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效教学理论的布鲁姆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个开创,开辟了教育理论的新领域,开阔了人们观察教育的视野,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增添了一种新的理论工具。其意义还在于冲击了以往课程、设计教学中偏重认知,只强调认知领域中低级心理过程的观念,提出认知领域中的高级心理过程以及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一整套教育目标体系,使教育目标分类更加完善起来。另外该理论促成了标准参照测验和教育评价的实现,促成了新的教学模式——“掌握学习”的产生,使教学质量得到大范围的提高。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过于繁琐、在有些科目中不易进行明确分类、“超越性”并非可以囊括所有学科。此外,教学目标分类过于细微,势必僵化,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实现,为“掌握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具体表现在:首先,布鲁姆把教学评价和教学目标紧密的联系起来。其次,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特别是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对“掌握学习”教学的提出并得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掌握学习”的优点。首先,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其次,“掌握学习”教学既汲取了传统教学的合理因素,又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改革。“掌握学习”的缺点。第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了教师的负担。第三,个别差异始终存在,对成绩好的学生未必适用。第四,适用学科的范围有限。
二: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教学 理论依据
课堂提问既是一种教学手段,又是一种教学艺术。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科学有效的提问十分重要,它是促进师生良性沟通的重要纽带,是启发学生独立思索、自主探究的重要方式。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懂得课堂提问的技巧,通过智慧的引导、巧妙的提问,来“唤醒”学生的知识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
以下是笔者从事高中政治工作多年总结的经验,以供参考。
一、单刀直入,开门见山
单刀直入式的提问,也是开门见山、直接地发问。这种提问方式的优点是简单、直接、直观,不需要太多程序,直奔主题。这种提问方式适合在新课导入、知识小结以及复习测验时使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也离不开单刀直入式的提问,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例如,教学《生活与消费》时,这一课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关性较强,没有过多深奥或学术性强的概念。那么导入新课时,就可以单刀直入地提问:什么是货币?什么叫外汇?经济活动中常用的结算信用工具有哪些?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消费有几种类型?不加修饰、不必委婉,直截了当的问题让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
二、精心设计,选好方式
精心设计提问,意思是指在上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选好问点。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挖掘教材的广度、深度,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真正体现激疑的艺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要求来进行。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与形式,所提的问题既要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有典型性,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使提出的问题问在知识的关键处。
例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内容时,我使用一次性餐盒和筷子的问题为例,把问题设置为:
1.上述事实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3.请为解决“白色污染”、“资源浪费”出谋划策。
这样的设置既有层次性,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答,同时又囊括了本课内容的重、难点知识。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能够很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把握时机,讲求艺术
把握恰当的提问时机,讲求课堂艺术,并不是说什么时候提问、提出什么问题都能启迪思维,发展能力,提高智力。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个教师必须善于揣摩学生的心理,认真研究并把握学情,适时提出问题,巧妙加以引导,因为提问的火候未到,学生难以出现积极反应;错过了良机,也难以发挥提问的最佳效应。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在学生的“愤”、“悱”之时,这时提问定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反复求索。
例如,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教学中,我先提出问题:“田忌是怎样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赢得比赛的最终胜利的?”然后层层诱导启发学生明确“田忌不在意一匹马的比赛结果,而是统筹全局”、“注重整体目标,根据对方的部署,调整马匹的出场次序”、“通过合理安排次序, 使系统结构出现优化调整”,最后使学生认识到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三个要求。但提问不能就此停止,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提问:“三个和尚没水喝”与“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的不同结果,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又如,在学习“市场经济的局限性”时,我向学生展示“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的新闻报导,从感情上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
1.你认为造成惨重后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造成这......余下全文>>
三: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课题的理论依据
有效性 “课堂导入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唤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它是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第一个环节。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计的导入,能触动学生心弦;立疑激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求知渴望,从而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都绞尽脑汁,想在进入新学段、新单元乃至平时的上课之始争取能创设出一个标新立异,激发兴趣的好的导入情境。那么,怎样才能创设出一个满意的课堂导入呢?过去,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们只能借助语言、图片等来完成。
四:有效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情境与问题,以学定教,怎么定
有效教学的方式和模式是有效教学理论走向实践的中间环节和关键环节,它是一线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有效教学究竟怎么教?从何入手?怎么操作?有哪些规定性和运行程序?这就是本课要回答的问题。
第一节 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要素
在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要素和活动中,梳理和概括出一些对课堂教学活动和质量具有根本性影响的基本要素,对实施有效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抓住了这些基本要素,也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情境与问题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 15 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 15 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 15 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我们知道,知识是人类从实践活动中得来的,是对事物及其运动和变化发展规律的反映。也就是说,知识本身具有丰富生动的内容,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包括符号图表)则是抽象和简约的,学生所学的正是由语言文字所汇集成的书本知识即教材。这就要求学生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把它们所代表的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去思考。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这样的学习就是有意义的学习。相反,如果学生只记住一大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而没有理解其中的实际内容,这样的学习便是机械的学习。
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及其相关背景,显然,教学情境所提供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并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虽然这种论述并不全面,但的确也反映了学生认知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更应该注重创设情境。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为了让学生初步建立 1 平方米、 1 平方分米、 1 平方厘米的面积概念,就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大小约为 1 平方米、 1 平方分米、 1 平方厘米。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学生基本上知道了一张饭桌面的大小约为 1 平方米,一个小学生的手掌面的大小约 1 平方分米,一个小学生大拇指的指甲面大约为 1 平方厘米。将面积单位与学生比较熟悉的物体进行比较,使学生对这三种面积单位有了深刻的认识。
教学情境有多种类型、形式,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问题情境和问题意识。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二、阅读与思维
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余下全文>>
五: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内涵、过程与特征教学设计就是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一)教学设计的内涵解读教学设计的实质,是将教学成效建立在教师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技术化等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加以个体创造性地整合,也就是说进行教学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程序,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关于教学设计的内涵,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解读:1.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教学问题要明确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教学问题的解决要运用反映学习规律的理论知识和有科学理论基础的教学模式。)2.课堂教学问题解决的对象。(教学设计所面对的问题目标状态,是由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教学内容本身的性质,以及教学对象的特征所决定的。教学设计所面对的问题起始状态,是由学生的状态所决定的。)(二)教学设计编写流程(重点中的重点)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应包含如下几个环节:1.确立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2.分析学生特征(学情分析),选择相适应的教学内容3.制定教学目标4.确立适用的教学模式、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5.实施课堂学习评价6.编写教学设计方案(三)教学设计的特征1.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围绕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教学全过程。2.教学设计的研究方法是将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系统地应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教学技术。3.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教师提供一种科学的教学技术手段。二、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分析(一)学习内容的分类学习分为事实的学习、概念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原理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等五类。(二)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对学习者应当取得的学习成果和达到最终行为目标的明确阐述。确定教学目标必须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需要的因素;二是学生的特征因素;三是具体学科的特点因素。1.教学目标的分类(1)认知领域——包括有关信息、知识的回忆和再认,以及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的形成。 认知领域教学目标按照智力特性的复杂程度分为六个等级: ①知识 ②理解 ③应用 ④分析 ⑤综合 ⑥评价(2)情感领域——包括兴趣、态度、思想、鉴赏能力和价值观等。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通常可以分为五个等级:①接受 ②反应 ③价值判断 ④组织化 ⑤价值或价值复合体的个性化(3)动作技能领域——指通过练习使一连串动作实现熟练化和“自动化”。 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按照肌肉与神经所要求的动作协调程度分为四个等级:①模仿 ②操作 ③精确 ④联接2.教学目标的编写(重点)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 (1)主体——即学习者。它指明了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对象。(2)行为——做什么,即要求学生做到的目标行为内容。(3)条件——在什么条件下。行为目标的条件表示学习者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环境。(4)标准——做到什么程度。3.陈述教学目标的要求(1)目标应描述教学结果而不是教学过程(2)目标要反映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水平(3)陈述目标必须具体、准确(4)目标陈述应达到可测量的程度(三)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分析表将学习内容按知识点作细致的划分,并确定其对应的教学目标水平,列成表格,称为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学习水平)分析表。(见P93示例)(四)如何处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三维目标不可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标准强调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余下全文>>
六:如何有效的传授教学内容?有效教学中的论述题
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它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整套系统化程序。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的机械传授,教师是“布道者”,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是一个让学生获得知识与培养技能同步进行的过程,教师最重要的使命将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创设来自生活的教学情境,并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容的课堂氛围。而要使我们的教学设计具有有效性,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题。(首先我们来认识: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1、什么样的课就是有效的课? (1)实现了预设目标的课就是有效的课。 (2)学生愿意学的课是有效的课。(形式和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 (3)有内容学的课是有效的课(有意义的)。 2、什么样的课是学生愿意学的课、有内容的课?课标指出: (1)符合学生学习情绪、行为发展规律:兴趣---需要---挑战---探索学习---成功; 感受---模仿---学习---应用 (2)主题内容以他们熟悉的、想象的、怪异的、神秘的、超自然的、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的和导引的; (3)能促进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所学东西,并能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4)能激发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产生愿意学的愿望;
七:怎样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内涵、过程与特征教学设计就是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一)教学设计的内涵解读教学设计的实质,是将教学成效建立在教师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技术化等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加以个体创造性地整合,也就是说进行教学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程序,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关于教学设计的内涵,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解读:1.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教学问题要明确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教学问题的解决要运用反映学习规律的理论知识和有科学理论基础的教学模式。)2.课堂教学问题解决的对象。(教学设计所面对的问题目标状态,是由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教学内容本身的性质,以及教学对象的特征所决定的。教学设计所面对的问题起始状态,是由学生的状态所决定的。)(二)教学设计编写流程(重点中的重点)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应包含如下几个环节:1.确立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2.分析学生特征(学情分析),选择相适应的教学内容3.制定教学目标4.确立适用的教学模式、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5.实施课堂学习评价6.编写教学设计方案(三)教学设计的特征1.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围绕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教学全过程。2.教学设计的研究方法是将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系统地应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教学技术。3.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教师提供一种科学的教学技术手段。二、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分析(一)学习内容的分类学习分为事实的学习、概念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原理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等五类。(二)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对学习者应当取得的学习成果和达到最终行为目标的明确阐述。确定教学目标必须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需要的因素;二是学生的特征因素;三是具体学科的特点因素。1.教学目标的分类(1)认知领域——包括有关信息、知识的回忆和再认,以及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的形成。 认知领域教学目标按照智力特性的复杂程度分为六个等级: ①知识 ②理解 ③应用 ④分析 ⑤综合 ⑥评价(2)情感领域——包括兴趣、态度、思想、鉴赏能力和价值观等。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通常可以分为五个等级:①接受 ②反应 ③价值判断 ④组织化 ⑤价值或价值复合体的个性化(3)动作技能领域——指通过练习使一连串动作实现熟练化和“自动化”。 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按照肌肉与神经所要求的动作协调程度分为四个等级:①模仿 ②操作 ③精确 ④联接2.教学目标的编写(重点)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 (1)主体——即学习者。它指明了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对象。(2)行为——做什么,即要求学生做到的目标行为内容。(3)条件——在什么条件下。行为目标的条件表示学习者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环境。(4)标准——做到什么程度。3.陈述教学目标的要求(1)目标应描述教学结果而不是教学过程(2)目标要反映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水平(3)陈述目标必须具体、准确(4)目标陈述应达到可测量的程度(三)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分析表将学习内容按知识点作细致的划分,并确定其对应的教学目标水平,列成表格,称为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学习水平)分析表。(见P93示例)(四)如何处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三维目标不可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标准强调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