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工作总结

一:初一地理下册总结300字

主要是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成绩,以后如何学/没有范文以下供参考,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工作总结就是让上级知道你有什么贡献,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所以应该写好几点:1、你对岗位和工作上的认识2、具体你做了什么事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动脑子去解决的。就算没什么,也要写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你如何通过努力解决了4、以后工作中你还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实哪些知识5、上级喜欢主动工作的人。你分内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备,即事前准备工作以下供你参考: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评价、总分析,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的基本要求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写清楚。3.经验和教训。为了便于今后工作,必须对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并形成理论知识。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基本不夸大,缺点基本不缩小。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语句通顺,容易理解。3.要详略适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突出重点。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与日期

二:七年级地理总结

七年级地理总结

一学期过来,学生们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逐渐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了解到了地球和地图知识、陆地和海洋知识、天气与气候知识、居民与聚落知识、发展与合作等自然地理知识,也开始慢慢认识到学习地理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学生们开始重视地理学科这位新朋友。

每位同学都怀着对世界的渴望,对自然的依恋。他们渴望认识这个世界,除了自身的社会生活体验之外,通过其他学科,通过地理提高着自己的认知。地理教学也要求我们贯彻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要求我们去培养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人。

地理教学让学生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利用不当时,则会出现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环境被污染等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这样就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全世界、面向未来”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我用事实做材料,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居民,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和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国家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通过地理教学更能启迪学生的智能,也促进了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在教学时,我注意学生智能的发展,注意地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国际事务及学生生活等方面与地理教学内容有关的事例,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了解了我们祖国的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从而更加热爱它。同时也意识到我们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的现状,培养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从现在就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奉献的志向。

这就是我在地理教学方面的侧重点及目的的些许看法,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三: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地理复习提纲

第六单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 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河流

1.地理位置:

① 亚洲的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② 亚洲的纬度位置:热带、温带和寒带。

③ 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

④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⑤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⑥是跨纬度最厂的大洲。

2.地理分区:习惯上把亚洲分为6 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

3.地形:

① 地形特点: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向四周分流。

② 亚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最大的咸水湖:里海;

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 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

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

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

二、复杂的气候

1.气候特点: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季风气候显著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

第七单元——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日本:

1日本的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3900多个小岛组成。

2、主要城市沿海分布,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

3、多优良港湾:海岸海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是两个最要的对外贸易港。

4、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

5、日本跨经纬度广将使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

6、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和有利条件。日本地域狭小,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靠出口

7、“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

8、是东西方兼容文化的典型。

9、服装:和服,第一高峰:富士山

10、日本对其它国家的影响:①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②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4、工业分布特点及原因: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东南亚的位置,河流与城市 :

1、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尤其是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把它称为“海上生命线”。

2、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3、东南亚惟一的内陆国是老挝;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作“千岛之国”。

4、东南亚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最大的蕉麻和椰子生产国;马来西亚是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印度自然环境特征:

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印度的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经济作物黄麻,棉花。

3、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4、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印度自推行“绿色革命”以来的结果。

5、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孟买是最大的棉纺织中心,首都是新德里。

6、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每年6—9......余下全文>>

四:七年级地理知识点章总结

1、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理解经纬线的概念以及几条特殊经纬线的意义。(参看七年级上册P16图)

经线是指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线垂直相交的线(半圆),它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是指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它指示东西方向。

特殊经线: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180°经线(日界线);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它们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特殊纬线:0°纬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北纬23.5°纬线(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南纬23.5°纬线(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北纬66.5°纬线(北极圈,是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南纬66.5°纬线(南极圈,是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3、会判读经纬网图某点的位置和两点的相对方位。

重点知道如何判断东经和西经、北纬和南纬;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要求掌握方法)

4、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或24小时),知道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不同的经度时刻不同。

5、记住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或365天),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四个节气的日期和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参看七年级上册P69图)

日期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

春分3月21日前后赤道

夏至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

秋分9月23日前后赤道

冬至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

6、记住五带的名称和划分的界线,知道我国大部分位于哪个带(北温带)

(参看七年级上册P70图)

7、记住地图的基本要素:三大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8、会运用地图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要点是记住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同时注意单位的换算。

9、能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选择适用的地图。如郊外进行越野行动选地形图;想知道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哪选政区图;去博物馆参观想知道如何坐车选交通图。

10、记住地球表面的海陆面积比例。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占29%,海洋占71%,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1、会在图上判断七大洲、四大洋,记住亚洲和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参看七年级上册P23、24图)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12、会读简单的天气预报图,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参看七年级上册P58图)

13、会计算年平均气温和气温年较差,初步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

年平均气温=各月平均气温的和÷12

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参看七年级上册P60活动题)

14、知道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由山麓到山顶的气温变化规律。(参看七年级上册P61)

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即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山麓气温高,山顶气温低(即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100米降0.6°C)

15、会计算年降水量,初步学会阅读降水量分配柱状图。(参看七年级上册P66活动)

年降水量=各月降水量之和

16、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降水多,平原降水少;山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余下全文>>

五:初一下册地理重点总结?

通过运用实例学习的方式复习掌握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的方法和步骤。运用地图,图表和资料,获取区域地理信息,处理地理信息,认识区域地理特征,解决地理问题。一、认识大洲(以亚洲为例)1、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2、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理解地形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大洲地形,河流特点的方法。3、使用亚洲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及相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4、阅读统计图表,说明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通过计算了解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增加数之间的关系,理解由于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5、运用图片,资料等了解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学会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尊重各国风俗习惯。6、通过对亚洲人文地理环境的学习,理解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理解由于不同国家的子仍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很大,所以文化,经济也有很大不同。通过实例说明大洲内部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认识大洲各区域间的差异性。二、认识地区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且能够说出由此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2、其他地区(见下表)地区区域地理要素东南亚南亚中东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地理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和首都地处呀会走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重要东接东南亚,西北部与西亚相邻,是印度洋东,西航运的必经之地三洲五海之地热带大陆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地形与人类活动三大地形区(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气候特点与农业生产及生活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影响很大水资源匮乏,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发达的畜牧业河流及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山河相间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世界石油宝库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欧盟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南亚各国人民主要信奉佛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宗教对各国社会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黑种人的故乡三、认识国家国家区域地理要素日本印度埃及俄罗斯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地跨两大洲,苏伊士运河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两洲自然环境基本特点多火山,地震,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多港湾水旱灾害频繁沙漠广布平原广大,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达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开发利用自然和保护环境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海运发达,城市人口多,城市人口比重大交通发达,交通部门齐全,但地区分布不平衡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有著名的埃及金字塔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与其他国家在......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