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即世界--《中国震撼》读后感
[中国即世界--《中国震撼》读后感]中国即世界--《中国震撼》读后感 作者:陈劲松 中国近30年发展创造的经济奇迹,是非常伟大的,中国即世界--《中国震撼》读后感。中国房地产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总结中国模式离不开房地产,进行中外对比也离不开房地产。中国人向来特别谦虚,总是爱用国外的语言体系来衡量中国的情况。这样一衡量,就麻烦了,没自信了,没话语权了,没自己的模式了,也没了对未来的信心。这是错的,我们不能完全套用国外的理论体系,得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评价体系。即便要用国外的,也要把它的实质情况搞清楚,然后再进行比较。中国的\"平均温度\"没有意义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按人均计算,却只能排到一百名以后,真是一会儿膨胀,一会儿难受。为什么会陷入这么麻烦且说不清楚的境地呢?是因为我们对中国本身没有进行细分,这是有问题的,我们不能用一种标准来判断全中国的情况。打个比方,拿气温来说。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可以说平均气温多少多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就全中国说平均气温,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从中国最北的漠河,到最南的南沙群岛,有时气温相差好几十度。所以,如果总是用国际通用的语言或标准来描述中国的情况,就有可能总也描述不清,甚至越描越乱。中国的事得分片儿来说。说平均气温,如果分成东北、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西北、青藏高原,就会相对比较准确了。分析中国经济、中国房地产也一样。\"准发达板块\"与\"发展中板块\"我们一提到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就说高得离谱,完全可以跟纽约、东京、香港比了,而中国人均收入在世界排名很低,这个悖论让中国房地产人都很纠结。如果懂得\"中国即世界\",我们就能知道,中国即使是房地产行业,也要分块儿来讲。我们不能把整个中国跟一个欧洲国家比。事实上,中国光苏州一个城市的人口就跟瑞士差不多,所以拿苏州跟瑞士比就比较合适,如果拿整个中国跟瑞士比,那人均就没法比,就好比拿大海比小湖,容易对比出问题来。中国的房地产也可以大概分成两个板块,一个以东南沿海及一线城市为主,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代表,这个板块叫\"准发达板块\"。另一个叫做\"发展中板块\",就是中西部地区,这个板块更大,读后感《中国即世界--《中国震撼》读后感》。比的应该是家庭净资产用购买力平价(注解见文章末尾)来说,可以认为\"准发达板块\"人均GDP大概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那么中国整个发达板块经济总量有多大?大概是30个中等欧洲国家之和。单单一个上海的经济总量,就接近芬兰一个国家的量,相当于两个希腊了。中国几个一线城市的公共投入,像是地铁、高铁以及体育馆、图书馆等,都是参照国际一流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的,比如上海的磁悬浮列车、北京的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等。这样看来,上海、北京正在跟纽约、东京这些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比肩,广州、深圳等也是一样,瞄准的是世界最发达的城市。再来看人均情况。如果按照纳税收入来比,中国人均收入很低,世界排名很靠后,甚至落后于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菲律宾、泰国这些国家。但中国的情况实际上是人为偏低,因为中国人的很多收入是没有计入纳税收入的,我们和其他国家不在一个同等可比较的范围内。深圳农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表面上看,他们几乎没有收入,但在深圳人......余下全文>>
二:中国变化真快-中国震撼读后感
[中国变化真快-中国震撼读后感]中国变化真快 --------《中国震撼》读后感 《中国震撼》是一本为关心我们这个国家、民族前途的人所写的书,中国变化真快-中国震撼读后感。作者走访了106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大量而详实的资料,用事实证明中国的崛起。是一部增强全国人民信心的力作,也是中国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 由于本人学识浅显,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充分理解消化这本书的整体内涵,所以我想对书中第一章第一小节《世界发展真快》的个人学习体会谈一下我自己粗浅的感受。 在“世界发展真快”这一节中作者写道: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H.Summers)作了估算:如果说英国工业革命期间,一个人的生活水平在自己生命周期里翻了一倍的话,那么在中国当今这场现代化大潮中,一个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在自己的生命周期内可翻 7倍。 这一点我感觉确实是这样。就拿北京来说吧,我对小时候的记忆就是:每天躺在床上只想什么时候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小空间。一篮水果吊在厨房屋顶我和哥哥怎么能给勾下来偷吃。什么时候家里可以买个黑白电视机不再去别人家看,等等。这些小孩子幼稚的想法其实折射出了那个年代物质的匮乏和生产力的有限。突然有一天,我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活速度正在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低矮的小平房变成了高楼大厦,泥泞狭长的道路变成了宽阔的马路。电视机、电脑、空调甚至是办公设备早在平常百姓家更新换代不止一次。最可笑的是,一到吃饭时竟然不知道今天到底要吃什么,因为什么食物你都不会感觉到太新奇和渴望。那些连吃块肥肉都觉得享受的日子只存在于人们的回忆中……。这些变化有时让人感到来的太快,应接不暇。太多太多的事实告诉我们,现在的生活真的不是一场梦境,而是中国变化太快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而有时发展太快生活太好了,也会让部分国民滋生出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攀比心理。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在书中写道:有意思的是,虽然外界大都认为中国崛起是不争的事实,但国内不少人则心存疑虑,一些人甚至一听到谈中国崛起,就有抵触情绪。……2008年夏天,弗里德曼(美国著名专栏作家)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之后途经上海返回纽约,他有感而发,写了篇很有影响的评论,题为“中美这七年”,刊登在当年9月10日的《纽约时报》上。他写道: 当坐在鸟巢的座位上,欣赏闭幕式上数千名中国舞蹈演员、鼓手、歌手以及踩着高跷的杂技演员魔幻般的精彩演出时,我不由得回想起过去这七年中美两国的不同经历:中国一直在忙于奥运会的准备工作,我们忙着对付基地组织;他们一直在建设更好的体育馆、地铁、机场、道路以及公园,而我们一直在建造更好的金属探测器、悍马军车和无人驾驶侦察机……差异已经开始显现,读后感《中国变化真快-中国震撼读后感》。你可以比较一下纽约肮脏陈旧的拉瓜地亚机场和上海造型优美的国际机场。当你驱车前往曼哈顿时,你会发现一路上的基础设施有多么破败不堪。……然后扪心自问:究竟是谁生活在第三世界国家? 最后他不无忧心地感叹:我很不愿意对我女儿说:你只有去中国才能看到未来。 试想想,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大国,是比我们更好的国家多还是不如我们的国家多?再回首30年前,中国处在世界什么位置,60年前新中国刚诞生时我们又在什么位置上。 1986年11月,上海第一辆“Z”字头私人牌照代码0001号诞生, 而如今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已达2.17亿辆。 1984年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耸立在北京市郊的长城饭店是一座富丽堂皇的20层高楼,它好像与周围的环境不大协调。在这里,只有窗外的尘土是中国货。......余下全文>>
三:时评中国 读后感
在中国被列强打破闭关锁国的壁垒后,中国人见识到外国的大炮和火枪。从此,中国人多多少少有种自卑心态: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中国人羡慕去过外国的洋学生,认为高端大气的装扮很洋气,看到洋人更是格外的客气。大家觉得好像出了趟国门就镀了层金。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很多中国人还是停留在以往的观念,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国家,妄自菲薄,崇洋媚外。《中国震撼》一书,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文明崛起的态势、以及与西方模式的比较,让我重新认识我们的国家。
在这里简要谈谈几点启发。
首先,书中提到GDP,这个评判国家经济水平的指标并不全面、合理。人们常常以为,GDP越高越好,但事实并非如此。先看看GDP的公式: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这四项就是影响GDP的基本元素。第一,由于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水平、物价水平不同,以劳动者报酬作为比较要素,很难真实反映居民收入情况;第二,当政府投入大量财力进行基建(灾后重建等)时,虚高的GDP并不真实。在这个基础上,得出的人均GDP会比几内亚的要低得多。可想而知,单靠这个指标比较各国经济实力并不合理。
其次,书中谈到大家深以为恶的词,贫富差距。人们普遍认为,贫富差距导致社会不均、社会矛盾,是犯罪之源。中国存在着东西部间的差距,沿海内陆的差距,城市农村的差距,以及城市内部的差距。中国幅员辽阔,贫富差距的问题自然比其他国家更复杂。各种的差距导致社会产生不平衡心理。但有差距并不一定是消极的,负面的。如作者所言:“关键就是看能不能在比较富的地区和比较穷的地区建立良性互动的机制,如果是良性互动,这种差距带来的正面效应会比较多。”
还有,作者提出了中国正以“文明崛起”震撼了世界的说法。各国是否有相同的政党体制,共同的经济利益,往往决定了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分离。在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着战争,经济制裁等暴力或冷暴力手段。然而,中国是例外的。拥有多民族特色,多地区差异的中国,深谙中庸之道。历朝历代,凡是以“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为治国方针的,如盛唐时期,无不长治久安。中国在平衡国内各方利益中,保持地方管理的相对独立,形成“百国之和”。但经济的腾飞不代表中国要称霸世界。中国只是用和平的方式,寻求多方共赢,并获得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许多人羡慕欧美资本主义社会发达的经济,民主的自由,完善的福利制度,常常质疑所谓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甚至觉得套用西方模式就可以复制西方的经济、民主和福利制度。
阅读之前,我也有过疑惑:现在的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吗?私有制企业越来越多,对员工的压榨屡见不鲜。这和剥削劳动力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什么区别? 阅读之后,我明白到西方民主模式不能适用于每一个国家,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也有其优势。作者举了几个例子,俄罗斯套用西方模式,经济大幅下滑;冰岛投票选出的政府,却治国无方,宣告破产;台湾,因为民选搞出了黑金政治,经济停滞20年。作者说,西方的民主模式是“程序民主”,需要适合的政治环境、坚实的财政基础,如美国。否则,这种民主只会沦为财团争权的腐败政治。
反观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由于现阶段中国的国情,中国还不能实行一人一票选举的民主制度。书中提到:“民主的价值在于实现国家的良好治理和人们高品质的生活,而民主的程序和形式应该由各国根据自己的民情和国情来探索。”因此,民主不能盲目跟从,而应适应自身情况,实现新民主。
四:震撼教育心得体会
美国媒体监测机构“全球语言观察”于2009年末,对全球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检索后发展:“中国崛起"竟是全球十年最热门新闻主题,超过美国911和伊拉克战争。
1979年以来,中国的GDP增加了18倍。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做了估算:如果说英国工业革命期间,一个人的生活水平在自己的生命周期里翻了一翻的话,那么在中国这场现代化大潮下,一个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在自己的生命周期内可以翻7倍。
2010年,世界银行资产排名前五席有三个都是中国的银行。
托马斯 弗里德曼:我不由得回想过去这七年中美两国的不同经历,中国一直在忙于奥运会的准备工作,我们忙于对付基地组织;他们一直在建设更好地体育馆、地铁、机场、道路以及公园,而我们一直在建更好地金属探测器、悍马军车和无人驾驶侦察机。差异已将开始显现,你可以比较一下纽约肮脏陈旧的拉瓜迪亚机场和上海造型优美的国际机场,当你驱车前往曼哈顿时,你会发现一路上的基础设施有多么破败不堪,再体验一下上海时速高达220英里的磁悬浮列车,眨眼工夫,你已经到了上海市区,你扪心自问,究竟谁生活在第三世界。
著名的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其名著《资本的年代》(1848-1875)把当时的美国定性为世界上最无法无天的地方,腐败猖獗,私人雇佣的警察可以任意处死罪犯,整个美国没有欧洲意义上的政府,结果人人自危,人人自卫。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特点也是大规模的官商勾结,今天日本大部分的大公司当年都是廉价卖给与政府有特殊关系者。
无论是再哪一种文化中,腐败都是在现代化进行得最激烈的阶段最为严重。主要原因就是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国家的法制水平和监管水平还跟不上。
历史上欧洲的污染比中国还要严重, 伦敦在1952年曾出现一周内4000多人死于煤烟污染,莱茵河曾被宣布为死河。
中国模式的特点是一旦认清了目标,其行动效率比西方模式高很多,短短几年时间,中国的风能、太阳能、电动汽车等领域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世界上大概只有中国,大学毕业就可以考虑买房子,女孩子坦然地把拥有产权房作为结婚的条件。瑞士至今的住房自有率才36%,35岁前就拥有自己的房子对绝大多数瑞士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整个西方崛起时期的GDP是血流称河的GDP.
中国已经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在这样的不利条件下,进行这样一场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在自己的境内消化所有的问题,没有发动战争,没有对外掠夺,而是给大部分国人和全球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安格斯麦迪森采用购买力平价法对世界经济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跨长度的比较研究,认为中国早在1992年经济规模就超过了日本,2009年就超过了西欧12个老牌发达国家的总和。到2015年讲超过美国,到2030年,将是美国的1.13倍。
中国震撼读书心得二:
《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是张维为教授历经30多年的时光岁月,走访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1980年第一次出国感受到的震惊,到今天在海外随处可见的“中国热”;从作为国家领导人的翻译陪同国事访问,到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研究者参加国际交流,张教授力求从一个比较宽广的国际视野出发,来观察世界、思考中国,特别是探讨与中国崛起有关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尖锐问题。从全球视野中比较“中国经验”,对“中国模式”做出最强有力的理论总结,三部书籍呈现给国人和世界的是一部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全新展示,用详实的数据、著名学者的见解和作者的亲身经历,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探索的新思路。让读者对中国的发展和未......余下全文>>
五:关于中国蘑菇云震撼全世界有感
这是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囚禁时所说。据说这是看守他的狱卒听到他说的梦话。
原话: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他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
拿破仑早年就对当时的中国充满了深深的恐惧和不安,但一直因为在当时征服欧洲而无暇顾及中国,直到最后他入狱也没实现征服中国的梦想,结果因日思梦想而做梦都想这事!以警示后人警惕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