个生态圈发展,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微贷等业务都已跟农村挂钩,未来运用大数据将直接介入农村金融市场,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
一亩田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高海燕表示,通过与在物联网、农村电子商务、大数据、信息服务上的相“+”,互联网可以实现农业产业链的融合创新。而当前互联网链接农产品最高效的组织形式是互联网+农业组织,短期内互联网+农民可能性不是很大。
高海燕说,发展农业“互联网+”,线上线下要结合,要找准农村线上发展的优先选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组织化,如果组织通过到电商平台上挣到钱了,就会有更多的人想加入组织,然后形成模仿之势。而农民的技术敏感性、互联网意识都比较弱,需要进行普惠教育,这是个重大工程,当前互联网直接对接农民并非效率最高的选择。
腾讯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孟昭莉也认为,农村有自己的生态系统,有自己的价值观,外力很难去改变,需要长时间的引导。通过组织化的形式,教村长、农业合作社、农业经理人、农业种植大户来做电商,一旦看到效果,农民自我成长的过程也会非常快。
需要注意的是,农业“互联网+”虽然充满机遇,但是互联网行业本身更新快、淘汰快的特点甚至有可能阻碍农业的发展。在互联网化的进程中,还是要依循农业本身的发展规律,切莫让“互联网+”变成“互联网-”。
---来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