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闻报道

一:又是一年高考时,明天新闻会报导什么

理想与信念↖(^ω^)↗ 之姚明蓄须明志 北京时间7月20日,上海浦东嘉里酒店,姚明在新闻发布会中亲口宣布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正式退役。他在国际篮球舞台和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成功,不仅赢得了国际篮球界的高度赞誉和尊重,更赢得了海内外众多球迷和民众的欢迎、喜爱,他以良好的形象和高超的球技,为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 姚明,曾经三次蓄须明志。 2002年CBA总决赛,上海东方对八一队时,姚明第一次蓄须明志,他说,不拿冠军不刮胡子。那个赛季八一缺少了主力大郅,上海队如愿以偿地夺冠。 2004年春天,姚明第二次蓄须明志,他说,火箭不进季后赛不刮胡子。火箭队战绩颇佳,姚明的誓言再一次实现。 2004年8月,姚明第三次蓄须明志,他说,中国男篮不进八强就半年不刮胡子!雅典奥运会,对战的都是世界强队,要挤进八强,拼的是实力、技术,还有心态。在强敌面前不输气势,才有战胜对手的可能。第一场中国队对阵西班牙惨败收场,姚明怒发冲冠,炮轰队友不敢承担责任,在场上自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比赛尚有一线生机,队友已经丢盔卸甲。在失败面前,留着胡子茬的姚明眼睛中射出更加凶猛的战斗欲望,对战新西兰个人独得39分。与塞黑这一场恶战生死未卜,有人曾经担心姚明的胡子要一直留下去了,幸运的是,姚明的信念及时地感染了其他人,激励起全队的斗志,绝处逢生,奇迹般地进入了八强。2.自信与乐观O(∩_∩)O 之1000元起家 1980年,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有一个19岁的大学生,通过卖电脑配件赚到了1000美元。当然,拥有1000美元的他,在同学中算不得什么,有的同学可以拿出数万甚至数十万美元哩! 他思考着如何利用这1000美元,他想到了三种方案,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用这1000美元,可以做下列事'情:一、搞一次不为世人所知的酒会;二、买一辆二手福特轿车;三、成立一家电脑销售公司。 "开家电脑公司?用区区1000美元?"当同学们知道他的方案时,都摇头表示反对,"还不如拿这点钱请哥几个去喝点酒!" 显然,他的同学们是缺乏财富思维的。他没有理会同学们的反对乃至嘲笑,他选择了第三种方式,没几天,公司就开业了。 他就是戴尔。如今闻名世界的戴尔电脑就诞生于他的手中

二:对于高考结束后新闻媒体大肆报道高考状元的现象是好还是不好

我不认为这样好,首先,状元这个称呼来自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放在现在应该是公务员考试第一才叫状元。这个称呼功利性很大,大部分人的固有意识里,这就是出人头地,以后能平步青云。有人说能有利于上进,我并不完全否认这个观点,可是在这个鸡汤灌到吐年代,每年一次的状元报道能激起你多久的上进心呢。我认为大家对高考有着过分的狂热,过分的期许,似乎都有些病态,而且我们社会处于一种狂躁的状态,变得名利化金钱化等等。媒体之所以大肆关注更主要的是能为媒体带来效益,有市场需求。下面补充一些别的东西,我上学的时候身边有很多学霸,学习的动机目的有着什么心胸还有心态,学习的方式方法,父母在学习成长过程的起到的作用(这点很重要,父母绝对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哪怕这个孩子到了暮年,依然能找到他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东西),孩子是人不可能是考试机器,多沟通,不要让你的亲情成为孩子的负担和莫须有的压力。学习的因素有多,成人成才才是最重要的

三:被录取了,不去报道,还能高考么

你是说提前招被录取了吗,如果是,而且是在考试院内也确认了接受,那就不能高考了,如果还不懂可以私信我

四:高考第一名能不能不接受新闻报道

这完全可以不接受报道的,亲,不过你不是第一名,却操着第一名的心,也有点过人之处哦!

五:没去大学报道,选择复习,教育厅的人说我有学籍不能参加高考,我打电

是的!没有去报名,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学籍的。但是现在对你参加高考有影响,一定是你办理了学籍。不过也没有关系,你可以去那个学校办理退学手续。然后再参加高考!祝你好运!

六:参加高考的年龄没有限制吗?为什么有些时候,新闻会报道一些年纪非常大的人也去参加全国统一的高考

现在的高考已经放开年龄和婚姻状况限制。所以你只要想报考就可以报考!

年纪大的考生也在完成他们心中的梦想。为什么要干涉他们呢?

七:高考资讯,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每年中国的高考,那确实成为中国社会的重大新闻,也成为国际新闻的热点之一。就参加的人数看,今年报道全国有939万人参考,那几乎是千万级国家的总人口数。

我们看几则关于今年高考期间的花边新闻:

一栋大楼内有一位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物业管理公司为了能够确保支持考生休息,发出了电梯停运的通知,在高考的那几天,晚上9点到次日7点,那高楼内96户家庭,二,三百号人,为了一个考生需要徒步登高。

某地的一些家长,为了能够祈求儿女高考获得好成绩,集体当街烧黄纸,当街跪拜,夺人眼球,引起交通受堵。

考场安保的新景象,手持微型冲锋枪的警察,在高考考场外执勤,为确保高考学生的安全,学生连眼镜都要脱下过安检。

某市为了确保高考学生通行,在有些地方专设高考学生专用车道,甚至于有些高架路都有专用车道。

高考考场附近的宾馆,照例成为高考经济的受益者,很多家长包了几天的宾馆,为了儿女能够多睡点,少点走路。那些条件不那么好的,也在中午订了房间,让儿女睡会。

高考门口的家长聚集,那已经不是新闻,家长们主动在考场周围拉起警戒线,不让车辆通行那在高考期间也不会被视为影响公共交通。

高考门口,那成年了的儿女出门后的场景,有递茶水,饮料的,有带点心,帮助擦汗的,父母帮助提包的,小车门都是父母在帮着儿女拉门的,那情景让人感觉简直是在帮着一群未成年儿童。

金榜题名,这是中国的成语。虽然现在一年有939万考生,可今年招生总数在600多万。也就是说,只要一般考生,几乎都可以进入大学学习。而那还没有计算现在中国名目繁多的各类成年人高等教育的额度。现在高考之所以还是出现那么多社会怪异的花边新闻,高考还是每年折磨着考生以及他们以外的几千万成年人,那是整个中国考生不仅是要接受大学教育,他们在竞争的是所谓好的大学环境。因为中国的大学分等级的,大学的名声或许是改变一个人社会地位的基础条件。分分要争,因为或许就是一分之差,那就成为是否能够跨入理想门槛的事件。

一个家庭,三代人,花了18年的时间,为的就是这几天见分晓,这成为家庭重重之重的大事件当然可以理解。对于社会普遍的认识,多少人在考虑最大程度地关注和帮助那些高考学子,因此出现了先前摘录的那些社会花边新闻内容。

中国的高考,某种角度说成为了最大的国考。客观上,这些能够参加高考的青年人,他们已经有过中考的经历,已经是被帅选过的一批学习上的骄子。已经因为当年参加过大学读书而成为社会主流的父母,希望儿女要走自己的道路,光宗耀祖。那些没有机会进入大学的父母,尤其那些今天靠赚辛苦钱养活了儿女的父母,他们期待儿女一代通过高考翻身,能够通过大学改变人生。这就是中国高考很难改变的社会基础。

您看看离开高中,离开高复班的青年人撕碎满桌复习资料和书籍,集体向学校操场撒纸的照片。您看看那些为了加分成为高考移民(异地参加高考)的学生和家长。您看看有些因为落榜,走向绝路的青年人。我们社会是否应该考虑给年轻人少点这样单项的压力,这对于他们一辈子心理都留下了高考阴影。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高考是一次性的事件,我们社会似乎应该逐渐让上大学与人生幸福少点挂钩,我们应该更多地让青年人去参加社会实践,多点懂得成年后腰那个独立生存。不管做什么职业,能够养活自己就是光荣的,就是成功的人。

八:迟到一分钟不得入场高考该有补救措施是怎么回事?

据媒体报道,6月8日下午3点,江苏高考英语开考,根据规定,所有考生须提前15分钟,也就是2点45分进场。在南京栖霞区栖霞中学考点,一名考生因2点46分赶到考场,被依规禁止进场。

对于这名考生因晚到一分钟被禁止入场,舆论纷纷表示同情,希望高考考场能实行人性化服务,不能因晚到一分钟就影响一名考生的“命运”。

我国高考明确规定开考15分钟后,禁止进入考场。而高考英语是下午3点开考,但要求考生提前30分钟入场(并非媒体报道的提前15分钟),并按其他科目一样设置15分钟宽限,这意味着,必须在2:45之前入场。

之所以有这一规定,其实也是人性化和规则的平衡。一方面,高考难以避免有考生因交通拥堵、走错路而迟到,不能迟到一分钟、两分钟就把考生拒之门外,所以给了学生15分钟的宽限。另一方面,也考虑到高考会有泄题事件发生——如果考生在开考15分钟后再入考场,也存在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作弊的可能,为此设定了15分钟的限制。至于英语科目,则担心学生入场影响其他学生听力,所以规定必须在2:45之前入场。

高考有高考的规则,对于已经确定的规则,考生必须遵守,规定何时入场,什么时候不能再入场,每个人都需要知道,严格遵守。对此,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也都认同。但问题是,高考当天总有意外发生,例如,考生因为不熟悉考场而走错路,有的考生当天因紧张而生病,或者忘记带准考证……

而类似高考迟到的新闻,几乎年年都有发生。例如2012年6月8日,在上海华东模范中学考点外,一名考生因为半道自行车坏了,虽然仅迟到2分钟,还是被工作人员拒绝入场。考点门前,母亲下跪苦苦哀求,心急的考生还一度做出踢打铁门、翻墙入场的过激举动,而周边围观的家长也纷纷为他求情。

高考对于每个考生来说,一年只有一次机会,一旦错过,就要明年才能再来考,对于那些迟到一两分钟就不让入场的学生,是不是有点太过残酷?

事实上,对于高考考场管理、服务,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近年来,一些地方、学校,关于高考考场的管理,在严格执行规定的同时,也在尽量做到人性化。比如,今年多地都出台规定,允许忘记带准考证的考生先入考场考试;还有的在考点,可为考生提供现场打印准考证的服务。

而在高考迟到管理上,也可进一步完善,提供必要的补救措施。以外语科目为例,由于要求提前入场是为了准备听力,那么,是否可以规定,为开考迟到15分钟以内的考生设置机动考场?考生进入这一考场并不影响其他考生,至于错过听力考试,则由考生自己负责。

而从长远看,还是需要实行多次考试,避免学生错过这次考试,就得再等一年。像上海和浙江,英语科目已经一年两次考,在这次6月统一高考之前,已经考了一次。如果江苏也实行两次考,那迟到被拒入场的考生也不会那么痛苦。好在按照国家高考改革方案,各地未来的高考都将实行多次考试改革,这是令高考更人性化的改革。

九:看到报道,问一下高考状元的笔记真的有用吗

有用没有,是针对不同的人而言的。至所以,出版出售,是因为,有人求个心安。

没买肯定没用,买了不一定有用,但万一有用呢?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