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课后反思

一:为什么丝绸之路在西汉"贯通

“丝绸之路”这个名称不是这条横贯亚欧通道的最初名称,而是在陆上丝绸之路从欧亚通道变成为中国西北通道若干世纪以后的1877年由德国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提出的名称。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名称被提出后,不但没有遭到否定,反而被广泛采用至今。这说明丝绸作为这个通道上的代表性商品所包含的顺畅、通达等含义已成为这条路的象征符号。但有关丝绸之路开通的研究与讨论仍然局限在某一学科或区域框架内。如今在海上丝绸之路代替陆上丝绸之路将近7个世纪以后,“一带一路”成为中国走出去和发展国内中西部的国家战略之时,我们需要从生态到文化全方位反思丝绸之路能够在西汉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贯通的诸多条件和基础,这是本文拟解决的问题。不足之处,请方家指正。

一、有史记载的第二个暖湿气候期是绿洲丝绸之路贯通的生态条件

丝绸之路作为横跨亚欧的大通道,能够在西汉时期成为连接亚欧两大文明的道路,与亚欧两大洲之间连接地带的生态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所谓生态环境,包括相对稳定的地貌、海拔和相对变化的气候。众所周知,亚欧两洲内部的交通体系在西汉所谓“凿空”前就已存在,但连接处的交通却极其脆弱,这与这里的地貌和海拔有关。亚欧连接处正好是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互相挤压使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帕米尔山脉不断隆起并向北不断推进的区域,这一区域的北部是天山山脉、阿尔泰山和蒙古高原,南北两面山脉作用的结果为塔里木盆地及河西走廊的形成。与南北山脉和高原相比,这里的海拔均在800-1200米之间,也成为南北山脉中河流汇聚的地方,如发源于帕米尔高原的叶尔羗河、阿克苏河和和田河汇合后形成的塔里木河由西北向东南穿过塔里木盆地;车臣等发源于昆仑山的河流也成为盆地南缘绿洲兴起的生态基础;“祁连山北麓自东向西依次为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和疏勒河流域”[1]则成为河西走廊诸如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绿洲兴起的生态基础。可以说虽然周围高山高原围绕,盆地中央是沙漠,但塔里木盆地和河西走廊相对低缓的海拔和周边山脉补给的水源使沙漠边缘的绿洲成为人类通行的天然通道。

但这并不是说这条天然通道就可以永远通行。虽然它在地理位置上相对稳定,但气候的变化却在某些历史时期成为这条连接亚欧的通道能否通行的生态因素。根据竺可桢教授对中国与欧洲气候的对比分析,得出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化的初步结论为:“(l)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4℃。其间上下波动,目前限于材料,无法探讨。(2)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其最低温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年、1200年和1700年;摆动范围为1-2℃。(3)在每一个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范围是0.5-1℃。(4)上述循环中,任何最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布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同时也有从北向南趋势。”[2]只是欧洲的暖寒期交替比中国晚五十年左右。即地球近五千年来的气候主要经历了3个主要的温暖湿润期与冷干期相互交替的过程。对中国来说,“第1个为仰韶暖期(公元前300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为亚热带气候;秦汉时代为第2个暖湿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初)。《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在黄河流域有桔、竹、漆和桑等亚热带经济作物生长;第3个暖期为‘隋唐暖期’(公元600~1000年),当时的长安冬季无冰无雪,与暖湿气候期相间隔。中国气候3个寒冷干旱时期为: 第1个寒冷期为西周冷期(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850年),第2个寒冷期为魏晋南北朝冷期(公元初~......余下全文>>

二:如何提升中国在丝绸之路的软实力

如何提升中国丝绸之路的软的实力

三:张骞出西域的备课记录

《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初中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习惯主要还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历史学科具有一定的时空特定性,不像自然现象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反复出现,历史则不能重演。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简单说教必将挫伤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严重地窒息学科的生命。所以,本课力求利用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形象直观的素材,充分创设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力图展现历史的精美画卷,“还原”历史的恢宏气象。

教学分析

本案例所选素材为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中第15课 “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的教学内容。本课内容为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的建立,关注的是西汉时期中西经济文化交往的情况,以及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本课的学习既是对以前所学西汉历史内容的一个归纳、充实和延伸,使学生对中国的西汉王朝有更深的了解,又对后面内容如玄奘西行、献给世界的文明之火、汉代长城及佛教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课文分两大部分,分别叙述了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上文化交往的情况。《教师教学用书》建议教学时间为2课时。但考虑到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的“天然”联系,笔者采用1课时进行教学。这就使课堂教学结构更加紧凑,线索更加清晰,符合普遍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主体建构知识体系。本课的重难点也就理所当然集中在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上。

教学设计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的史实学习,培养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忍不屈的意志;通过对西汉时期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学习,认识吸取他国先进科技文化,对促进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识读 “丝绸之路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认识张骞及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初步培养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时间,丝绸之路和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内容。

教学过程

根据课题,本课自然生成两个主题,即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由于课堂信息量过大,教者在讲授新课之前安排了学生在电子阅览室上网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这为本课顺利而高效地进行做了准备工作。课堂上,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的积累,所以教学流程也比较紧凑流畅。

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教者采用以情境体验为主,辅以发现探究和团队合作的教学方案。教者设计许多新颖的教学形式,如知识大冲浪、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看图画图、发现探究、拓展思考、情境再现、模拟导游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加上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共同创设了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逼真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入情入境,从而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感悟、内化、交流和研讨学习成果。

(一)课前准备

学生在电子阅览室上网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为本课顺利而高效地进行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二)进入课堂

在激情洋溢的历史与社会Flash片头中上课。学生照例齐声喊口号:“关注历史,关注社会,世界因我更精彩!”

师:欢迎走进历史与社会的课堂。

(三)复习提问:

知识大冲浪,模拟时下流行的这类电视节目 (如央视的 “开心辞典”)进行。老师扮演主持人或 “考官”,辅以幻灯片演示和图片展示,还可以准备一些糖果之类的小奖品。这其实就是一个益智类的小游戏,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又披上了一件时髦的外衣,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识记历史基本知识很有帮助,也是教者的一个小小特色。所设计的问题是对前面所学的西汉历史知识作的一次归纳和整理。

(四)导......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