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台账

一:如何填写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台账

南京有个叫北极星软件的,查查,专业的很

二: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台账

这个东西很简单的, 一般是 日期 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解决的,谁负责解决的,备注 就可以了 ,安全检查台帐和隐患治理台帐 两个 基本差不多。

一般安监局下去检查,文字性资料包括:

1.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许可范围)

2.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层层落实,落实到人)

3.企业的规章制度 (各个岗位都要有)

4.应急预案(要有总则,要有分则,需要总经理签字批准的才有效)

5.应急演练记录(演练要有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和指挥、领导点评)

6.三级教育培训记录(培训记录均需被培训人签字)

7.隐患治理台帐

8.安全检查台帐

9.安全会议记录(最少一周一次)

10.劳保发放记录

11.工伤保险缴纳情况

12.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缴纳情况

13.安全设备是否定期维护保养得记录

14.负责人,安全员的安全资格证书(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的证,如果有安全科,那么全科都得有证)

15.特种操作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证(需要本人,不能顶替)

16.职工的健康检查记录(这个检查看地方要求不)

17.其他一些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东西

这17条做好了,安监局来检查是查不出什么东西的 呵呵

注,遇到需要签字的东西 全部需要本人签字,代签的均认定无效

三:化工行业危险源识别和风险等级评估台账怎么做?急用,跪求? 20分

重大危险源识别最好还是让安评公司给你出具一份报告。如果没有重大危险源,那么风险评价过程当然就是危险源识别过程。

风险等级评估台账?这个很难解释清楚,你得进行设备设施评估,作业活动评估,从人和物两方面进行风险等级的评估,然后出具一份风险评价报告,这样就比较全了。

你可以用SCL法进行设备设施风险评价,用JHA法进行作业活动风险评价。

四:企业如何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说明白了就是档案盒里需要什么资料、表格?

首先要学习了解公司的管理制度、程序,知道安全工作需要做哪些事、怎么做、由谁做,学程序是基础。

安全资料分类:

上级文件、项目文件、安全会议纪要、安全检查纪要、检查反馈资料、应急管理资料、安全投入统计、安全设施台账、特种作业人员台账、安全奖惩台账、安全施工措施、消防管理资料、安全周报月报、安全工作票、脚手架资料等

五:企业有哪些危险因素?该如何提升防范能力

工贸行业领域宽、企业数量大、从业人员多,安全基础薄弱。近年来,工贸行业企业中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成为诱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根源。易燃易爆粉尘、高温熔融金属、冶金煤气、液氨等引发的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为提高工贸行业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特别是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决定自2016年至2020年在工贸行业,主要是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6个行业企业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融入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中,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指导、源头管控、标本兼治、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抓基础建设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的责任和措施逐级落实到企业岗位,抓实抓细,促进企业提升企业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能力。

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到2020年,建立起“以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为重点,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差异化监管和精准化执法为抓手,以层层落实企业岗位责任为核心”的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使企业安全基础得到明显改善,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

二、工作任务1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各地区要组织辖区相关企业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工作,督促企业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编写的《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以下简称《指导手册》,请自行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下载),结合实际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责任制,将责任逐一分解、层层落实到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员工;依据《指导手册》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登记建档,实施有效防范措施,定期进行检查排查和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日常管控;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将辨识出的较大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应急处置方法纳入岗位操作规程,做到“一岗位一清单”,并培训员工熟练掌握。

有关中央企业要发挥表率作用,进行统一部署,按上述要求督促指导下属企业逐级落实责任,切实抓出成效。

2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各地区要把落实《指导手册》与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相结合,找准、盯紧企业的较大危险因素,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标准清单编制和信息系统功能设计等方面,将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部位和环节作为企业自查自改自报工作的重点,实施风险等级管控,提高检查频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排查治理责任,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3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质量。

各地区要把落实《指导手册》与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结合,把较大危险因素的辨识管控作为重点,贯穿标准化建设各环节,强化涉及较大危险因素的自评、考评监督检查,严格标准,严格把关,严格落实,提升企业标准化建设质量和企业安全基础管理水平。

4强化安全监督执法。

各地区要以执法推动工作落实,把落实《指导手册》与日常监督执法相结合,坚持把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作为安全监管的重点内容,持续开展针对性执法检查,建立完善企业台账,掌握企业危险因素及辨识管控能力,细化监督指导。对未落实相关要求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监督整改到位一起;对要求落实到位、能够有效进行危险因素辨识管控的企业,可以赋予更多的自主管理空间。

5加大宣教培训力度。

各地区要将《指导手册》相关内容作为宣传教育培训......余下全文>>

六: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台帐具体应该怎么做,

⑴、安全标准化的国家标准;(导则、实施指南、评分办法、证书、牌匾等)

⑵、安全标准化的考评办法;(考评机构、内部自评、外部考评、等级认定、公告后发证授牌、五级最低、一级最高)

⑶、安全标准化的激励与约束措施;(三级以上直接换证、六个月内可代替现状评价; 2010年底以后换证者必需达到最底等级、2013年底未达标者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⑷、统一大纲培训、统一软件考评;

⑸、每三年一次外部考评、每年一次内部自评、发生死亡及重大事故应重新外部考评;

⑹、以独立生产系统为考评单位、三项指标最低定级;多个系统以最低定级;

⑺、尾矿库为非正常库不得参评;

安全标准化的五个支撑体系

1、技术支撑体系;

2、考评标准体系;

3、标准化培训体系;

4、激励约束体系;

5、信息交流体系;

安全标准化系统需要制定的制度:

1、方针和目标管理制度:方针的制定、发布、传达、评审与修订;目标的考核评价。

2、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意识识别;需求识别与获取;融入、评审与更新。

3、责任制管理制度:制定、沟通、培训、评审。

4、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管理制度:人员任命要求、任命的更新、任命书;安委会的构成、会议记录。

5、员工参与管理制度:收集并反馈员工关注的安全事项;确保员工获得参与安全活动的机会;确保员工的拒绝权。

6、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管理制度:制度的产生、使用、评审、修订和控制。

7、外部联系、内部沟通与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对象;事项;投诉的处理;建议的收集与处理要求。

8、管理评审制度:人员组成、评审输入与结果处理。

9、供应商/承包商管理制度:选择、评价与管理。

10、安全认可与奖励管理制度:修订安全奖惩制度。

11、工余安全管理制度:

1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评价方法;范围;流程;风险控制原则;结果文件化;定期回顾。

13、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管理制度:方法;范围;程序;作业指导书;定期回顾。

14、任务观察管理制度:方法;范围;程序;要求 。

15、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员工意识识别与提升;培训需求识别;培训计划编制;培训效果评估。

16、设计管理制度:资质;设计审查;技术交底。

17、采矿工艺管理制度:

18、生产保障系统管理制度:运输与提升;供配电;通风;防排水;防灭火。

19、变化管理制度:风险评价;审批;存档。

20、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特别注意维护管理。

21、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紧急撤离;顶板;采空区;地表塌陷区;井巷、硐室维护与报废;照明;安全警示标志。

22、作业过程管理制度:凿岩;爆破;支护;提升运输;通风;充填;交接班。

23、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24、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人员;设施;危害监测与控制要求;健康监护。

25、人机工效管理制度:姿势;工具;环境。

26、安全投入管理制度:经费提取、使用与财务管理要求。

27、安全科技管理制度:

28、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29、安全检查制度:范围;类型;内容;频率;人员要求;信息处理。

30、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31、应急管理制度:

32、事故/事件管理制度:报告;调查;分析;回顾。

33、绩效测量管理制度:内容与计划;人员能力;过程要求;记录;沟通与回顾。

34、系统内部评价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资料

4.1负责人与责任

1.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承诺书

......余下全文>>

七:安全投入 企业管理台账

这是管理资源网站 有你需要的xls表格 自己下载吧 记得给我分

八:什么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主体”有两种意思,一是法律的权利主体,二是主要的意思。

法律的权利主体是相对客体而言,是法律责任的承担者。在我国法律主体包括自然人、企业法人、社团法人、事业法人或行政法人等。除自然人外,法人均分别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民政部门、编办或人大批准依法成立。

“主体”也可以是主要部分的意思,如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但和责任联系很容易与法律的权利主体混淆。

从第一层意思,法律的权利主体而言:“企业是安全生产法律责任的主体”是一种客观事实,如同“政府部门是安全生产法律责任的其中的一个主体”,“自然人也当然是安全生产法律责任其中的一个主体”一样,并没有特别意义。与“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相当于“市场经济的主体由企业组成”不同,因为政府部门不参与市场竞争性经济活动。安全生产不是一种竞争性经济活动,政府参与安全生产活动的程度远远超过一般市场竞争性经济活动。

从第二层“主要的”意思而言,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的主要的承担者,其他权利主体则承担次要责任,这种意思还说得过去,但这种主次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界限。

“主体责任” 是作为法律主体应该承担的责任,还是主要的责任?能分得清楚吗?如果“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指企业作为法律主体要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这里是否增加“主体”两个字没有区别。如果“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指企业应该承担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那么“主体”(主要)责任和其它次要责任如何划分呢?关键是以上两种意思使人无法适从。

创造一种新的表述方法也应考虑其词义,并需要深入思考才能避免疑惑。

九:公司级的安全管理如何管理,采取什么手段或办法才能实现对项目的管控

公司高管必须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团队,这个团队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工作。最高管理者制定全年的安全生产目标,并分配到团队每个只能部门,由各职能部门作出相应的实施方案,并赋予实施。定期检查,做好记录,发现问题自行整改,在重大隐患或问题时由团队共同解决。各部门相互配合,达成年度目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