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植树节的新闻稿
参加活动的业主。
制作挂牌和许愿瓶的活动现场布置得十分温馨,春意盎然,并亲手埋下许愿瓶,蓝天白云,绿树鲜花,相信是我们每一个所追求的完美生活。
栽种活动在山庄西南处举行。
令小朋友们感兴趣的还有钓鱼区的活动,野趣十足的生活环境。每个家庭的小朋友们到达活动现场都显得十分兴奋,上面写着孩子们的名字,紫玉山庄植树节活动拉开了帷幕。几十个树牌在微风中摇动、插花区和钓鱼区、茶歇区,总体上大致分为制做区,孩子们要亲手挂上他们自己制作的树牌,他们在家人的帮助下动手制作挂牌和许愿瓶。
非凡特色的自然生活空间。阳光下,把许愿瓶埋在树下、会员们其乐融融,踏着初春的阳光。洋溢着欢笑的人们组成了一幅春游郊外自然美景的画面。
野餐会活动安排在玉湖畔中央大草坪上,他们将要亲手把挂牌挂在树上,也寄托着孩子们的希望2005年3月26日上午
二:写一片新闻报道,关于植树节的,100字
“哇,这样一棵小树就被我搞定了,可想归想,终于有事要我做了,父子之间的情感,当然不能让机会溜走,一来又可以增进母子,但总算没帮倒忙“植树真是一种乐趣啊,友谊,二话不说就拿起小铲子也学着她的样子来填坑,还可以帮助我们养成绿化山林的环保意识,由于山势滑,我妈一手把水桶放到一边去。幸亏妈妈急时赶来,我兴致勃勃地走进大岗镇十八罗汉森林公园,心里一直在幻想着植树的样子。三来又可以从小培养我们的劳动观念。我妈对着我喊道。还是姜的老的辣,现实可就差得远了。二来又可以植树造林,也居然不予理睬。终于把坑填好了。才刚刚能远远地看见植树的地方。且又有叶子的小树苗,连坑都挖好了,我就听见有人说道。”刚进行完亲子植树活动的我自言自语道,美化我们的环境。”我一听,这一次机会来了:“快把树苗扶稳,一手拿着铲子填坑,我差点滚了下去,手,挑了两棵又高又壮,为我们的绿色广州出一份力,我一直想去试试植树的滋味,这么简便。
那天。由于是大姑娘坐轿子——头一回。我一马当先:这次亲子植树活动真是一举三得。
原来,我们学校组织学生去参加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植树活动,我不知从何下手,鞋子全部脏透了。虽然速度远不够我妈快,开心得我尽管衣服,我急忙把水倒入树的根部。”我急忙奔到植树的地方,头一名报名参加,我手忙脚乱地把树苗扶好。
这次亲子植树活动给我的感受和心得就是,否则导致的后果简直就是不堪设想。然而我不甘心做这么少的活儿。而且又可以清新一下我们污浊的空气。我兴奋地左奔右跳。
我高兴地又如法炮制了五棵树
三:关于植树的校园新闻标题
我为校园添绿色
草长莺飞,春回大地,在3月12日我国第38个植树节到来之际,我们朝气勃发的仁爱社外青年也植下了自己绿色的希望之春。
在校内活动中,社外系学生会部分成员在副主席和体育部部长的带领下共赴植树场地——第二食堂门前。微风习习下,同学们辛劳的汗滴滑入满载希望和爱心的土壤中。纵然土中有很多石块,大家齐心协力为小树创建了一个舒适的窝,并为它浇灌生命之水。
在校外团泊湖庭院的活动中,我系成员仍然由体育部部长带队于下午两点准时与其他参加植树活动的同学在大活集合,在初春温暖的阳光下,我们乘坐校车开往目的地。在工人师傅的协助下,同学们有序的加入植树活动的行列中,大家手持铁锹,干劲十足,将一棵棵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树苗植入小区内,现场气氛热烈,看着大家那份对绿色的痴情,的确令人感动。
通过本次活动,每个人都收获颇丰。树苗承载着众人的爱心与希望,必将如社外系一般茁壮成长,盎起一片生机。
四:关于植树节广播稿100字
把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终于收回成命,特意写了一首护林诗,派人送给了太守。谁砍我的树。庭前不见龙蛇影。方丈无计可施。新中国成立后。最苦早间飞去鹤。诗云众所周知。他屯兵徐州时,下令征伐:驻防官兵要在驻地植树造林,孙中山先生重视植树。” 在民间:“庭松百尺接天高,谁知刀斧一齐抛,即使行军打仗时,久与山僧作故交,为了纪念这位革命先行者,我砍谁的头,每年公历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他在带兵打仗时规定。辛亥革命后:“老冯驻徐州。起初。 近代着名爱国将领冯玉祥也十分热爱树木。传说西湖净慈寺有一古松,晚回不见旧时巢。本谓枝柯千载茂,植树节是个农历节,也流传着许多有关保护林木的故事,某新任太守为修造衙门,就将孙中山逝世的公历日期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幸亏有一个济颠和尚写了一首诗,也不许践踏林木。”太守见诗,为了严明纪律,宅畔无闻风雨号,大树绿油油,权衡利害
五:关于植树节的四字词语十二个
绿树成荫、绿草如茵、绿意盎然、根深叶茂、浇树浇根、十年树木、拔树寻根、别树一帜、尺树寸泓、春树暮云、树大招风、刀山剑树、独树一帜、火树银花、、剑树刀山、枯树生花、暮云春树、、琼林玉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切树倒根、树碑立传、树倒猢孙散、树德务滋、双斧伐孤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上树拔梯、、铁树开花、瑶林琼树、一树百获、云树之思、树大根深、树碑立传、火树银花、积基树本、撼山拔树、耕耘树艺
六:有关植树节的画,发图片
七:快乐的植树节
今天是植树节,明明、丁丁和云云,三个最要好的朋友相约去植树。于是三人准备了铁锹、水桶和小树苗来到了学校的育苗场。蓝蓝的天,白云在天上飘着,小鸽子在飞舞着。小白兔地吃草,多么美妙的大自然啊。三位小朋友入迷了。丁丁、云云,不要光顾享受美妙的大自然了,我们是来植树的哦。明明大声的说。是啊,我们是来给大自然增添更多的好景,同时我们也要保护大自然哦。于是三位小朋友挑了一块空地,准备植树了。云云说我去提水,丁丁挖坑和培土,明明放树苗。于是三位按照各自的分工认真的干开了。你看,三位小朋友干得可欢了,丁丁一锹锹的挖土,汗珠挂在额头上也顾不得擦,明明一棵棵的放苗,放得又快又直。云云提着红色的桶,一趟一趟的往溪边走。不一会儿,一排排的小树种好了,一阵风过来,小树枝摇啊摇,就象向三位小朋友致意一样。真是一个快乐的植树节啊,三位小朋友开心极了。
八:有关植树的名言
1.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
——达尔文
2.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3.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甘哈曼
功.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
——惠特曼
5.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服从自然.
——埃斯库曼斯
6.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
——诺曼·卡曾斯
7.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洒房屋;五要日光充足.
九:植树节手抄报的资料
【植树节的由来】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其实这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喜爱植树,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长着一棵已满百岁的檀香山酸豆树。这是1883年,年仅只有18岁的孙中山,千里迢迢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幼苗亲手栽种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终于成材。
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他亲自起草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的计划。1924年,他在广州一次演讲中强调:我们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断植树造林,而且要造大规模的森林。此外,他还在许多著作和演讲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亲自植树。
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我国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纪念他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各国植树节】
中国: 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日本: 每年春季开展植树节和绿化周等活动。绿化周包括街道绿化日、宅旁绿化日、工厂绿化日、荒山绿化日、学校绿化日、绿化树木保护日等。
朝鲜: 从1971年开始,每年4月6日为植树节,4月和10月为植树月。
印度: 每年7月第一周开展全国植树节活动。
斯里兰卡: 从1977年开始,每年的9月17日为植树节。
泰国:每年12月4日为植树节。
菲律宾: 每年9月第2个星期六为植树节。
约旦:1月15日是植树节。
巴勒斯坦:1月6日是植树节。
埃及: 每年9月至11月为植树节。
美国: 各洲都有植树节,但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全国无统一日期。
墨西哥: 每年6至9月的雨季里开展植树节活动。
哥伦比亚: 每年10月12日为植树节。
萨尔瓦多: 植树节和教师节合在一起,在每年的6月21日举行。
法国: 每年3月为法定的绿化月,3月31日为植树日。
英国: 每年11月6日至12日为全国植树周。
瑞典: 每年3月举行森林周活动。
【关于植树节的故事】
众所周知,每年公历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起初,植树节是个农历节。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重视植树,把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这位革命先行者,就将孙中山逝世的公历日期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植树造林的光荣传统。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做过许多地方官,每到一处他都要栽花种树,这在他的诗中也有反映:“手栽两松树,聊以当嘉宾”;“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苏轼任杭州刺史时,修浚西湖,并在湖堤上种树,因而留下了“苏堤春晓”这一著名景观。柳宗元贬官柳州,但仍不忘种树:“柳州刺史,种柳柳江边”;“手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清末左宗棠率部新疆平叛,沿途大种柳树,被称作“左公柳”。他的幕僚杨昌俊以诗歌颂:“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名胜古迹,都有先人们为我们留下的绿荫。在黄帝陵,传说是黄帝亲手栽种的柏树(称“黄帝手植柏”),郁郁葱葱,令人顿生思古之幽情;古城曲阜有孔子的“先师手植柏”。泰山岱庙也有“汉武帝手植柏”。这些千年古树现如今都成了重点保护文物。“中庭树老阅人多”,炎黄子孙树下瞻仰时,自然会生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崇敬之情。
古人不仅重视植树,也十分重视保护林木。......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