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指

一:收入分配的平等标准是指什么

1、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当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分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3、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③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要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

二:收入分配的公平是什么意思

一、收入分配公平的概念考察

公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有人将其界定在经济领域,有人将其界定在法律领域,有人将其界定在道德领域,而有人又将其界定在政治领域等等。不管将公平界定在何种领域,公平的含义无外乎两个方面,其一是作为手段的公平,其二是作为目标的公平。作为手段意义上的公平是从具体的操作层面出发解决如何公平的问题;作为目标意义上的公平是从人的理性出发解决如何确立一个理想的公平的社会秩序的问题。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属于经济领域的公平,其本身也具有手段和目标的二重性。一方面公平分配是促进生产发展,达到理想社会秩序的手段。另一方面,公平又是各个社会要追求的社会目标。由于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而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因此,生产资料占有的公平与否,最终决定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否。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随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发展。原始共有社会中的收入分配公平是与其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人们在生产中共同劳作,没有差别地分配生存必需品,大多情况下是按人头进行平均分配。但这种分配是建立在其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的,当发生自然灾害,生活必需品供给不足之时,原始人类往往就会以杀害或抛弃老幼及长期患病的亲人来满足其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其本身也有不公平的一面。在奴隶社会,马克思说:“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观认为奴隶制度是合理的”。显然,这种公平是建立在奴隶主与奴隶不平等的基础上的。封建社会“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存在着严重的等级观念,与之相应的公平观念则本质上体现了地主与农民的不公平、不平等。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平是一种私有财产的公平,它用法律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暗含了劳资双方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当然,阶级社会的收入分配公平是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权力设定的“正义”、“公平”。由于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所以不可能真正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公平,这为收入分配公平提供了经济基础:由于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做到了劳动的平等,其必然要求收入分配公平。但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收入分配公平一方面受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着初级阶段国情的制约,因此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来理解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公平。

二、收入分配公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维护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平等,维护公平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天性,公平是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一方面,市场经济要求收入分配公平。在市场经济中,价值实体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市场内在要求商品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反映了生产者之间的平等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既然是平等的,必然要求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收入,即生产者的收入平等。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抑制收入分配公平。市场经济通过市场来调节资源配置,主要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始终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放在首位。这种生产形式一方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了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又通过市场竞争推动了生产技术的发展,从而最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它有利的一面。然而,市场经济主要是根据效率来进行市场主体的收益分配。由于市场主体在竞争中存在着效率的差异,决定了市场主体收益分配的差异,效率高的市场主体收入则高,效率低的市场主体收入则低。即使同样行业的劳动者在劳动中付出等量的劳动,但由于行业部门的效率差异存在,必然决定了分配的差异。

诚然,市场经济以效率来进行分配这也不失为一种公......余下全文>>

三:政治题目。 简述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5分

答: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它有助于协调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收入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措施(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四:收入分配中的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指什么

初次分配 和 再分配吗~~~

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其依据主要是效率原则,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高效率获得高回报。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再次调节的过程。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是对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深化,科学地界定了按效率分配与按公平分配的不同领域,避免了适用范围的混淆,同时也合理地界定了企业与政府在分配工作中不同职责。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必将促进经济迅速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有利于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鼓励更多的人通过市场竞争走上富裕之路,激发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追求高效率的投资热情,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改革实践证明,如果没有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不可能有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

再分配注重公平,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由于人们所拥有的禀赋不同、对生产要素占有的差异,按生产要素分配必然带来社会成员收入上的差距,差距过大则有失社会公平。而且,收入结构的失衡会导致消费结构的失衡,最终影响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平衡,反过来又影响企业的效率。所以,再分配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实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限制社会各类人员之间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通过税收、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措施,使高收入者个人、阶层、行业或机构收入的一部分再转化为社会的收入,并使低收入阶层成为收入再分配的主要获益者。

强调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能调节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实现共同富裕。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一对矛盾。如果完全按效率原则进行分配,必然会产生较大差距,与公平原则相矛盾,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但分配越平均,效率越低,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强调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则将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初次分配效率优先,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对社会贡献越大收入越高,这本身也体现了公平;再分配注重公平,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有利于普遍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这时公平也是一种效率。这样,政府按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的原则,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按照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通过强化政府在收入再分配中的主导作用,理顺分配关系以控制收入差距,制定相关法律以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健全以养老、医疗、伤残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渠道,从而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奠定稳定的社会基础。

五:什么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如何促进社会公平? 5分

一、什么是收入分配的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如何促进社会公平?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

2、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六: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

所谓公平分配,是指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劳动者和生产要素的投入者在分配中遵循机会均等、规则公平的原则,允许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但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因此,公平只能是部分规则的公平,不是结果的平均。(1)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必须反对平均主义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承认适度的差距,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而平均主义则抹杀一切劳动差距和分配差距,要求绝对平均,实际违背了公平原则,制约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所以,公平与平均是根本对立的,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是最大的不公平。(2)实行收入分配公平,必须防止收入差距悬殊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在现阶段具有必然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各地区、各企业的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必然会有所差别。我国现阶段在分配方式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原则。同时,由于每个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差异,也必然会造成收入上的差距。这种收入差距是合理的,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但收入差距的悬殊,又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和社会的稳定。 首先,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人们对各种社会资源有效地利用和合理地配置,更多地满足人类的需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这也就是经济学上的效率。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讲效率必然推动人们在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科学管理,节约各种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次,提高效率是实现生活富裕的客观需要。人们要获得更多的收入,达到生活富裕,首先必须生产出更多的财富。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从制度上引导和保证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向,把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生产,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要;反之,则会阻碍生产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最后,追求效率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我国是个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相对贫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所以,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实行多劳多得,多贡献多得,鼓励人们把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节约各种资源,并使其充分发挥效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但在市场经济中,又由于不同社会成员对生产要素的拥有不同,劳动能力也各不一样,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必然引起收入分配上的差异,从而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和贫富差别。如果这种差别和差距进一步扩大,将会因收入过于悬殊而导致两极分化,形成收入分配中不公平,反而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经济效率的提高。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初次和再次分配中都要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结合,实现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的统一。提高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上,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从而使社会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如果分配制度不体现效率优先,就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同时富......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