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课程体系建设你还能否进一步完善?
各区县教育(教体)局,高新区、文昌湖区地事局,局属各学校: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校课程管理指南》和《淄博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有关要求,现就推进全市普通中小学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突出课程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核心地位,引领学校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立足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加快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丰富学校课程文化,营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实施原则
(一)规范性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尤其不能忽视技术类、艺术类、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开设,同时要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
(二)差异性原则。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因校而异,结合地方特色、学校办学特色和文化特色,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历程和个性化发展需求,集思广益,为学生发展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校课程。
(三)生本性原则。课程建设要围绕学校培养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既有利于促进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兴趣特长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发挥。
(四)生成性原则。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必须本着“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实践中创特色”的精神,分阶段确定课程建设目标,充分思考不同课程之间、同一课程不同模块之间、同一模块不同内容之间的整合问题,在实践中逐步建构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
三、总体目标
利用3至5年的时间,建立并完善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高效、个性化、有特色的课程体系,逐步健全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运行机制,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与课程文化氛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平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契机,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奠定基础。
四、课程建设
(一)课程架构
学校要按照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课程资源整合优化的基本思路,加大课程统整力度,将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中各学习领域的科目按照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三大类课程进行整合优化,构建形成“三类一体”的课程体系,以满足每一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选择性学习需要。
每一类课程由培养目标相近的若干课程组成。围绕每一类课程的教育目标和特定内容,要按照三维目标表述清晰化、课程内容设计科学化、课程实施要求具体化的要求进行设计,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基础型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重点要做好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工作,要在研透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采用选择、调适、归类、整合等方式,对每个科目按一定主线重新组织学习内容;拓展型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重点做好综合实践类、社团类、竞赛类、专题教育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究型课程要以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为目的,重点要做好课题研究类、实验研究类、创造发明类、综合研究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结合地域文化、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学校特色和学生发展实际进行改编、整合或校本创生。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三类课程的内在联系,在不影响课程整体性的前提下,逐步将三类课程有机融合。课程开发初期,可以“分”为主,围绕三类课程的不同任务目标,采用适当方式,逐步建立......余下全文>>
二:如何评价我国中小学现有的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评价改革的问题比较突出。从评价的质与量两个属性来看,既体现为质的规定的不全面,又表现为量的判断的不科学。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研究经验可为我们寻找对策提供参考,具体可从改变评价观念、加强评价问责、提升评价质量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中小学;课程评价改革
课程评价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美国学者格朗兰德曾用一个公式对评价作了简要的说明:评价=测量(量的描述)或非测量(质的描述)+价值判断。…古巴和林肯(E.G.Guha and Y.S.Lincoln)也认为完整的评价应该包括描述和判断两个部分。上述学者不约而同地将评价看作是在量或质的描述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即评价包括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据我们最近一项凋研发现,在具体的课程评价实践中,作为课程实施人员参与课程评价的愿望是有的,但或许是受客观条件、评价时间等诸多因素限制,课程评价的参与率较低,而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学业评价也仅限于部分学校,我国课程评价主体整体来讲还是以课程专家及教育管理者为主,相对显得比较单一。课程评价的客体主要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课程活动的评价和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研究从已有文献资料和实践调研情况来看,就课程本身的评价相对较少,仅限于一些课程专家和学者,实践层面相对较多的是对课程活动的评价,而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基本卜.是以考试来完全替代,形式单一,内容狭窄,即便是仅对考试而言,也受到当前测量理论与技术水平整体较落后的影响而兀法科学公正地考出学生水平。无疑,这些状况严重影响了课程评价积极作用的发挥。如果仅从事实判断这个角度来讲,我国当前课程评价实践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既体现为质的规定的不全面,又表现为量的判断的不科学,从而影响到课程评价在改善学生学习和甄别学生两方面功能上的欠缺。
一、中小学课程评价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质的异化: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代之以考试改革,以偏概全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课程评价问题。2002年12月,教育部下发了《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提出“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过于单一”。2003年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已开始真正在国家政策层面关注学校层面的评价变革。上述通知明确要求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日标的课程评价体系,对评价目标、措施与力+法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通知指出,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在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部出台此政策,充分表明过去的评价考试制度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 然而,这么多年以来,课程评价领域的变革被有意无意地试图通过不断完善选拔、鉴别功能单一的考试的变革来驱动“整个评价体系”的变革。我国在课程评价领域研究较多、实践较多的是高考、中考、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在多次评价改革过程中,人们为丰富的经验积累是关于“高考为什么改、怎样改”的问题。但是,关于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还只是泛泛而谈。回顾21世纪以来的评价政策,强调较多的还是“考试次数的减少,出题的要求等”,其政策的关注点多放在对选拔、鉴别性的考试过度重视而引发的学校、课堂层面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几乎没有提出任何有前瞻性的评价政策。因此,在实践层面,只......余下全文>>
三:如何建设适合小学生学生发展的课程
课堂文化是对课堂的价值追求,她流淌于课堂之中,隐含于师生之间,是滋养课堂的重要成分,对课堂教学面貌和实效产生着根深蒂固的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应该 说,从夸美纽斯创建班级授课制,就有了课堂文化.课堂经过几百年的运转和锤炼,在不同时代背景、民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长期积淀形成了打上时 代、地域烙印的课堂文化.在“应试教育”时期,由于受“应试教育”文化的影响,课堂文化呈现的是学生要适合教育,这样的课堂文化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和社会的需求,特别是不利于人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出现,在文化诉求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一个是人的发展的全面关注.
四: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素养:最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总和,我们的学校应该培养的是一个完整的人。
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该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我们这一轮的课程改革,就像全面围绕着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科学精神,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审美情绪等等几大方面,将会成为下一轮深入课程建设的一个重点。
如何培养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
从世界范围内趋势是这样的:
第一,强调课程整合,注重跨学科和学科的融合。刚才几位专家也提到了这个问题。
第二,提供不同水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满足差异化教学需求。
第三,注重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第四,从对知识的简单记忆到运用能力的培养。
第五,建立推测—调查—结论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项目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六,进一步注重国际理解,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
第七,提倡批判性思维和置疑精神,鼓励创新思维。
第八,制定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针对教师教学环境的课程质量保证体系和评价体系。
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中介”的前提和基础,具有重要的实践相结合的学习
创建“中介”学校的做法,例如 - 天津职业大学
摘要:结合学习的核心理念,模式的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探索发展之路的“学校和社会设施,专业和工业设施,课程和的工作设施”设施“的高职院校,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工程设施;前提基础“的工作和学习”,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和加拿大,“合作教育”,日本“大学与产业相结合的合作澳大利亚产业为主导的培训模式“TAFE”的做法不同程度的成功。工作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的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了准确定位职业导向,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不同的学校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将课堂教学的学校社会工作教育与直接访问的实际经验相结合,提供就业学生的社会空间和最充分的保障。
学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着特征,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实施“学校和社会设施,专业和工业设施,课程和工作设施”设施“的发展道路,这创新”工学结合的前提和基础,在多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天津职业大学实践中,然后了解经济,社会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学校和社会设施:职业文化和产业发展的“零距离”
学校和社会设施的基点是科学确定的方向,真正融入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学校的。的学校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脉搏息息相通的社会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这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开发和血液是大学之间不同的症状和特点。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职业文化“的创建,是一个根本性质的工作,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根据高等教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为背景的全球趋势。个基点,至终身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为基础,每个人的需求。
1。时代的发展趋势,指导施工的职业文化“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全面发展,人们的需求 - 这个时代的出现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职业是相同的,不同的文化和大学文化。相同的内容,相同的方面是深刻的,有理想,信念和追求,并逐步形钉的传统优势和特点,反映了学校的历史,同样是为了维持运转的内在力量,凝聚力和团结的源泉,打下的思想,理论和文化基础,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职业大学的文化内涵和共同的文化。职业文化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行业和企业,社会领域,都有其职业的根本属性:服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线,高素质的技术专业知识,他们的职业特点,职业和环境,职业技能,专业道德,文化素质构成的职业文化丰富的内容。
天津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文化,称为一个“职业文化”在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化和铅的功能逐步扩大,通过多年的积累水平的基础点是:针对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定位,突出内涵创新工程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共同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形成的前提,规范和完善学校的教育特点,遵循”撞击反射“,在综合考虑的原则,要知道自己,充分了解服务对象 - 一个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从它的追随者和学习,宣传,员工共同持有,并在实践中实现真正的价值理念定义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精神和文化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学校建设,构成了最基本和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成为进取的活力和增值潜力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文化”,导致学校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在最近几年的技术培训水平,教育评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以及校战略,加强我们的推进落实及其他部时代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职业的文化品位和......余下全文>>
六:小学学科课程在学校课程建设中处于什么位置
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往,我国中小学执行国家统一的课程方案,使用单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课程的统一性过强,多样性和选择性很差,不适应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各学校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也不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需求。特别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和城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区域间的不平衡性更为突出,而中小学的课程、教材主要面向城市,很少考虑农村的需要。这种情况导致了农村中小学的课程脱离了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如何使课程既能体现国家的统一性要求,满足每个学生的基本学习需要,达到中小学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又能满足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适应农民及其子女的教育需求,是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开发和建设具有地方特点和农村特点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建立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的、富有灵活性和选择性的农村中小学课程体系,是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七:如何评价学科课程建设情况
课程建设是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尤其是本科教学,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基所在,正所谓“一流大学抓本科”。我们要建设一流大学,就要将本科教学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本科教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课程建设是重要的一环,是一所大学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抓课程建设,就要抓精品课程,抓教材建设,抓教法改革,抓实践基地,抓教学成果,抓教学团队,等等。在这方面,国家实施了多个示范性的教学教改项目,发挥了示范和引导作用,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抓课程建设,要紧紧围绕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各个学院、各个专业要认真研究本学院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尤其要注意在对培养目标阶段性的认知基础上研究课程体系建设,理清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做好课程间的衔接,构建课程体系。拿中医学类专业来说,基于岗位胜任能力,合理设置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和中医临床课,在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学期安排、实习见习等方面体现课程间的关系和衔接,使其成为完整的体系。
抓课程建设,要研究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做好两个课堂的结合。医教协同创新培养医学人才,重在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才能让学中医的学生会看病,学中药的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成为卓越人才。
抓课程建设,要抓好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利用网络资源,建设网络精品课。探索与课堂教学紧密相关的微课程建设,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计入学分。要深入研究,将网络上的课程,变成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到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网络学习相结合。
抓课程建设,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要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力求实效。比如,我们要对学校多年来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把临床PBL教学当做PBL教学的突破口,根据临床实际,围绕问题组织PBL模式的课程。
抓课程建设,要重视隐性课程建设。要充分认识隐性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主动建设,突出特色,形成符合各专业特点的隐性课程体系,营造各学院特有的教育教学文化氛围。
抓课程建设,关键要发挥教师的作用。学校本科教学的水平、课程建设的水平如何,关键在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可以通过一对一,传帮带来培养年轻教师,通过听课、评课来促进教师成长。好的教学最根本的体现在一支好的教师队伍,一个好的教学氛围上。
抓好本科教学,抓好课程建设,是一流大学内涵建设的根本问题,需要我们用实践来回答。
八:德育课程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德育课程化建设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但受传统教育发展方式的束缚,学校德育功利色彩浓厚,生硬的规范、空洞的说教使德育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投入多产出少,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如隔靴挠痒,苍白无力,没有实效。刚刚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了一项重要的战略主题,并特别强调,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九十四中学以科学发展观和新课改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在已经形成的德育经验和特色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实际和发展需要,寻求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生长点和突破口,为适应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确立了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充分发挥课程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功能,构建一系列德育课程结构,探索知与行的统一,完善德育课程构建与实施的思路,在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背景下进行了一次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全新尝试。
一、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为了实现德育的教育目标
学校在校长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德育目标,本着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相统一的原则,培养九十四中学全面发展,善于沟通,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做人品格的合格中学生。针对学校德育教育内容涉及领域广泛,开展形式灵活多样,且不同形式的德育教育实施力度也有所不同的实际,九十四中学首先对德育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主要通过德育课程的设置来落实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把原有的德育活动方式、德育教育方式纳入广义的德育课程中来,形成课程体系,确**育工作在时间与空间上予以更大保证,能持久、有效地开展。
二、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三方面探索
学校在对德育工作课程化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层面,行为层面,结合渗透教育,活动课程,使学生上升到自觉地知行统一的层面。
(一)滋养文化环境。创设学校有内涵的文化情境,它以一种“桃李不言,下
自成蹊”的独特方式,成为内化学生思想品德的中介,强调更多的是实施不自觉、无意识、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实际上,它渗透在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是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无形、动态与静态的统一体。
1.校园文化孕育。多年来,九十四中系统梳理优化校园文化,着重构建二大文化特色:一是精神文化,包括校训文化、班训文化、学风文化等;二是环境文化,包括教室文化、楼道文化、餐厅文化、厕所文化等;这些是对学校办学积淀的深层次挖掘。学校通过教师、学生的交互作用,融合先进思想道德、优秀传统文化和校本教育资源,体现人文关怀,努力培育特色鲜明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在“无言、无求、无形”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感染,自觉地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使命感、真正实现文化育人。
2.文化建设课程。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活动课程,主要内容有:一是班级特色活动,包括值周班、班徽设计、班级博客等;二是学校节庆活动,包括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等;
(二)渗透德育教育。通过有意识的、直接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受到影响的道德教育,具有目标明确、条件可靠、效率显著等特点和优势。这类德育课程主要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包括两大类,一是国家课程体系中的思想政治课,二是渗透性德育课程。
1.思想政治课。在新课程背景下,九十四中的思想政治课注重德育教育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从高中生的思想困惑......余下全文>>