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诗歌鉴赏系列教案之一:
怎样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一、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实际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如果有的话,也是可笑的打油诗。(静夜思是个例外吧!)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例如: 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前两句: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本篇描写与友人惜别的情景。“夜雨”二句渲染与友人话别时的环境气氛,是历来傅诵的名句。前一句写室外:夜已深沉,一片寂静,唯有雨点滴落在台阶上,发出单调的音响。诗中虽然没有写人的活动和感受,但是通过“夜雨滴阶”的情景可以体察到离人心中的凄凉,冰冷的雨点仿佛滴在他们的心上。后一句写室内:天已破晓,油灯将要燃尽,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破晓之际屋子感觉上比较暗,夜间与白天则不然,观察何其细致!从“夜雨”到“晓灯”,暗示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空阶”和“离室”,则渲染出人们心境的凄惶。 例1、王维“下马饮君酒”(《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例2、“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评析] 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景物。题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用侧写环境,来表现山寺之幽胜。“云峰”、“古木”、“深山”、“危石”、“青松”、“空潭”,字字扣合寺院身分。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涅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僧人之机心妄想已被制服,不觉又悟到禅理的高深。全诗不写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构思奇妙、炼字精巧。“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 例3、常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评析] 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境尤其静净。起句对偶,颔联反而对得不工整,虽属五律,却有......余下全文>>
二: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古诗鉴赏教学
按句分析。先解释每句写的是什么,注意,不是翻译,是说作者主要想表达什么,是什么景象、时间地点或是感情。再分析每句中重点的字或词以及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最后着重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是抒情还是言志,抒什么情,言什么志等。 中间加点修饰语
三:如何鉴赏古代诗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适量的读练析强化学生的对古代诗歌的感性积累和鉴赏的思维能力。
2、强化学生适应各种题型的能力,尤其是主观题。
教学设想:
1、抓住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讲析,并进行有效的综合讲析,让学生对古代诗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要求学生背诵和欣赏一定量的诗歌作为训练的补充,以免学生只求做题,而忽略了古代诗歌鉴赏其实是一个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
课时要点:1、此知识点出现的背景分析。2、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之典例
例析
一、此知识点出现的背景分析:
在2002年高考考试说明中,有三个变化最大的项,古典诗歌鉴赏由客观题变为主观笔试题,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明说:
古代诗歌的考察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
1/78页
巧在命题是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能有所偏废。
张伟明的说法指明了古典诗歌欣赏的四个方面,综合起来说就是“三鉴赏一评价”,
由于这道题是以主观题型出现,难度不太大,而且与以前的客观题型应该存在着一定联系,这个联系应当是题目语言导向性。就目前所见到的试题而言,具体的题型可分为两种:有话语引导的填空题型和无话题引导的短评题型,也有的是二者结合,题型很不一致,说明我们还处在摸索阶段。但是我们在训练时不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高能力培养上达到一般能力的收效。
二、古诗分解讲析:
(一)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04典型考题]
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北京卷)
解题思路:分析诗歌所写人物形象或物象的外形(颜色、特点、形状等)和内神(品格、精神、气质等)。
四:幼儿园大班语言古诗欣赏早发白帝城教案
语言活动:古诗《早发白帝城》
目标:理解古诗内容,体验其表达的意境。
准备:背景图一副,小图片,图文结合的古诗记录纸一大张。
过程:1.倾听故事,初步了解古诗的大意。
教师根据诗意自编故事讲给幼儿听。
2.欣赏古诗《早发白帝城》,了解古诗内容。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请幼儿欣赏。
(2)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3.观察图片,回忆诗中词句,理解古诗内容,体验诗的意境。
(1)欣赏表现诗意的背景图。
(2)引导幼儿回忆古诗内容,并出示相应的小图片,丰富背景图。
(3)提问:这首诗你最喜欢什么?
4.再次欣赏古诗朗诵,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5.尝试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将古诗记录下来,进一步体验诗的意境。
(1)讨论:古诗中的“朝”是什么意思? “辞、还、啼” 呢?该怎么表现呢?
(2) 师幼共同大胆创编。
(3)将记录好的图文古诗读一读,体面共同创造的快乐。
五: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鉴赏
上古诗词鉴赏网
gushici.2000y.net/
六:有关樊忠慰的诗歌赏析教案
樊忠慰——青年诗人,云南省作协签约作家。曾获省政府文学奖、“王中文化奖”、诗刊奖、边疆文学奖、星星诗刊奖等多种奖项。2001年,诗集《绿太阳》出版后,在全国引起较大的反响,有评论认为是我国近年来诗歌创作的顶峰之作。有人把樊忠慰称为"诗坛的凡•高",著名诗人于坚说:“因为有了樊忠慰,在云南,我不再寂寞。”他独行于故乡山水天地间,近于喃喃自语地与自然和山外的世界对话,追求的不是本来的真实而是情感的真实。《诗刊》副主编李小雨说:“读樊忠慰的诗,我总感到是对生命本质提升的极至,有一种向上飞的力量。那种与世隔绝的孤独使他枕于幻想,而饥饿和疾苦又给他带来身心的创伤,使他更能清楚地触摸到生命的颤力”。
表达
我想是你想.我是谁
你说是我想,谁是你
你想是我说,神的灵光
幻听喊瘦了身子和琴
鸟嘴吐出的石头像一座城在肩上飞翔
鱼眼藏着的湖泊在水里含云
我吞下地球,我在我的肚子里嚎叫
想起怀孕的母亲
阿诗玛是块石头,喊不答应
美女都是相似的
她们的命运也相似
水的一生是我永不熄灭的怀想
一无所有的人
把一切看作你的
你就会虚幻地富有坚强
我的房住得下九个太阳
比天高的草如烟缭绕
比掌大的湖白云洗脸
月光下徽笑的少年用波浪喊
蝌蚪,快来捉我,抬花轿.娶新娘
月光把茶叶泡燃
灼痛满天星光
如果我是魔鬼
上帝会说。魔鬼其实很天真
以文字为食的我,风寒为衣
泪水泡大的海,盐巴为骨
鱼儿叼起草叶,用香雪洗澡
没有爱情的人变形为金刚
当我俩的骨灰合在一起
混着玫瑰的花瓣瓢撒
幽香的江河牵动大地
伤心的春天爬上山冈
岁末32行
云海茫茫,宇宙在膨胀
星宿像萤虫.打着灯笼远逝
也许.上帝不喜欢地球人
被抛弃的还有时间和忧伤
有人留下骨骸;坚硬的幻影
有人播种精虫,生命的灵性
我咀嚼汉字一天天老去
看不见未来.也没有新娘
在天空的草场牧放雷电和雄鹰
从神鹰的目光追逐云朵和太阳
太阳是最深沉的黑暗
吞食普星夜和死亡
那个与时间撕杀的人
倒进诗歌的怀抱
喊醒他是虚幻的爱情
喊不醒他是真实的永恒
鬼魂躲进我的内裤
像虱子,也像针芒
诗歌,一种精神疾病
需要用灵魂去拯救
神搞不懂的问题
留给了人
天下雨的时候
嘴唇和眉毛在哭泣
制造一种比人类智慧的生命
那是几乎不可能的神迹
当大海枯竭.天堂堕落
淹死的人会复活,脱下流浪的破衣
一个人死了,像撕去一张日历
一群人消逝,让时间衰老
百年之后,我与亲友在天堂
轻松谈论我们人间的时光
针尖上的海
那一夜,人类尚未诞生
我和心在天堂光线上狂奔
凑凉月光溅湿上帝的甘露
难忍寂典的主宰,创造万物
凝固的时空流淌
爱恨我的人变幻脸庞
恨我的让我血溅高墙
爱我的远嫁他乡
爱情是一件衣裳
婚姻把它穿上
生活是衣服上的一个洞
漏出指头与疤伤
神有神的生活
人有人的命数
一秒钟,多少生灵出世
一秒钟,有人触摸死亡
幻听使人疑感而迷惘
软语的女妖盈盈一笑
诗人,留下吧
用我的香艳风流做你的婚床
一只狐狸躺上森林的王座
一头豹子嚼碎皮毛的珠宝
......余下全文>>
七: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教学计划
教材情况:
一)指导思想:
1、注意打好基础。本册教材继续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来安排教学内容和练习形式。这样安排,目的是让教师围绕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口语交际、写话等重点,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扎扎实实的练好基本功。
2、渗透思想教育。
本册课本依然注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想教育。所选课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课文语言文字规范、生动,这些都有利于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渗透于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以利于儿童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力求便利教学。
本册各课生字的安排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以解决学生识字与写字之间的矛盾,词句训练和用部首查字典,都顺应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教材编排
关于识字
全册共安排生字800个,其中要求会写的为330个,另外的470个只要求认识。
"识字"可由以下三种形式:
词串识字。
形近旁的比较。
特殊偏旁识字。
采用三种不同的类型让学生识字,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儿童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关于课文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全册课文共36篇,其中讲读课文28课,略读课文8课。本册课文语言规范,浅显易懂,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课文插图精美,富有童趣,便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关于练习。
全册教材共安排语文园地8个,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
好的词、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自此,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
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
三)教材特点
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一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派杨语文实践能力。
教材的编排体现开放和弹性,增强适应性。
四)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的拼读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学习说话。
学会330个生字,认识470个生字,要求学会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大部分词语嫩风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要求认识的字,做到离开注音、离开语言环境也能准确的认读。
继续学习使用铅笔写字,依照笔顺规则,书写要求学会的字,字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尽量做到美观,执笔方法、写字姿势合乎要求。
能借助汉语拼音,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逐步达到有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朗读要做到,逐步提高默读能力。借助拼音阅读浅显的拼音读物。继续认识逗好,句号,叹好,问号。
能用学过的词语补充句子,有说话的愿望,能根据要求说自己想说的话。能在简单的写话中使用句号、问号、叹号。
学会听、说普通话。能听懂别人讲的一段话或一件事,能用普通话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愿意和别人口语交际,能主动说,认真听,大胆问,语句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二、教学目标
培养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些铅笔字的正确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余下全文>>
八:大班古诗《答人》教案
原文
答人
【唐】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译文】
我偶尔会来到松树下,头枕石头睡觉。深山中没有日历,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注释】
1、答人:这是太上隐者回答人家问话的诗。据《古今诗话》记载:“太上隐者,人莫知其本末,好事者从问其姓名,不答,留诗一绝云。”
2、偶:偶然。
3、高枕:两种解释,一作枕着高的枕头解,一作比喻安卧无事解。
4、历日:指日历,记载岁时节令的书。
5、寒:指寒冷的冬天。
【语译】
偶然来到松树底下,找块石头安稳的睡上一觉。因为山中没有日历,只晓得冬去春来,但却不知道现在是何年何月。
【格律】
这首五言绝句的用韵方式为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其韵脚是:一先,可“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通押。还有一定啊
偶来松树下,
⊙○○●●,
高枕石头眠。
⊙●●○△
山中无历日,
○○○●●,
寒尽不知年。
⊙●●○△
(说明:○平声 ●仄声⊙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鉴赏】
如果说陶渊明身居魏晋,慨想羲皇,主要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那么,唐人向往那据说是恬淡无为的太古时代,则多带浪漫的意味。唐时道教流行,此诗作者大约是其皈依者。据《古今诗话》载,这位隐者的来历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当面打听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却写下这首诗。诗人这里以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山中的节气变化,向人们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形象。
首联“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这与其说是“答人”,毋宁说是有点像传神的自题小像。“偶来”,其行踪显得非常自由无羁,不可追蹑。“高枕”,则见其恬淡无忧。“松树”、“石头”,设物布景简朴,却富于深山情趣。
在这“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山中,如同生活在想象中的远古社会,“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陶渊明《桃花源诗》)“寒尽”二字,就含四时成岁之意。而且它还进了一步,虽知“寒尽”岁暮,却又“不知年”。这里当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从“无历日”演绎而来,意即“不解数甲子”(唐人诗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二层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犹《桃花源记》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诗中人不但在空间上独来独往,在时间上也是无拘无碍的。到这里,“太上隐者”的形象完成了,且有呼之欲出之感。
“五绝无闲字易,有余味难。”(刘熙载《艺概》)此诗字字无虚设,语语古淡,无用力痕迹;其妙处尤在含意丰茸,令人神远。李白《山中答俗人问》写问而不答,不答而答,表情已觉高逸。此诗则连问答字面俱无,旁若无人,却又是一篇绝妙的“答俗人问”。只不过其回答方式更为活泼无碍,更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感。
【作者简介】
太上隐者。唐代诗人、隐士。隐居于终南山,自称太上隐者,姓名及生平不详。
九:诗歌月儿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感知诗歌的美好意境,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诗歌中的“挂、漂、盛”的含义,理解诗歌内容
3、体验夜晚大自然地美好,宁静。
活动准备:
1、音乐《夜曲》
2、背景图一个。
3、图标:月亮,舒缓的音乐。
4、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夜曲》,感受夜晚宁静美好的氛围。
师:天黑了,天空中有什么?他们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这样的夜晚吗?
二、配乐完整地朗诵诗歌《月亮》,对诗歌有个初步的印象。
提问:诗歌中的月亮在哪里?诗歌中有谁?他说什么?
三、出示图片,朗诵诗歌通过欣赏画面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提问:
1、你在哪看见了月亮?
2、月亮怎么会挂在树梢上呢?为什么说“挂”呢?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也说挂的呢?
3、为什么小鸟说月亮和他是好朋友?
4、为什么池塘里“漂”一个月亮?你见过什么东西也会在水里漂的,请你用动作表示一下!
5、为什么脸盆里盛一个月亮,什么时候我们也说“盛”?
四、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1、教师跟音乐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幼儿体会教师是如何来朗诵的。
2、幼儿朗诵诗歌。
延伸活动:引导幼儿想象,月亮还会和谁好?树上,池塘,脸盆旁还会有谁呢?回去后尝试与父母一起仿编,并记录下来。
十:12诗歌鉴赏中对比和衬托的区别 教案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 教案
首先写教学目标,现在是课改阶段上课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然后分析教材:重点和难点 三 教具 四 教学方法 五 教学过程,可分详案和简案,详案要设想每句话怎么讲比较麻烦,简案只要写一下时间安排,和每部分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 六 板书提纲 七 教学反馈 这样的教案就比较完整,也能及时地总结问题。 我认为写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确立教学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万不能小看了这部分,否则上课就会漫无目的,效果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