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少数民族民风民俗的作文
少数民族待客的风俗习惯——维吾尔族待客,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镶、糕点、冰糖,夏日还要加上水果,给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吃抓饭前,要提一壶水为客人净手。共盘抓饭,不能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回盘中。饭毕,待主人收拾好食具后,客人才可离席。
裕固族
客人光临,先以早茶方式招待,然后用手把肉和青稞酒款待。居家饮食习俗很讲究长幼秩序,家庭成员的就餐位置是固定的。如锡伯族用餐,朝西的一方为上席,父子不能同席;乌孜别克族用餐时,长者坐上席,幼者坐下席;家庭人口多的,分席用餐。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招待客人时,要牵一只肥羊,走到客人面前,将羊举过头顶,等客人允许时,方可宰杀.肉煮熟之后,先向客人献上羊头,客人随手从羊脸颊上割下一片肉,敬给席上最年长者。再割下一只耳朵,给年轻人或孩子,表示尊老爱幼。然后,宾主才能割食羊肉。进餐时主人请客人洗手,然后将盛有羊头、后腿、肋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将羊腮肉割食一块,还要割下羊头左耳,再将羊头回送主人,大家共餐。
朝鲜族
朝鲜族宴请宾客,要先在餐桌上放一只煮熟的大公鸡,公鸡还要叼上一只红辣椒。即使家宴,也极讲究,要为老人单摆一桌。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放都有固定位置,匙箸摆在右侧,饭食摆在左侧,汤碗靠右,带汤菜肴摆在近处,调味品摆在中心。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特客,客人落座后,女主人献奶茶,然后煮兽肉。敬酒时主人要高举酒杯先倾注火中点滴,自己呷一口后请主人饮。
哈尼族
哈尼族待客,主人要先进一碗米酒、三大片肉。进餐时的席位以靠近火塘的一方为首,首席是长者的位置。客人告辞,主人有时还要送一块大粑粑和腌肉、酥肉等食物。
独龙族
独龙族人实行分餐制,无论饮酒、吃饭或食肉,在家庭内都由主妇分食,客人也平均分给一份。人们邀请客人以木片为请柬,木片上刻有几道口子就表承宴饮在几天后举行,被邀请的客人要携带各种食品以示答谢。客人进入寨门后,先与主人共饮一筒泪,然后落座聚餐。
仡佬族
仡佬族宴客用“三么台”,十分隆重,是三种富有特点的席面。第一台为茶席,请客饮清茶,辅以糖果、点心、干果;第二台为酒席,饮白酒,佐以凉莱、腌莱、香肠等;第三台为正席,上饭菜,有扣肉的称为大菜,另有各种小炒。客人不放下筷子,主人就得奉陪到底,以示敬重。
布依族
贵州布依族“杀鸡待客”的习俗别有风趣。为客人宰杀的鸡,鸡肠子必须保持完整,剥开清洗后,不得切断;切鸡块时,鸡块必须和来客的人数相等;切鸡块有一定的顺序,先切鸡头,后切鸡翅,最后切鸡身.待客时,主人先将缠有鸡肠子的鸡头、鸡脖子和一些鸡血、鸡肝献给来客中年龄最大者,表示肝胆相照,肠(常)来肠(常)往。等客人吃了鸡头,大家才开始用餐,这就是有名的“鸡头敬客”。苗族也有杀鸡敬客的习俗,吃饭时,主人先将鸡心夹到客人确中,客人将鸡头分给大家共同享受,这就是苗族特客的“分鸡心”的习俗。
二:关于少数民族习俗的作文,400字
蒙古族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朝鲜族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傣族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三:少数民族民风民俗作文500-600字 50分
高山族:每到中秋之夜,都要穿起美丽的民族服饰,齐聚在“日月潭”边,在银辉的月光下,男男女女玩起“托球舞”的游戏。
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对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机挑寻未来的伴侣。鄂伦春族: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扣拜。土族:人们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蒙古族:在中秋之夜,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
藏族: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寻找到倒映水中的明月后,才回家团圆吃月饼。
赫哲族:每逢中秋节,人们要采葡萄、梨子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
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明月高挂的时候,村头寨尾会不时传来悠扬动听的芦笙,男女在一起“串月”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
朝鲜族:这天宰牛杀鸡,烹煮佳肴,用新谷制作打糕和松饼等节日食品。
彝族:中秋时,每户人家都主动抽出一个壮劳力,大家一起到村子外面,修整道路,架设桥梁,疏通沟渠,以做好事为乐。
鄂温克族:过中秋节以合家欢聚、供月为主要内容。节日期间还探亲访友,互相宴请。在这天晚上,人们聚集于篝火旁,欢歌曼舞,直至深夜。
傈傈族:在中秋这天,家家先打扫庭院,把房前屋后收拾干净,将这一天视为全家团聚的日子。因此外出谋生或出门的人,要尽可能赶回家与亲人团聚。
阿细族:过中秋的传统习俗是跳月。入夜。该族各个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开阔地,一个个束腰披纱的姑娘们和头缠布带的小伙子们以及老头、老太太、小娃子们都激情地载歌载舞,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越发显得妩媚皎洁。
侗族:有“行月”的习俗。中秋夜临,各山寨的芦笙歌舞队,踏着一路月光,行至临近山寨,和那儿的寨民相聚赏月,赛歌赛舞,彻夜长欢。
仡佬族:中秋称作“八月节”,节前全寨要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
壮族:少女在中秋这天要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
四:民风民俗的作文200字
蒙古族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今天我介绍的就是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从事农业。在牧区,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 蒙古族喜欢吃乳酪、奶干、奶皮子、奶油等奶制品,牛羊肉和面食,饮酸奶子、奶酒,也喜欢喝茶。农牧区的蒙古族主要吃各种粮食和蔬菜,爱喝米酒。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很有特色。男女都喜欢穿镶边的蒙古袍子,腰扎红黄绿彩色缎带,脚穿皮靴和毡靴,头缠红蓝布。现在除老人外,平日一般都穿制服,只有在节日或喜宴时才穿蒙古袍。
蒙古族人热情好客。招待客人时,首先摆上奶酪、奶油,各种面制干粮和奶茶,喝完奶茶后还要敬酒。随后端上手抓羊肉,贵客则上整羊。主人把羊的荐骨连着尾巴放在盘子里,上面放上不带面颊的羊头,把小刀递给客人。客人把羊头的一只耳朵割下来,再切一块肉吃下,然后把刀还给主人,主人才动手切肉,请客人动手随便吃。为了表示对客人尊敬和热情,主人要把自己酒杯里的酒,让在座的每个人都尝一尝。蒙古族特别尊敬长辈和教师。无论何时,对年长的人都称“您”,进门、入座、喝茶、吃饭、敬酒等都让年长的人领先,“巴格西”历来被作为贵客迎送招待。
五:描写民族民风民俗的作文
踏上苗族人居住的土地,那里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你仿佛走进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苗族人的生活里,到处都是色彩,充满了美的生机,今天我——牛通社的小记者,就要来采访苗族姑娘。
“你好!苗族姐姐,请问你们苗族有多少种服装?”我疑惑不解地问。
“你好,我们苗族服装不下200种,是世界上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呢!” 苗族姐姐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我不禁发出慨叹:“啊,真是服饰最多的民族啊!件件都是清新素雅、做工精致、古朴端庄。那你们的服装是怎么做的呢?”
“苗族服装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主要体现在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我们民族艺术特色。”
“说到‘服’,让我不得不想到‘饰’。那你们苗族的银饰有什么特点呢?”
“这让我好好给你讲讲:苗族妇女的银饰民族风情浓郁,分为粗细两类:精件为实心的项圈、项链、手镯等,用银料多,加工简单;细件为银花、银冠、银锁、银角等,用银料少,制作精细,工艺讲究。银衣则是把几百个饰有龙、鸟、花卉等浮雕的银片、银泡,钉在衣服的袖套、后摆、披肩上;银角有大小两种,小银角高1尺左右,大银角高3尺有余,其正面饰有“二龙抢宝”、“双凤朝阳”等吉祥图案。青年妇女平时均戴银质手镯、戒指、耳环和插花;儿童喜戴银帽;姑娘的盛装从头到颈,到胸前及后背,都戴满了各种银佩饰,银光闪闪,银佩叮当,情趣十足。”
“哇,多美的银饰,让我忍不住也想戴一戴!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你们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谢谢夸奖!”苗族姐姐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这就是苗族,一个独特的民族,听了我的采访后,你熟悉它了吗?多姿多彩的苗族服装是我们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勤劳的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灿烂的服饰文化。
六:各地民族风俗习惯的作文
壮族风俗习惯
建筑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服饰
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壮族的一种婚俗。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炮火”的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县玉风等壮村流行。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顿时欢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
在广西宜山和环江县交界的一些地方,壮族青年结婚,至今流行“背字”习俗。“背字”是壮话译音,实际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条长一丈四尺、宽一尺多的宽带,由女方母亲用自织自染或买来的深黑色(以此色为最优)土布缝制而成。女儿出嫁那天,让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带“背”回新郎家,以备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这种习俗,当地壮语称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生父生母双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机灵识礼。“背字”仪式在女方家里的正厅举行。主持仪式的人必须是村上德高望重、当了爷爷的长者。长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两杯当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礼貌地双手捧杯,恭敬地给长者回敬两杯,双方都要一饮而尽。接着长者把准备好的带子从“背字”人的两肩绕过扎紧,继而又互相敬酒,说吉利之语。“背字”完毕,鸣放鞭炮,欢送迎亲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长者鞠躬辞别,步出大门,打开雨伞,意为庇护“外孙”离开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烧香放炮,欢迎“背字”人胜利归来。少倾便举行“卸字”仪式,同样由长辈主持,互敬酒后,长者轻轻解下布带,交给家母保管。新郎父母还要酬谢“背字”人。时过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结队来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热闹。
新娘过河
流行在广西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内的壮族婚俗。在桂北山区,本来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却要涉水过五六次河,跨过三四座桥。所以成亲时,新娘过河过桥都要请人背。背新娘的人称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过河时,鸣炮三声,喇叭齐鸣,“水手”两掌按住自己的膝盖,弓下腰,背好后才能过河或过桥。背新娘特别讲究文明礼貌,行动上不能有半点粗野,更不能调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过河时,“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担任)在旁边给新娘打雨伞遮荫,在宽约五六十米的河面上,迎亲队伍拉成一条线,热闹非常。上岸后,乖巧的“迎娘”把伞放得很低,不让别人偷看蒙着面纱的新娘。龙胜的壮族婚姻是要过“三关”闯“十门”的。先......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