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葡萄沟评课语言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要把行之有效的语文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教学。在《葡萄沟》的教学中,杨老师以“趣”贯穿全文,让学生学得有兴趣,有情趣。让学生在读、说、看、演中,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验,在发展语言的同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1、精美课件,赏葡萄沟的景美。
从课堂上展示出的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可见老师的巧妙心思。在一张张生动直观的图片的引领下,孩子们仿佛真的乘上游览快车来到了葡萄沟,亲眼看到了像轨道又像龙卷风的梯田、似一个个绿色凉棚的茂密枝叶、大串大串的五光十色的葡萄和像碉堡的阴房……课件图文并茂,既牢牢抓住了学生的眼球,保持了学习兴趣,又较好地推动教学流程,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葡萄沟的景美。
2、品词读句,感葡萄沟的物美。
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朗读、比较、体会葡萄沟的物美。如结合图片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词,让学生展开想象,并通过指名读、比赛读、老师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品尝葡萄干等环节,使学生感受葡萄成熟时量多色鲜味美。
3、创设情境,悟葡萄沟的人美。
在紧扣“吃个够”进行想象,体会到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之后,老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扮演当地的小导游,向游客们介绍葡萄沟。这一设计是课堂的一个亮点,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训练了他们的口语能力。表演的过程也就是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会情感并如何“形诸于外”的排演过程。通过这一情境表演,孩子们更深入地融入文本,悟到了葡萄沟不仅景美物美,人更美。
整个课堂,围绕“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老师采用了多样的形式教和学,使学生学有兴致,学有所得。对于这堂课,我也有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提出来以供大家思考。
1、“发葡萄干品尝”这一环节,的确很有新意,而且杨老师敢于开放课堂的勇气让我佩服。不过此举将孩子们的兴趣吸引到了争抢葡萄干这一点上,反而有些破坏了课堂气氛;品尝的目的无非是得出“葡萄味甜”这一结论,而葡萄干并非稀罕之物,他们平时应该吃过也知道味道如何,那么这一环节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呢?
2、对于“五光十色”一词的品读体会,老师引导学生比较“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最后得出“五光十色”一词妙在突出了葡萄的“闪闪发光”。这样的说法似乎不太妥帖,不如说写出了葡萄的“晶莹透亮”更恰当。
3、教学中,杨老师的语速有些偏快,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语速稍慢点,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听清弄懂的前提条件。
最后,我要感谢杨老师,谢谢你的这一堂课为我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创造了思考的契机。在听课评课这一合作多赢的平台上,相信我们的教学水平会在实践中提高,教育理念会在碰撞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