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自序知识点

一:太史公自序重点句子翻译

1.其在卫者,相中山 2.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

3.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 4.则学者至今则之

5.忠臣死义之士 6.上明三王之道

7.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8.拨乱世反之正

9.君不君,臣不臣饥父不父,子不子

10.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

11.使复典之 12.绍重黎之后 13.世序天地

14.司马氏去周适晋 15. 维我汉继帝末流

16.惠王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 17.以其地为河内郡

18.耕牧于河山之阳19.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南略邛笮,还报命

20.迁适使反、司马氏去周适晋 21.不韦迁蜀

22. 汝其念哉 23. 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24. 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25. 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26. 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27. 俟后世圣人君子 28. 被之空言而不敢辞29.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二:《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该治国策略反映了一下哪一学派的政治 5分

A事少而功多的意思差不多是无为而治,道家的理念

三: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到其曾祖父无泽曰:“无泽为汉市长。”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司马迁的曾祖父从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 度较低,汉代市长是城市中负责商业管理的官员,汉代在长安、洛阳、邯郸、临淄、成都、 宛六大城设市长,所以答案选A,B C D 三项不符合汉代市长的具体职能。

四:《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的读后感 30分

很多年前,有人约稿,说是给青年学生推荐点文史类的经典,很多人写,然后凑成一本书。写什么好呢?约稿人说,你就拣历史方面自己觉得重要的书,随便写,字数在三千字左右,当然,最好通俗一点。我依命行事,临动笔,想了一下,在我心中,什么够得上“重要”二字?好像很多也很少,千挑万选,未必合适,为稳妥起见,还是写两本我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的书吧,一本是《史记》,一本是《观堂集林》。但文章写成,没有下文(眼下,这类书倒是大为流行)。最近,承张鸣先生不弃,要我为《新东方》奉献小文,我素无积稿,翻箱倒柜,只有这点东西在。现在拿出来,真不好意思。书是很普通的书,话是很普通的话,难免老生常谈,重复别人讲过的东西。说不定,还有什么狐狸尾巴,让人抓住,也保不齐。我只能这么说,这两篇旧稿,除大家熟悉的事,有些问题,我是认真想过,其中还是有一点心得体会。

我们先谈《史记》。读它,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我是在和活人谈话。司马迁,好人。好人经常倒霉,我对他很同情,也很佩服,觉得他这一辈子没有白活。

《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大家都知道,它是一部史书,而且是史部第一,就像希罗多德之于希腊,我们也是把司马迁当“史学之父”。但此书之意义,我理解,却并不在于它是开了纪传体的头。相反,它的意义在哪儿?我看,倒是在于它不是一部以朝代为断限,干巴巴罗列帝王将相,孳孳于一姓兴亡的狭义史书,像晚于它又模仿它的其他二十多部现在称为“正史”的书。我欣赏它,是因为它视野开阔,胸襟博大,早于它的事,它做了总结;晚于它的事,它开了头。它是一部上起轩辕,下迄孝武,“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的“大历史”。当时的“古代史”、“近代史”和“当代史”,它都讲到了。特别是他叙事生动,笔端熔铸感情,让人读着不枯燥,而且越想越有意思。

司马迁作《史记》,利用材料很多。它们不仅有“石室金匮”(汉代的国家图书馆兼档案馆)收藏的图书档案,也有他调查采访的故老传闻,包含社会调查和口头史学的成分。学者对《史记》引书做详细查证,仅就明确可考者而言,已相当可观。我们现在还能看得到的早期古书,它几乎都看过。我们现在看不到的古书,即大家讲的佚书,更是多了去。这些早期史料,按后世分类,主要属于经、子二部,以及史部中的“古史”。经书,其中有不少是来自官书旧档,年代最古老。它们经战国思想过滤,同诸子传记一起,积淀为汉代的“六艺之书”和“六家之学”。司马迁“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是我们从汉代思想进窥先秦历史的重要门径。不仅如此,它还涉及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包含后世集部和子部中属于专门之学的许多重要内容,同时又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总汇。它于四部仅居其一,但对研究其他三部实有承上启下(承经、子,启史、集)的关键作用。借用一句老话,就是“举一隅而三隅反”。据我所知,有些老先生,不是科举时代的老先生,而是风气转移后的老先生,他们就是拿《史记》当阅读古书的门径,甚至让自己的孩子从这里入手。比如大家都知道,王国维和杨树达,他们的古书底子就是《史》、《汉》。所以,我一直认为,这是读古书的一把钥匙,特别是对研究早期的学者,更是如此。

读《史记》,除史料依据,编纂体例也很重要。这本书的体例,按一般讲法,是叫“纪传体”,而有别于“编年体”(如鲁《春秋》、《左传》、《纪年》及后世的《通鉴》)和“纪事本末体”(如《国语》、《国策》和后人编的各种纪事本末)。但更准确地说,它却是以“世系为经”,“编年”、“纪事”为纬,带有综合性,并不简单是由传记而构成,在形式上,是模仿早期贵族的谱牒。司马迁作史,中心是“人”,框架是......余下全文>>

五:史记中的文章的一些重要知识

梁启超指定的史记十大名篇

大江东去 楚王流芳——《项羽本纪》

礼贤下士 威服九州——《信陵君列传》

文武双雄 英风伟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功成不居 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

旷世奇才 悲凉收场——《淮阴侯列传》

官场显形 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

戎马一生 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

汉匈和亲 文化交融——《匈奴列传》

商道货殖 安邦定国——《货殖列传》

史公记史 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

六:知识是力量技术是翅膀

知识是力量技术是翅膀

蠢笨的人很难学到、掌握更多的知识,没知识的人很难生发智慧。但聪明和知识又不能代表智慧。聪明和知识只是促使智慧腾飞的两个翅膀和前进的力量,智慧只有有了这两个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聪明不能代表智慧,甚至小聪明还能毁掉大智慧。中国人的聪明是有口皆碑的,连西方人都说:钱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聪明装在中国人的脑袋里。但中国人的“小聪明”也历史悠久,并害人不浅。赵高聪明好学,可惜他把聪明用在整人上了。秦始皇死后,他矫诏改立胡亥即位,整死太子扶苏、大将蒙恬和丞相李斯,自己摇身变成丞相,可谓聪明之极。但他下场也极可悲,被另一个太监乱刀砍死。常言说“聪明反被聪明误”,红楼梦里的凤姐如此,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急功近利者更是如此。现今已将“小聪明”耍到了国外——卖给俄罗斯的羽绒服是毛片、粉碎毛;留美学生在美国打电话,将25美分硬币打孔穿线,打过电话再拽出来反复使用。这些小聪明永远汇合不成大智慧,恰恰这些臭名远扬的小聪明,会慢慢蚕食中国的大智慧,让外国人从骨子里看起中国人,久而久之,大智慧会被这些小聪明断送掉。初中我有个同桌同学,出了名的聪明,他上课偷看小说,被老师发现,突然将他叫起来,让回答课堂上讲的问题,他能对答如流,令我感叹不已。这位聪明人,竟然连高中都没考上。究其原因,在于他虽记忆好,脑子转得快,但学得不专,没能钻进去学,知识掌握的很不扎实,积累的也不够多,所以聪明反被聪明误。

知识也代替不了智慧,知识用不好甚至会误事害人。大家都知道三国马谡熟读兵书,军事知识不少,但失了街亭,掉了脑袋,还毁了整个战略计划。马谡失街亭是因为只懂死知识;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将知识变成了活的智慧与计谋。我单位有个1961年南化毕业的老牌大学生,学校成绩挺好,但他的专业知识不会综合运用,不会将调研、考察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综合提炼,变成纸面规划的知识产品。机构优化组合时,没部门愿要,最后到我负责的办公室搞复印。到退休连高工都没评上,岂不哀哉。知识就是力量,这实实在在是个真理,但这只说了一半,知识只有被恰当地运用,见到成效,才能成为力量。但是,当社会都把自私当成一种美德来追求的时候,新知识、新科技还能成为助纣为虐的可怕的工具。特别当大多数人都如此时,就会汇成一股洪流,对整个社会产生极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冲击力。

道德与法则则是托起智慧之双翼起飞的空气。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似乎虚无缥缈,但人甚至一切动植物都离不开它,离开就意味着死亡。智慧要想飞得更高、更远,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必须有道德的引领,有法则的约束。如风筝一旦失去线的牵引与约束,那么它非栽下来不可。早在17世纪就有学者指出,在大家都不遵守规则的状况下,人们就会陷入“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这个一再被证实的道理,现在却不为人们所知,所看好。反腐败的搞腐败,搞腐败的又痛恨腐败;有些黑心人写黄书,又怕自己的子女学坏;做食品的乱加有害物,自己吃食品时又战战兢兢;有权有钱人老说中国好,可又将自己的子女送到国外去;老百姓认为“法不责众”,无可奈何,当权者又认为老百姓能奈我何,我行我素……。这诸多因素都互为基础,互相纠结与缠绕,令人迷茫,无所适从。当“小聪明”成为时尚,当新知识、新科技用在谋私、犯罪上的时候,对社会及人类危害就更大,能使人失去安全感和幸福感。

聪明是先天带来的,指人的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等能力方面的素质;知识是后天学到的才能与技艺;智慧则是聪明、知识这些素质加上人的胸怀开阔、目光远大,善于面对无限的客观世界和有限的自身认知,并经过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地加工而获得的。所以,智慧的生成、发......余下全文>>

七:史记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之间。当地名胜古迹很多。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于公元前90年,55岁终。现司马迁墓祠,在韩城市城南10公里芝川镇南门外,位于黄河西岸的梁山东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

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史记》的写作

《史记》是一部纵横古今数千年的巨著。它的出现一方面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史学家艰苦劳动的产物。

对司马迁而言,首先是秉承遗命,继续先祖的太史事业。他的父亲司马谈早就打算编写一部史书,但是,这个愿望未能实现。临终司马谈嘱咐儿子:“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鳞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修纂史记,这是延续祖先文化生命的名山事业,作为太史令,不能履行使命,罪莫大焉。此后,父亲的遗命总是在司马迁的耳际回旋着:“先人有言,自......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